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同济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去除混合有机溶剂中钠离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79650 阅读:2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化工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去除混合有机溶剂中钠离子装置。由球形阀、流量计、立式过滤器和卧式过滤器依次经管道和阀门连接组成,立式过滤器由封头、筛板、填料层、支板、壳体等组成,封头连接壳体,筛板位于壳体和封头之间,支板位于壳体内下方,筛板与支板之间为填料层;卧式过滤器由主滤芯管、从滤芯管、油水分离显示器、封头、壳体等组成,壳体连接封头,其一侧连接油水分离显示器;与壳体同轴的主滤芯管位于封头和固定板之间,其周围分布有从滤芯管,出料管和出水管分别位于壳体顶部和底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工艺简单,通过立式过滤器预过滤作用,吸附大量杂质,从而避免卧式过滤器滤芯的堵塞,适用工艺条件宽泛,使用寿命较长。(*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去除混合有机溶剂中钠离子装置
本技术属于化工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去除混合有机溶剂中钠离子装置。
技术介绍
部分高分子芳烃、烷烃以及一些油品的生产、精制过程中,由于工艺需要引入了钠盐,然而钠盐易在后续的工段中逐步沉积,影响了后续工段的有效运行,因此脱除钠盐有一定的实际意义。传统的钠盐脱除装置有离子交换树脂与聚结器,然而两者在实际运用中,费用较高而且滤芯的寿命较短。因此研究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使用寿命长的去除有机溶液中钠离子装置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研究目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寿命更长的去除有机溶剂中钠离子装置。本技术提出的去除有机溶剂中钠离子装置,由球形阀1、流量计2、立式过滤器4和卧式过滤器7依次经管道和阀门5连接组成,其结构如图1所示,其中:立式过滤器4由进料管8、封头9、筛板11、填料层12、支板13、壳体14、出料管15组成,其结构如图2所示,封头9通过法兰10连接壳体14,筛板11位于壳体14和封头9之间,支板13位于壳体14内下方,筛板11与支板13之间为填料层12,进料管8位于立式过滤器4的顶部,即位于封头9的一端,出料管15位于立式过滤器4的底部,即位于壳体14的底部;卧式过滤器7由进料管16、出料管17、管板18、主滤芯管、油水分离显示器20、液体储存器21、出水管22、固定件24、固定板25、从滤芯管26、封头27、壳体28组成,其结构如图3所示,壳体28呈圆柱形,其一侧开口,另一侧封闭,壳体28开口的一侧通过法兰10连接封头27,封闭的一侧上下方分别通过管道连接油水分离显示器20的两端;封头27的一端连接进料管16,管板18位于封头27和壳体28之间,壳体28内沿与轴线垂直方向设有固定板25,固定板25呈圆缺形,固定板25通过固定件24固定主滤芯管19、从滤芯管26;主滤芯管19为中部空心的圆管,管壁上均匀分布有圆孔,主滤芯管19与壳体28同轴,其一端穿过管板18,另一端连接固定板25,固定板25通过固定件24固定主滤芯管19;主滤芯管19周围沿轴向均匀分布有从滤芯管26,从滤芯管26为中部空心的圆管,管壁上均匀分布有圆孔,其一端连接管板18,另一端连接固定板25,固定板25通-->过固定件24固定从滤芯管26;出料管17位于壳体28的顶部,壳体28底部通过液体储存器21连接出水管22;球形阀1连接流量计2,流量计2连接立式过滤器的进料管8,流量计2与进料管8之间设有压力表3,立式过滤器的出料管15连接卧式过滤器7的进料管16,出料管15与进料管16之间设有压力表3。本实用新层中,立式过滤器的填料层为3-6层。本技术中,当立式过滤器的填料层为3层时,第一、三层填料起过滤与支撑作用,材料可选用陶瓷拉西环、鲍耳环等。陶瓷填料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耐热性以及很好的表面润湿性能,适用于绝大多数混合溶剂体系。为了保证料液在填料中分布均匀,填料乱堆时每个填料的尺寸不可大于过滤器直径的1/8。对于具体填料,过滤器直径与填料外径的合适比值(简称径比)有下限值,其中拉西环为20~30,鲍耳环为10~13,阶梯环最小不低于8。第二层填料主要起过滤吸附作用,材料可选用聚丙烯纤维、聚苯乙烯、聚苯硫醚、活性炭等。这几种材料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对大多数有机溶剂性质稳定。聚丙烯纤维在醇类、酚类、醛类、酮类和大多数羧酸中都不会溶胀,不仅可以截留部分小粒径固体杂质还可吸收溶剂中的高分子油状杂质。活性炭具有足够的化学稳定性、机械强度,并且耐酸、耐碱、耐热、不溶于水和有机溶剂,由于其发达的孔隙结构与比表面,对有机溶剂中部分高分子杂质有很好的吸附作用。当填料为多层时,过滤支撑填料层与过滤吸附填料层间隔填装,由于填料层的压降决定了过滤器的动力消耗,因此填料层厚度不可过厚,根据实际情况,控制压降。本技术中,卧式过滤器7底部设有鞍座23,顶部通过管道分别连接压力表3、放空阀6。本技术中,从滤芯管26以主滤芯管19为中心,均匀分布在其周围,主滤芯管19周围有一圈至数圈从滤芯管26,从滤芯管26的数量随液体流量与处理要求而定,一般为1-20圈。本技术中,液体储存器21为1-4个,可暂时储存液体。储存器的数量和大小根据具体有机溶剂体系内含水量大小和排水周期确定。本技术中,主滤芯管19和从滤芯管26均为中空的裸管,其外壁上均覆盖一层过滤介质层。过滤介质层上采用的过滤介质材料可选用聚苯乙烯纤维、聚苯硫醚等。聚苯硫醚材料适用于大多数有机溶剂体系,在醚、酯、酮、芳烃(如苯酚、二甲苯)、石油产品(如汽油、煤油)、烷烃等中都有较好的化学稳定性。过滤介质为纤维状,纤维材料较细,介质层较厚,介质层内为中空的裸管,有较好的钠盐去除效果。-->本技术中,主滤芯管19和从滤芯管26的管壁上均匀开孔,孔的直径为5-50mm。本技术中,卧式过滤器中的固定板25为圆缺形,固定板25圆缺形上端略高于最上端的从滤芯管26。固定板25不仅起固定主滤芯管19与从滤芯管26的作用,还起溢流的作用。本技术中,油水分离显示器20可选用透明材料(如玻璃),通过该显示器直接观察卧式过滤器内有机溶剂与水的分离液位。本技术主要由立式过滤器与卧式过滤器构成。料液先通过立式过滤器,立式过滤器内装填有多层疏密相间的不同填料,不仅可以截留绝大多数大粒径固体杂质,还可以吸附分离一定量的高分子油状杂质,因此立式过滤器起到很好的预过滤作用。经过立式过滤器,料液中所含杂质量明显减少,避免了后续卧式过滤器滤芯的堵塞,延长了滤芯的使用寿命。之后料液进入卧式过滤器,在与滤芯介质的反复接触相互作用下,混合有机溶剂中的水相液珠相互结合长大以至于通过比重差异沉降到过滤器的下端,达到油水分离。混合有机溶剂体系中的大多数钠盐溶于水相,通过有效去除水分间接脱除了体系中的大部分钠盐。本技术工作过程为:料液通过位于立式过滤器4顶端的进粒管8进入,经过筛板11液体再分布作用,均匀分布流经填料层,以经过三层填料层为例,当经过第一层填料层时过滤部分大粒径固体杂质,而小粒径的固体杂质被第二层填料层截留,此外由于第二层填料层为疏水性材料,对油状物有很好的吸附作用,可以吸附料液中的高分子油状物杂质。料液经过立式过滤器4的过滤与吸附作用后,水平通过进料管16进入卧式过滤器7,料液沿着主滤芯管19流入过滤段,料液从主滤芯管19裸管的小孔向外渗透,并依次流经主滤芯管滤芯介质层、从滤芯管26的滤芯介质层。由于固定板25的溢流作用,料液在过滤段的停留时间加长,料液得以反复地流经滤芯介质层,在与滤芯介质层接触的过程中,有机溶剂中的水相小液珠相互接触、融合、长大。料液离开过滤段后,水相液珠增大到可以通过比重差异自动沉降到卧式过滤器壳体28的下部,并进入下方的液体储存器21;油水分离显示器20为透明装置,通过两端与壳体一侧相连,油水分离显示器20内的液体出现分层,分界面与卧式过滤器内的油水界面等高,通过观察油水分离显示器的分界面对液体储存器进行定期排水,随着水分的排除带走溶于水的钠盐,从而达到较好的钠盐去除效果。同时脱除钠盐后的有机溶剂从卧式过滤器上端的出料管流出。本技术工艺简单,通过立式过滤器的预过滤作用,截留大部分大粒径固体杂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去除有机溶剂中钠离子装置,其特征在于由球形阀(1)、流量计(2)、立式过滤器(4)和卧式过滤器(7)依次经管道和阀门(5)连接组成,其中:    立式过滤器(4)由进料管(8)、封头(9)、筛板(11)、填料层(12)、支板(13)、壳体(14)、出料管(15)组成,封头(9)通过法兰(10)连接壳体(14),筛板(11)位于壳体(14)和封头(9)之间,支板(13)位于壳体(14)内下方,筛板(11与支板(13)之间为填料层(12),进料管(8)位于立式过滤器(4)的顶部,即位于封头(9)的一端,出料管(15)位于立式过滤器(4)的底部,即位于壳体(14)的底部;    卧式过滤器(7)由进料管(16)、出料管(17)、管板(18)、主滤芯管(19)、油水分离显示器(20)、液体储存器(21)、出水管(22)、固定件(24)、固定板(25)、从滤芯管(26)、封头(27)、壳体(28)组成,壳体(28)呈圆柱形,其一侧开口,另一侧封闭,壳体(28)开口的一侧通过法兰(10)连接封头(27),封闭的一侧上下方分别通过管道连接油水分离显示器(20)的两端;封头(27)的一端连接进料管(16),管板(18)位于封头(27)和壳体(28)之间,壳体(28)内沿与轴线垂直方向设有固定板(25),固定板(25)呈圆缺形,主滤芯管(19)为中部空心的圆管,管壁上均匀分布有圆孔,主滤芯管(19)与壳体(28)同轴,其一端穿过管板(18),另一端连接固定板(25),固定板(25)通过固定件(24)固定主滤芯管(19);主滤芯管(19)周围沿轴向均匀分布有从滤芯管(26),从滤芯管(26)为中部空心的圆管,管壁上均匀分布有圆孔,其一端连接管板(18),另一端连接固定板(25),固定板(25)通过固定件(24)固定从滤芯管(26);出料管(17)位于壳体(28)的顶部,壳体(28)底部通过液体储存器(21)连接出水管(22);    球形阀(1)连接流量计(2),流量计(2)连接立式过滤器的进料管(8),流量计(2)与进料管(8)之间设有压力表(3),立式过滤器的出料管(15)连接卧式过滤器(7)的进料管(16),出料管(15)与进料管(16)之间设有压力表(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去除有机溶剂中钠离子装置,其特征在于由球形阀(1)、流量计(2)、立式过滤器(4)和卧式过滤器(7)依次经管道和阀门(5)连接组成,其中:立式过滤器(4)由进料管(8)、封头(9)、筛板(11)、填料层(12)、支板(13)、壳体(14)、出料管(15)组成,封头(9)通过法兰(10)连接壳体(14),筛板(11)位于壳体(14)和封头(9)之间,支板(13)位于壳体(14)内下方,筛板(11与支板(13)之间为填料层(12),进料管(8)位于立式过滤器(4)的顶部,即位于封头(9)的一端,出料管(15)位于立式过滤器(4)的底部,即位于壳体(14)的底部;卧式过滤器(7)由进料管(16)、出料管(17)、管板(18)、主滤芯管(19)、油水分离显示器(20)、液体储存器(21)、出水管(22)、固定件(24)、固定板(25)、从滤芯管(26)、封头(27)、壳体(28)组成,壳体(28)呈圆柱形,其一侧开口,另一侧封闭,壳体(28)开口的一侧通过法兰(10)连接封头(27),封闭的一侧上下方分别通过管道连接油水分离显示器(20)的两端;封头(27)的一端连接进料管(16),管板(18)位于封头(27)和壳体(28)之间,壳体(28)内沿与轴线垂直方向设有固定板(25),固定板(25)呈圆缺形,主滤芯管(19)为中部空心的圆管,管壁上均匀分布有圆孔,主滤芯管(19)与壳体(28)同轴,其一端穿过管板(18),另一端连接固定板(25),固定板(25)通过固定件(24)固定主滤芯管(19);主滤芯管(19)周围沿轴向均匀分布有从滤芯管(26),从滤芯管(26)为中部空心的圆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倩陈女闻科陈豪慧
申请(专利权)人:同济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