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富硒荔枝幼苗的栽培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792737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15 20:2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荔枝幼苗栽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富硒荔枝幼苗的栽培方法,包括:选地驯化、种子处理、催芽、移植温室及施肥,在施肥过程中用到含硒量较高的土壤肥跟叶面肥;该方法获取的荔枝种子防腐能力强,不易腐烂,种子发芽后长成的幼苗成活率高,发育成为植株后结果率高,产量高,荔枝果肉品质佳,含硒量高,适合在本领域推广。

Cultivation methods of a selenium rich litchi seedling

The present invention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litchi seedlings cultivation, cultivation method, in particular to a rich litchi seedlings: selection and domestication, seed treatment, germination, transplantation and fertilization in greenhouse, fertilization process used in high selenium content of soil fertilizer and foliar fertilizer; litchi seed antiseptic ability of this method to get strong, not easy rot after seed germination of seedlings grown with high survival rate, growth of plants become high, high yield, good quality of litchi pulp, high selenium content, suitable for promotion in this fiel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富硒荔枝幼苗的栽培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荔枝幼苗栽培
,具体涉及一种富硒荔枝幼苗的栽培方法。
技术介绍
荔枝,因味道鲜美而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喜爱,于是就出现了大规模的荔枝种植,随着富硒水果的出现,富硒荔枝也逐渐进入人们的视线,为了提高富硒荔枝的品质与产量,通常需要将荔枝苗进行杂交或嫁接。不管是荔枝的杂交还是嫁接,其所用的荔枝幼苗是十分关键的,很多种植户因为不懂如何栽培荔枝幼苗,导致荔枝幼苗栽培过程成活率低,品质不高,进而影响到杂交或者嫁接后的植株所结果实的品质不高,经济效益低,怎么样获取良好的荔枝幼苗成为了广大种植户关心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富硒荔枝幼苗的栽培方法。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富硒荔枝幼苗的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选地驯化:选择土层深厚、质地偏砂、背风向阳且坡度小于15°的南坡地块,深翻土壤40-50厘米,铺上一层厚度为5-10厘米的活性炭,然后填回土壤,接着在12-14天内每天用水淋湿土壤,然后将土壤暴晒1-3天后取出活性炭,添加土壤调节剂将土壤pH值调节至6.5-7.5,将土壤整松后撒下荔枝种子,保持土壤湿度在55-65%,持续20-30天,将长势良好的植株进行栽培,待植株成熟结果,采收果子;(2)种子处理:将步骤(1)中采收到的果子去除果皮跟果肉,获取荔枝种子,将荔枝种子在45-55℃的热水中过滤一遍,过滤的时间控制在0.3-0.5秒,热水过滤后将荔枝种子放在冷水中浸泡2-6天,将浸泡时出现破裂萌发迹象的荔枝种子取出;(3)催芽:用塑料薄膜将厚度10-20厘米的泥土包起来,加入麸皮,保持土壤湿度在50-60%,放入步骤(2)中出现破裂萌发迹象的荔枝种子,置于阴凉地,每天对其光照1-2小时,进行催芽;(4)移植温室:催芽成功后的种子长出胚根,待幼苗高出地面15-20厘米时将其移植到温室中进行栽培,幼苗种植间距15-25厘米,温室气温保持在24-27℃,温室土壤pH为6.5-7.5;(5)施肥:每个月施加一次土壤肥,每半个月喷洒一次叶面肥,其中:所述土壤肥是由以下重量份的成分组成:厩肥40-60份、草木灰20-30份、富硒蘑菇30-50份、猪肝粉20-40份、芽孢杆菌10-14份、辣蓼10-14份、植物纤维10-14份、海带10-14份、硅藻土10-14份、木糖醇10-14份、发酵促进剂5-10份;所述叶面肥由以下重量份的成分组成:菌菇渣20-30份、表面活性剂10-15份、果聚糖8-12份、干豆渣8-12份、椰子壳8-12份、苦楝皮8-12份、纤维素酶6-10份、蜂蜜4-8份、氨基酸2-6份、维生素1-4份、微量元素0.5-1份。进一步地,所述土壤肥的制备方法为:(1)按照重量份计,将所述富硒蘑菇切分成菌杆和菌孢两个部分,将菌杆晒干后磨成粉状,将菌孢切成粒状;(2)将辣蓼、植物纤维、海带弄成细碎状后与厩肥、草木灰、硅藻土混合均匀,腐熟后加入磨成粉末状的菌杆、猪肝粉,得到混合物,将混合物暴晒2-4天,再在-10-0℃下冷冻1-2天,反复暴晒和冷冻2次后,静置5-7天;(3)将粒状菌孢、芽孢杆菌、木糖醇、发酵促进剂与步骤(2)所得混合物混合均匀,即得。进一步地,所述叶面肥的制备方法为:(1)按照重量份计,将菌菇渣、干豆渣、椰子壳、苦楝皮用破碎机破碎为粒径小于3毫米的颗粒得到混合物,往混合物中加入纤维素酶水溶液至浸过混合物表面1-2厘米,搅拌均匀后浸泡3-4小时;(2)往混合物中加入混合物总重量3-5倍的水回流提取2-3次,每次提取1-2小时,得到提取液;(3)将提取液与表面活性剂、果聚糖、蜂蜜、氨基酸、维生素、微量元素,搅拌均匀,即得。进一步地,步骤(2)中,荔枝种子冷水浸泡过程中每天换一次水。进一步地,步骤(1)中,所述活性炭为椰壳活性炭、木质活性炭和竹炭活性炭中的一种或多种。进一步地,当荔枝幼苗高70-80厘米,距离土面15厘米处的径粗有0.5-0.8厘米时,将其进行嫁接或定植。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由于采用了上述方案,具有以下积极效果:1、本专利技术的富硒荔枝幼苗的栽培方法,首先在无污染的土壤将荔枝进行驯化,获取无污染、抗旱能力好的荔枝种子;进而对荔枝种子进行热水过滤与冷水浸泡,使荔枝种子发育成为植株后防腐能力提升,不易腐烂;接着对种子进行催芽,催芽成功后长成幼苗,将其转移至温室中进行栽培,可提高荔枝幼苗的成活率;在栽培过程中施加含硒量较高的土壤肥跟叶面肥,在保证荔枝幼苗获取足够营养成分的同时,还能够增加荔枝幼苗体内储存的硒含量,待荔枝幼苗嫁发育成为植株后结果率高,产量高,荔枝果肉品质佳,含硒量高。2、本专利技术的富硒荔枝幼苗的栽培方法,所用的土壤肥中,富硒蘑菇、猪肝粉含有大量的硒元素,配合其他成分能够为荔枝幼苗生长提供足够的氮、磷、钾等元素,同时土壤肥中添加了发酵促进剂,能够让土壤肥的发酵速度更快、分解的肥力更多;土壤肥中芽孢杆菌的存在,能够将土壤肥中的有机质转化成有利于荔枝幼苗吸收的状态,在保水、去除有害细菌方面也起到一定的作用;该土壤肥不添加任何化学合成物质,天然无污染,进一步保证了荔枝幼苗的品质。3、本专利技术的富硒荔枝幼苗的栽培方法,所用的叶面肥是由富硒农作物中提取出来的提取液和植物生长必需的维生素、氨基酸、微量元素组成的,加入表面活性剂后,能够阻止叶面肥的挥发速度,使荔枝幼苗对叶面肥进行充分吸收,该叶面肥提供植物生长的必需品的同时,进一步增加了荔枝幼苗体内的硒的储存量,且不添加任何化学成分,绿色环保。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一种铁皮石斛套种葡萄的高效栽培方法,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一种富硒荔枝幼苗的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选地驯化:选择土层深厚、质地偏砂、背风向阳且坡度小于15°的南坡地块,深翻土壤40厘米,铺上一层厚度为5厘米的活性炭,所述活性炭为椰壳活性炭,然后填回土壤,接着在12天内每天用水淋湿土壤,然后将土壤暴晒1天后取出活性炭,添加土壤调节剂将土壤pH值调节至6.5,将土壤整松后撒下荔枝种子,保持土壤湿度在55%,持续20天,将长势良好的植株进行栽培,待植株成熟结果,采收果子;(2)种子处理:将步骤(1)中采收到的果子去除果皮跟果肉,获取荔枝种子,将荔枝种子在45℃的热水中过滤一遍,过滤的时间控制在0.3秒,热水过滤后将荔枝种子放在冷水中浸泡2天,浸泡过程中每天换一次水,将浸泡时出现破裂萌发迹象的荔枝种子取出;(3)催芽:用塑料薄膜将厚度10厘米的泥土包起来,加入麸皮,保持土壤湿度在50%,放入步骤(2)中出现破裂萌发迹象的荔枝种子,置于阴凉地,每天对其光照1小时,进行催芽;(4)移植温室:催芽成功后的种子长出胚根,待幼苗高出地面15厘米时将其移植到温室中进行栽培,幼苗种植间距15厘米,温室气温保持在24℃,温室土壤pH为6.5;(5)施肥:每个月施加一次土壤肥,每半个月喷洒一次叶面肥,其中:所述土壤肥是由以下重量份的成分组成:厩肥40份、草木灰20份、富硒蘑菇30份、猪肝粉20份、芽孢杆菌10份、辣蓼10份、植物纤维10份、海带10份、硅藻土10份、木糖醇10份、发酵促进剂5份;所述土壤肥的制备方法为:(1)按照重量份计,将所述富硒蘑菇切分成菌杆和菌孢两个部分,将菌杆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富硒荔枝幼苗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选地驯化:选择土层深厚、质地偏砂、背风向阳且坡度小于15°的南坡地块,深翻土壤40‑50厘米,铺上一层厚度为5‑10厘米的活性炭,然后填回土壤,接着在12‑14天内每天用水淋湿土壤,然后将土壤暴晒1‑3天后取出活性炭,添加土壤调节剂将土壤pH值调节至6.5‑7.5,将土壤整松后撒下荔枝种子,保持土壤湿度在55‑65%,持续20‑30天,将长势良好的植株进行栽培,待植株成熟结果,采收果子;(2)种子处理:将步骤(1)中采收到的果子去除果皮跟果肉,获取荔枝种子,将荔枝种子在45‑55℃的热水中过滤一遍,过滤的时间控制在0.3‑0.5秒,热水过滤后将荔枝种子放在冷水中浸泡2‑6天,将浸泡时出现破裂萌发迹象的荔枝种子取出;(3)催芽:用塑料薄膜将厚度10‑20厘米的泥土包起来,加入麸皮,保持土壤湿度在50‑60%,放入步骤(2)中出现破裂萌发迹象的荔枝种子,置于阴凉地,每天对其光照1‑2小时,进行催芽;(4)移植温室:催芽成功后的种子长出胚根,待幼苗高出地面15‑20厘米时将其移植到温室中进行栽培,幼苗种植间距15‑25厘米,温室气温保持在24‑27℃,温室土壤pH为6.5‑7.5;(5)施肥:每个月施加一次土壤肥,每半个月喷洒一次叶面肥,其中:所述土壤肥是由以下重量份的成分组成:厩肥40‑60份、草木灰20‑30份、富硒蘑菇30‑50份、猪肝粉20‑40份、芽孢杆菌10‑14份、辣蓼10‑14份、植物纤维10‑14份、海带10‑14份、硅藻土10‑14份、木糖醇10‑14份、发酵促进剂5‑10份;所述叶面肥由以下重量份的成分组成:菌菇渣20‑30份、表面活性剂10‑15份、果聚糖8‑12份、干豆渣8‑12份、椰子壳8‑12份、苦楝皮8‑12份、纤维素酶6‑10份、蜂蜜4‑8份、氨基酸2‑6份、维生素1‑4份、微量元素0.5‑1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富硒荔枝幼苗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选地驯化:选择土层深厚、质地偏砂、背风向阳且坡度小于15°的南坡地块,深翻土壤40-50厘米,铺上一层厚度为5-10厘米的活性炭,然后填回土壤,接着在12-14天内每天用水淋湿土壤,然后将土壤暴晒1-3天后取出活性炭,添加土壤调节剂将土壤pH值调节至6.5-7.5,将土壤整松后撒下荔枝种子,保持土壤湿度在55-65%,持续20-30天,将长势良好的植株进行栽培,待植株成熟结果,采收果子;(2)种子处理:将步骤(1)中采收到的果子去除果皮跟果肉,获取荔枝种子,将荔枝种子在45-55℃的热水中过滤一遍,过滤的时间控制在0.3-0.5秒,热水过滤后将荔枝种子放在冷水中浸泡2-6天,将浸泡时出现破裂萌发迹象的荔枝种子取出;(3)催芽:用塑料薄膜将厚度10-20厘米的泥土包起来,加入麸皮,保持土壤湿度在50-60%,放入步骤(2)中出现破裂萌发迹象的荔枝种子,置于阴凉地,每天对其光照1-2小时,进行催芽;(4)移植温室:催芽成功后的种子长出胚根,待幼苗高出地面15-20厘米时将其移植到温室中进行栽培,幼苗种植间距15-25厘米,温室气温保持在24-27℃,温室土壤pH为6.5-7.5;(5)施肥:每个月施加一次土壤肥,每半个月喷洒一次叶面肥,其中:所述土壤肥是由以下重量份的成分组成:厩肥40-60份、草木灰20-30份、富硒蘑菇30-50份、猪肝粉20-40份、芽孢杆菌10-14份、辣蓼10-14份、植物纤维10-14份、海带10-14份、硅藻土10-14份、木糖醇10-14份、发酵促进剂5-10份;所述叶面肥由以下重量份的成分组成:菌菇渣20-30份、表面活性剂10-15份、果聚糖8-12份、干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亮锦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桂平市石龙镇江夏种养专业合作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