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宾心专利>正文

按压伸缩式高频电刀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790934 阅读:2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15 18: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医疗领域外科手术用改良高频电刀笔,具体为将传统高频电刀笔改良为可通过按压从而使工作端电极具有伸缩功能的电刀笔。使该笔的特点是工作电极不工作时前端工作刃位于绝缘笔身内,术者按压工作按钮时,可通过按钮上的滑槽同时接通电刀的工作电路及前推笔身内推进杆,使电极工作端伸出,解除按压动作后可同时切断工作电路并通过弹性回弹装置使电极工作端回缩至绝缘笔身内。

Press the telescopic high-frequency electric knif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medical surgical field with improved high frequency electric knife, specifically for the traditional high frequency electric knife for electric knife can be improved by pressing so that the working end electrode with telescopic functi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en is not working at the front end of the working electrode edge is positioned in the insulating pen body, operation button pressing work, can be through the sliding button on the work at the same time the circuit is switched on and the electric knife before pushing the pen body within the push rod, the work of electrodes can be lifted out, pressing action and cut off the circuit and through the elastic rebound device makes the electrode end back into the pen body inner insul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按压伸缩式高频电刀笔
本技术为医疗领域外科手术用改良高频电刀笔,具体为将传统高频电刀笔改良为可通过按压从而使工作端电极具有伸缩功能的电刀笔。
技术介绍
高频电刀是一种医用外科手术仪器,最早是1926年cushing与boyle为实现小血管无血手术而提出并首先应用于手术中的,它能切开和电凝肌体组织,使切断的毛细血管表面凝固而止血,由于其优越的切割止血性能,高频电刀在外科领域应用十分广泛。齐建平等阐述其主要原理是通过工作电极端释放出高频电流,对肌肉组织进行加热,以产生干燥,气化和炭化作用。高频电刀的热效应是由组织对高频,高密度电流的电阻抗产生的,这种热效应足可摧毁组织。但其大范围使用也凸显了电物理医疗手术器械的一些弊端,漏电、电刀烧伤、电器安全等问题,导致医院手术室时而出现医疗事故,使得医疗电器安全管理受到各医疗单位重视。陈兴莉等报道高频电刀在临床使用中的可疑不良事件主要表现分为两大类,器械故障和对患者伤害。器械故障主要有仪器无输出、输出功率过高或过低、输出不稳定、电极板报警、无法凝血、报警失灵、漏电、死机、按键失灵等;对患者伤害主要有患者非手术区皮肤灼伤,电击伤,术后切口积液、化脓,手术野燃烧、爆炸等。以往对高频电刀的改良多集中于工作电路系统的改良3,但术中电刀笔外露的工作电极漏电对患者的潜在威胁,及针式电极外露工作端对医患双方的潜在威胁都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专利技术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
技术介绍
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靠的按压伸缩式电刀笔,使工作电极不工作时前端位于绝缘笔身内,术者按压工作按钮时,可同时接通电刀的工作电路及推出电极工作端,解除按压动作后可同时切断工作电路并使电极工作端回缩至绝缘笔身内。按压伸缩式高频电刀笔的具体技术方案是,笔身内有一个带前后两个滑槽的聚乙烯推进杆,杆的前端为带凹槽的圆盘形金属推进器,推进器下端与工作电路末端向前伸出的I形电极板相连。与滑槽相对应部位上方有两个带滑槽的按钮,前方按钮的滑槽后下端及后方按钮的滑槽前下端为圆弧形软橡胶质突起。在按压任一按钮时,滑槽使推进器向前推进,按钮滑槽相应部位下端的橡胶突起使相应工作电路电极片下压连通电路,同时,软橡胶质突起可使按压力量得到缓冲,不至使工作电路电极片下压后无法回弹,从而在术者解除按压后电路仍然处于工作状态。在笔身前端,有一个圆柱形中空笔头,笔头前端为环形翼与笔身连接为一体。环形翼的后方,连接一前端带弹环的圆柱形套管,套管内层为一薄层软橡胶层,弹环可压缩形变且在解除外力后可完全回弹。套管前端外径大,后端外径小,在大小分界处,笔身延伸出一环形翼阻挡套管向后移位。工作电极体部为圆柱形金属棒,电极工作端为刃形或针形。电极体部金属棒外径与笔身内圆柱形套管内径大小相等,由于套管内薄层软橡胶层的存在,使得电极体部可插入套管内并与套管紧密相连,在向前推进及回弹的过程中使电极体部与套管达到同步运动。电极体部插入笔身内直至底端嵌入推进杆前端圆盘中心凹槽处,使电极与推进器前端金属圆盘相接且不会发生侧向移位。在电极体部嵌入推进杆凹糟后,电极工作端完全隐没于绝缘笔身内。将工作电极插入笔身后,在按下任一按钮时,按钮滑槽向下接通电路,同时带动推进器滑槽向前滑动,推进器向前推出工作刃,并使套管前方弹环产生压缩形变,积蓄弹性势能。在松开按钮后,电路断开,同时弹环弹性势能转变为动能,使套管带动电极与推进器回弹,使工作刃回缩至笔身内。本技术专利技术使术中电刀笔外露的工作电极在不工作时处于绝缘笔身内,可避免漏电,电路意外接通等情况及锐利工作刃对医患双方产生的安全隐患。附图说明图1为按压伸缩式高频电刀内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按压伸缩式高频电刀电切模式工作时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按压伸缩式高频电刀外部结构图。其中各图示标注代表如下:1推进杆;2推进杆后端滑槽;3推进杆前端滑槽;4推进杆前端圆盘;5电凝模式按钮;6电切模式按钮;7笔头环形翼;8弹环;9套管;10工作电极体部;11工作电极工作端;12电凝电极片;13电切电极片;14工作电路集成板;15笔身。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2进一步说明本技术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附图2为电切模式工作状态示意图。如图所示,当电切按钮6按下时,6的后端滑槽底部软橡胶突起将电切电极片13向下按下,使13与集成电路板14接通,开启电切工作电路,并通过导电的金属圆盘4与工作电极体部10接通;同时,推进杆前端滑槽3被推向前移位,通过4使10与套管9向前移位,从而使工作刃11被推出笔身,并使弹环8产生形变,积蓄弹性势能。当松开按钮6后,13与14断开,即电切电路断开,同时8弹性势能转变为动能,使9带动10与3回弹,使工作刃11回缩至笔身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按压伸缩式高频电刀笔

【技术保护点】
一种按压伸缩式高频电刀笔,笔身内有一个聚乙烯杆(1),杆上端为带凹槽的金属圆盘形推进器(2);所述杆上具有两个前后排列的聚乙烯滑槽(3);所述滑槽的上方有相对应的两个前后排列的聚乙烯带滑槽按钮(4);所述的带滑槽按钮,前方按钮的滑槽后下端及后方按钮的滑槽前下端为圆弧形软橡胶质突起(5);在所述笔身内的工作电路板终端,有一片“I”形金属导片(6),连接工作电路与圆盘形突起推进器;所述的按压伸缩式高频电刀笔,有一个聚乙烯圆柱形中空笔头(7),笔头前端向内延伸为一环形聚乙烯翼(8);所述的聚乙烯环形翼,环形翼的后方,连接一前端带弹环的聚乙烯圆柱形套管(9),套管内层为一薄层软橡胶层(10),弹环为可压缩变形且在解除外力后可完全回弹的涂有绝缘涂料的金属(11);所述的聚乙烯圆柱形套管,在套管中有一根金属工作端,其主体部分呈圆柱形,切其外径与套管内径相等(12),其前端工作电极端呈刃形或针形(13);所述的聚乙烯杆,及所述的金属工作端,在聚乙烯杆未受压前移时,工作电极端完全隐没在电刀笔聚乙烯笔身前端笔头内(1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按压伸缩式高频电刀笔,笔身内有一个聚乙烯杆(1),杆上端为带凹槽的金属圆盘形推进器(2);所述杆上具有两个前后排列的聚乙烯滑槽(3);所述滑槽的上方有相对应的两个前后排列的聚乙烯带滑槽按钮(4);所述的带滑槽按钮,前方按钮的滑槽后下端及后方按钮的滑槽前下端为圆弧形软橡胶质突起(5);在所述笔身内的工作电路板终端,有一片“I”形金属导片(6),连接工作电路与圆盘形突起推进器;所述的按压伸缩式高频电刀笔,有一个聚乙烯圆柱形中空笔头(7),笔头前端向内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宾心郭峰
申请(专利权)人:宾心郭峰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