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伟强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折叠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790538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15 18: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折叠床,属于折叠床领域,包括床垫和床架,床架包括可折叠床框,分别位于床框两端的床头和床尾,位于床头、床尾下端的床脚,位于床框中部的支脚,所述支脚两侧的床框中部还设有呈倒“凵”形的支架,所述床脚、支脚及支架上均设有纵向长条形支杆,所述支脚上支杆的中部设有连接杆连接到支架上支杆的中部,支架上支杆的中部又设有连接杆连接到床脚上支杆的中部,所述连接杆通过螺栓连接在支杆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优化,加工工艺简单,可折叠完全,可止动,使用方便,实用性强。

A new type of folding bed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novel folding bed, which belongs to the field of folding bed, which comprises a mattress and a bed frame, bed frame comprises a folding bed frame, bed frame are located at both ends of the head and the tail of the bed, is located in the head and the tail end of the foot of the bed, is located in the middle of the bed frame legs, two side of the foot the bed frame is also provided with a central bracket inverted U-shaped, the foot of the bed, legs and the bracket are arranged on the longitudinal elongated rod, the middle of the foot supporting rod is connected to the connecting rod to the central support rod is provided with a central rod bracket, and is provided with the connecting rod connected to the foot of the bed on the supporting rod, the connecting rod is connected on the supporting rod through a bolt.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simple processing technology, complete folding, stop movement, convenient use and strong practical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折叠床
本技术涉及折叠床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新型折叠床。
技术介绍
折叠床,是一种利用关节原理,通过各种折叠方式可以折叠收放的简易床。使用、存放方便,可节省体积空间,具有极高的实用价值。目前,市场上的折叠床种类繁多。从材质上,可分为竹质、木质、金属、牛津布、特斯林等折叠床;从用途上,可分为户外行军床、办公室午休床、家用折叠床、宾馆加床等。现有技术中,授权公告号为CN204218415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采用轴及轴套替代焊接合页实现旋转的折叠床。它可分为床头、床尾、床框、床脚、支脚及四根连接杆,分别进行喷涂,具有美观、成本低、加工工艺简化的优点。但是,该折叠床还存在不足之处:其支脚两侧的床体中部设有副支脚,导致床体折叠时副支脚两侧的床体不能紧密贴合,折叠不够完全;其需要在床脚的棱边上冲压一个长圆弧用来安置旋转轴,然后连接杆两端通过轴套连接在转轴上,用此结构实现转动相对较为复杂,提升加工难度;其床脚、支脚及副支脚底部均设有滚轮来方便移动,但是使用时止动较为麻烦,影响折叠床的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折叠完全,结构优化,可止动的新型折叠床。2.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采取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折叠床,包括床垫和床架,床架包括可折叠床框,分别位于床框两端的床头和床尾,位于床头、床尾下端的床脚,位于床框中部的支脚,所述支脚两侧的床框中部还设有呈倒“凵”形的支架,所述床脚、支脚及支架上均设有纵向长条形支杆,所述支脚上支杆的中部设有连接杆连接到支架上支杆的中部,支架上支杆的中部又设有连接杆连接到床脚上支杆的中部,所述连接杆通过螺栓连接在支杆上。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杆两端扁平,且扁平部位开有供螺栓穿过的圆形通孔;所述支杆中部设有两块相同的薄片夹板,夹板中部设有与连接杆上通孔对应的通孔。进一步地,所述支架底部设有耐磨胶套。进一步地,所述支脚宽度为床脚宽度的两倍,支脚上设有两个万向滚轮及两根支杆,所述两根支杆分别位于支脚底部的两端。进一步地,所述床头上表面焊接有供推拉的把手。进一步地,所述床脚、支脚底部均设有万向滚轮,所述支架的高度与带有万向滚轮的床脚及支脚的高度一致。进一步地,所述床脚、支脚、支架与床框之间的连接方式均为螺栓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床框包括两根平行的方形金属管,支脚和支架均固定于床框上并将床框均匀地分为四节,且床框的分段处断开形成8段短金属管,每段短金属管两端均设有供螺栓穿过的通孔。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杆分别与相应的床框分段平行。3.有益效果(1)本技术采用螺栓和连接杆分别连接床头、支架、支脚及床尾,床框分为多段分别通过螺栓与其他部件连接,连接杆的转动连带相应的床框分段转动,从而实现折叠展开的功能。相比于转轴、轴套,螺栓的运用更为简单巧妙,并大大降低了加工难度。(2)本技术在支脚两侧的床框中部设有呈倒“凵”形的支架,支架的高度与带有万向滚轮的床脚及支脚的高度一致,可防止床体溜动,固定床体位置,支架底部设有耐磨胶套,增大支架的止动功能。(3)本技术用“凵”形支架取代副支架,且采用的各连接杆分别与相应的床框分段平行,折叠床收合时,固定在支架上的两根连接杆可重合,进而使得相应床体紧密贴合,折叠完全。本技术结构优化,加工工艺简单,可折叠完全,可止动,使用方便,实用性强。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提供的折叠床完全展开时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的床架倒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所提供的折叠床收合时的简单示意图。其中,1-床垫,2-床框,3-床头,4-床尾,5-床脚,6-支脚,7-支架,8-支杆,9-连接杆,10-万向滚轮,11-把手。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实施例如图1及图2所示的一种新型折叠床,包括床垫1和床架,床架包括可折叠床框2,分别位于床框2两端的床头3和床尾4,位于床头3、床尾4下端的床脚5,位于床框2中部的支脚6,所述支脚6两侧的床框2中部还设有呈倒“凵”形的支架7,所述床脚5、支脚6及支架7上均设有纵向长条形支杆8,所述支脚6上支杆8的中部设有连接杆9连接到支架7上支杆8的中部,支架7上支杆8的中部又设有连接杆9连接到床脚5上支杆8的中部,所述连接杆9通过螺栓连接在支杆8上。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杆9两端扁平,且扁平部位开有供螺栓穿过的圆形通孔;所述支杆8中部设有两块相同的薄片夹板,夹板中部设有与连接杆9上通孔对应的通孔。螺栓穿过连接杆9及夹板上的通孔,并通过螺母将连接杆9压紧贴附于夹板,连接杆9可绕螺栓转动。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架7底部设有耐磨胶套。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支脚6宽度为床脚5宽度的两倍,支脚6上设有两个万向滚轮10及两根支杆8,所述两根支杆8分别位于支脚6底部的两端。使得本技术的支撑更为稳定,特别是收合时,如图3,所述支脚6承压约为床脚5的两倍,其增大宽度,可加强承压能力。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床头3上表面焊接有供推拉的把手11。把手11与上述万向滚轮10配合,可以轻易的拉动折叠床,便于折叠床的移动换位。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床脚5、支脚6底部均设有万向滚轮10,所述支架7的高度与带有万向滚轮10的床脚5及支脚6的高度一致。体现本技术结构严谨,安稳可靠。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床脚5、支脚6、支架7与床框2之间的连接方式均为螺栓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床框2包括两根平行的方形金属管,支脚6和支架7均固定于床框2上并将床框2均匀地分为四节,且床框2的分段处断开形成8段短金属管,每段短金属管两端均设有供螺栓穿过的通孔。为折叠床的收合展开提供一定支持,一定程度上简化加工工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杆9分别与相应的床框2分段平行。连接杆的存在使得床框的折叠展开更为稳定可靠。实际应用中,完全展开时,如图1及图2,支架7的高度与带有万向滚轮10的支脚6、床脚5的高度一致,多处连接杆9位于同一轴线上,床垫1安装在床架上,床垫1中部的下表面设有布质拉环,便于床垫1的拆离;收合时,将支架7上提,支架7上的两根连接杆9发生转动,带动床框2分段的转动,直至两连接杆9重合,如图3,此时,床框2分段由水平向变为竖直向,整体呈箱体形状,且带有万向滚轮10的床脚5、支脚6仍位于底部,使得收合后的折叠床也便于移动。本
中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以上的实施例仅是用来说明本技术,而并非用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只要在本技术的实质精神范围内,对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变化、变型都将落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新型折叠床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折叠床,包括床垫(1)和床架,床架包括可折叠床框(2),分别位于床框(2)两端的床头(3)和床尾(4),位于床头(3)、床尾(4)下端的床脚(5),位于床框(2)中部的支脚(6),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脚(6)两侧的床框(2)中部还设有呈倒“凵”形的支架(7),所述床脚(5)、支脚(6)及支架(7)上均设有纵向长条形支杆(8),所述支脚(6)上支杆(8)的中部设有连接杆(9)连接到支架(7)上支杆(8)的中部,支架(7)上支杆(8)的中部又设有连接杆(9)连接到床脚(5)上支杆(8)的中部,所述连接杆(9)通过螺栓连接在支杆(8)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折叠床,包括床垫(1)和床架,床架包括可折叠床框(2),分别位于床框(2)两端的床头(3)和床尾(4),位于床头(3)、床尾(4)下端的床脚(5),位于床框(2)中部的支脚(6),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脚(6)两侧的床框(2)中部还设有呈倒“凵”形的支架(7),所述床脚(5)、支脚(6)及支架(7)上均设有纵向长条形支杆(8),所述支脚(6)上支杆(8)的中部设有连接杆(9)连接到支架(7)上支杆(8)的中部,支架(7)上支杆(8)的中部又设有连接杆(9)连接到床脚(5)上支杆(8)的中部,所述连接杆(9)通过螺栓连接在支杆(8)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折叠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9)两端扁平,且扁平部位开有供螺栓穿过的圆形通孔;所述支杆(8)中部设有两块相同的薄片夹板,夹板中部设有与连接杆(9)上通孔对应的通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折叠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7)底部设有耐磨胶套。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折叠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脚(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伟强
申请(专利权)人:陈伟强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