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含油污泥中回收油的方法及设备技术

技术编号:1678983 阅读:2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从含油污泥中回收油的方法及设备,适用于对炼油厂污水处理场、隔油池排出油水混合物的处理及油回收。本方法是将含油污泥与水加少量的NaCl在回流罐中搅拌稀释后送入真空过滤机或板框压滤机中进行油水分离,分离出的油回用或重炼,分离出的水送回污水场再处理。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油回收率高,工艺简单,流程短,处理费用低等优点。(*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从含油污泥中回收油的方法及设备,适用于对炼油厂污水处理场、隔油池排出油、水、砂混合物的处理及油回收。含油污泥广泛产生于炼油、采油等行业,由于含油污泥中不仅含有油和泥砂,而且含有有毒物如多氯联苯(PCB)等,为此,国际上相继开发出了既可消除含油污泥中有毒物质(无害化)使之符合填埋要求,又能回收油的工艺,有以下几种:1.溶剂萃取法:目前用此法处理含油污泥的较为成熟的有CF系统萃取流程(CF系统公司),BP    Oil萃取流程(BP    Oil公司)等,这些流程存在的问题是流程长,工艺复杂,处理费用高,因此只对含大量难以降解的有机物的含油污泥适用。2.化学破乳法:此法一般用酸破乳,油回收率可达70~80%,但对乳化严重的含油污泥还需另加破乳剂和加热,国外有科学家在实验室中采用此法处理含油污泥,脱水率可达100%,脱砂率可达70%,但此法不成熟,尚未见有工业化生产。3.固液分离法:在含油污泥进入脱水设备前需加入絮凝剂进行预调制,但此法仅对于含油率低、乳化不严重的DAF浮渣较为适合,缺点是对于含油高、乳化严重的含油污泥,油回收率低。4.加热分离法:通过对含油污泥加热,使所含油蒸发,然后冷凝即可同时达到回收油和残渣无害化的目的;另一方法是加入NaOH(或Na2CO3、Na2sio3等)以减轻乳化液的稳定度从而提高油的回收率,再通入加压蒸气以分离出污泥中的油;也有人做了实验室规模的微波加热破乳法取得了较好效果,但存在能耗大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流程短、工艺简单、处理费用低、油回收率高的热滤法回收油的方法及设备。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工艺流程图。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内容及实施例说明如下:-->将含油污泥4加清水或污水场中的污水5在回流罐1中混合,水5的投加量以使稀释后的混合物中含油接近15%为宜,投加1‰~2‰的NaCL在低速搅拌下回流20~30分钟,使混合均匀,温度以超过污泥中所含油的初馏点10℃~18℃为宜,将回流后污泥7送入真空过滤机或板框压滤机2中进行液固分离,此过程中应保持回流时的温度,分离出的滤渣11可烧掉或填埋,分离出的液相物8进入重力分离罐3进行油水分离,分离出的油9可回用(或重炼),分离出的水10送回污水场再处理。此法可回收含油污泥中>90%含油(即回收油),泥脱水率为99%。在回流中,在同一温度下,污泥加水比例不同,出油率和脱水率均不同,加水多则出油率高,脱水率也高,实验表明,在同样回流温度下,如不加水,出油率为70.3%,脱水率为70.5%;按1∶1将水加入污泥中,则出油率为91.1%,脱水率为87.1%;按2∶1将水加入污泥中,则出油率为95.6%,脱水率为99%,损失的油甚少。对于含油初馏点高的污泥(>90℃),可直接用蒸气加热,其它步骤不变。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1.油回收率高;2.滤渣经处理符合埋、烧的要求;3.流程短,所用设备简单;4.处理费用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从含油污泥中回收油的方法,其特征是,将含油污泥(4)加水(5)混合,再加入NaCl(6),在低速搅拌下回流,将回流后的含油污泥(7)经过滤或压滤进行液固分离,分离出的固相物是滤渣(11),分离出的液相物(8)再经重力分离出油(9)和水(10),油(9)回用或重炼,水(10)送回污水场再处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从含油污泥中回收油的方法,其特征是,将含油污泥(4)加水(5)混合,再加入NaCL(6),在低速搅拌下回流,将回流后的含油污泥(7)经过滤或压滤进行液固分离,分离出的固相物是滤渣(11),分离出的液相物(8)再经重力分离分出油(9)和水(10),油(9)回用或重炼,水(10)送回污水场再处理。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收油的方法,其特征是,所加的水(5)是清水,或是污水场中的污水。3、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回收油的方法,其特征是,所用NaCL(6)的加入量为1‰~2‰。4、按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芳云王嘉麟吕荣湖赵忠昌舒与兵张伟
申请(专利权)人:石油大学北京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