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降温冷凝回收石油气中轻烃的方法。其石油气的深冷降温过程是由气波制冷机实现的,石油气经过非定常近似等熵膨胀致冷,并消除了反射激波与其回热影响;轻烃提纯脱乙烷塔塔顶冷凝器由氨制冷机提供冷量,并设置供冷量和冷温调节机构。该方法具有处理气量可变范围大、易操作、稳定性强和成本较低等优点。(*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轻烃回收的方法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降温冷凝分离气相重组分的方法,和一种特殊的深冷制冷方法。目前,从石油气中分离回收轻烃(C3以上)组分的工艺已趋成熟,都是采用压缩水冷、浅冷加深冷的方法,逐步冷凝液化轻质油(C5、C6)和液化气轻烃(C3、C4)组分。从国外情况看,大都建造处理气量在20万标方/天以上的轻烃回收装置,国内已引进多套,其特点是:1.深冷低温由透平膨胀机获得;2.提纯轻烃冷凝液的脱乙烷(C2)塔塔顶丙烷(C3)冷凝器的冷源由提纯前或提纯后的部分轻烃液体在低压下蒸发提供,或者是由低温透平出口冷气提供。国内一些小型装置,也有采用将小型透平出口冷气直接入塔冷凝丙烷的方法。另外,个别小型装置其深冷低温系由热分离机获取。上述两项特点对于能量的利用是合理的。但是,有时油气量要波动变化,特别是在我国北方地区,冬季由于采暖直接用气等原因,装置的处理量有时竟不到标准气量的三分之一;而一年四季的环境温度也变化很大。在此种情况下,一是导致透平膨胀机的流量有很大的变化,使其只能在很低的效率下运转;甚至必须引回外输气压缩循环,透平才能工作,白耗压缩功而无产品。二是导致为石油气冷凝液(其组分为C2、C3、C4等)脱除乙烷的脱乙烷塔塔顶冷凝器的冷负荷有很大的波动(为正反馈冷量循环),如果调节不及时或不适量,就会引起塔顶温度变化大:温度高将使流入塔内轻烃液中的C3组分随塔顶气相(主要是C2)同去而减少轻烃的收率;温度低则对C2组分脱-->除不净,影响产品轻烃的质量和造成外输气的减少,而混在轻烃中的C2则要挥发损失掉。对于10万标方/天以下的装置,由于流量小,相对冷损失大,透平变工况低效和环境温度变化影响脱乙烷塔正常操作的问题更为严重。另外透平膨胀机的辅助设备多,操作维护复杂,易出故障,用于小型轻烃回收装置,其缺点就更加突出。而且小型透平的效率也偏低,若气体带液则运行效率更低,还会造成机械损坏。至于热分离机,其效率偏低,变工况适应性不强,也非理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用于轻烃回收的新的过程方法,使用一种新的深冷制冷方式和一种新的脱乙烷塔塔顶供冷方式,可以基本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方法所采取的技术解决方案为:1.石油气的深冷降温过程不用透平膨胀机,而是通过气波制冷机(原专利号89213744.4)来实现。其过程的特点是:(一)、制冷降温是依靠欲制冷气体的压力能,在通过该机时产生的一种近乎等熵的非定常膨胀过程实现的,来气的能量对一段段潴留的气体介质做周期性非稳定功,由潴留介质将功转化成热量向外界散发,而来气由于膨胀做功其自身便会降温致冷,故其宏观和微观的制冷过程均不同于透平膨胀机的定常膨胀制冷;(二)、受气波制冷机突扩的有限空间结构的作用,制冷过程中消除了潴留气体末端边界所产生的反射激波,避免了激波返回加热已降温的来气,而是返回膨胀波使来气进一步致冷,此种过程可明显提高制冷效率。正因如此,就使得气体在气波制冷机内致冷过程的波系运动和边界条件均不同于国际国内已使用的热分离机。2.脱乙烷塔塔顶丙烷冷凝器的冷源由氨制冷机提供,节流后的低压氨液在丙烷冷凝器中蒸发,产生-30~-35℃的低温,使出塔顶的气体被冷却到-20~-32℃,对应塔顶压力,气体中的丙烷绝大部-->分冷凝流回塔中,少部分乙烷冷凝回塔后将重新蒸发,最终被分离出塔外输。3.无论是用独立的氨制冷机,还是用石油气浅冷氨制冷机分流提供脱乙烷塔塔顶丙烷冷凝器的冷源,均设置丙烷冷凝器的冷温和冷量的调节机构,以便任意调节脱乙烷塔塔顶的温度。本专利技术与现有的轻烃回收过程方法相比,有以下几条优点:1.气波制冷机的变工况范围宽,压力、流量适应性强,对应较大的处理量变化,其操作效率降低不显著,不会引起系统温位的大幅度改变。2.气波制冷机的转速低,无油路润滑、密封等辅助装置,不易出故障,其操作简单,运转中一般无须做任何调节;允许带液运行,即使流进液体或气相在机内均转为液相也不会导致机械损坏。3.由于氨冷温度容易控制,有最低温度下限,而其冷量又是单独外加的,不受前述处理量、产品量和组分的影响,故绝不会产生冷量和温位的正反馈循环,其调节要容易的多。这样,脱乙烷塔塔顶温度可以基本不随气量的变化而改变,从而使轻烃产品的质量稳定,收率提高,也不会造成乙烷脱不净,而在贮存中闪蒸损失乙烷。4.就小型轻烃装置来讲,由于冷损相对较大,总体冷量会显得不足。若以多耗产品轻烃或强化膨胀制冷来提供足够的脱乙烷塔塔顶冷量,对于节能是不合算的,而氨制冷循环产生相同冷量所耗的功要少得多,一般利用前面浅冷制冷机分流出一部分冷量,就可以满足脱乙烷塔塔顶冷凝器对冷量的需求。5.设置脱乙烷塔塔顶丙烷冷凝器的冷温和冷量的调节机构,可任意调整塔顶的温度,使脱乙烷塔工作于最佳分离状态,由于氨制冷系统冷量与石油气和凝液的冷量不牵连,就不会有前述的冷量和温度的正反馈作用,因此调节后稳定时间短,稳定程度高。-->图1为本专利技术轻烃回收方法的工艺流程图。下面结合该流程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作进一步的描述:经过氨浅冷并分离掉凝液的-25℃左右的高压石油气(气1),经气-气换热器(1)和(2)被深冷至-45~-60℃,以在高压下大量冷凝,进入气液分离器(3)中分去凝液,其气相从顶部出来,流回气-气换热器(1)中放出冷量,其温度回升至-25~-40℃,然后入气波制冷机(4)中非定常近似等熵膨胀降温到-50~-70℃;膨胀降温后的冷气再流回气-气换热器(2)中,作为高压石油气的深冷冷源,回热后的气流(气2)再与浅冷之前的原料石油气换冷,充分回收冷量后外输。经过浅冷和深冷而逐步冷凝出来的轻烃液(其浅冷冷凝液为液1),先流入缓冲贮罐(5)中,因其含有一些很易挥发的C2组分,故必须脱离出轻烃液以回收外输,此过程由脱乙烷塔完成。由缓冲贮罐(5)底部流出并经换热器(6)回收冷量后的轻烃液进到脱乙烷塔(7)的中部流下,吸收塔底再沸器(8)的热量,其轻组分(C2和部分C3)蒸发成气体升至塔顶,流过氨冷丙烷冷凝器(9)时,绝大部分C3和少量C2冷凝流回塔中,循环实现C2的脱除,脱出的C2气节流后与气-气换热器(2)中出来的冷气并流(气2)。塔顶氨冷丙烷冷凝器(9)靠低压氨液的蒸发提供冷量,用节流阀控制氨液进丙烷冷凝器的流量,再辅以调节氨气压缩机抽回蒸发的氨气量(增减并联工作的气缸数和改变进气节流程度),可任意改变液氨的蒸发压力即液氨的温度,也可任意改变液氨的液位即与石油气的换热面积,这样就可使塔顶的温度得到控制,使C2和C3的分离率达到最高。为使系统能在充分回收轻烃的基础上在较低的压力下运行,上述氨冷冷源的温度应尽可能低,因此应采用两级压缩式氨制冷机为脱乙烷塔塔顶氨冷丙烷冷凝器供冷,石油气的浅冷供冷亦如此。-->一种实施上述专利技术方法的实施例参数为:出分离器(3)的已脱除凝液的高压石油气进入气波制冷机前的压力为2.4MPa(g)。温度为-35~-40℃,经过气波制冷机膨胀制冷后压力降为1.1MPa(g),温度为-65℃左右;脱乙烷塔塔顶石油气流过塔顶丙烷冷凝器管程,冷凝器壳程为氨蒸发空间,液氨压力为0.1MPa(A),蒸发温度为-34℃,塔顶冒出的石油气体在冷凝器管程中被冷却至-28~-30℃,在对应的压力下,其丙烷绝大部分凝析流回塔中,成为产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从石油气中回收轻烃的方法,通过降温冷凝分离气相重组分,并由脱乙烷塔提纯液化气轻烃,其特征在于:石油气的深度制冷降温过程是由气波制冷机实现的,欲制冷气体在通过该机时产生一种近乎等熵的非定常膨胀过程,来气的能量对一段段潴留的气体介质做周期性非稳定功,由潴留介质将功转化成热量向外界散发,来气自身致冷,受气波制冷机突扩的有限空间结构的作用,制冷过程中消除了潴留气体末端边界所产生的反射激波,而是返回膨胀波使来气进一步致冷,石油气冷凝液脱乙烷塔塔顶丙烷冷凝器的冷源由氨制冷机提供,节流后的低压氨液在丙烷冷凝器中蒸发,产生-30~-35℃的低温,使出塔顶的石油气体被冷却到-20~-32℃,对应塔顶压力,出塔顶气体中的丙烷组分绝大部分冷凝流回塔中,无论是用独立的氨制冷机,还是用石油气浅冷氨制冷机分流提供脱乙烷塔塔顶丙烷冷凝器的冷源,均设置丙烷冷凝器的冷源温度和冷量的调节机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从石油气中回收轻烃的方法,通过降温冷凝分离气相重组分,并由脱乙烷塔提纯液化气轻烃,其特征在于:石油气的深度制冷降温过程是由气波制冷机实现的,欲制冷气体在通过该机时产生一种近乎等熵的非定常膨胀过程,来气的能量对一段段潴留的气体介质做周期性非稳定功,由潴留介质将功转化成热量向外界散发,来气自身致冷,受气波制冷机突扩的有限空间结构的作用,制冷过程中消除了潴留气体末端边界所产生的反射激波,而是返回膨胀波使来气进一步致冷,石油气冷凝液脱乙烷塔塔顶丙烷冷凝器的冷源由氨制冷机提供,节流后的低压氨液在丙烷冷凝器中蒸发,产生-30~-35℃的低温,使出塔顶的石油气体被冷却到-20~-32℃,对应塔顶压力,出塔顶气体中的丙烷组分绝大部分冷凝流回塔中,无论是用独立的氨制冷机,还是用石油气浅冷氨制冷机分流提供脱乙烷塔塔顶丙烷冷凝器的冷源,均设置丙烷冷凝器的冷源温度和冷量的调节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收轻烃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石油气在深度制冷降温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曜奇,胡大鹏,史启才,孙洪玉,刘润杰,黄玉华,李洪安,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21[中国|辽宁]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