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将含蜡烃原料转化成高级中间馏分产物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78694 阅读:1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用在醇/水混合物(优选含有60-90体积%的醇)中含有1-5体积%的稀释酸的均匀溶液与含蜡烃原料相接触以预处理这类烃原料,然后,在氢存在下,使这些预处理后的原料与至少两种催化剂依次相接触,其中不进行任何的分离步骤,由此回收高级的中间馏分,所说的催化剂含有至少一种加氢脱蜡催化剂和一种加氢裂解催化剂。(*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将含蜡烃原料转化成高级中间馏分产物的方法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减少含蜡烃原料中蜡含量的方法,更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用稀释的酸溶液通过预处理步骤进行协同改进的方法。许多液态烃原料都含有相当高浓度通常被称之为蜡的具有8-40个碳原子的直链和略带支链的脂族化合物。这些化合物在烃油冷却过程中会形成结晶,这种结晶的形成往往会阻止液态烃的流动并使其无法采用泵送或无法将其从一个地点输送至另一地点。烃油停止流动的温度通常被称之为“倾点”。在烃油中形成蜡结晶的云或浊雾的温度通常被称之为“浊点”。这些参数都是用标准的测试方法测得。将这类含蜡原料转化成高级产物的方法之一是采用催化转化,在这类方法中,在氢存在下,将蜡和其它高分子量烃组分裂解成了低分子量组分。用这种方法可以制得中间馏分,并且由于对中间馏分如喷气式发动机燃料、柴油机燃料和燃料油的日益增长的需求,寻找一种具有能制备中间馏分的优异方法即能有效地将不适用的高分子量原料组分转化成具有所需特性中间馏分产物的方法就变得极具重要性。上述这些方法都是已知的方法,例如在美国专利4,743,354-A和国际专利申请WO-9510578-A中就公开了这类方法,这两篇文献中公开了一种具体结合使用加氢裂解和脱蜡或加氢脱蜡的方法。但是,目前对于具有低温特性的中间馏分产物的需求在不断的提高,所说的低温特性是指对于喷气式发动机燃料而言较低的冰点和对于柴油机燃料和燃料油而言较低的倾点及较低的浊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将含蜡烃原料转化成具有较低操作温度的中间馏分产物的方法。本申请人惊人地发现通过将已知方法与预处理步骤相结合就可以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如上所述,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将含有大量沸点为343℃以上的烃类物质的含蜡烃原料转化成相比于原料而言蜡含量减少的中间馏分产物的方法,所述的方法包括:(a)将原料与含有稀释酸(所说的酸是无机酸或有机酸)水溶液和具有1-6个碳原子醇的均匀溶剂混合物相接触,其中醇/稀释酸水溶液的体积比为90/10-10/90,溶剂混合物/原料的体积比为0.5-5,所说溶剂混合物中的酸含量为1-5体积%;(b)回收原料;(c)在氢存在下,将原料与两种催化剂依次接触,其中不进行任何中间分离步骤,所说的催化剂选自:    (1)存在于高温和高压加氢脱蜡区域中的至少一种晶状的选自金属硅酸盐和硅铝磷酸盐的孔径为0.5-0.7纳米的中孔径分子筛;和(2)存在于高温和高压加氢裂解区域中的至少一种加氢裂解催化剂,所说的催化剂含有载体、至少一种选自元素周期表中第VIB组和第VIII组的加氢金属组分和孔径为0.7-1.5纳米的大孔径沸石;(d)回收具有改进的低温特性的中间馏分产物。适用于本专利技术方法的原料包括含蜡残液、含蜡瓦斯油、含蜡馏分和来自热裂解和催化裂解操作的含蜡产物。通常这些原料含有2-20重量%的蜡且其倾点为0-55℃。这些原料的沸程通常是这样的,即原料中的大部分即至少20重量%的原料其沸点为343℃以上。大多数沸程为180-600℃。现例如可以从国际专利申请WO-9510578-A中得知,如果原料中含有大量无用的氮气,则可以在原料进入加氢裂解区域之前,使用通常含有载于多孔无机耐高温氧化物载体之上的第VIB和第VIII金属组分的加氢处理催化剂对原料进行常规的加氢脱氮处理;根据环境条件的需要,这种加氢处理步骤可以单独进行以将生成的硫化氢和/或氨从流出物中除去,或者也可以从加氢处理区域回收全部的流出物并用作本专利技术的原料。但是,该加氢脱氮步骤要求在高温和高压条件下操作,接着再进行分离步骤,结果造成高的操作成本;因此,现有技术中需要有一种更为经济的能处理含有大量无用氮气的原料的方法。首先将原料与含有稀释酸(所说的酸是无机酸或有机酸)水溶液和具有1-6个碳原子醇的均匀溶剂混合物相接触,其中醇/稀释酸水溶液的体积比-->为90/10-10/90,溶剂混合物/原料的体积比为0.5-5,所说溶剂混合物中的酸含量为1-5体积%。上述预处理优选在5-85℃下进行,更优选在45-85℃下进行。另外,上述溶剂混合物中优选含有至少10体积%的醇、更优选含有至少50体积%的醇、最优选含有60-90体积%。就所用的酸而言,硫酸是优选的,因为其便于储存和处理和由于所含杂质对催化剂不会产生毒化作用。溶剂混合物与原料的体积比优选为1∶1-2∶1。预处理步骤优选是以连续的方式进行,其中使用混合澄清器并将原料和酸溶剂混合物送入分离柱以回收预处理原料。然后,在氢存在下,将预处理后的原料与至少两种催化剂依次接触,其中不进行任何中间分离步骤,所说的催化剂选自(1)存在于高温和高压加氢脱蜡区域中的至少一种晶状的选自金属硅酸盐和硅铝磷酸盐和孔径为0.5-0.7纳米的中孔径分子筛;和(2)存在于高温和高压加氢裂解区域中至少一种加氢裂解催化剂,所述催化剂含有载体、至少一种选自元素周期表中第VIB组和第VIII组的加氢金属组分和孔径为0.7-1.5纳米的大孔径沸石。本专利技术中原料与两种催化剂的接触顺序可以是任何类型的顺序,其中最简单的可以是:-(1)然后(2);-(2)然后(1);-(1)然后(2)然后(1);和-(2)然后(1)然后(2)。每个催化剂(1)或(2)的催化剂床其本身可以是混合物或按催化剂(1)然后(2)的顺序。另外,每个催化剂(1)或(2)的催化剂床可以相同于或不同于按催化剂(1)然后(2)的顺序使用的催化剂床。尽管不优先,但也考虑使用催化剂(1)和(2)的混合物。在加氢脱蜡区域中,在氢存在下,将原料物流与脱蜡催化剂(1)相接触。通常,这一区域的温度为260-455℃,优选为315-427;其总压通常为3-21MPa,优选为5-15MPa;液时空速度通常为0.3-10,优选为0.5-5,而氢气的流量一般为原料的89米3/米3以上,优选为265-1780米3/米3。脱蜡催化剂的主要组分是晶状的孔径为0.5-0.7纳米选自金属硅酸盐和硅铝磷酸盐的中孔径分子筛。这类分子筛还可以用约束指数(Constraint-->Index)来表征,即其约束指数为1-12。上述约束指数说明的是沸石的择形特性;对其的测定可以参阅美国专利US-A-4,016,218、和美国专利US-A-4,872,968。这些物质的孔经常是用氧原子的10元环来定义。适用的金属硅酸盐包括硼硅酸盐(例如,如欧洲专利申请EP-A-0,279,180所述),铁硅酸盐(例如,如美国专利US-A-4,961,836所述)和铝硅酸盐。适用的硅铝磷酸盐包括SAPO-11、SAPO-31、SAPO-34、SAPO-40、和SAPO-41,其中优选SAPO-11;美国专利US-A-4,440,871对于这些硅铝磷酸盐中的许多种都作出了描述。铝硅酸盐也是优选的,其实例包括TMA-菱钾沸石(描述在Journal ofCatalysis,86(1984)24-31中)、ZSM-5(描述在美国专利US-A-3,702,886中)、ZSM-11(描述在美国专利US-A-3,709,979中)、ZMS-12(描述在美国专利US-A-3,823,449中)、ZSM-23(描述在美国专利US-A-4,076,842中)、ZSM-35(描述在美国专利US-A-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将含有大量沸点为343℃以上的烃类物质的含蜡烃原料转化成相比于原料而言蜡含量减少的中间馏分产物的方法,所述的方法包括:(a)将原料与含有稀释酸(所说的酸是无机酸或有机酸)水溶液和具有1-6个碳原子醇的均匀溶剂混合物相接触,其中醇/稀释酸水溶液的体积比为90/10-10/90,溶剂混合物/原料的体积比为0.5-5,所说溶剂混合物中的酸含量为1-5体积%;(b)回收原料;(c)在氢存在下,将原料与至少两种催化剂依次接触,其中不进行任何中间分离步骤,所说的催化剂选自:(1)存在于高温和高压加氢脱蜡区域中的至少一种晶状的选自金属硅酸盐和硅铝磷酸盐的孔径为0.5-0.7纳米的中孔径分子筛;和(2)存在于高温和高压加氢裂解区域中的至少一种加氢裂解催化剂,所说的催化剂含有载体、至少一种选自元素周期表中第ⅥB组和第Ⅷ组的加氢金属组分和直径为0.7-1.5纳米的大孔径沸石;(d)回收具有改进的低温特性的中间馏分产物。

【技术特征摘要】
EP 1996-4-1 96105170.31.一种用于将含有大量沸点为343℃以上的烃类物质的含蜡烃原料转化成相比于原料而言蜡含量减少的中间馏分产物的方法,所述的方法包括:(a)将原料与含有稀释酸(所说的酸是无机酸或有机酸)水溶液和具有1-6个碳原子醇的均匀溶剂混合物相接触,其中醇/稀释酸水溶液的体积比为90/10-10/90,溶剂混合物/原料的体积比为0.5-5,所说溶剂混合物中的酸含量为1-5体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凯瑟琳奥利弗雅克格鲁特詹斯
申请(专利权)人:菲纳研究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BE[比利时]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