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车控制器综合测试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786751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13 04: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整车控制器综合测试设备,涉及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包括通信单元、模拟量输出单元、开关量输出单元(12)、开关量控制器(11)、开关量采集模块(10)、模拟量采集模块(9)、测试主机控制器(8)、232串口模块(6)和一体化工控机(7),解决了在测试整车控制器时测试过程繁琐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一体化工控机,实现了简单的操作就可以完成对整车控制器进行控制的过程,节省了人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整车控制器综合测试设备
本技术涉及新能源汽车
,特别涉及一种整车控制器综合测试设备。
技术介绍
目前,大部分电动汽车的整车控制器开发过程中的测试系统使用手动测试台架,通过拨动开关进行高低有效输入控制,很多信号还通过万用表和示波器进行测量,测试人员工作量大,监测能力低,人为因素影响较多。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整车控制器综合测试设备,解决了在测试整车控制器时测试过程繁琐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整车控制器综合测试设备,包括通信单元、模拟量输出单元、开关量输出单元、开关量控制器、开关量采集模块、模拟量采集模块、测试主机控制器、232串口模块和一体化工控机,通信单元、模拟量输出单元、开关量控制器、开关量采集模块、模拟量采集模块和232串口模块均与测试主机控制器连接,开关量输出单元连接开关量控制器,232串口模块连接一体化工控机;通信单元包括第一CAN总线接口、第二CAN总线接口、第一CAN模块和第二CAN模块,第一CAN总线接口连接第一CAN模块,第一CAN模块连接测试主机控制器,第二CAN总线接口连接第二CAN模块,第二CAN模块连接测试主机控制器;模拟量输出单元包括第一模拟量输出端、第二模拟量输出端、第一DA模块、第二DA模块和第一控制器,第一DA模块和第二DA模块均连接第一控制器,第一模拟量输出端连接第一DA模块,第二模拟量输出端连接第二DA模块,第一控制器连接测试主机控制器;开关量输出单元包括驱动芯片IC1、驱动芯片IC6、继电器IC2、继电器IC3、继电器IC4、继电器IC5、继电器IC7、继电器IC8、继电器IC9、继电器IC10、二极管D1、二极管D2、二极管D3、二极管D4、二极管D5、二极管D6、二极管D7、二极管D8、DC-DC转换器IC11和插接件J1;驱动芯片IC1的1~4脚连接开关量控制器,继电器IC2的线圈的一端连接电源VCC,另一端连接驱动芯片IC1的16脚,二极管D1并联在继电器IC2的线圈两端,二极管D1的负极连接电源VCC;驱动芯片IC1的8脚连接地线,驱动芯片IC1的9脚连接电源VCC;继电器IC3的线圈的一端连接电源VCC,另一端连接驱动芯片IC1的15脚,二极管D2并联在继电器IC3的线圈两端,二极管D2的负极连接电源VCC;继电器IC4的线圈的一端连接电源VCC,另一端连接驱动芯片IC1的13脚,二极管D4并联在继电器IC4的线圈两端,二极管D4的负极连接电源VCC;继电器IC5的线圈的一端连接电源VCC,另一端连接驱动芯片IC1的14脚,二极管D3并联在继电器IC5的线圈两端,二极管D3的负极连接电源VCC;驱动芯片IC6的1~4脚连接开关量控制器,继电器IC7的线圈的一端连接电源VCC,另一端连接驱动芯片IC6的16脚,二极管D5并联在继电器IC7的线圈两端,二极管D5的负极连接电源VCC;驱动芯片IC6的8脚连接地线,驱动芯片IC6的9脚连接电源VCC;继电器IC8的线圈的一端连接电源VCC,另一端连接驱动芯片IC6的15脚,二极管D6并联在继电器IC8的线圈两端,二极管D6的负极连接电源VCC;继电器IC9的线圈的一端连接电源VCC,另一端连接驱动芯片IC6的14脚,二极管D7并联在继电器IC9的线圈两端,二极管D7的负极连接电源VCC;继电器IC10的线圈的一端连接电源VCC,另一端连接驱动芯片IC6的13脚,二极管D8并联在继电器IC10的线圈两端,二极管D8的负极连接电源VCC;DC-DC转换器IC11的1脚连接插接件J1的26脚,DC-DC转换器IC11的2脚连接插接件J1的25脚;插接件J1的25脚和26脚分别连接外部电源的正电源端和地线端,外部电源为12V电源;DC-DC转换器IC11的4脚输出电源VCC,DC-DC转换器IC11的3脚输出地线;继电器IC2的公共端、继电器IC2的常闭端、继电器IC2的常开端、继电器IC3的公共端、继电器IC3的常闭端、继电器IC3的常开端、继电器IC4的公共端、继电器IC4的常闭端、继电器IC4的常开端、继电器IC5的公共端、继电器IC5的常闭端、继电器IC5的常开端、继电器IC7的公共端、继电器IC7的常闭端、继电器IC7的常开端、继电器IC8的公共端、继电器IC8的常闭端、继电器IC8的常开端、继电器IC9的公共端、继电器IC9的常闭端、继电器IC9的常开端、继电器IC10的公共端、继电器IC10的常闭端和继电器IC10的常开端依次连接插接件J1的1脚~24脚。所述第一CAN模块和所述第二CAN模块的型号均为TJA1054A。所述第一DA模块和所述所述第二DA模块的型号均为TLV5616;所述第一控制器的型号TMS320C54CSTGGU,所述第一控制器通过串口与所述测试主机控制器通信;所述测试主机控制器为ARM9控制器。所述驱动芯片IC1和所述驱动芯片IC6的型号为ULN2003;所述DC-DC转换器IC11为12VDC/DC稳压器;所述开关量控制器的型号为TMS320C54CSTGGU。所述开关量采集模块的型号为PXle-6363模块;所述模拟量采集模块的型号为PXle-6356模块;所述232串口模块的型号为MAX232;所述一体化工控机的型号为PPC-6120触控工控机。所述CAN模块的型号为SJA1000;所述485模块的型号为MAX485。本技术所述的一种整车控制器综合测试设备,解决了在测试整车控制器时测试过程繁琐的问题;本技术采用一体化工控机,实现了简单的操作就可以完成对整车控制器进行控制的过程,节省了人力。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主原理图方框图;图2是本技术的开关量输出单元的原理图;图中:整车控制器1、第一CAN总线接口2、第二CAN总线接口3、第一CAN模块4、第二CAN模块5、232串口模块6、一体化工控机7、测试主机控制器8、模拟量采集模块9、开关量采集模块10、开关量控制器11、开关量输出单元12、第一控制器13,第一DA模块14、第二DA模块15,第一模拟量输出端16、第二模拟量输出端17。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和图2所示的整车控制器综合测试设备,包括通信单元、模拟量输出单元、开关量输出单元12、开关量控制器11、开关量采集模块10、模拟量采集模块9、测试主机控制器8、232串口模块6和一体化工控机7,通信单元、模拟量输出单元、开关量控制器11、开关量采集模块10、模拟量采集模块9和232串口模块6均与测试主机控制器8连接,开关量输出单元12连接开关量控制器11,232串口模块6连接一体化工控机7;通信单元包括第一CAN总线接口2、第二CAN总线接口3、第一CAN模块4和第二CAN模块5,第一CAN总线接口2连接第一CAN模块4,第一CAN模块4连接测试主机控制器8,第二CAN总线接口3连接第二CAN模块5,第二CAN模块5连接测试主机控制器8;模拟量输出单元包括第一模拟量输出端16、第二模拟量输出端17、第一DA模块14、第二DA模块15和第一控制器13,第一DA模块14和第二DA模块15均连接第一控制器13,第一模拟量输出端16连接第一DA模块14,第二模拟量输出端17连接第二DA模块15,第一控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整车控制器综合测试设备

【技术保护点】
整车控制器综合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通信单元、模拟量输出单元、开关量输出单元(12)、开关量控制器(11)、开关量采集模块(10)、模拟量采集模块(9)、测试主机控制器(8)、232串口模块(6)和一体化工控机(7),通信单元、模拟量输出单元、开关量控制器(11)、开关量采集模块(10)、模拟量采集模块(9)和232串口模块(6)均与测试主机控制器(8)连接,开关量输出单元(12)连接开关量控制器(11),232串口模块(6)连接一体化工控机(7);通信单元包括第一CAN总线接口(2)、第二CAN总线接口(3)、第一CAN模块(4)和第二CAN模块(5),第一CAN总线接口(2)连接第一CAN模块(4),第一CAN模块(4)连接测试主机控制器(8),第二CAN总线接口(3)连接第二CAN模块(5),第二CAN模块(5)连接测试主机控制器(8);模拟量输出单元包括第一模拟量输出端(16)、第二模拟量输出端(17)、第一DA模块(14)、第二DA模块(15)和第一控制器(13),第一DA模块(14)和第二DA模块(15)均连接第一控制器(13),第一模拟量输出端(16)连接第一DA模块(14),第二模拟量输出端(17)连接第二DA模块(15),第一控制器(13)连接测试主机控制器(8);开关量输出单元(12)包括驱动芯片IC1、驱动芯片IC6、继电器IC2、继电器IC3、继电器IC4、继电器IC5、继电器IC7、继电器IC8、继电器IC9、继电器IC10、二极管D1、二极管D2、二极管D3、二极管D4、二极管D5、二极管D6、二极管D7、二极管D8、DC‑DC转换器IC11和插接件J1;驱动芯片IC1的1~4脚连接开关量控制器(11),继电器IC2的线圈的一端连接电源VCC,另一端连接驱动芯片IC1的16脚,二极管D1并联在继电器IC2的线圈两端,二极管D1的负极连接电源VCC;驱动芯片IC1的8脚连接地线,驱动芯片IC1的9脚连接电源VCC;继电器IC3的线圈的一端连接电源VCC,另一端连接驱动芯片IC1的15脚,二极管D2并联在继电器IC3的线圈两端,二极管D2的负极连接电源VCC;继电器IC4的线圈的一端连接电源VCC,另一端连接驱动芯片IC1的13脚,二极管D4并联在继电器IC4的线圈两端,二极管D4的负极连接电源VCC;继电器IC5的线圈的一端连接电源VCC,另一端连接驱动芯片IC1的14脚,二极管D3并联在继电器IC5的线圈两端,二极管D3的负极连接电源VCC;驱动芯片IC6的1~4脚连接开关量控制器(11),继电器IC7的线圈的一端连接电源VCC,另一端连接驱动芯片IC6的16脚,二极管D5并联在继电器IC7的线圈两端,二极管D5的负极连接电源VCC;驱动芯片IC6的8脚连接地线,驱动芯片IC6的9脚连接电源VCC;继电器IC8的线圈的一端连接电源VCC,另一端连接驱动芯片IC6的15脚,二极管D6并联在继电器IC8的线圈两端,二极管D6的负极连接电源VCC;继电器IC9的线圈的一端连接电源VCC,另一端连接驱动芯片IC6的14脚,二极管D7并联在继电器IC9的线圈两端,二极管D7的负极连接电源VCC;继电器IC10的线圈的一端连接电源VCC,另一端连接驱动芯片IC6的13脚,二极管D8并联在继电器IC10的线圈两端,二极管D8的负极连接电源VCC;DC‑DC转换器IC11的1脚连接插接件J1的26脚,DC‑DC转换器IC11的2脚连接插接件J1的25脚;插接件J1的25脚和26脚分别连接外部电源的正电源端和地线端,外部电源为12V电源;DC‑DC转换器IC11的4脚输出电源VCC,DC‑DC转换器IC11的3脚输出地线;继电器IC2的公共端、继电器IC2的常闭端、继电器IC2的常开端、继电器IC3的公共端、继电器IC3的常闭端、继电器IC3的常开端、继电器IC4的公共端、继电器IC4的常闭端、继电器IC4的常开端、继电器IC5的公共端、继电器IC5的常闭端、继电器IC5的常开端、继电器IC7的公共端、继电器IC7的常闭端、继电器IC7的常开端、继电器IC8的公共端、继电器IC8的常闭端、继电器IC8的常开端、继电器IC9的公共端、继电器IC9的常闭端、继电器IC9的常开端、继电器IC10的公共端、继电器IC10的常闭端和继电器IC10的常开端依次连接插接件J1的1脚~24脚。...

【技术特征摘要】
1.整车控制器综合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通信单元、模拟量输出单元、开关量输出单元(12)、开关量控制器(11)、开关量采集模块(10)、模拟量采集模块(9)、测试主机控制器(8)、232串口模块(6)和一体化工控机(7),通信单元、模拟量输出单元、开关量控制器(11)、开关量采集模块(10)、模拟量采集模块(9)和232串口模块(6)均与测试主机控制器(8)连接,开关量输出单元(12)连接开关量控制器(11),232串口模块(6)连接一体化工控机(7);通信单元包括第一CAN总线接口(2)、第二CAN总线接口(3)、第一CAN模块(4)和第二CAN模块(5),第一CAN总线接口(2)连接第一CAN模块(4),第一CAN模块(4)连接测试主机控制器(8),第二CAN总线接口(3)连接第二CAN模块(5),第二CAN模块(5)连接测试主机控制器(8);模拟量输出单元包括第一模拟量输出端(16)、第二模拟量输出端(17)、第一DA模块(14)、第二DA模块(15)和第一控制器(13),第一DA模块(14)和第二DA模块(15)均连接第一控制器(13),第一模拟量输出端(16)连接第一DA模块(14),第二模拟量输出端(17)连接第二DA模块(15),第一控制器(13)连接测试主机控制器(8);开关量输出单元(12)包括驱动芯片IC1、驱动芯片IC6、继电器IC2、继电器IC3、继电器IC4、继电器IC5、继电器IC7、继电器IC8、继电器IC9、继电器IC10、二极管D1、二极管D2、二极管D3、二极管D4、二极管D5、二极管D6、二极管D7、二极管D8、DC-DC转换器IC11和插接件J1;驱动芯片IC1的1~4脚连接开关量控制器(11),继电器IC2的线圈的一端连接电源VCC,另一端连接驱动芯片IC1的16脚,二极管D1并联在继电器IC2的线圈两端,二极管D1的负极连接电源VCC;驱动芯片IC1的8脚连接地线,驱动芯片IC1的9脚连接电源VCC;继电器IC3的线圈的一端连接电源VCC,另一端连接驱动芯片IC1的15脚,二极管D2并联在继电器IC3的线圈两端,二极管D2的负极连接电源VCC;继电器IC4的线圈的一端连接电源VCC,另一端连接驱动芯片IC1的13脚,二极管D4并联在继电器IC4的线圈两端,二极管D4的负极连接电源VCC;继电器IC5的线圈的一端连接电源VCC,另一端连接驱动芯片IC1的14脚,二极管D3并联在继电器IC5的线圈两端,二极管D3的负极连接电源VCC;驱动芯片IC6的1~4脚连接开关量控制器(11),继电器IC7的线圈的一端连接电源VCC,另一端连接驱动芯片IC6的16脚,二极管D5并联在继电器IC7的线圈两端,二极管D5的负极连接电源V...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锦阮浩杜康达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世博电控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