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墙安装单管托架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783130 阅读:20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13 01: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沿墙安装单管托架结构,包括墙壁,所述墙壁沿上下方向设置有让位凹槽,所述让位凹槽内侧壁且位于让位凹槽上端处转动设置有可转入让位凹槽内的支撑板,所述让位凹槽内侧壁且位于让位凹槽下端处转动设置有可与支撑板同时转入让位凹槽内的支撑管;所述支撑板朝向让位凹槽方向的侧壁设置有固定槽,所述支撑管内侧壁螺纹连接有可与固定槽内侧壁相抵以保持支撑板垂直于墙壁的抵接杆。其技术方案要点是转动抵接杆,以使抵接杆不断的向支撑管内旋入,以使支撑管能够转入让位凹槽内,然后将支撑板向下转动,以将支撑板转入让位凹槽内,同时支撑板内侧壁与支撑管相抵;由于支撑板位于让位凹槽内,故能够有效减少支撑板被碰撞。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沿墙安装单管托架结构
本技术涉及管件支撑结构,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沿墙安装单管托架结构。
技术介绍
线缆管沿墙壁安装时,一般需要托架固定在墙壁上,托架一般通过螺钉固定在墙壁上。现有技术中的沿墙安装单管托架结构如图1所示,其包括墙壁1,墙壁1上螺钉固定有固定板5,固定板5上焊接有支撑板2;支撑板2与墙壁1相互垂直设置,以用于支撑管件7;在固定管件7时,一般通过抱箍6将管件7固定在支撑板2上。但是,工厂在使用的过程中,为了适应生产需要经常更换管件7排布的路线;管件7从支撑板2上螺钉拆下后,支撑板2凸起在墙壁1上;且支撑板2的位置一般位于墙壁1的偏下方;搬运车(图中未示出)在运输货物时,容易碰撞到支撑板2,支撑板2受到撞击后容易歪斜,故有待改善。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沿墙安装单管托架结构;在不使用时,其具有有效减少支撑板被碰撞的优势。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沿墙安装单管托架结构,包括墙壁,所述墙壁沿上下方向设置有让位凹槽,所述让位凹槽内侧壁且位于让位凹槽上端处转动设置有可转入让位凹槽内的支撑板,所述让位凹槽内侧壁且位于让位凹槽下端处转动设置有可与支撑板同时转入让位凹槽内的支撑管;所述支撑板朝向让位凹槽方向的侧壁设置有固定槽,所述支撑管内侧壁螺纹连接有可与固定槽内侧壁相抵以保持支撑板垂直于墙壁的抵接杆。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不使用支撑板时,首先将支撑板向上转动,以使固定槽脱离抵接杆的端部,此时,转动抵接杆,以使抵接杆不断的向支撑管内旋入,以使支撑管能够转入让位凹槽内,然后将支撑板向下转动,以将支撑板转入让位凹槽内,同时支撑板内侧壁与支撑管相抵;由于支撑板位于让位凹槽内,故能够有效减少支撑板被碰撞;提高支撑板的使用寿命。另一方面,支撑板内侧壁、支撑管和抵接杆均位于让位凹槽内,减少与水分的接触,减缓支撑板内侧壁、支撑管和抵接杆的锈蚀。进一步地,所述让位凹槽内侧壁设置有可与支撑板外侧壁沿让位凹槽宽度方向相抵以防止支撑板转动的橡胶片。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支撑板进入让位凹槽内时,橡胶片与支撑板外侧壁相抵,从而有效防止支撑板转动。另一方面,能够起到密封支撑板与让位凹槽内侧壁之间间隙的效果。进一步地,所述橡胶片的内部设置有安装空腔,所述安装空腔内设置有磁性片,所述支撑板外侧壁设置有可与磁性片磁性相吸以固定支撑板的吸附片。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支撑板位于让位凹槽内时,磁性片与吸附片磁性相吸,从而更好的将支撑板固定住。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板背离让位凹槽的外侧壁设置有可与墙壁相抵的限位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支撑板转入让位凹槽内时,限位板与墙壁相抵,从而有效避免支撑板完全陷入让位凹槽内,方便下次将支撑板从让位凹槽内取出。进一步地,所述限位板可与墙壁相抵的侧壁设置有防损垫片。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限位板与墙壁撞击时,防损垫片能够起到缓冲作用,以减少限位板对墙壁的隔损。进一步地,所述抵接杆位于支撑管外部的一端垂直设置有便于转动抵接杆的抵接管。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抵接管,以便于转动抵接杆。另一方面,抵接管与固定槽内侧壁相抵,增大与固定槽内侧壁之间的接触面积,减小对固定槽内侧壁的压强,进而减小支撑板的变形。进一步地,所述抵接管内侧壁且位于其两端分别螺纹连接有可与固定槽内侧壁相抵的固定杆。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抵接管两端的固定杆分别通过转动以与固定槽内侧壁相抵,从而减小支撑板的晃动,提高支撑板的稳定性。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板朝向让位凹槽方向的侧壁位于固定槽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导向板,两个所述导向板均沿支撑板长度方向设置,所述支撑板位于两个导向板之间形成有便于将抵接杆一端导入固定槽内的导向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将抵接杆一端滑入固定槽内时,转动抵接杆,以使抵接杆沿导向槽滑入固定槽内,以便于将抵接杆一端滑移固定槽内。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支撑板在不使用的状态下,能够通过转动以转入让位凹槽内,从而有效减少支撑板被碰撞,延长支撑板的使用寿命;2、当限位板与墙壁相抵时,防损垫片位于限位板与墙壁之间,从而减小限位板对墙壁的隔损。附图说明图1为
技术介绍
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A部分的放大图;图4为图1中B部分的放大图;图5为图1中C部分的放大图。图中:1、墙壁;11、让位凹槽;12、橡胶片;121、安装空腔;211、磁性片;2、支撑板;21、导向板;22、导向槽;23、吸附片;24、固定槽;25、限位板;251、防损垫片;3、支撑管;31、抵接杆;4、抵接管;41、固定杆;5、固定板;6、抱箍;7、管件。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实施例:一种沿墙安装单管托架结构,参照图2,其包括墙壁1,墙壁1上沿上下方向设置有让位凹槽11;让位凹槽11内侧壁且位于让位凹槽11上端处通过销钉转动设置有支撑板2,支撑板2通过向下转动可转入让位凹槽11内;让位凹槽11内侧壁且位于让位凹槽11下端处通过销钉转动设置有支撑管3,支撑管3通过向上转动,可与支撑板2同时转入让位凹槽11内;支撑板2转入让位凹槽11内之前,需要首先将支撑管3转入让位凹槽11内。参照图2和图3,支撑板2朝向让位凹槽11方向的侧壁设置有固定槽24,固定槽24呈方形;支撑管3内侧壁螺纹连接有抵接杆31,抵接杆31一端向支撑板2方向旋出后,抵接杆31可与固定槽24内侧壁相抵,以保持支撑板2垂直于墙壁1。参照图2和图3,抵接杆31位于支撑管3外部的一端垂直设置有抵接管4,以便于转动抵接杆31。抵接管4内侧壁且位于其两端处分别螺纹连接有固定杆41;分别螺纹旋动固定杆41,可使两个固定杆41的端壁同时与固定槽24内侧壁相抵,以提高对支撑板2的固定效果。参照图2和图3,支撑板2朝向让位凹槽11方向的侧壁设置有两个导向板21,两个导向板21位于固定槽24的两侧,两个导向板21均沿支撑板2长度方向设置;支撑板2位于两个导向板21之间形成有导向槽22,以便于将抵接杆31一端导入固定槽24内;两个导向板21之间的距离尺寸大于或等于支撑管3的外径尺寸。参照图2和图4,支撑板2背离让位凹槽11的外侧壁设置有限位板25,限位板25环绕在支撑板2的边缘;当支撑板2转入让位凹槽11内时,限位板25可与墙壁1相抵,以防止支撑板2完全陷入让位凹槽11内。限位板25可与墙壁1相抵的侧壁设置有防损垫片251,防损垫片251由橡胶或海绵制成,当限位板25与墙壁1相抵时,以减小限位板25对墙壁1的隔损。参照图2和图5,让位凹槽11内侧壁设置有橡胶片12,当支撑板2转入让位凹槽11内时,橡胶片12可与支撑板2外侧壁沿让位凹槽11宽度方向相抵,以防止支撑板2转动。参照图2、图4和图5,橡胶片12的内部设置有安装空腔121,安装空腔121内设置有一磁铁片作为磁性片211,支撑板2外侧壁设置有铁片作为吸附片23,铁片与磁铁片磁性相吸,以对支撑板2进行固定。工作原理如下: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沿墙安装单管托架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沿墙安装单管托架结构,包括墙壁(1),其特征在于:所述墙壁(1)沿上下方向设置有让位凹槽(11),所述让位凹槽(11)内侧壁且位于让位凹槽(11)上端处转动设置有可转入让位凹槽(11)内的支撑板(2),所述让位凹槽(11)内侧壁且位于让位凹槽(11)下端处转动设置有可与支撑板(2)同时转入让位凹槽(11)内的支撑管(3);所述支撑板(2)朝向让位凹槽(11)方向的侧壁设置有固定槽(24),所述支撑管(3)内侧壁螺纹连接有可与固定槽(24)内侧壁相抵以保持支撑板(2)垂直于墙壁(1)的抵接杆(3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沿墙安装单管托架结构,包括墙壁(1),其特征在于:所述墙壁(1)沿上下方向设置有让位凹槽(11),所述让位凹槽(11)内侧壁且位于让位凹槽(11)上端处转动设置有可转入让位凹槽(11)内的支撑板(2),所述让位凹槽(11)内侧壁且位于让位凹槽(11)下端处转动设置有可与支撑板(2)同时转入让位凹槽(11)内的支撑管(3);所述支撑板(2)朝向让位凹槽(11)方向的侧壁设置有固定槽(24),所述支撑管(3)内侧壁螺纹连接有可与固定槽(24)内侧壁相抵以保持支撑板(2)垂直于墙壁(1)的抵接杆(3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沿墙安装单管托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让位凹槽(11)内侧壁设置有可与支撑板(2)外侧壁沿让位凹槽(11)宽度方向相抵以防止支撑板(2)转动的橡胶片(1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沿墙安装单管托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片(12)的内部设置有安装空腔(121),所述安装空腔(121)内设置有磁性片(211),所述支撑板(2)外侧壁设置有可与磁性片(211)磁性相吸以固定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峰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城发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