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武新民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船舶上的组合式海浪发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781796 阅读:1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13 01:10
一种用于船舶上的组合式海浪发电装置,包括船体及装配在船体上的转换机构、传输轴和电机;所述转换机构结构接收到的海浪动能,通过传输轴传输至电机,电机再将电能输出至外接设备;所述转换机构包括浮子、拉簧、牵引件和单向轴承;所述浮子设置在船体一侧,并通过牵引件与装配在传输轴上的单向轴承固接;所述拉簧相对沉子设置在船体另一侧,并通过牵引件与传输轴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安装便捷,较传统海浪发电装置相比,不仅能够对海浪能具有较高的收集性,还具有较高的转换效率,适用于在任何海洋中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船舶上的组合式海浪发电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发电装置,特别是一种能够将海浪上、下起伏运动的机械能转换为电能的发电装置,属于发电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对能源需求的与日俱增,如何开发新能源、如何提高能源利用率,成为了人们广泛关注的热点。其中,海洋波浪作为一种能流密度高、储量巨大且分布广泛的可再生能源,逐步成为了未来海洋能利用的主要发展方向。目前,海洋波浪能发电技术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海浪发电装置种类繁多,绝大多数波浪能发电装置都是先将波浪能转换成某个载体的机械能,再将得到的能量转换成旋转机械(如水力透平、空气透平、液压电动机、齿轮增速机构等)或其它机械的机械能,最后再利用发电机将旋转机械等机械能转换成电能。但是,由于波浪运动的多向性和往复性,造成了现有的海浪发电装置普遍存在结构复杂、能量转换效率低、可靠性差的问题,从而大大影响了该项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另外,现有的海浪发电装置大多为固定式的,基本没有移动收集海浪能的能力,无法安装在船舶等场所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船舶上的组合式海浪发电装置,它结构简单、操作便捷、既能将海浪起伏的动能转化为电能,供于人们使用,又能提高动能转换为电能的转化效率。本技术所述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的:一种用于船舶上的组合式海浪发电装置,包括船体及装配在船体上的转换机构、传输轴和电机;所述转换机构结构接收到的海浪动能,通过传输轴传输至电机,电机再将电能输出至外接设备;所述转换机构包括浮子、拉簧、牵引件和单向轴承;所述浮子设置在船体一侧,并通过牵引件与装配在传输轴上的单向轴承固接;所述拉簧相对沉子设置在船体另一侧,并通过牵引件与传输轴连接。上述用于船舶上的组合式海浪发电装置,所述浮子与船体之间还设有增能机构;所述增能机构包括滑道、滑轮和浪涌集能板;所述滑道与滑轮分别通过固定件,固定在船体和浮子一侧;所述滑轮与滑道构成滑动配合;所述浪涌集能板为L型机构,其夹角角度为60°~80°,所述浪涌集能板开口方向朝外设置,且一端与浮子固定为一体结构;所述浪涌集能板与浮子的连接端处还设有排水口。上述用于船舶上的组合式海浪发电装置,所述转换机构为多个设置,分别均布在传输轴上。上述用于船舶上的组合式海浪发电装置,增设隔板,所述隔板设置为多组,每组为3个,它与转换机构相匹配;所述隔板间隔设置在传输轴上,所述隔板将传输轴分隔成两个区域,分别为Ⅰ、Ⅱ区域,所述Ⅰ区域设有与浮子连接的牵引件和单向轴承;所述Ⅱ区域设有与拉簧连接的牵引带。上述用于船舶上的组合式海浪发电装置,增设辅助滚轮、所述辅助滚轮装配在支撑杆上;所述支撑杆斜向固定在船体上;所述牵引件经辅助滚轮后,再与浮子连接上述用于船舶上的组合式海浪发电装置,增设增速器,所述增速器设置在传输轴与电机的输出轴之间。上述用于船舶上的组合式海浪发电装置,所述单向轴承为单向超越离合器。上述用于船舶上的组合式海浪发电装置,所述牵引件为高分子材料制品的牵引带。本技术通过浮子与拉簧间的相互配合,有效实现了对海浪能的收集与利用,避免了能源浪费。其中,浮子能够随着浪涌的上升,将海浪的上涌能量收集至拉簧处,待浪涌下降时,浮子随之下降,拉簧将收集的海浪能通过转换机构进行转换,并传输至转电机提供给外接设备使用,实现海浪能转换成电能的目的。所述转换机构为多组设定,并通过与之相匹配的单向轴承,能够有效防止各转换机构间的能量抵消情况,从而提高了电能的发电量,增强了发电效率。而且,本技术不受使用场地的限制,可安装在船舶等可行进的海上运输工具上。另外,本技术为了进一步的提高对海能的利用率,特设有增能机构,用于将浪涌向上起伏的冲力进行有效地收集,并通过浮子将能量传输至转换机构中,从而增大本技术的发电领,提高能源的利用率。本技术结构简单,安装便捷,较传统海浪发电装置相比,不仅能够对海浪能具有较高的收集性,还具有较高的转换效率,适用于在任何海洋中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向示意图;(未按比例画出)图3为图1的B-B剖视图。(未按比例画出)图中各标号清单为:1.船体、2.拉簧、3.传输轴、4.牵引件、5.滑轮、6.滑道、7.支撑杆、8.辅助滚轮、9.浪涌集能板、9-1.排水口、10.增速器、11.隔板、12.单向轴承、13.浮子、M.电机。具体实施方式参看图1、2和图3,本技术包括船体1及装配在船体1上的转换机构、传输轴3和电机M;所述转换机构结构将接收到的海浪动能,通过传输轴传输至电机M,电机M再通过电缆将电能输出至外接设备;所述转换机构包括浮子13、拉簧2、牵引件4和单向轴承12;所述浮子13设置在船体1一侧,并通过牵引件4与装配在传输轴3上的单向轴承12固接;所述拉簧2相对浮子13设置在船体1另一侧,并通过牵引件4与传输轴3连接。所述拉簧能够对通过浪涌而起伏的浮子,产生一种拉力,从而使与浮子连接的牵引件,缠绕在单向轴承上,待海浪处于波谷时,浮子下沉,利用重力使缠绕在单向轴承上的牵引件松开,从而通过传输轴带动电机工作。本技术中所述的浮子13与船体1之间还设有增能机构;所述增能机构用于提高对海浪能的收集,所述增能机构能够将浪涌向上起伏的冲力进行有效地收集,并通过浮子将能量传输至转换机构中。它包括滑道6、滑轮5和浪涌集能板9;所述滑道6与滑轮5分别通过固定件,固定在船体1和浮子13一侧;所述滑轮5与滑道6构成滑动配合;所述浪涌集能板9为L型机构,其夹角角度为60°~80°,用于增大对海浪冲力的接收和引导。所述浪涌集能板9开口方向朝外设置,且一端与浮子13固定为一体结构;所述浪涌集能板9与浮子13的连接端处还设有排水口9-1,用于对进入浪涌集能板9的海水进行及时快速的清除,以防止海水的重量增加到浮子上,而造成的上浮力减小情况。本技术为了进一步提高对海浪能的收集,特将转换机构设置为多个,并将它们分别均布在传输轴3上,并通过与之相匹配的单向轴承,有效地防止了各转换机构间的能量抵消情况,使各转换机构能够将各自所产生的能量叠加至传输轴上,增加传输轴的动能,从而提高了电能的发电量,增强了发电效率。另外,为了防止相互间的牵引件造成干扰,影响设备间的运行,特增设隔板11,所述隔板11设置为多组,每组为3个,它与转换机构相匹配;所述隔板11间隔设置在传输轴3上,所述隔板11将传输轴3分隔成两个区域,分别为Ⅰ、Ⅱ区域,所述Ⅰ区域设有与浮子13连接的牵引件4和单向轴承12;所述Ⅱ区域设有与拉簧2连接的牵引带4,所述牵引件4为高分子材料制品的牵引带,以保障牵引件的拉拽力,防止设备损坏。本技术还增设有辅助滚轮8、所述辅助滚轮8装配在支撑杆7上;所述支撑杆7斜向固定在船体1上;所述牵引件4经辅助滚轮8后,再与浮子13连接,能够有效减小牵引件在拉拽时的摩擦力,减低能量的消耗。本技术为了匹配各型号的发电机,特增设增速器10,以满足各型号发电机的转速需求,所述增速器为常用增速器,它设置在传输轴3与电机M的输出轴之间。另外,本技术中所使用的单向轴承12均为单向超越离合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用于船舶上的组合式海浪发电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船舶上的组合式海浪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船体(1)及装配在船体(1)上的转换机构、传输轴(3)和电机(M);所述转换机构结构将接收到的海浪动能,通过传输轴传输至电机(M),电机(M)再将电能输出至外接设备;所述转换机构包括浮子(13)、拉簧(2)、牵引件(4)和单向轴承(12);所述浮子(13)设置在船体(1)一侧,并通过牵引件(4)与装配在传输轴(3)上的单向轴承(12)固接;所述拉簧(2)相对浮子(13)设置在船体(1)另一侧,并通过牵引件(4)与传输轴(3)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船舶上的组合式海浪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船体(1)及装配在船体(1)上的转换机构、传输轴(3)和电机(M);所述转换机构结构将接收到的海浪动能,通过传输轴传输至电机(M),电机(M)再将电能输出至外接设备;所述转换机构包括浮子(13)、拉簧(2)、牵引件(4)和单向轴承(12);所述浮子(13)设置在船体(1)一侧,并通过牵引件(4)与装配在传输轴(3)上的单向轴承(12)固接;所述拉簧(2)相对浮子(13)设置在船体(1)另一侧,并通过牵引件(4)与传输轴(3)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船舶上的组合式海浪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子(13)与船体(1)之间还设有增能机构;所述增能机构包括滑道(6)、滑轮(5)和浪涌集能板(9);所述滑道(6)与滑轮(5)分别通过固定件,固定在船体(1)和浮子(13)一侧;所述滑轮(5)与滑道(6)构成滑动配合;所述浪涌集能板(9)为L型机构,其夹角角度为60°~80°,所述浪涌集能板(9)开口方向朝外设置,且一端与浮子(13)固定为一体结构;所述浪涌集能板(9)与浮子(13)的连接端处还设有排水口(9-1)。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船舶上的组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武新民武培真
申请(专利权)人:武新民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