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纺织机械用筒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776759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12 21: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纺织机械用筒管,包括管体,所述管体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所述第一板体的左侧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板体正面右侧的轴心处开设有第二凹槽,且第二凹槽与第一凹槽连通,所述第一板体正面右侧的轴心处且位于第二凹槽的顶部开设有卡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第一凹槽,达到收纳固定块的效果,通过第一滑槽和第一滑块,达到带动第二连接杆和第一连接杆移动的效果,通过卡块和卡槽达到对固定块固定的效果,通过第三凹槽,达到对纱线头固定的效果,通过旋转轴和第四凹槽,达到对纱线尾固定的效果,可有效的对纱线的头部和尾部进行固定,避免在存储时出现混乱,方便使用者的使用。

A bobbin for textile machinery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bobbin for a textile machine, which comprises a tube body, both sides of the tube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plate body and the second plate body, wherein the first plate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groove on the left side, the first body on the right side of the front plate axis is provided with second grooves, and second groove the first groove communicated with the first plate, the top of the front right side of the body axis at second and is located in the groove provided with grooves. The utility model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groove, to achieve the effect of storage of the fixed block, through the first chute and the first slider to drive the second connecting rod and the effect of the first connecting rod to move through the block, and the clamping groove of fixed effect, by third to the yarn thread groove, fixed effects by rotation fourth axis and groove of yarn tail fixation, the head and tail of the yarn can be effectively fixed, to avoid confusion in the storage, use convenientl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纺织机械用筒管
本技术涉及纺织机械
,具体为一种纺织机械用筒管。
技术介绍
纺织机械是把天然纤维或化学纤维加工成为纺织品所需要的各种机械设备,广义上包括生产化学纤维的化工机械。纺织机械是纺织工业的生产手段和物质基础,技术水平、质量和制造成本直接关系到纺织工业的发展,在纺织时筒管是不可缺少的辅助部件,但是现有的管筒在对纱线缠绕时,无法有效的对纱线头进行固定,在储存时很容易造成纱线混乱,不方便使用者的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纺织机械用筒管,具备可有效对纱线头进行固定的优点,解决了无法有效对纱线头进行固定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纺织机械用筒管,包括管体,所述管体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所述第一板体的左侧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板体正面右侧的轴心处开设有第二凹槽,且第二凹槽与第一凹槽连通,所述第一板体正面右侧的轴心处且位于第二凹槽的顶部开设有卡槽,且卡槽与第二凹槽连通,所述第二凹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远离第二凹槽内壁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远离第一弹簧的一侧通过连杆固定连接有与卡槽配合使用的卡块,所述卡块远离第一连接杆的一端延伸至卡槽的内部,所述第一凹槽的内部设置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左侧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内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所述固定块的正面开设有通孔,且通孔与第一滑槽连通,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左侧依次穿过第二凹槽和第一凹槽并延伸至通孔的内部,所述第一连接杆位于通孔内的一端开设有长孔,所述长孔内设置有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一端延伸至第一滑槽的内部并与第一滑块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块的顶部开设有第三凹槽,所述第二板体的右侧活动连接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远离第二板体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远离旋转轴的一端开设有第四凹槽。所述第一连接杆正面左侧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第二滑槽,且第二滑槽与长孔连通,所述第二连接杆顶部和底部的右侧均固定连接有与第二滑槽配合使用的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远离第二连接杆的一端延伸至第二滑槽的内部。所述第一凹槽内壁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远离第一凹槽内壁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远离第二弹簧的一端与固定块的右侧接触。所述第三凹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尼龙贴,所述第四凹槽内腔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尼龙贴。所述第一板体的正面设置有标签,所述标签通过固定件与第一板体固定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技术通过设置第一凹槽,达到收纳固定块的效果,通过第一滑槽和第一滑块,达到带动第二连接杆和第一连接杆移动的效果,通过卡块和卡槽达到对固定块固定的效果,通过第三凹槽,达到对纱线头固定的效果,通过旋转轴和第四凹槽,达到对纱线尾固定的效果,可有效的对纱线的头部和尾部进行固定,避免在存储时出现混乱,方便使用者的使用。2、本技术通过第二滑槽和第二滑块,达到辅助第二连接杆移动的效果,避免第二连接杆在移动时出现脱落的状况,通过标签,方便使用者观看该筒管所缠绕纱线的品种,避免使用者拿错纱线,通过第一尼龙贴和第二尼龙贴,达到对纱线头部和尾部固定的效果,避免纱线出现脱落的状况,通过第二弹簧和支撑块,达到对固定块支撑的效果,同时也方便使用者移动固定块。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结构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A-A的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如图1-3所示,本技术包括管体1,管体1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一板体2和第二板体3,第一板体2的正面设置有标签26,标签26通过固定件与第一板体2固定连接,通过标签26,方便使用者观看该筒管所缠绕纱线的品种,避免使用者拿错纱线,第一板体2的左侧开设有第一凹槽4,第一凹槽4内壁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22,第二弹簧22远离第一凹槽4内壁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支撑块23,支撑块23远离第二弹簧22的一端与固定块10的右侧接触,通过第二弹簧22和支撑块23,达到对固定块10支撑的效果,同时也方便使用者移动固定块10,使用者在滑动第一滑块12时,通过第一连接杆8和第二连接杆15带动卡块9从卡槽6内抽出,同时通过第二弹簧22的张力将固定块10从第一凹槽4内弹出,方便使用者拿取纱线头,第一板体2正面右侧的轴心处开设有第二凹槽5,且第二凹槽5与第一凹槽4连通,第一板体2正面右侧的轴心处且位于第二凹槽5的顶部开设有卡槽6,且卡槽6与第二凹槽5连通,第二凹槽5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7,第一弹簧7远离第二凹槽5内壁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杆8,第一连接杆8正面左侧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第二滑槽20,且第二滑槽20与长孔14连通,第二连接杆15顶部和底部的右侧均固定连接有与第二滑槽20配合使用的第二滑块21,第二滑块21远离第二连接杆15的一端延伸至第二滑槽20的内部,通过第二滑槽20和第二滑块21,达到辅助第二连接杆15移动的效果,避免第二连接杆15在移动时出现脱落的状况,第一连接杆8远离第一弹簧7的一侧通过连杆固定连接有与卡槽6配合使用的卡块9,卡块9远离第一连接杆8的一端延伸至卡槽6的内部,第一凹槽4的内部设置有固定块10,固定块10在移动时,也带动第二连接杆15从长孔14内移动,避免固定块10出现脱落的状况,固定块10的左侧开设有第一滑槽11,第一滑槽11内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12,固定块10的正面开设有通孔13,且通孔13与第一滑槽11连通,第一连接杆8的左侧依次穿过第二凹槽5和第一凹槽4并延伸至通孔13的内部,第一连接杆8位于通孔13内的一端开设有长孔14,长孔14内设置有第二连接杆15,第二连接杆15的一端延伸至第一滑槽11的内部并与第一滑块12固定连接,固定块10的顶部开设有第三凹槽16,第三凹槽16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尼龙贴24,第四凹槽19内腔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尼龙贴25,通过第一尼龙贴24和第二尼龙贴25可以有效的对纱线进行粘贴,避免纱线出现脱落的状况,通过第一尼龙贴24和第二尼龙贴25,达到对纱线头部和尾部固定的效果,避免纱线出现脱落的状况,第二板体3的右侧活动连接有旋转轴17,旋转轴17远离第二板体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18,固定板18远离旋转轴17的一端开设有第四凹槽19,设置第一凹槽4,达到收纳固定块10的效果,通过第一滑槽11和第一滑块12,达到带动第二连接杆15和第一连接杆8移动的效果,通过卡块9和卡槽6达到对固定块10固定的效果,通过第三凹槽16,达到对纱线头固定的效果,通过旋转轴17和第四凹槽19,达到对纱线尾固定的效果,可有效的对纱线的头部和尾部进行固定,避免在存储时出现混乱,方便使用者的使用。使用时,将纱线头放入第三凹槽16内,滑动第一滑块12,第一滑块12带动第一连接杆8和第二连接杆15移动,第二连接杆15通过连杆带动卡块9卡入卡槽6内,对固定块10进行固定,同时也对线头进行固定,转动管体1,将纱线缠绕在管体1上后,将纱线尾缠绕在旋转轴17上,卡入第四凹槽19内,对纱线尾进行固定。综上所述:该纺织机械用筒管,通过管体1、第一板体2、第二板体3、卡槽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纺织机械用筒管

【技术保护点】
一种纺织机械用筒管,包括管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1)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一板体(2)和第二板体(3),所述第一板体(2)的左侧开设有第一凹槽(4),所述第一板体(2)正面右侧的轴心处开设有第二凹槽(5),且第二凹槽(5)与第一凹槽(4)连通,所述第一板体(2)正面右侧的轴心处且位于第二凹槽(5)的顶部开设有卡槽(6),且卡槽(6)与第二凹槽(5)连通,所述第二凹槽(5)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7),所述第一弹簧(7)远离第二凹槽(5)内壁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杆(8),所述第一连接杆(8)远离第一弹簧(7)的一侧通过连杆固定连接有与卡槽(6)配合使用的卡块(9),所述卡块(9)远离第一连接杆(8)的一端延伸至卡槽(6)的内部,所述第一凹槽(4)的内部设置有固定块(10),所述固定块(10)的左侧开设有第一滑槽(11),所述第一滑槽(11)内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12),所述固定块(10)的正面开设有通孔(13),且通孔(13)与第一滑槽(11)连通,所述第一连接杆(8)的左侧依次穿过第二凹槽(5)和第一凹槽(4)并延伸至通孔(13)的内部,所述第一连接杆(8)位于通孔(13)内的一端开设有长孔(14),所述长孔(14)内设置有第二连接杆(15),所述第二连接杆(15)的一端延伸至第一滑槽(11)的内部并与第一滑块(12)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块(10)的顶部开设有第三凹槽(16),所述第二板体(3)的右侧活动连接有旋转轴(17),所述旋转轴(17)远离第二板体(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18),所述固定板(18)远离旋转轴(17)的一端开设有第四凹槽(19)。...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纺织机械用筒管,包括管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1)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一板体(2)和第二板体(3),所述第一板体(2)的左侧开设有第一凹槽(4),所述第一板体(2)正面右侧的轴心处开设有第二凹槽(5),且第二凹槽(5)与第一凹槽(4)连通,所述第一板体(2)正面右侧的轴心处且位于第二凹槽(5)的顶部开设有卡槽(6),且卡槽(6)与第二凹槽(5)连通,所述第二凹槽(5)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7),所述第一弹簧(7)远离第二凹槽(5)内壁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杆(8),所述第一连接杆(8)远离第一弹簧(7)的一侧通过连杆固定连接有与卡槽(6)配合使用的卡块(9),所述卡块(9)远离第一连接杆(8)的一端延伸至卡槽(6)的内部,所述第一凹槽(4)的内部设置有固定块(10),所述固定块(10)的左侧开设有第一滑槽(11),所述第一滑槽(11)内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12),所述固定块(10)的正面开设有通孔(13),且通孔(13)与第一滑槽(11)连通,所述第一连接杆(8)的左侧依次穿过第二凹槽(5)和第一凹槽(4)并延伸至通孔(13)的内部,所述第一连接杆(8)位于通孔(13)内的一端开设有长孔(14),所述长孔(14)内设置有第二连接杆(15),所述第二连接杆(15)的一端延伸至第一滑槽(11)的内部并与第一滑块(12)固定连接,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春雷
申请(专利权)人:新昌县智昌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