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油电脱水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77639 阅读:2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原油电脱水器采用半导体电极或带半导体涂层的金属电极,当原油含水量增加、电导率增高时,可避免过流跳闸,同时供电电压也不会下降很多而影响脱水。本发明专利技术原油电脱水器可大大节省电耗,稳定操作工艺,提高脱水、脱盐率。可适应于油田高含水原油的脱水预处理工艺。对含水量高达90%的原油脱水后,含水小于2%,并能降低电耗约50%左右。(*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原油电脱水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原油电脱水器,适应于油田原油脱水和炼油厂原油的脱盐、脱水操作。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原油电脱水器包括罐体和设置于罐体内的金属电极,含水原油通过由电极产生的电场区,使原油中的水分产生电凝聚,最终使油水分离。原油电脱水器的技术改进集中在电极的形状和设置上,电极材料均采用良导体的金属,如中国专利96224362.0、98207272.4和00125911.3。美国专利US4,252,631公开的一种电脱水器,其金属电极表面上涂有一层亲水的纤维素材料,其电极仍属金属良导体。现有技术中未见使用其它电极材料的报道。使用金属良导体作原油电脱水器的电极,在原油性质正常情况下可很好地满足原油脱水需要,但当原油介质导电率高或含水量增加时,如含水大于20%时,供电电流会急剧增加,容易产生过流跳闸,破坏工艺操作,使原油脱水难以达到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当前多数油田开采已到后期,原油性质逐年下降,原油电导率增加,含水量升高,电脱水装置电流增大,常常产生过流跳闸现象,因而使原油脱水指标不能保证,严重影响了脱水效果,同时装置也不能正常操作。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开发一种原油电脱水器,当原油电导率增加或原油含水量升高时,不会产生过流跳闸,可平稳操作,保证原油脱水效果。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总的构思为:原油电脱水器的电极采用半导体材料制成。为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两个具体的技术方案:第一种方案,原油电脱水器的电极采用半导体电极;第二种方案,原油电脱水器的电极采用带半导体涂层的金属电极。与现有技术原油电脱水器相比,本专利技术采用半导体电极或带半导体涂层的金属电极,当原油含水量增加、电导率增高时,可避免过流跳闸,同时供电电压也不会下降很多而影响脱水。本专利技术原油电脱水器可大大节省电耗,稳定操作工艺,提高脱水、脱盐率,可适应于油田高含水原油的脱水预处理工艺。当处理的原油含水量在0~90%之间波动时,本专利技术原油电脱水器仍可平稳操作,使脱水后原油含水小于2%,并能降低电耗约50%左右。下述试验可进一步证明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实验例:在20ml玻璃试管内加入20ml含水5%、10%、20%、30%、50%、70%或90%的原油,再加入LY-AB型破乳剂30ppm,充分混合后,放入恒温水浴内,恒定温度为50℃,在试管内插入两根半导体电极或带半导体涂层的金属电极,电极间距1CM,待温度恒定后,施加-->800V/CM电场6分钟,恒温条件下沉降24分钟,油水分层,分析油层含水量,结束试验。通过对上述不同含水量的原油进行脱水,分析脱水后原油含水均小于2%,且脱水过程中均无过流跳闸现象发生。采用金属电极重复上述试验,当含水10%时就开始有过流跳闸现象,当含水大于20%(包括20%)就常常发生过流跳闸现象,正常的电脱水操作不能正常进行通过以上试验说明,采用半导体电极或带半导体涂层的金属电极在原油含水量高达90%的情况下仍可维持正常的原油电脱水操作。而采用金属电极,当原油含水量达10%,特别是20%以上时正常的电脱水操作就不能正常进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原油电脱水器,包括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为半导体电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原油电脱水器,包括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为半导体电极。2、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根照戴琳李建留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石化集团洛阳石油化工工程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