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气中轻烃的回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77490 阅读:2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天然气中轻烃的回收方法,它涉及一种在天然气浅冷工艺后嫁接油吸收工艺,从而提高轻烃回收率的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就是在天然气浅冷工艺后使所得物进入二级三相分离器(1)内进行气液分离,使气体进入吸收塔(2)的底部与吸收塔(2)内的吸收剂进行气液交换生成C#-[3]、C#-[4]组份后回收;液体与二级三相分离器(1)内的轻烃混合后进入脱吸塔(4)内脱出甲烷和乙烷,使形成的脱吸液进入解析塔(6)切割出C#-[3]、C#-[4]组份后回收,解析塔(6)内还有气体和重烃,将解析塔(6)内的重烃加压至1.35~1.55MPa,冷却至38℃~42℃,形成轻烃后回收。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提高天然气中的轻烃回收率,增加轻烃产量。(*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天然气中轻烃的回收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在天然气浅冷工艺后嫁接油吸收工艺,从而提高烃烃回收率的方法。
技术介绍
:天然气浅冷装置是回收C3以上重组份凝析液的化工装置,其主要工艺过程是:天然气经压缩机增压后采用冷冻方法(-20~-25℃)进行分离,液态烃(C3+)作为乙烯及其它化工原料外销。目前天然气浅冷存在的主要问题是:1、轻烃收率低:天然气中C1含量在75~90%(摩尔百分比),采用浅冷工艺轻烃资源(C2以上)回收率只有45~60%。2、组份收率低:上述天然气组成采用浅冷工艺,关键组分丙烷(C3)收率只有20~50%。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在浅冷工艺后嫁接油吸收工艺,利用解析后重烃即天然气油C5+作为吸收塔的吸收剂,采用脱吸、解析流程对吸收轻烃进行分馏生产液化气产品,形成浅冷—油吸收—精分馏的轻烃回收方法,该方法根据气液相平衡原理,利用吸收剂对浅冷的干气进行吸收,进一步回收天然气中的C3、C4组份,提高轻烃收率;对混合烃进行分馏,生产液化气及单组份烃,分馏后的重烃一部分作为吸收塔的吸收剂重复利用,另一部分作为产品外输。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提高天然气中轻烃的回收率、增加轻烃产量的天然气中轻烃的回收方法。天然气中轻烃的回收方法就是在天然气浅冷工艺后使所得物进入二级三相分离器1内进行气液分离,使气体进入吸收塔2的底部与吸收塔2内的吸收剂进行气液交换生成C3、C4组份后回收;液体与二级三相分离器1内的轻烃混合后进入脱吸塔4内脱出甲烷和乙烷,使形成的脱吸液进入解析塔6切割出C3、C4组份后回收,解析塔6内还有气体和重烃,将解析塔6内的重烃加压至1.35~1.55Mpa,冷却至38℃~42℃,形成轻烃后回收。将解析塔6内的气体冷却至28~32℃后送入回流罐8,使其一部分回流到解析塔6,另一部分作为民用液化气外输。所述吸收塔2内的吸收剂为天然气油C5+。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它可以提高轻烃的回收率,使万方天然气的轻烃回收率提高30~50%,C3回收率由原来的20~50%-->提高到70~87%;可以降低能耗,使用该方法可以充分回收原装置余冷、余压、余热,依托原公用工程及人力资源,降低操作成本,其中浅冷嫁接油吸收工艺与单一浅冷相比,吨烃能耗下降30%,与单独建设液化气装置相比,吨液化气能耗下降38%以上,节约人力资源30~50%。可以提高经济效益,由天然气变成液态烃效益可提高6倍;把混合烃变成液化气可增值20%。采用该方法后,处理万方气经济效益可提高1890元左右。以大庆油田萨中区30万方/天氨制冷浅冷装置为例,油吸收轻烃复合工艺应用后,C3收率由23.72%提高到75.0%,轻烃收率由1.415t/104Nm3提高到2.144t/104Nm3,年增产轻烃8000吨,产品单耗下降34%,节约操作成本45%,年生产液化气1.5万吨。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工艺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一:来自采油厂的油田气经压缩机20增压、水冷器21预冷、一级三相分离器22分离后进入浅冷系统进行冷冻,在天然气浅冷工艺后使所得物进入二级三相分离器1内进行气液分离,使气体进入吸收塔2的底部与吸收塔2内的吸收剂进行气液交换生成C3、C4组份后回收,吸收塔2塔顶的气体经贫富换热器3换热后去罐区19计量外输;塔底液体和二级三相分离器1内分离出的轻烃混合后进入脱吸塔4内脱出甲烷和乙烷,在脱吸塔4塔底形成的脱吸液经解析塔进料加热器5换热后进入解析塔6切割出C3、C4组份后回收,解析塔6内还有气体和重烃,解析塔6内的塔顶气体经塔顶冷凝器7冷却至28~32℃后送入回流罐8,使其一部分回流到解析塔6内控制塔顶温度,另一部分作为民用液化气送至罐区9外输,将解析塔6内塔底的重烃经解吸塔塔底泵10加压至1.35~1.55Mpa、重烃水冷器11冷却至38~42℃,形成轻烃后回收,可以将一部分作为吸收剂进入吸收塔2,另一部分作为轻烃产品去罐区12计量外输。所述吸收塔内的吸收剂为天然气油C5+。具体实施方式二: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不同的是,解析塔6内的塔顶气体经塔顶冷凝器7冷却至30℃后送入回流罐8,使其一部分回流到解析塔6内控制塔顶温度,另一部分作为民用液化气送至罐区9外输,将解析塔6内塔底的重烃经解吸塔塔底泵10加压至1.45Mpa、重烃水冷器11冷却至40℃,形成轻烃后回收,可以将一部分作为吸收-->剂进入吸收塔2,另一部分作为轻烃产品去罐区12计量外输。所述吸收塔内的吸收剂为天然气油C5+。具体实施方式三: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二不同的是,当生产车用液化气时,将解析塔6内的气体作为脱丁烷塔13的进料输送到脱丁烷塔13内,形成塔顶气和塔底液,脱丁烷塔13的塔顶气经塔顶冷凝器14冷却至38~42℃后送入回流罐15,经脱丁烷塔回流泵16加压至1.23~1.27Mpa后,一部分回流到脱丁烷塔13内,另一部分作为车用液化气送至罐区17储存,脱丁烷塔13的塔底液经换热器18冷却至38~42℃后,与解析塔6内塔底重烃混合后作为轻烃产品去罐区12计量外输。具体实施方式四: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三不同的是,当生产车用液化气时,将解析塔6内的气体作为脱丁烷塔13的进料输送到脱丁烷塔13内,形成塔顶气和塔底液,脱丁烷塔13的塔顶气经塔顶冷凝器14冷却至40℃后送入回流罐15,经脱丁烷塔回流泵16加压至1.25Mpa后,一部分回流到脱丁烷塔13内,另一部分作为车用液化气送至罐区17储存,脱丁烷塔13的塔底液经换热器18冷却至40℃后,与解析塔6内塔底重烃混合后作为轻烃产品去罐区12计量外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天然气中轻烃的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天然气浅冷工艺后使所得物进入二级三相分离器(1)内进行气液分离,使气体进入吸收塔(2)的底部与吸收塔(2)内的吸收剂进行气液交换生成C↓[3]、C↓[4]组份后回收;液体与二级三相分离器(1)内的轻烃混合后进入脱吸塔(4)内脱出甲烷和乙烷,使形成的脱吸液进入解析塔(6)切割出C↓[3]、C↓[4]组份后回收,解析塔(6)内还有气体和重烃,将解析塔(6)内的重烃加压至1.35~1.55Mpa,冷却至38℃~42℃,形成轻烃后回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天然气中轻烃的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天然气浅冷工艺后使所得物进入二级三相分离器(1)内进行气液分离,使气体进入吸收塔(2)的底部与吸收塔(2)内的吸收剂进行气液交换生成C3、C4组份后回收;液体与二级三相分离器(1)内的轻烃混合后进入脱吸塔(4)内脱出甲烷和乙烷,使形成的脱吸液进入解析塔(6)切割出C3、C4组份后回收,解析塔(6)内还有气体和重烃,将解析塔(6)内的重烃加压至1.35~1.55Mpa,冷却至38℃~42℃,形成轻烃后回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然气中轻烃的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将解析塔(6)内的气体冷却至28~32℃后送入回流罐(8),使其一部分回流到解析塔(6),另一部分作为民用液化气外输。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然气中轻烃的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将解析塔(6)内的气体作为脱丁烷塔(13)的进料输送到脱丁烷塔(13)内,形成塔顶气和塔底液,脱丁烷塔(13)的塔顶气经塔顶冷凝器(14)冷却至38~42℃后送入回流罐(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成云蔡栋盖晓峰张淑香周玉春代勇张秀云王丽贤孙开友邢杰梁树桐王丽艳柴宝文王希虎董长海刘立平
申请(专利权)人: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23[中国|黑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