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顶行李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774078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12 20: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汽车零配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顶行李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车顶行李框,包括:行李框主体和连接单元;行李框主体和汽车行李架通过连接单元连接;连接单元包括:第一支架、第二支架和螺栓组件,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夹持汽车行李架和行李框主体,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通过螺栓组件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通过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将行李框主体和汽车行李架夹持在一起,然后用螺栓组件把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进行连接固定,整个安装过程简便快捷,无需在原车上进行打孔或焊接等工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车顶行李框,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车顶行李框在安装时需要在原车上打孔或焊接,具有安装不便以及客户接受度差的技术缺陷。

A roof luggage frame

The utility model belongs to the field of auto parts, in particular to a roof luggage frame.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luggage rack, luggage box includes a main body and a connecting unit; luggage box body and car luggage rack through a connecting unit is connected; connection unit comprises a first bracket and the second bracket and the bolt assembly, the first bracket and the second bracket holding car luggage rack and luggage box body, a first support and a second support is connected by bolt components. In the utility model, the first bracket and the second bracket box body and the luggage car luggage rack clamped together, and then use the bolt assembly of the first bracket and the second bracket are fixedly connected, the installation process is convenient, without the need for drilling or welding process in the car. The roof luggage rack provided by the utility model solves the technical defects that the luggage rack of the roof in the prior art needs to be punched or welded on the original vehicle when installing the luggage rack, which has the technical defects of inconvenient installation and poor acceptance of customer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顶行李框
本技术属于汽车零配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顶行李框。
技术介绍
20世纪90年代初,良好的经济发展势头带动了汽车行业的兴起。1997年开始,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迅速发展,市政道路建设的不断完善,居民收入水平的显著增长,私家车消费时代揭开序幕,我国开始进入全民汽车消费时代。在中国的"计划经济"时期,汽车一直被作为重要生产资料管理,是以团体使用为主的生产工作工具。然而,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这一情况发生了根本变化。国家"十五"计划首次提出:鼓励汽车进入家庭。"汽车梦"不再是富人的专利,拥有汽车对于许多中国家庭来说已经不再是奢望。汽车大规模步入寻常百姓家,街头巷尾,多姿多彩的私家车已成为都市靓丽的风景线。而且,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经济良好的发展势头,人们可以借助汽车去到世界的每个角落。出于环境保护、社会实际情况以及经济省油等原因的考虑,小型化、轻量化、节能化的汽车在世界范围内逐渐流行,在欧洲等地区更已经成为主流,在国内也有迅猛增长的势头。但另外一方面,人们对优质生活的追求又往往对车辆提出更大容量的装载能力要求,例如,假日时候能装载一些小划艇、自行车、雪橇或其它物品到郊外进行活动等。未解决这一问题,通常会在小型车辆的顶部加装一车顶行李框,便于大型行李的存放。然而,现有技术中的车顶行李框在安装时,需要在原车上打孔或焊接,安装不便,客户接受度差。因此,研发出一种车顶行李框,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车顶行李框在安装时需要在原车上打孔或焊接,具有安装不便以及客户接受度差的技术缺陷,成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车顶行李框,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车顶行李框在安装时需要在原车上打孔或焊接,具有安装不便以及客户接受度差的技术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车顶行李框,所述车顶行李框包括:行李框主体和连接单元;所述行李框主体和汽车行李架通过连接单元连接;所述连接单元包括:第一支架、第二支架和螺栓组件,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夹持所述汽车行李架和行李框主体,所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通过所述螺栓组件连接。优选地,所述车顶行李框还包括:密封单元;所述密封单元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架与所述汽车行李架的连接处。优选地,所述密封单元为软胶贴密封单元。优选地,所述第一支架为一一侧伸长的U型结构;所述汽车行李架嵌入所述U型结构中。优选地,所述第一支架与所述第二支架的一侧通过滑槽结构连接。优选地,所述第一支架预设有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二支架预设有第二连接孔。优选地,所述连接单元的数量为4个。优选地,所述行李框主体包括:挡板和横杆;所述挡板构成一个矩形边框,所述横杆平行设置于所述矩形边框围成的腔体内。优选地,所述横杆为中空管状横杆。优选地,所述行李框主体和所述连接单元的表面设置有防腐蚀层。综上所述,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车顶行李框,所述车顶行李框包括:行李框主体和连接单元;所述行李框主体和汽车行李架通过连接单元连接;所述连接单元包括:第一支架、第二支架和螺栓组件,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夹持所述汽车行李架和行李框主体,所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通过所述螺栓组件连接。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中,通过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将行李框主体和汽车行李架夹持在一起,然后用螺栓组件把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进行连接固定,整个安装过程简便快捷,无需在原车上进行打孔或焊接等工序,客户接受度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顶行李框,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车顶行李框在安装时需要在原车上打孔或焊接,具有安装不便以及客户接受度差的技术缺陷。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车顶行李框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顶行李框中,连接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车顶行李框的局部放大爆炸示意图;其中,汽车行李架1、第一支架21、第二支架22、螺栓组件23、挡板31、横杆32和密封单元4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顶行李框,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车顶行李框在安装时需要在原车上打孔或焊接,具有安装不便以及客户接受度差的技术缺陷。为使得本技术的目的、特征以及优点能够更加的明显和易懂,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下面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至图3,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顶行李框,包括:行李框主体和连接单元;行李框主体和汽车行李架1通过连接单元连接;连接单元包括:第一支架21、第二支架22和螺栓组件23,第一支架21和第二支架22夹持汽车行李架1和行李框主体,第一支架21和第二支架22通过螺栓组件23连接。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通过第一支架21和第二支架22将行李框主体和汽车行李架1夹持在一起,然后用螺栓组件23把第一支架21和第二支架22进行连接固定,整个安装过程简便快捷,无需在原车上进行打孔或焊接等工序,客户接受度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顶行李框,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车顶行李框在安装时需要在原车上打孔或焊接,具有安装不便以及客户接受度差的技术缺陷。为防止在安装车顶行李框时,连接单元刮花汽车行李架1,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顶行李框还包括:密封单元4;密封单元4设置于第一支架21与汽车行李架1的连接处。同时,密封单元4还可以起到提高第一支架21与汽车行李架1连接紧密度的作用,防止汽车在行驶到颠簸路段时,第一支架21与汽车行李架1由于松动导致的碰撞,进而对汽车行李架1造成损坏或者行李框主体与汽车行李架1发生脱落。进一步地优化技术方案,在确保密封单元4良好、持久的密封效果的基础上,同时兼顾以降低密封单元4的成本以及密封单元4装配方便的角度考虑,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密封单元4为软胶贴密封单元4。为进一步地提高装配效率,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顶行李框中,第一支架21为一一侧伸长的U型结构;汽车行李架1嵌入U型结构中。在安装时,只需将汽车行李架1直接嵌入U型结构中,再通过螺栓组件23将第一支架21和第二支架22固定,即可完成安装。由于在将汽车行李架1嵌入第一支架21的U型结构中后,留给第一支架21与第二支架22的连接空间很小,若采用螺栓组件23进行连接时,安装不便,不好受力。因此,为便于安装,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顶行李框中,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的一侧通过滑槽结构连接。为进一步地提高装配效率,确保连接稳定性,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第一支架21预设有第一连接孔,第二支架22预设有第二连接孔。在确保连接单元可以将汽车行李架1和行李框主体稳固的装配在一起的基础上,进行连接单元的数量最精简化。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顶行李框中,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车顶行李框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顶行李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顶行李框包括:行李框主体和连接单元;所述行李框主体和汽车行李架通过连接单元连接;所述连接单元包括:第一支架、第二支架和螺栓组件,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夹持所述汽车行李架和行李框主体,所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通过所述螺栓组件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顶行李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顶行李框包括:行李框主体和连接单元;所述行李框主体和汽车行李架通过连接单元连接;所述连接单元包括:第一支架、第二支架和螺栓组件,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夹持所述汽车行李架和行李框主体,所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通过所述螺栓组件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顶行李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顶行李框还包括:密封单元;所述密封单元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架与所述汽车行李架的连接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顶行李框,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单元为软胶贴密封单元。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顶行李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为一一侧伸长的U型结构;所述汽车行李架嵌入所述U型结构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丽之唐伟航陈进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东箭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