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叶呈艳专利>正文

双前轮电动助力车的防侧翻车身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769291 阅读: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12 17:3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前轮电动助力车的防侧翻车身机构,包括车身车架和两前轮,车架两侧对称布局设有两转动轴,每根转动轴的内端伸入车架中部内并连接一主锥齿轮,两主锥齿轮之间的前后侧各设有一传动锥齿轮与两主锥齿轮啮合连接;每根转动轴的外端朝前形成一侧连杆,侧连杆内端铰接一减震器,减震器下端铰接一水平连接轴,水平连接轴的外端固连一U形外支架,U形外支架内活动安装一U形内支架,U形内支架的中部通过转向节连接一所述前轮;所述水平连接轴内端朝后连接一纵轴,纵轴末端通过一水平转轴与车架下部活动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设计能通过两前轮相对车架的高度调整来实现车辆的侧倾转弯,保证转弯平稳,避免侧翻现象发生,具有安全实用的特点。

Anti rollover body mechanism of double front wheel electric power assisting vehicle

Rollover body mechanism of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double wheel electric vehicle, including the body frame and the two front wheels, both sides of the frame is provided with two symmetrical axes, each axis of rotation of the inner end extends into the middle part of the frame and connected with a main bevel gear, front and rear side between the two main bevel gear are respectively provided with a drive bevel the gear is connected with the two main bevel gear meshing; each axis of rotation of the outer end toward the front side of the side connecting rod connecting rod is formed, the inner end is hinged with a shock absorber, shock absorber is hinged with the lower end of a horizontal connecting shaft, horizontally connected with the outer end of the axle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a U shaped bracket, U shaped mounting a U shaped stent stent in the event, the central U shaped stent is connected with a steering knuckle through the front wheel; the horizontal connecting shaft inner end connected with a longitudinal axis towards the end, through a horizontal rotating shaft is connected with the lower part of the frame activity. The design of the invention can realize the vehicle's lateral roll turn through the adjustment of the two front wheel relative to the frame, ensure stable turning and avoid rollover phenomenon, and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afety and practical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前轮电动助力车的防侧翻车身机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双前轮电动助力车,具体为一种双前轮电动助力车的防侧翻车身机构。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电动助力车逐渐进入到家庭当中,其为小孩和老人的出行带来了很大方便。但在现有电动助力车的设计中,因考虑到行车稳定和安全,其中很大一部分电动助力车都采用双前轮结构设置,而后轮为一轮或两轮或更多轮结构。以上结构设置的电动助力车一般都采用一体式车架,虽然行驶平稳,但存在体形大、转弯时车体易发生倾斜的问题,即电动助力车转弯时稳定性比较差,特别是在速度过快的情况下极容易侧滑翻倒,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设计了一种双前轮电动助力车的防侧翻车身机构,其能通过两前轮相对车架的高度调整来实现车辆的侧倾转弯,能有效减缓车身在转弯时受到的离心力影响,保证转弯平稳,避免侧翻现象发生,具有安全实用的特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双前轮电动助力车的防侧翻车身机构,包括车身车架和两前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两侧对称布局设有两转动轴,每根转动轴的内端伸入车架中部内并连接一主锥齿轮,两主锥齿轮之间的前后侧各设有一传动锥齿轮与两主锥齿轮啮合连接;每根转动轴的外端朝前延伸一段距离后朝内弯曲形成一L形侧连杆,侧连杆内端铰接一垂直向下的减震器,减震器的下端铰接一水平连接轴,水平连接轴的外端固连一侧置的U形外支架,U形外支架的两自由端内活动安装一侧置的U形内支架,U形内支架的中部通过朝外设置的转向节连接一所述前轮;所述水平连接轴内端朝后连接一纵轴,纵轴末端通过一水平转轴与车架下部活动连接。进一步的,上述U形外支架上方铰接一往后设置的加强连杆,加强连杆的另一端与车架活动铰接;所述加强连杆与纵轴保持平行状态。进一步的,上述每个前轮的U形内支架顶部朝前设置一连接部,U形外支架顶部朝内设置有连接座;所述连接部上活动铰接一转向杆,转向杆的另一端与传动曲杆的前端铰接;所述传动曲杆中部通过转轴与所述连接座活动连接,传动曲杆的尾端铰接一短连杆,短连杆的另一端与一设置在车架中间的连接板活动连接,连接板通过连杆与助力车的转向操纵杆连接。本专利技术设置的电动助力车,其每个前轮均连接一组相互嵌套设置的U形内支架和U形外支架,U形外支架中部通过水平连接轴、减震器、侧连杆、转动轴与车架中部活动连接,转动轴通过主锥齿轮与传动锥齿轮的啮合连接实现两前轮转动轴的联动。同时水平连接轴的内端通过纵轴、水平转轴与车架下部活动连接。在车辆转弯过程中,一旦车辆受离心力作用发生倾斜,车架就会在车身惯性和轮胎受力的作用下,使转动轴和水平转轴相对车架转动来调整两前轮相对车架的高度,使转向侧的前轮相对车架上抬而另一侧的前轮相对车架下沉,实现整体车身重心下降并往转弯侧内移,进行侧倾过弯,以此来减缓车身在转弯时受到的离心力影响,保证转弯平稳,避免侧翻现象发生,具有安全实用的特点。附图说明图1、本专利技术的结构正视图;图2、本专利技术的的结构俯视图;图3、本专利技术主锥齿轮与传动锥齿轮的啮合连接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和3所示,一种双前轮电动助力车的防侧翻车身机构,包括车身车架1和由左前轮21和右前轮22构成的两前轮。所述车架1两侧对称布局设有两转动轴3,每根转动轴3的内端伸入车架1中部内并连接一主锥齿轮31,两主锥齿轮31之间的前后侧各设有一传动锥齿轮32与两主锥齿轮31啮合连接。每根所述转动轴3外端朝前延伸一段距离后朝内弯曲形成一侧连杆4,侧连杆4内端铰接一垂直向下的减震器5,减震器5的下端铰接一水平连接轴61,水平连接轴61的外端固连一侧置的U形外支架6,U形外支架6的两自由端内活动安装一侧置的U形内支架7,U形内支架7的中部通过朝外设置的转向节72连接一所述前轮。所述水平连接轴61内端朝后连接一纵轴62,纵轴62末端通过一水平转轴63与车架1下部活动连接。以上结构设置的每个前轮均连接一组相互嵌套设置的U形内支架7和U形外支架6,U形外支架6中部通过水平连接轴61、减震器5、侧连杆4、转动轴3与车架1中部活动连接,转动轴3通过主锥齿轮31与传动锥齿轮32的啮合连接实现两前轮转动轴3的联动,该结构设置使得左右前轮21、22相对车架1调整高度时的调整方向刚好相反。如图1和3中箭头所示,当左前轮21的转动轴2相对车架1逆时针转动时,右前轮22的转动轴2相对车架1顺时针转动,从而使左前轮21相对车架1上抬而右前轮22相对车架1下降。反之,当左前轮21的转动轴3相对车架1顺时针转动时,右前轮22的转动轴3相对车架1将逆时针转动,从而使左前轮21相对车架1下沉而右前轮22相对车架1上抬。同时水平连接轴61内端通过纵轴62、水平转轴63与车架1下部活动连接。在车辆转弯过程中,一旦车辆受离心力作用发生倾斜,此时转弯侧的轮胎受力大于另一侧的轮胎受力,且车身本身存在很大的惯性,车架1就会在车身惯性和轮胎受力的作用下,使左右前轮21、22的转动轴3和水平转轴63相对车架1同步转动,以此来调整两前轮21、22相对车架的高度,使转向侧的前轮相对车架1抬而另一侧的前轮相对车架1下沉,进而实现车身重心下沉的同时往转弯侧移动,以进行侧倾转弯,以此来减缓整个车身在转弯时受到的离心力影响,保证转弯平稳,避免侧翻现象发生,具有安全实用的特点。在此,为能保证转动轴3和水平转轴63相对车架1转动的同步性和稳定性,所述U形外支架6上方铰接一往后设置的加强连杆8,加强连杆8的另一端与车架1活动铰接,所述加强连杆8与纵轴62保持平行状态设置。此外,考虑到防侧翻车身机构的转向问题,上述每个前轮对应的U形内支架7顶部朝前设置一连接部71,U形外支架6顶部朝内设置有连接座64。所述连接部71上活动铰接一转向杆91,转向杆91的另一端与传动曲杆92的前端铰接;所述传动曲杆92中部通过转轴921与所述连接座64活动连接,传动曲杆92的尾端铰接一短连杆93,短连杆93的另一端与一设置在车架1中间的连接板94活动连接,连接板94通过连杆95与助力车的转向操纵杆连接。在转向时,驾驶者通过操作杆动作来带动转向板94的左右摆动,而转向板94的左右摆动将带动两短连杆93,两短连杆93带动各自对应的转向曲杆92相对连接座64同步转动,而转向曲杆92的转动将拉动对应转向杆91的动作,并通过转向杆91带动U型内支架7相对U形外支6转动,并以此实现定位在U形内支架7中部的两前轮的同步转向操作。综上,本专利技术设计为一种双前轮电动助力车的防侧翻车身机构,其能通过两前轮相对车架1的高度调整来实现车辆的侧倾转弯,能有效减缓车身在转弯时受到的离心力影响,保证转弯平稳,避免侧翻现象发生,具有安全实用的特点。以上所述,仅是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并非对本专利技术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原理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或修饰,仍属于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双前轮电动助力车的防侧翻车身机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前轮电动助力车的防侧翻车身机构,包括车身车架和两前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两侧对称布局设有两转动轴,每根转动轴的内端伸入车架中部内并连接一主锥齿轮,两主锥齿轮之间的前后侧各设有一传动锥齿轮与两主锥齿轮啮合连接;每根转动轴的外端朝前延伸一段距离后朝内弯曲形成一L形侧连杆,侧连杆内端铰接一垂直向下的减震器,减震器的下端铰接一水平连接轴,水平连接轴的外端固连一侧置的U形外支架,U形外支架的两自由端内活动安装一侧置的U形内支架,U形内支架的中部通过朝外设置的转向节连接一所述前轮;所述水平连接轴内端朝后连接一纵轴,纵轴末端通过一水平转轴与车架下部活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前轮电动助力车的防侧翻车身机构,包括车身车架和两前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两侧对称布局设有两转动轴,每根转动轴的内端伸入车架中部内并连接一主锥齿轮,两主锥齿轮之间的前后侧各设有一传动锥齿轮与两主锥齿轮啮合连接;每根转动轴的外端朝前延伸一段距离后朝内弯曲形成一L形侧连杆,侧连杆内端铰接一垂直向下的减震器,减震器的下端铰接一水平连接轴,水平连接轴的外端固连一侧置的U形外支架,U形外支架的两自由端内活动安装一侧置的U形内支架,U形内支架的中部通过朝外设置的转向节连接一所述前轮;所述水平连接轴内端朝后连接一纵轴,纵轴末端通过一水平转轴与车架下部活动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呈艳
申请(专利权)人:叶呈艳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