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悬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768602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12 17: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悬架装置,对称设置在驱动桥的两侧,包括:下摆臂,螺旋弹簧和连杆,下摆臂的两端分别与驱动桥和车架转动连接;连杆的两端分别与驱动桥和车架转动连接。连杆与车架的纵轴具有夹角,两侧的连杆的延长线的焦点位于车架的后方,该焦点即为悬架的侧倾中心,由于连杆的前端的位置高于连杆的后端的位置,即侧倾中心位于悬架上方,侧倾中心比较高,可以减小侧倾力矩,有利于减小转向行驶时车身的侧倾角,可以提高车辆的操纵稳定性。本悬架装置使用螺旋弹簧替代现有技术中所使用的钢板弹簧,降低了悬架的重量,有利于提高车辆的燃油经济性和操纵稳定性能,并且螺旋弹簧的动刚度小,更有利于提高车辆的平顺性。

A suspension devic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suspension device, which is symmetrically arranged on both sides of the driving axle, including the lower arm, the spiral spring and the connecting rod, and the two ends of the lower arm arm are respectively connected with the driving axle and the frame, and the two ends of the connecting rod are respectively rotated and connected with the driving axle and the frame. The longitudinal axis of the connecting rod and the frame with angle on both sides of the connecting rod of the extension line of the focus is on the rear of the framework, the focus is the suspension roll center, due to the connecting rod of the tip position higher than the rear end of the connecting rod position, the roll center is located above the suspension roll center, is relatively high, can reduce the roll torque, reduce steering when driving the body roll angle can improve the handling and stability of vehicle. The suspension device uses coil springs instead of leaf springs used in the existing technology, which reduces the weight of the suspension, improves the fuel economy and handling stability of the vehicle, and the dynamic stiffness of the helical spring is small, which is more conducive to improving the ride comfort of the vehic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悬架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底盘悬架系统的
,尤其是一种悬架装置。
技术介绍
悬架是现代汽车的重要总成,它的作用是把车架与车桥弹性地连接起来,主要任务是在车辆和车架间传递力和力矩,缓和路面不平传给车架的冲击载荷,衰减振动,隔离来自地面、轮胎输入的噪声,控制车轮的运动规律,以保证汽车具有需要的乘坐舒适性和操纵稳定性。如图1所示现有的悬架装置,该悬架为驱动桥式非独立悬架结构,包括:驱动桥1'、钢板弹簧2'、骑马螺栓3'、稳定杆4'和连杆5',骑马螺栓3'将钢板弹簧2'固定在驱动桥1'上,稳定杆4'的一端固定在驱动桥1'上,稳定杆4'的另一端与连杆5'的一端转动连接,连杆5'的另一端与车架固定连接。通过钢板弹簧2'和连杆5'共同作用,起到防止侧倾、衰减振动的作用。由于钢板弹簧2'自身重量大,不利于整车轻量化设计,并且受钢板弹簧2'的动刚度限制,导致操作的平顺性和稳定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悬架装置,解决现有悬架质量大、操作平稳性和稳定性差的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悬架装置,对称设置在驱动桥的两侧,其中,包括:下摆臂、螺旋弹簧和连杆,所述下摆臂的一端与所述驱动桥转动连接,所述下摆臂的另一端与车架转动连接;所述螺旋弹簧的一端固定在所述下摆臂上,所述螺旋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车架抵接;所述连杆的前端与所述驱动桥转动连接,所述连杆的后端与所述车架转动连接;所述连杆与所述车架的纵轴具有夹角,两侧的所述连杆的延长线的焦点位于所述车架的后方;所述连杆的前端的位置高于所述连杆的后端的位置。优选地,所述下摆臂包括第一套管、第一衬套和主体,所述第一衬套内套于所述第一套管内,所述第一套管横向固定设置在所述主体的两端。优选地,所述主体包括上板和下板,所述上板为平板状,所述下板的截面呈U状,所述上板固定设置在所述下板的开口上。优选地,所述上板设有导向通孔,所述下板设有导向凸台,所述螺旋弹簧外套于所述导向凸台上,所述导向通孔的直径大于所述螺旋弹簧的直径。优选地,所述主体的尺寸由两端部向所述导向通孔方向逐渐增加。优选地,所述第一衬套在水平方向对称设有两个第一开槽。优选地,所述连杆包括第二套管、第二衬套和杆体,所述第二衬套内套于所述第二套管内,所述第二套管横向固定设置在所述杆体的两端。优选地,所述第二衬套设有四个第二开槽,所述第二开槽分别位于所述第二衬套的上、下端和左、右端。优选地,还包括减振器,所述减振器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驱动桥和所述车架;所述减振器偏斜布置,所述减振器的上端向所述车架的中心倾斜,所述减振器的下端靠近车轮。优选地,还包括减振垫,所述减振垫固定设置在所述螺旋弹簧的上端,所述减振垫的上端面与所述车架配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悬架装置,对称设置在驱动桥的两侧,包括:下摆臂,螺旋弹簧和连杆,下摆臂的两端分别与驱动桥和车架转动连接;连杆的两端分别与驱动桥和车架转动连接。连杆与车架的纵轴具有夹角,两侧的连杆的延长线的焦点位于车架的后方,该焦点即为悬架的侧倾中心,由于连杆的前端的位置高于连杆的后端的位置,即侧倾中心位于悬架上方,侧倾中心比较高,可以减小侧倾力矩,有利于减小转向行驶时车身的侧倾角,可以提高车辆的操纵稳定性。本悬架装置使用螺旋弹簧替代现有技术中所使用的钢板弹簧,降低了悬架的重量,有利于提高车辆的燃油经济性和操纵稳定性能,并且螺旋弹簧的动刚度小,更有利于提高车辆的平顺性。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悬架装置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悬架装置的示意图;图3为主体的剖视图;图4为下摆臂的示意图;图5为连杆的示意图。附图标记如下:1'-驱动桥、2'-钢板弹簧、3'-骑马螺栓、4'-稳定杆、5'-连杆;1-下摆臂、11-第一套管、12-第一衬套、121-第一开槽、13-主体、131-上板、132-下板、133-导向通孔、2-螺旋弹簧、3-连杆、31-第二套管、32-第二衬套、321-第二开槽、33-杆体、4-减振垫、5-驱动桥、6-减振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解释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如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悬架装置,对称设置在驱动桥5的两侧,其中,包括:下摆臂1,螺旋弹簧2和连杆3,下摆臂1的一端与驱动桥5转动连接,下摆臂1的另一端与车架(图中未示出)转动连接;螺旋弹簧2的一端固定在下摆臂1上,螺旋弹簧2的另一端与车架抵接;连杆3的前端与驱动桥5转动连接,连杆3的后端与车架转动连接。连杆3与车架的纵轴具有夹角,两侧的连杆3的延长线的焦点位于车架的后方,该焦点即为悬架的侧倾中心,由于连杆3的前端的位置高于连杆3的后端的位置,即侧倾中心位于悬架上方,侧倾中心比较高,可以减小侧倾力矩,有利于减小转向行驶时车身的侧倾角,可以提高车辆的操纵稳定性。为了降低车轮传来的振动,悬架装置还包括减振器6,减振器6的两端分别连接驱动桥5和车架;减振器6偏斜布置,减振器6的上端向车架的中心倾斜,减振器6的下端靠近车轮,有利于提高抗侧倾性能。本悬架装置使用螺旋弹簧2替代现有技术中所使用的钢板弹簧,降低了悬架的重量,有利于提高车辆的燃油经济性和操纵稳定性能,并且螺旋弹簧2的动刚度小,更有利于提高车辆的平顺性。可参考图2和图4所示,进一步地,下摆臂1包括第一套管11、第一衬套12和主体13,第一衬套12内套于第一套管11内,第一套管11横向固定设置在主体13的两端。通过第一套管11和第一衬套12相配合,可更好地实现下摆臂1两端的转动连接,减小摩擦力,方便维修。如图3所示,进一步地,主体13包括上板131和下板132,上板131为平板状,下板132的截面呈U状,上板131固定设置在下板132的开口上。上板131和下板132形成一个空腔,在满足强度的情况下,减轻了下摆臂1的质量,有助于提高车辆的轻量化。进一步地,上板131设有导向通孔133,下板132设有导向凸台(图中未示出),螺旋弹簧2外套于导向凸台上,导向通孔133的直径大于螺旋弹簧2的直径。该结构紧凑,螺旋弹簧2不易发生窜动,固定可靠。进一步地,主体13的尺寸由两端部向导向通孔133方向逐渐增加。下摆臂1除承受纵向力外,还需承受螺旋弹簧2施加的垂直力,因此在主体13在导向通孔133位置处截面宽度变大,用以降低应力。如图4所示,进一步地,第一衬套12在水平方向对称设有两个第一开槽121。下摆臂1衬套在水平方向开有两个第一开槽121,即水平方向刚度较小,车轮运动时易产生纵向振动,这种振动会通过悬架传递给车身,表现为噪音,通过下摆臂1的第一开槽121使第一衬套12发生纵向变形可以消除轮胎的噪声。可参考图2和图5所示,进一步地,连杆3包括第二套管31、第二衬套32和杆体33,第二衬套32内套于第二套管31内,第二套管31横向固定设置在杆体33的两端。通过第二套管31和第二衬套32相配合,可更好地实现连杆3两端的转动连接,减小摩擦力,方便维修。进一步地,第二衬套32设有四个第二开槽321,第二开槽321分别位于第二衬套32的上、下端和左、右端。第二衬套32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悬架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悬架装置,对称设置在驱动桥(5)的两侧,其特征在于,包括:下摆臂(1),所述下摆臂(1)的一端与所述驱动桥(5)转动连接,所述下摆臂(1)的另一端与车架转动连接;螺旋弹簧(2),所述螺旋弹簧(2)的一端固定在所述下摆臂(1)上,所述螺旋弹簧(2)的另一端与所述车架抵接;连杆(3),所述连杆(3)的前端与所述驱动桥(5)转动连接,所述连杆(3)的后端与所述车架转动连接;所述连杆(3)与所述车架的纵轴具有夹角,两侧的所述连杆(3)的延长线的焦点位于所述车架的后方;所述连杆(3)的前端的位置高于所述连杆(3)的后端的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悬架装置,对称设置在驱动桥(5)的两侧,其特征在于,包括:下摆臂(1),所述下摆臂(1)的一端与所述驱动桥(5)转动连接,所述下摆臂(1)的另一端与车架转动连接;螺旋弹簧(2),所述螺旋弹簧(2)的一端固定在所述下摆臂(1)上,所述螺旋弹簧(2)的另一端与所述车架抵接;连杆(3),所述连杆(3)的前端与所述驱动桥(5)转动连接,所述连杆(3)的后端与所述车架转动连接;所述连杆(3)与所述车架的纵轴具有夹角,两侧的所述连杆(3)的延长线的焦点位于所述车架的后方;所述连杆(3)的前端的位置高于所述连杆(3)的后端的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摆臂(1)包括第一套管(11)、第一衬套(12)和主体(13),所述第一衬套(12)内套于所述第一套管(11)内,所述第一套管(11)横向固定设置在所述主体(13)的两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悬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3)包括上板(131)和下板(132),所述上板(131)为平板状,所述下板(132)的截面呈U状,所述上板(131)固定设置在所述下板(132)的开口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悬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板(131)设有导向通孔(133),所述下板(132)设有导向凸台,所述螺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磊磊任思义王成立葛士显洪学臣杨巩陈云韩丽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