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许昌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临床医学用人工呼吸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766079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12 15: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临床医学用人工呼吸器,包括主呼吸管和呼吸口罩,呼吸口罩为中空的椭圆锥形结构,主呼吸管下端通过导气管连接呼吸口罩上端,呼吸口罩下端开口边缘设置鼻梁条;导气管内设置压力传感器;主呼吸管上设置控制管和活塞控制器,活塞控制器包括活塞腔及一体成型的活塞、连杆和按压体;控制管下端通过输气管连通活塞腔右端;活塞控制器上端设置有进气管和连通管,连通管上端连通主呼吸管上端,进气管和连通管上均设置单向阀;主呼吸管表面设置防滑握持部和显示器;压力传感器连接微处理器,微处理器连接显示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便于单手操作,省力且便于控制人工呼吸操作压力,便于使用。

An artificial respirator for clinical medicin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medical instruments, and particularly relates to artificial respirator for clinical medicine, including calling Straw and breathing masks, breathing masks for elliptic conical hollow structure, the main pipe is connected with the lower end of the upper respiratory respiratory mask through the airway, breathing mask opening on the bottom edge set nose; guide pipe pressure sensor the main pipe is provided; the respiratory control tube and the piston piston piston, including controller controller, connecting rod and piston pressing body cavity and integrally formed; control tube through a gas pipe communicated with the piston cavity of the right end of the piston; the controller is arranged on the upper end of the intake pipe and the connecting pipe, connecting pipe is communicated with the main breathing tube, an air inlet pipe and connecting pipe are arranged on the one-way valve; the main breathing tube arranged on the surface of Non Slip Grip and a display; the pressure sensor is connected with the microprocessor, microprocessor The device is connected to the display. The utility model is convenient for single hand operation, saves labor and is convenient to control the operation pressure of artificial respiration, and is convenient for us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临床医学用人工呼吸器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临床医学用人工呼吸器。
技术介绍
目前,抢救心内科病人时,经常会用到人工呼吸,最常用的便是采用挤压充气球囊充气的人工呼吸器,其可避免口对口接触的人工呼吸,且可有效避免交叉传染。如中国专利号CN201520835193.2,公告日期为2016年03月02日的技术专利中公开了一种临床医学用人工呼吸器,包括筒体、呼吸管、呼吸罩,筒体的顶部设置有至少一个进气孔,筒体内从上往下依次设置有圆形的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第一活塞的直径大于第二活塞的直径,筒体的顶部设置有穿过筒体的顶端并与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连接的活塞杆,筒体内位于第二活塞的下方活动设置有与筒体相配的密封圈,密封圈上设置有与第二活塞相配的通孔,筒体内位于密封圈下方固定设置有带有出气孔的固定塞,密封圈与固定塞通过第一弹簧连接,出气孔内活动设置有密封块,密封块与筒体的底部通过第二弹簧连接;呼吸管上设置有气压计,气压计上设置有刻度线。该技术对呼入病人体内的气压具有监测控制功能,但该技术操作费力,且需要双手操作,不便于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缺点,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临床医学用人工呼吸器,能够有效地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无法单手操作、不便于使用的问题,同时解决了无法准确显示进入病人体内空气压力的问题,便于使用,更加利于提高人工呼吸成功率。技术方案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临床医学用人工呼吸器,包括主呼吸管和呼吸口罩,所述呼吸口罩为中空的椭圆锥形结构,所述主呼吸管下端通过导气管连接所述呼吸口罩上端,所述呼吸口罩下端开口边缘设置鼻梁条;所述导气管内设置压力传感器;所述主呼吸管上设置控制管和活塞控制器,所述活塞控制器包括活塞腔及一体成型的活塞、连杆和按压体;所述控制管下端通过输气管连通所述活塞腔右端;所述活塞控制器上端设置有进气管和连通管,所述连通管上端连通所述主呼吸管上端,所述进气管和所述连通管上均设置单向阀;所述主呼吸管表面设置防滑握持部和显示器;所述压力传感器连接微处理器,所述微处理器连接所述显示器。更进一步地,所述呼吸口罩横截面为椭圆,所述呼吸口罩上端横截面小于下端横截面。更进一步地,所述鼻梁条的长度为所述呼吸口罩下端横截面周长的1/4~1/3。更进一步地,所述活塞控制器设置在所述控制管上方,所述控制管的直径为所述主呼吸管直径的1/4~1/3。更进一步地,所述活塞腔外端设置支撑凸台,所述按压体通过弹簧与所述支撑凸台连接。更进一步地,所述防滑握持部与所述活塞控制器设置在同一高度且关于所述主呼吸管中心线对称。更进一步地,所述按压体的按压面上设置按压软垫。有益效果采用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与已知的公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操作省力,减少医务人员体能消耗。2、便于单手操作,且防滑握持部具有单手操作防滑功能,便于使用。3、能够准确监控进入人工呼吸进入病人体内空气的压力值,医护人员便于根据显示器上显示的压力值控制人工呼吸压力大小和频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底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A处活塞控制器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电性连接示意图;图中的标号分别代表:1-主呼吸管;2-呼吸口罩;3-导气管;4-鼻梁条;5-压力传感器;6-控制管;7-活塞控制器;8-活塞腔;9-活塞;10-连杆;11-按压体;12-输气管;13-进气管;14-连通管;15-单向阀;16-防滑握持部;17-显示器;18-支撑凸台;19-弹簧;20-按压软垫。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实施例本实施例的一种临床医学用人工呼吸器,包括主呼吸管1和呼吸口罩2,呼吸口罩2为中空的椭圆锥形结构,主呼吸管1下端通过导气管3连接呼吸口罩2上端,呼吸口罩2下端开口边缘设置鼻梁条4;导气管3内设置压力传感器5;主呼吸管1上设置控制管6和活塞控制器7,活塞控制器7包括活塞腔8及一体成型的活塞9、连杆10和按压体11;控制管6下端通过输气管12连通活塞腔8右端;活塞控制器7上端设置有进气管13和连通管14,连通管14上端连通主呼吸管1上端,进气管13和连通管14上均设置单向阀15;主呼吸管1表面设置防滑握持部16和显示器17;压力传感器5连接微处理器,微处理器连接显示器17;呼吸口罩2横截面为椭圆,呼吸口罩2上端横截面小于下端横截面;鼻梁条4的长度为呼吸口罩2下端横截面周长的1/4~1/3;活塞控制器7设置在控制管6上方,控制管6的直径为主呼吸管1的直径的1/4~1/3;活塞腔8外端设置支撑凸台18,按压体11通过弹簧19与支撑凸台18连接;防滑握持部16与活塞控制器7设置在同一高度且关于主呼吸管1中心线对称;按压体11的按压面上设置按压软垫20。使用时,将呼吸口罩2罩在病人鼻口处,导气管3插入病人口中,鼻梁条4对应病人鼻梁放置,压紧鼻梁条4使其贴合病人鼻梁;手掌放在按压体11上,手指握住防滑握持部16。空气由进气管13和单向阀15进入控制管6,按压按压体11,控制管6内空气由连通管14和单向阀15进入主呼吸管1,由于主呼吸管1内是密闭空间,主呼吸管1内空气便通过导气管3经呼吸口罩2呼入病人口中。一次人工呼吸结束,取下呼吸口罩2,进行心肺复苏操作,同时空气从呼吸口罩2再次补充进主呼吸管1内,按压体11也在弹簧19形变力作用下恢复原位,为下次人工呼吸做好准备。人工呼吸期间,压力传感器5监测导气管3内气压,并经过微处理器处理后在显示器17上显示压力值,医护人员按压按压体11时需时刻关注显示器17上的压力值并进行控制,利于提高人工呼吸成功率。按压软垫20增加了医护人员操作的舒适性。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会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技术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临床医学用人工呼吸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临床医学用人工呼吸器,包括主呼吸管(1)和呼吸口罩(2),其特征在于:所述呼吸口罩(2)为中空的椭圆锥形结构,所述主呼吸管(1)下端通过导气管(3)连接所述呼吸口罩(2)上端,所述呼吸口罩(2)下端开口边缘设置鼻梁条(4);所述导气管(3)内设置压力传感器(5);所述主呼吸管(1)上设置控制管(6)和活塞控制器(7),所述活塞控制器(7)包括活塞腔(8)及一体成型的活塞(9)、连杆(10)和按压体(11);所述控制管(6)下端通过输气管(12)连通所述活塞腔(8)右端;所述活塞控制器(7)上端设置有进气管(13)和连通管(14),所述连通管(14)上端连通所述主呼吸管(1)上端,所述进气管(13)和所述连通管(14)上均设置单向阀(15);所述主呼吸管(1)表面设置防滑握持部(16)和显示器(17);所述压力传感器(5)连接微处理器,所述微处理器连接所述显示器(1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临床医学用人工呼吸器,包括主呼吸管(1)和呼吸口罩(2),其特征在于:所述呼吸口罩(2)为中空的椭圆锥形结构,所述主呼吸管(1)下端通过导气管(3)连接所述呼吸口罩(2)上端,所述呼吸口罩(2)下端开口边缘设置鼻梁条(4);所述导气管(3)内设置压力传感器(5);所述主呼吸管(1)上设置控制管(6)和活塞控制器(7),所述活塞控制器(7)包括活塞腔(8)及一体成型的活塞(9)、连杆(10)和按压体(11);所述控制管(6)下端通过输气管(12)连通所述活塞腔(8)右端;所述活塞控制器(7)上端设置有进气管(13)和连通管(14),所述连通管(14)上端连通所述主呼吸管(1)上端,所述进气管(13)和所述连通管(14)上均设置单向阀(15);所述主呼吸管(1)表面设置防滑握持部(16)和显示器(17);所述压力传感器(5)连接微处理器,所述微处理器连接所述显示器(1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临床医学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智聪李雷芳
申请(专利权)人:许昌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