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预防和治疗冠心病的外用贴膏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765291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12 15: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贴膏及其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预防和治疗冠心病的外用贴膏及其制备方法,该贴膏由丹参、川芎、当归、红花、没药、丁香、乳香、降香、樟脑、二甲苯麝香、薄荷脑、盐酸苯海拉明、冰片、橡胶、松香、氧化锌、凡士林、脱乙酰甲壳素、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和汽油等原料制得,其制备方法由备料、制药、炼胶、包覆、打浆、涂胶、烘干和后处理等步骤组成。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用于预防和治疗冠心病的外用贴膏具有良好的预防和治疗冠心病的效果;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具有良好的缓释效果,药物起效时间长;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用于预防和治疗冠心病的外用贴膏的制备方法简单,容易在现有设备上实现。

For external plaster and its preparing method of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The invention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plaster and its preparation.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preparation method for external plaster and its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the plaster by salvia, chuanxiong, angelica, safflower, frankincense, myrrh, clove, Dalbergia, camphor, musk xylene, menthol, borneol, diphenhydramine hydrochloride, rubber, rosin, Zinc Oxide, Vaseline, chitosan, methyl two dimethylamino ethyl methacrylate methyl acrylate copolymer and gasoline and other raw materials, the preparation method consists of preparation, pharmaceutical, rubber, coating, coating, drying, beating and postprocessing steps. Plasters,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has good effect for the invention; has good air permeability, has a good sustained-release effect, drug onset time is long; the invention for the preparation method of external plaster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is simple and easy to implement in existing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预防和治疗冠心病的外用贴膏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贴膏及其制备
,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预防和治疗冠心病的外用贴膏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冠心病、心绞痛是临床中的高发病症,该病症的发病率呈逐年增高的趋势,其严重危害着人类的身体健康。现有冠心膏采用的是天然橡胶基质,天然橡胶基质的贴膏一个严重的缺点就是其透气性极差,即使现有技术中会在贴膏衬布上进行打孔以期改善贴膏的透气性,但是由于为改善贴膏膏体的透气性,这样的改进,效果极其有限,难以实现良好的透气性的要求。另外,还有一个缺点也是现有天然橡胶基质贴膏存在的问题,也即是其药效时间短,不具有长效起效的特点,这也就造成了患者在使用时需要经常更换贴膏,这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不便,特别是对于冠心膏这种需要贴敷在特殊部位的贴膏,更换更是带来极大的不便;现有缓释药物只存在于口服等类的药物,对于外用类药物,缓释处理的方法几乎没有,能以实现可行有效的药物缓释处理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透气性好不易发生过敏反应,同时还具有适用于外用的药物缓释功效的用于预防和治疗冠心病的外用贴膏;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制备上述用于预防和治疗冠心病的外用贴膏的制备方法。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用于预防和治疗冠心病的外用贴膏,主要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得:丹参100份,川芎90~110份,当归95~110份,红花40~55份,没药35~40份,丁香37~38份,乳香36~38份,降香37~38份,樟脑22~26份,二甲苯麝香10~14份,薄荷脑22~27份,盐酸苯海拉明4~6份,冰片45~60份,橡胶400~500份,松香350~400份,氧化锌420~480份,凡士林40~50份,脱乙酰甲壳素5~10份,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8~12份,溶剂900~1200份。作为优选,用于预防和治疗冠心病的外用贴膏主要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得:丹参100份,川芎100份,当归100份,红花50份,没药37.5份,丁香37.5份,乳香37.5份,降香37.5份,樟脑25份,二甲苯麝香12.5份,薄荷脑25份,盐酸苯海拉明5份,冰片50份,橡胶445份,松香368份,氧化锌445份,凡士林43份,脱乙酰甲壳素8份,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10份,溶剂1000份。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是一种高分子共聚物,其在中性或碱性环境中能够稳定存在而不被破坏,但是在弱酸环境中,其会能被分解腐蚀;脱乙酰甲壳素即壳聚糖,未经过处理的壳聚糖是一种难溶于水的有机高分子,现有技术中也有将壳聚糖作为药物缓释剂的应用,其一般作为口服药物缓释剂应用,其主要利用的是体内的溶菌酶的作用,在溶菌酶的作用下,壳聚糖被有序缓慢的分解,从而释放出药物有效成分并发挥药效;但是在贴膏领域中,由于皮肤外表面不存在溶菌酶等成分,难以分解壳聚糖,因此还无法进行应用。汗液是皮肤中由汗腺分泌的一种物质,其主要含有乳酸尿酸等物质,呈现弱酸性;壳聚糖虽然无法溶解于中性的水中,但是其能够在弱酸性环境中发生一定程度的溶解,因此若要将壳聚糖作为缓释剂应用于贴膏中,则需要提供足够的弱酸性环境,也即需要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皮肤表面汗液的分泌,使贴膏所在的皮肤表面能够呈现一定的弱酸环境,而本专利技术配方中红花、当归和丹参等几味中药都具有活血、化瘀等功效,能够促进贴敷处皮肤出汗,在贴敷处及其附近形成一个汗液较充裕并呈现弱酸性的环境,在这环境中,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能够被缓慢的破坏,而脱乙酰甲壳素也会渐渐的被溶解,从而起到药物缓释的作用。作为优选,溶剂为汽油。作为优选,氧化锌为氧化锌粉末和氧化锌纤维的混合物,其中氧化锌纤维的重量百分比为35~40wt%,余量为氧化锌粉末;氧化锌纤维的长度为0.1~1mm,长径比为5~10。作为优选,氧化锌使用前经以下步骤处理:将氧化锌加入到氧化锌重量2~5倍的水中,然后加入氧化锌重量20~35%的羧甲基纤维素,并以41~50rpm的转速磁力搅拌10~15分钟,之后以11~15rpm的转速磁力搅拌1~3分钟后,采用真空冷冻干燥除去液体;其中真空冷冻干燥处理时,温度为-20~-15℃,真空度为1.3~10Pa。本专利技术中的氧化锌采用氧化锌粉末和氧化锌纤维混合的方式,是为了在不改变主药配方的前提下,实现提高贴膏透气性的要求。选用特定长度和长径比的氧化锌纤维,将这些氧化锌纤维处理后使其能够呈现一种架状的立体结构,其结构中会存在众多的孔洞结构,利用这些氧化锌纤维架状结构中的孔洞提高贴膏的透气性,本专利技术的方案就基于此构想。试验证明长度在0.1~1mm范围内的氧化锌纤维较易于分散,同时添加到贴膏中使用时也不会产生异样的感觉,而选用长径比在5~10范围内的氧化锌纤维更易于形成架状立体结构,同时形成的孔洞也更具有稳定性。为了实现这种具有孔洞结构的架状结构氧化锌集合体,需要先将氧化锌纤维分散到溶液中,水是最合适的分散介质,鉴于由于氧化锌的表面特性在适当添加乙醇后能够增进氧化锌的分散,同时适当的添加乙醇也能使后续步骤中更快的除去溶剂,但是由于乙醇是易燃物质,过多的乙醇也会增加干燥时的危险性,基于上述原因乙醇的重量百分比在10%左右时能够满足上述条件并能将风险降低到最小。选用磁力搅拌的原因是,因为后续冷冻干燥需要在搅拌的同时进行以保证能够获得最佳的架状结构,而磁力搅拌可以搅拌装置和溶液不直接接触情况下进行,避免了使用搅拌器时难以同时进行真空干燥的问题,采用磁力搅拌时只有磁子位于分散液中,真空冷冻干燥时不会影响干燥工艺;前期的快速搅拌,能够使分散中的氧化锌纤维快速形成结构,后续的慢速搅拌能够使结构稳定存在。而氧化锌粉末,可以选用粒径在200~300目的粉末,鉴于氧化锌纤维尺寸的选择,这个粒径范围内的氧化锌粉末不会进入架状结构的孔洞中,不至于堵塞透气孔道;氧化锌纤维在处理时,氧化锌粉末也一同加入,同时进行处理,处理后可进行小力度的粉碎。一种用于预防和治疗冠心病的外用贴膏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备料:按上述配方进行备料;b)制药:将丹参、川芎、当归、红花、没药、丁香、乳香、降香粉碎成粗粉,然后向粗粉中添加粗粉重量0.6~0.7倍的浓度为90vol%的乙醇静置30~45分钟,接着转移至渗漉筒中,并加浓度为90vol%的乙醇使液面高出物料3~5cm,浸渍45~50小时后按渗漉速率为3~5mL/min收集渗漉液,最后将渗漉液在45~55℃,蒸汽压力不大于0.01Mpa,真空度0.06~0.08MPa下浓缩制得流浸膏;c)炼胶:将橡胶切割成10~20cm宽的条状,之后放入炼胶机中轧炼,制得轧炼橡胶;d)包覆:将脱乙酰甲壳素和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混合并向其中加入两者重量50~60倍的无水乙醇并在50~70℃下溶解直至完全溶解制得,接着加入流浸膏,并不断搅拌30~40分钟,制得流浸膏包覆料;e)打浆:将轧炼橡胶与溶剂投入搅拌机中静置浸泡22~26小时,先向其中投入樟脑、二甲苯麝香、薄荷脑、盐酸苯海拉明和冰片并搅拌30~40分钟,然后向其中投入松香、凡士林搅拌3~4小时,接着将氧化锌与流浸膏包覆料混合后投入,搅拌1~2小时,并用45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预防和治疗冠心病的外用贴膏,其特征在于主要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得:丹参100份,川芎90~110份,当归95~110份,红花40~55份,没药35~40份,丁香37~38份,乳香36~38份,降香37~38份,樟脑22~26份,二甲苯麝香10~14份,薄荷脑22~27份,盐酸苯海拉明4~6份,冰片45~60份,橡胶400~500份,松香350~400份,氧化锌420~480份,凡士林40~50份,脱乙酰甲壳素5~10份,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8~12份,溶剂900~1200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预防和治疗冠心病的外用贴膏,其特征在于主要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得:丹参100份,川芎90~110份,当归95~110份,红花40~55份,没药35~40份,丁香37~38份,乳香36~38份,降香37~38份,樟脑22~26份,二甲苯麝香10~14份,薄荷脑22~27份,盐酸苯海拉明4~6份,冰片45~60份,橡胶400~500份,松香350~400份,氧化锌420~480份,凡士林40~50份,脱乙酰甲壳素5~10份,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8~12份,溶剂900~1200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预防和治疗冠心病的外用贴膏,其特征在于主要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得:丹参100份,川芎100份,当归100份,红花50份,没药37.5份,丁香37.5份,乳香37.5份,降香37.5份,樟脑25份,二甲苯麝香12.5份,薄荷脑25份,盐酸苯海拉明5份,冰片50份,橡胶445份,松香368份,氧化锌445份,凡士林43份,脱乙酰甲壳素8份,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10份,溶剂1000份。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用于预防和治疗冠心病的外用贴膏,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溶剂为汽油。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用于预防和治疗冠心病的外用贴膏,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氧化锌为氧化锌粉末和氧化锌纤维的混合物,其中氧化锌纤维的重量百分比为35~40wt%,余量为氧化锌粉末;氧化锌纤维的长度为0.1~1mm,长径比为5~10。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预防和治疗冠心病的外用贴膏,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氧化锌使用前经以下步骤处理:将氧化锌加入到氧化锌重量2~5倍的水中,然后加入氧化锌重量20~35%的羧甲基纤维素,并以41~50rpm的转速磁力搅拌10~15分钟,之后以11~15rpm的转速磁力搅拌1~3分钟后,采用真空冷冻干燥除去液体;其中真空冷冻干燥处理时,温度为-20~-15℃,真空度为1.3~10Pa。6.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预防和治疗冠心病的外用贴膏的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俞帮和徐明蒋志刚汪海涛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仁德医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