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康百军专利>正文

可折叠垂钓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763453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12 14: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折叠垂钓平台,包括平台主体,其包括相枢接的多个主平台单元,以使所述平台主体具有展开状态和折叠状态;所述主平台单元包括复合板材及包边,所述复合板材包括两层碳纤维预浸布层及填充在两层碳纤维预浸布层之间的聚氨酯发泡层,所述复合板材的侧面设置所述包边;以及支撑柱,其为多个并分别设置在主平台单元的底面上用于支撑处于展开状态的所述平台主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可折叠垂钓平台,改进了现有的垂钓平台的平台单元的用料,使得平台单元整体更为轻便,便于携带与运输,平台单元之间设置合页,使得垂钓平台可以折叠,减少了收纳占用面积,垂钓平台整体结构合理,可以根据需要调节平台高度,适用环境广,使用方便。

Foldable fishing platform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foldable fishing platform, including the platform main body, which comprises a plurality of main units are pivotally connected to the platform, the platform body has unfolded state and the folded state; the main platform unit comprises a composite plate and edge, the composite plate comprises two layers of carbon fiber prepreg cloth dip layer and filling polyurethane foam layer cloth layer between two layers of carbon fiber, the composite plate side set the edge; and the support column, which is multiple and is respectively arranged on the main platform unit on the bottom surface of the main platform for supporting in the unfolded state, the utility model can folding fishing platform, improved platform unit fishing platform of existing materials, so that the platform unit is more portable, easy to carry and transport, set up a platform between the hinge unit, the fishing platform can Folding, reducing the occupancy area, the overall structure of the fishing platform is reasonable, can adjust the height of the platform according to the needs, suitable for a wide range of environment, easy to us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折叠垂钓平台
本技术涉及渔具
,尤其指一种可折叠垂钓平台。
技术介绍
已知,钓台是一种设于水边的台式渔具,主要为钓鱼者提供遇到复杂地形也能迅速搭建起平坦舒适的放置钓箱渔具的操作平台,也就是为野钓准备的便携式平台,钓台的支撑腿一般至少有四条,各支撑腿高度可调,故而适应各种复杂地形,钓台可以按大小分为小钓台(例如钓凳),大钓台(钓鱼平台),其中大钓台是水库和野钓的利器,有的水库虽然有鱼但是浅滩很远,钓鱼人站水里钓一天会非常难受。有大钓台就可以好很多。大钓台在夜钓战鱼的时候也很有用,高达1M多的平台,人站或坐在上面可以避免爬虫、蜥蜴、蛇类的骚扰。然而,现有的钓鱼平台多为金属材料制成,因此重量较重,然而钓台一般用在野外环境,因此过重的钓台将成为野外垂钓的负担,且钓台的携带也十分不便,造成使用者使用体验不佳,因此,如何提供一种用户使用体验更好的钓鱼平台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可折叠垂钓平台,具有重量轻、便于携带、便于收纳,结构合理,适用环境广等优点。为实现上述效果,本技术的可折叠垂钓平台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折叠垂钓平台,其包括:平台主体,其包括相枢接的多个主平台单元,以使所述平台主体具有展开状态和折叠状态;所述主平台单元包括复合板材及包边,所述复合板材包括两层碳纤维预浸布层及填充在两层碳纤维预浸布层之间的聚氨酯发泡层,所述复合板材的侧面设置所述包边;以及支撑柱,其为多个并分别设置在主平台单元的底面上用于支撑处于展开状态的所述平台主体。作为优选,多个所述主平台单元顺序排列,并且相邻的两个所述主平台单元之间通过合页枢接。作为优选,所述主平台单元为四个且均为矩形,四个所述主平台单元拼接呈田字形,相邻的两个所述主平台单元之间通过合页枢接。作为优选,所述可折叠垂钓平台还包括卡扣组件,所述卡扣组件能够锁定呈折叠状态的主平台单元以使所述平台主体保持折叠状态,并且所述卡扣组件能够锁定呈展开状态的主平台单元以使所述平台主体保持展开状态。作为优选,所述卡扣组件包括:凸块,其设置在所述主平台单元的外侧边的两端,以及,卡扣片,所述卡扣片上具有与凸块匹配的凹槽,其中,在所述平台主体呈折叠状态时,折叠在一起的所述主平台单元上的凸块叠摞并通过卡扣片锁定,以使所述平台主体保持折叠状态;在所述平台主体呈展开状态时,相邻的主平台单元的外侧边的相邻端上的凸块通过卡扣片锁定,以使所述平台主体保持展开状态。作为优选,连接四个所述主平台单元的四个合页中的至少一个合页为可拆卸合页。作为优选,各所述主平台单元上分别设置安装孔,所述安装孔中固定有套筒,所述支撑柱的一端伸入所述套筒并且能够沿所述安装孔轴向位移,所述套筒具有伸出所述安装孔并与所述支撑柱的一端连接的第一端部,从所述第一端部的开口处沿轴向形成至少一个槽口,所述第一端部外套设第一定位夹,所述第一定位夹夹紧所述套筒以使所述第一端部形变,以在支撑柱在沿所述安装孔位移至预定位置后定位。作为优选,所述支撑柱包括外套管及内套管,所述外套管具有与所述内套管的一端连接的第二端部,从所述第二端部的开口处沿轴向形成至少一个槽口,所述第二端部外设置第二定位夹,所述第二定位夹夹紧所述外套管使所述第二端部形变以在所述外套管的轴向上对所述内套管进行定位。作为优选,所述平台主体的至少一外侧边连接有一个副平台单元,所述副平台单元与所述平台主体的外侧边之间为可拆卸连接或可折叠的枢接。作为优选,所述副平台单元的形状为矩形、三角形、梯形、菱形或正六边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可折叠垂钓平台,改进了现有的垂钓平台的平台单元的用料,使得平台单元整体更为轻便,便于携带与运输,平台单元之间设置合页,使得垂钓平台可以折叠,减少了收纳占用面积,垂钓平台整体结构合理,可以根据需要调节平台高度,适用环境广,使用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的俯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的仰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的侧视图;图4为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的平台单元的截面图;图5为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的第二合页的一种状态剖视图,图中的第二合页的两部分通过锁栓连接;图6为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的第二合页的另一种状态剖视图,图中的第二合页的两部分未通过锁栓连接。附图标记说明:10-平台主体11-主平台单元12-第一碳纤维预浸布层13-聚氨酯发泡层14-第二碳纤维预浸布层15-包边21-第一平台单元22-第二平台单元223-第一合页23-第三平台单元233-第二合页2331-第一叶片2332-第二叶片2333-锁栓24第四平台单元243-第三合页244-第四合页26-凸块27-卡扣片3-安装孔4-支撑柱41-内套管42-外套管51-第一定位夹52-第二定位夹6-套筒。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其次,本技术结合示意图进行详细描述,在详述本技术实施例时,为便于说明,表示装置结构的剖面图会不依一般比例作局部放大,而且所述示意图只是示例,其在此不应限制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此外,在实际制作中应包含长度、宽度及深度的三维空间尺寸。如图1-图4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可折叠垂钓平台,包括平台主体10及支撑柱4,平台主体10包括多个相枢接的主平台单元11,以使所述平台主体具有展开状态和折叠状态;所述主平台单元11包括复合板材及包边15,所述复合板材包括两层碳纤维预浸布层(即第一碳纤维浸润布层12和第二碳纤维浸润布层14)及填充在第一、第二碳纤维预浸布层12、14之间的聚氨酯发泡层13,所述复合板材的侧面设置所述包边15;所述支撑柱4为多个并分别设置在各主平台单元11的底面上用于支撑处于展开状态的所述平台主体,本实施例中,需要说明的是,并非在每个主平台单元11上均设置有支撑柱4,支撑柱4设置的位置及个数只要满足支撑处于展开状态的所述平台主体的要求即可,例如,包含三个依次可折叠连接的主平台单元11的平台主体,需要在两端的两块主平台单元11上分别设置支撑柱4,当然也可以在中间的一块主平台单元11上设置支撑柱4,上述实施例具有多种不同的变化,在此不一一赘述。本实施例中,参照图4,第一、第二碳纤维预浸布层12、14采用裁切好的碳纤维预浸布通过高温固化后压制成碳纤维片材,将碳纤维片材放在制作好的模具中,模具用四柱液压机压紧,然后再在两张碳纤维片材之间打入聚氨酯发泡,从而制作出碳纤维复合板材。复合板材用铝合金片材进行包边15,同时型材尖角拼接处采用塑料连接,使主平台单元11的边角处不会过于尖锐,聚氨酯发泡层13可以有效降低主平台单元11的重量,使整个平台主体10更便于携带。作为优选,多个所述主平台单元11顺序排列,并且相邻的两个所述主平台单元11之间通过合页连接形成所述平台主体10,本实施例中,多个主平台单元11依次通过合页枢接,相邻的两个合页的开合方向相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可折叠垂钓平台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折叠垂钓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平台主体,其包括相枢接的多个主平台单元,以使所述平台主体具有展开状态和折叠状态;所述主平台单元包括复合板材及包边,所述复合板材包括两层碳纤维预浸布层及填充在两层碳纤维预浸布层之间的聚氨酯发泡层,所述复合板材的侧面设置所述包边;以及支撑柱,其为多个并分别设置在主平台单元的底面上用于支撑处于展开状态的所述平台主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折叠垂钓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平台主体,其包括相枢接的多个主平台单元,以使所述平台主体具有展开状态和折叠状态;所述主平台单元包括复合板材及包边,所述复合板材包括两层碳纤维预浸布层及填充在两层碳纤维预浸布层之间的聚氨酯发泡层,所述复合板材的侧面设置所述包边;以及支撑柱,其为多个并分别设置在主平台单元的底面上用于支撑处于展开状态的所述平台主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垂钓平台,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主平台单元顺序排列,并且相邻的两个所述主平台单元之间通过合页枢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垂钓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平台单元为四个且均为矩形,四个所述主平台单元拼接呈田字形,相邻的两个所述主平台单元之间通过合页枢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垂钓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折叠垂钓平台还包括卡扣组件,所述卡扣组件能够锁定呈折叠状态的主平台单元以使所述平台主体保持折叠状态,并且所述卡扣组件能够锁定呈展开状态的主平台单元以使所述平台主体保持展开状态。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折叠垂钓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组件包括:凸块,其设置在所述主平台单元的外侧边的两端,以及,卡扣片,所述卡扣片上具有与凸块匹配的凹槽,其中,在所述平台主体呈折叠状态时,折叠在一起的所述主平台单元上的凸块叠摞并通过卡扣片锁定,以使所述平台主体保持折叠状态;在所述平台主体呈展开状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康百军
申请(专利权)人:康百军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