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栾翠莲专利>正文

一种插秧机浮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762611 阅读:1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12 13:50
一种插秧机浮船,包括浮板,所述浮板中部纵向设置有中梁,所述浮板前端两角呈弧形向两侧过渡,所述浮板前端上翘,所述浮板前端下表面为弧形光滑面,所述中梁下表面凸出于浮板下表面30‑80mm,从上往下看,所述中梁与浮板呈T字形。工作状态时,浮板前端的设计,使得浮板在行走时,行走阻力大大减小,中梁可下陷至泥土,在秧苗间距中压出约为30‑80mm的凹槽,实现秧苗下的泥土平面高于秧苗之间间距的泥土平面的目的。T字形的设计,使得中梁对泥土的作用力加大,压出的泥土凹槽效果更明显。有效的控制稻田泥土的深浅来控制秧苗之间空隙的水深,达到抑制杂草生长,防止水稻基部受虫害,提高产量的目的。

A type of transplanter

A transplanter floating boat, comprising a floating plate, wherein the floating plate is arranged in the central longitudinal beam, wherein the floating plate is curved corners to both sides of the transition, the floating plate is upwards, the floating plate under the front surface is in arc shape smooth surface, the beam protrudes from the floating plate under the surface 30 of the surface of 80mm, from the top down, the beam and the floating plate shape of T. The working state, the front end of the floating plate design, the floating plate when walking, walking resistance is greatly reduced, Liang Ke sank into the mud, in the seedling spacing of about 30 mV groove 80mm, realize the earth plane is higher than that of seedlings under the seedling spacing between the earth plane to. The design of the T shape makes the force of the middle beam strengthen the soil, and the effect of the empressed clay grooves is more obvious. Effective control of the depth of paddy soil can control the water depth between the seedlings and achieve the purpose of inhibiting weed growth and preventing rice basal pes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插秧机浮船
本技术涉及插秧机设备,尤其是一种插秧机浮船。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和经济的发展,农业中利用机械操作的工作越来越多,插秧机就是其中一种。现有的插秧机,仅仅可以实现插秧的功能,但是插秧之后秧苗下和秧苗之间间距的泥土位于同一个平面,即有秧苗的地方和秧苗之间的空隙水深基本相同,在秧苗高度较低时,空隙之间的水深很适合杂草生长,不利于秧苗的生长;另一方面,秧苗最好要根部在泥土里能吃水,生长一定时间后,秧苗基部能够在水表面,这样能有效防止虫害,提高产量。因此,需要秧苗底下的泥土要高于秧苗间距之间的泥土。如公开号为CN202873312的中国专利公开了适宜深泥脚插秧的小型插秧机浮板,包括前段、中段、后段、位于浮板底部的引流槽,其特征是浮板长度至少为1050mm,浮板前端宽度至少为250mm,浮板最大宽度至少为280mm,浮板后端宽度至少为200mm,浮板前段的引流槽宽度由后向前端逐渐加宽。本技术下陷量小、拥泥推水小、行走阻力小、对已插好的秧苗影响小。但这样的浮板只考虑了下陷量、行走阻力和拥泥推水量,无法对水下的泥土起到作用,甚至于因为该浮板底部有引流槽,会使泥土平面留有一凸起,使得两边秧苗的泥床比凸起低,水位较深,不利于秧苗的生长,凸起部位的泥土也更易长草,影响产量和工作量。又如公开号为CN204968461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采用浮板压沟抑草的高速插秧机,所述浮板为半圆柱体,前端上翘,后端下压。在插秧机上加装一组悬挂式压沟抑草浮板,启动发动机,插秧机工作,插秧机一边插秧一边前进时,浮板在秧苗间距中压出10cm以上的凹槽,该区域可以达到较深的淹水深度,抑制杂草生长。但是该浮板结构简单,单单靠半圆柱型的前翘后压来强制压出10cm以上的凹槽,这样的浮板行走阻力较大,浮板两侧和后端横向的泥水流速大,对已插好的秧苗冲击力大,不易插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普通浮板无法对秧苗泥床和秧苗之间间距的泥土起到作用,秧苗容易受虫害、产量低的问题,实现一种通过使秧苗下的泥土平面高于秧苗之间间距的泥土平面的手段来提高秧苗产量的插秧机浮船。本技术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一种插秧机浮船,包括浮板,所述浮板中部纵向设置有中梁,所述浮板前端两角呈弧形向两侧过渡,所述浮板前端上翘,所述浮板前端下表面为弧形光滑面,所述中梁下表面凸出于浮板下表面30-80mm,从上往下看,所述中梁与浮板呈T字形。在插秧机工作状态时,由于浮板前端两角呈弧形向两侧过渡,行走时的泥水有效的引向两边,另一方面,由于浮板前端上翘并且浮板前端下表面为弧形光滑面,使得浮板在行走时,行走阻力大大减小。浮板中部纵向设置的中梁,可下陷至泥土,可在秧苗间距中压出约为30-80mm的凹槽,实现秧苗下的泥土平面高于秧苗之间间距的泥土平面的目的。同时,在中梁对泥土的作用下,使得浮板有一定上托的力,让一部分泥水往浮板底下通过,降低了浮板两侧的泥水量,对两边的秧苗冲击力少,从而不影响插秧。T字形的设计,使得中梁对泥土的作用力加大;同时,浮船整体主要总过中梁上的固定孔来固定,受力比较大,压出的泥土凹槽效果更明显。有效的控制稻田泥土的深浅来控制秧苗之间空隙的水深,达到抑制杂草生长,防止水稻基部受虫害,提高产量的目的。作为优选:所述中梁在其与浮板的衔接处的前端设有与浮板过渡的斜面,所述中梁下表面设有以中梁中轴为中心纵向的引流槽。由于中梁下表面凸出于浮板下表面30-80mm,衔接处为斜面,比衔接处为直角阻力要小很多;中梁下表面的引流槽,对泥水起到导流作用,同样起到了减小行走阻力的作用。最重要的是,将一部分的泥水从引流槽引出后,浮板两侧的泥水流量大大减小,对两侧的秧苗冲击力小,有利于插秧时秧苗的稳定。作为优选:所述引流槽的深度为3-6mm。3-6mm的深度足够对泥水起到引流作用,过深则会增加泥水与引流槽的接触面,也会影响对泥土的作用力,从而影响压出泥槽的深度。作为优选:所述引流槽内设有前减阻槽和后减阻槽,所述前减阻槽和后减阻槽上表面设有固定孔。前后减阻槽的设计使得固定孔的厚度大大小于中梁的厚度,适配于更多种类的紧固件。同时,设置了前后减阻槽之后,减少了整条引流槽与泥土的接触面,当前后减阻槽内积满泥土后,泥土之间的阻力要小于泥土与引流槽表面之间的阻力。作为优选:所述前减阻槽设于中梁前端与浮板过渡的斜面上,所述后减阻槽设于引流槽中部。由于浮板在前行时,中梁前端与浮板过渡的斜面上受到最多的泥水压力,设有前减阻槽后,大大减小了阻力。同样,引流槽中部的后减阻槽也降低了一定阻力。作为优选:所述浮板和中梁为一体式。结构简单,比两者通过紧固件连接在一起工作效果更稳定,线条更加流畅,阻力更小。作为优选:所述浮板前端两侧设有安装孔。用于浮板固定于插秧机上。有益效果:本技术实现了使秧苗根部的泥土平面略高于秧苗间距之间的泥土平面,使得秧苗的根部能很好的吃水,生长一定时间后,秧苗的基部能露出水面,有效的防止了虫害和烂根,从而提高秧苗的存活率。另外秧苗间距的泥土较深,不利于杂草的生长,减轻了之后的除草工作,有利于秧苗的生长。基于上述优点,提高产量是必然,可实现的。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技术所述的一种插秧机浮船的示意图。附图2是本技术所述的一种插秧机浮船的俯视图。附图3是本技术所述的一种插秧机浮船的左视图。附图4是本技术所述的一种插秧机浮船的后视图。1、浮板;2、中梁;3、引流槽;4、前减阻槽;5、后减阻槽;6、固定孔;7、安装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实施例一:如图1-4所示,本技术是一种插秧机的浮船,包括浮板1,所述浮板1中部纵向设置有中梁2,所述浮板1前端两角呈弧形向两侧过渡,所述浮板1前端上翘,所述浮板1前端下表面为弧形光滑面,所述中梁2下表面凸出于浮板1下表面30-80mm,从上往下看,所述中梁2与浮板1呈T字形。在插秧机工作状态时,由于浮板1前端两角呈弧形向两侧过渡,行走时的泥水有效的引向两边,另一方面,由于浮板1前端上翘并且浮板1前端下表面为弧形光滑面,使得浮板1在行走时,行走阻力大大减小。浮板1中部纵向设置的中梁2,可下陷至泥土,可在秧苗间距中压出约为30-80mm的凹槽,实现秧苗下的泥土平面高于秧苗之间间距的泥土平面的目的。同时,在中梁2对泥土的作用下,使得浮板1有一定上托的力,让一部分泥水往浮板1底下通过,降低了浮板1两侧的泥水量,对两边的秧苗冲击力少,从而不影响插秧。T字形的设计,使得中梁2对泥土的作用力加大,压出的泥土凹槽效果更明显。当中梁2下表面凸出于浮板1下表面40mm或50mm或60mm或70mm时,中梁所压出的凹槽也相对应约为40mm、50mm、60mm、70mm。可根据不同的土地情况来决定中梁2下表面和浮板1下表面之间的高度差,有效的控制稻田泥土的深浅来控制秧苗之间空隙的水深,达到抑制杂草生长,防止水稻基部受虫害,提高产量的目的。实施例二:如图1-4所示,本技术是一种插秧机的浮船,包括浮板1,所述浮板1中部纵向设置有中梁2,所述浮板1前端两角呈弧形向两侧过渡,所述浮板1前端上翘,所述浮板1前端下表面为弧形光滑面,所述中梁2下表面凸出于浮板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插秧机浮船

【技术保护点】
一种插秧机浮船,包括浮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浮板(1)中部纵向设置有中梁(2),所述浮板(1)前端两角呈弧形向两侧过渡,所述浮板(1)前端上翘,所述浮板(1)前端下表面为弧形光滑面,所述中梁(2)下表面凸出于浮板(1)下表面30‑80mm,从上往下看,所述中梁(2)与浮板(1)呈T字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插秧机浮船,包括浮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浮板(1)中部纵向设置有中梁(2),所述浮板(1)前端两角呈弧形向两侧过渡,所述浮板(1)前端上翘,所述浮板(1)前端下表面为弧形光滑面,所述中梁(2)下表面凸出于浮板(1)下表面30-80mm,从上往下看,所述中梁(2)与浮板(1)呈T字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插秧机浮船,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梁(2)在其与浮板(1)的衔接处的前端设有与浮板(1)过渡的斜面,所述中梁(2)下表面设有以中梁(2)中轴为中心纵向的引流槽(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插秧机浮船,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栾翠莲
申请(专利权)人:栾翠莲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