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锁、连接组件、连接器及连接器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759544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09 04: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二次锁、连接组件、连接器及连接器组件。所述二次锁包括本体、第一保持部及第二保持部。所述第一保持部设置在所述本体上且沿所述二次锁的轴向延伸设置,且可用于沿该第一保持部的厚度方向限制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二保持部设置在所述本体上且沿所述二次锁的轴向反向延伸设置,且可用于沿该第二保持部的厚度方向限制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分别容置在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内。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精简且连接稳定。

Two locks, connection components, connectors, and connector components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two lock, a connection component, a connector and a connector assembly. The two lock includes a body, a first holding unit and a two holding unit. The first retaining part is arranged on the body and is arranged along the axial extension of the two lock, and can be used for restricting the first connector along the thickness direction of the first holding part. The second holding part is arranged on the body and is arranged in reverse direction along the axial direction of the two lock, and can be used for restricting the second connection along the thickness direction of the second holding part. The first connector and the second connector are respectively arranged in the first housing and the second shell body. The invention is simple in structure and stable in conne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二次锁、连接组件、连接器及连接器组件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连接结构,特别是一种二次锁、连接组件、连接器及连接器组件。
技术介绍
连接器或连接件,用于实现电性连接。通常地,连接器或连接件一般采用导体材料直接接触而实现电连接。相应地,优异的电连接性能则必须以稳定的机械连接为基础。现有技术中一般采用相应的连接结构提供稳定的机械连接性能。现有技术中相应的连接结构一般结构较为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精简、连接稳定的二次锁、连接组件、连接器及连接器组件。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本专利技术提供提供一种二次锁。所述二次锁包括:本体;第一保持部,所述第一保持部设置在所述本体上且沿所述二次锁的轴向延伸设置,且可用于沿该第一保持部的厚度方向限制第一连接件;第二保持部,所述第二保持部设置在所述本体上且沿所述二次锁的轴向反向延伸设置,且可用于沿该第二保持部的厚度方向限制第二连接件。优选地,所述第一保持部设置为可沿该第一保持部的厚度方向直接或间接抵接在第一连接件上;和/或所述第二保持部设置为可沿该第二保持部的厚度方向直接或间接抵接在第二连接件上。优选地,所述第一保持部具有与该第一保持部的厚度方向垂直相交的第一上保持面及第一下保持面,所述第一上保持面及第一下保持面中的至少一个可用于直接或间接抵接在第一连接件上;和/或所述第二保持部具有与该第二保持部的厚度方向垂直相交的第二上保持面及第二下保持面,所述第二上保持面及第二下保持面中的至少一个可用于直接或间接抵接在第二连接件上。优选地,所述第一上保持面与所述第一下保持面中的至少一个为沿所述第一保持部的延伸方向延伸的倾斜面;和/或所述第二上保持面与所述第二下保持面中的至少一个为沿所述第二保持部的延伸方向延伸的倾斜面。优选地,所述本体沿所述二次锁的轴向贯穿开设有连接通孔;所述连接通孔用于穿设用于第二连接件或第一连接件。优选地,所述二次锁还包括安装部;所述安装部设置在本体上,且与所述第一保持部同向延伸设置,以与第一壳体组装配合;或所述安装部与所述第二保持部同向延伸设置,以与第二壳体组装配合。优选地,所述安装部为围绕所述第一保持部或第二保持部的管状。优选地,所述二次锁还包括一次锁止部;所述一次锁止部设置在所述安装部上;所述一次锁止部可用于与第一壳体或第二壳体预锁配合。优选地,所述二次锁还包括二次锁止部;所述二次锁止部设置在所述安装部上,且与所述一次锁止部沿所述二次锁的轴向间隔设置;所述二次锁止部用于与第一壳体或第二壳体终锁配合。优选地,所述一次锁止部包括预锁引导面及预锁止挡面;所述预锁引导面沿所述第一保持部或第二保持部的延伸方向倾斜设置;所述预锁止挡面倾斜或垂直于所述安装部设置,以可与第一壳体或第二壳体预锁配合;和/或所述二次锁止部包括终锁引导面及终锁止挡面;所述终锁引导面沿所述第一保持部或第二保持部的延伸方向倾斜设置,且可引导第一壳体或第二壳体自所述预锁止挡面移动至所述终锁止挡面;所述终锁止挡面倾斜或垂直于所述安装部,以可与第一壳体或第二壳体终锁配合。优选地,所述一次锁止部具有与所述二次锁止部相同的突出于所述安装部的高度;所述预锁引导面相对于所述安装部的倾斜角度小于所述终锁引导面相对于所述安装部的倾斜角度。优选地,所述安装部的内侧壁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沿所述第一保持部或第二保持部的延伸方向贯穿至所述安装部的自由端;所述一次锁止部和/或二次锁止部设置在所述安装槽内。优选地,所述一次锁止部与所述二次锁止部在沿所述第一保持部或第二保持部的延伸方向上错位设置。优选地,所述二次锁为注塑一体件。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第一壳体及如前述中任一项所述的二次锁;所述二次锁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上。优选地,所述二次锁还包括安装部;所述安装部设置在本体上,且与所述第一保持部同向延伸设置,以与第一连接件组装配合;或所述安装部与所述第二保持部同向延伸设置,以与第二连接件组装配合。优选地,所述第一壳体具有锁止配合部;所述二次锁还包括一次锁止部;所述一次锁止部设置在所述安装部上;所述一次锁止部可与所述锁止配合部锁止配合,以将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二次锁预组装。优选地,所述二次锁还包括二次锁止部;所述二次锁止部设置在所述安装部上,且与所述一次锁止部在沿所述二次锁的轴向上间隔设置;所述二次锁止部可与所述锁止配合部锁止配合,以将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二次锁完成组装。优选地,所述第一壳体具有沿轴向开设的第一容腔,所述第一容腔用于容置第一连接件。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连接器。所述连接器包括:第一连接件及如前述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组件;所述第一壳体具有沿轴向开设的第一容腔;所述第一连接件容置在所述第一容腔内;所述第一保持部沿所述二次锁的横向直接或间接抵接在所述第一连接件上,以限制该第一连接件的活动。优选地,所述第一壳体在所述第一容腔内设置有第一限位部;所述第一限位部设置在所述第一保持部与所述第一连接件之间,且抵接在所述第一连接件上。优选地,所述第一壳体在所述第一容腔内设置有多个第一限位部,所述多个第一限位部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保持部的上、下两侧,且抵接在所述第一连接件上;所述第一保持部插设在上、下两侧的第一限位部之间,且分别与所述上、下两侧的第一限位部相抵接。优选地,所述第一保持部具有与该第一保持部的厚度方向垂直相交的第一上保持面及第一下保持面;所述第一上保持面与上侧的第一限位部相抵接;所述第一下保持面与下侧的第一限位部相抵接。优选地,所述第一上保持面与所述第一下保持面中的至少一个为沿所述第一保持部的延伸方向延伸的倾斜面。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件具有第一连接台阶部;所述第一限位部具有第一限位台阶部;所述第一连接台阶部与所述第一限位台阶部阻挡配合。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连接器组件。所述连接器组件包括:对配连接器及如前述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所述对配连接器与所述连接器连接配合。优选地,所述对配连接器包括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与所述第一壳体对配连接。优选地,所述第二壳体上设置有卡扣;所述第一壳体上设置有卡接配合部;或所述第二壳体上设置有卡接配合部;所述第一壳体上设置有卡扣;所述卡扣与所述卡接配合部卡接配合。优选地,所述第二壳体沿轴向开设有第二容腔;所述对配连接器还包括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容置在所述第二容腔内,且延伸至与所述第一连接件连接。优选地,所述第二保持部沿所述二次锁的横向直接或间接抵接在所述第二连接件上,以限制该第二连接件的活动。优选地,所述第二壳体在所述第二容腔内设置有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二限位部设置在所述第二保持部与所述第二连接件之间,且抵接在所述第二连接件上。优选地,所述第二壳体在所述第二容腔内设置有多个第二限位部,所述多个第二限位部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二保持部的上、下两侧,且抵接在所述第二连接件上;所述第二保持部插设在上、下两侧的第二限位部之间,且分别与所述上、下两侧的第二限位部相抵接。优选地,所述第二保持部具有与该第二保持部的厚度方向垂直相交的第二上保持面及第二下保持面;所述第二上保持面与上侧的第二限位部相抵接;所述第二下保持面与下侧的第二限位部相抵接。优选地,所述第二上保持面与所述第二下保持面中的至少一个为沿所述第二保持部的延伸方向延伸的倾斜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二次锁、连接组件、连接器及连接器组件

【技术保护点】
一种二次锁,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次锁包括:本体;第一保持部,所述第一保持部设置在所述本体上且沿所述二次锁的轴向延伸设置,且可用于沿该第一保持部的厚度方向限制第一连接件;第二保持部,所述第二保持部设置在所述本体上且沿所述二次锁的轴向反向延伸设置,且可用于沿该第二保持部的厚度方向限制第二连接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二次锁,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次锁包括:本体;第一保持部,所述第一保持部设置在所述本体上且沿所述二次锁的轴向延伸设置,且可用于沿该第一保持部的厚度方向限制第一连接件;第二保持部,所述第二保持部设置在所述本体上且沿所述二次锁的轴向反向延伸设置,且可用于沿该第二保持部的厚度方向限制第二连接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保持部设置为可沿该第一保持部的厚度方向直接或间接抵接在第一连接件上;和/或所述第二保持部设置为可沿该第二保持部的厚度方向直接或间接抵接在第二连接件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保持部具有与该第一保持部的厚度方向垂直相交的第一上保持面及第一下保持面,所述第一上保持面及第一下保持面中的至少一个可用于直接或间接抵接在第一连接件上;和/或所述第二保持部具有与该第二保持部的厚度方向垂直相交的第二上保持面及第二下保持面,所述第二上保持面及第二下保持面中的至少一个可用于直接或间接抵接在第二连接件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二次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保持面与所述第一下保持面中的至少一个为沿所述第一保持部的延伸方向延伸的倾斜面;和/或所述第二上保持面与所述第二下保持面中的至少一个为沿所述第二保持部的延伸方向延伸的倾斜面。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锁,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沿所述二次锁的轴向贯穿开设有连接通孔;所述连接通孔用于穿设用于第二连接件或第一连接件。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锁,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次锁还包括安装部;所述安装部设置在本体上,且与所述第一保持部同向延伸设置,以与第一壳体组装配合;或所述安装部与所述第二保持部同向延伸设置,以与第二壳体组装配合。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二次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为围绕所述第一保持部或第二保持部的管状。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二次锁,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次锁还包括一次锁止部;所述一次锁止部设置在所述安装部上;所述一次锁止部可用于与第一壳体或第二壳体预锁配合。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二次锁,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次锁还包括二次锁止部;所述二次锁止部设置在所述安装部上,且与所述一次锁止部沿所述二次锁的轴向间隔设置;所述二次锁止部用于与第一壳体或第二壳体终锁配合。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二次锁,其特征在于:所述一次锁止部包括预锁引导面及预锁止挡面;所述预锁引导面沿所述第一保持部或第二保持部的延伸方向倾斜设置;所述预锁止挡面倾斜或垂直于所述安装部设置,以可与第一壳体或第二壳体预锁配合;和/或所述二次锁止部包括终锁引导面及终锁止挡面;所述终锁引导面沿所述第一保持部或第二保持部的延伸方向倾斜设置,且可引导第一壳体或第二壳体自所述预锁止挡面移动至所述终锁止挡面;所述终锁止挡面倾斜或垂直于所述安装部,以可与第一壳体或第二壳体终锁配合。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二次锁,其特征在于:所述一次锁止部具有与所述二次锁止部相同的突出于所述安装部的高度;所述预锁引导面相对于所述安装部的倾斜角度小于所述终锁引导面相对于所述安装部的倾斜角度。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二次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的内侧壁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沿所述第一保持部或第二保持部的延伸方向贯穿至所述安装部的自由端;所述一次锁止部和/或二次锁止部设置在所述安装槽内。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二次锁,其特征在于:所述一次锁止部与所述二次锁止部在沿所述第一保持部或第二保持部的延伸方向上错位设置。14.根据权利要求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二次锁,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次锁为注塑一体件。15.一种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第一壳体及如权利要求1至5,7和10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二次锁;所述二次锁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上。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次锁还包括安装部;所述安装部设置在本体上,且与所述第一保持部同向延伸设置,以与第一连接件组装配合;或所述安装部与所述第二保持部同向延伸设置,以与第二连接件组装配合。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具有锁止配合部;所述二次锁还包括一次锁止部;所述一次锁止部设置在所述安装部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方跃尹豪迈党雪萍王随亚
申请(专利权)人: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泰科电子科技苏州工业园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