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艳平专利>正文

机房通风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753313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09 00: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机房通风装置,包括通风外面板、多个通风固定孔、第一活动内面板、多块第二活动内面板、移动齿条、啮合齿轮、操作手柄、多个连接凸起、多个连接凹槽、多个安装通孔、多个第一通风活动孔及多个第二通风活动孔;安装通孔、通风固定孔设在通风外面板上,第一活动内面板设在通风外面板内侧,第一通风活动孔、移动齿条设在第一活动内面板上,啮合齿轮连移动齿条啮合及操作手柄,连接凸起及连接凹槽设在第一活动内面板及第二活动内面板上,第二通风活动孔设在第二活动内面板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根据机房内的温度情况手动控制机房通风,能有效的为机房内的电子设备散热。

Ventilating device in machine room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room ventilation device, including ventilation outer panel, a plurality of ventilation holes, the first fixed activity panel, multi block second activity panel, mobile rack, gear, operating handle, a plurality of connecting bulges, multiple connection grooves, a plurality of mounting holes, a plurality of first ventilation activities second holes and a plurality of ventilation holes; mounting holes, the ventilation hole is arranged in the ventilation panel fixed on the first inner panel is arranged inside the ventilation panel, the ventilation hole, the first mobile rack is located on the first inner panel, gear rack and even mobile operating handle, connecting lugs and connecting grooves are arranged on the first in the panel and the two activities within the activities of the panel, second ventilation holes are arranged on the inner panel on the second activities. The utility model can manually control the ventilation of the machine room according to the temperature in the machine room, and can effectively heat the heat of the electronic equipment in the machine roo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机房通风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机房辅助设备,尤其涉及一种机房通风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发展,计算机设备、机电设备等各种智能化设备的使用范围已经越来越广,若电子设备的使用较多,可设立控制机房,现有技术的机房大多比较封闭,通风口的大小固定,通风效果较差,不利于电子设备的持续运行,尤其是在天气较炎热的时候,需要将通风口扩大,以加快散热,但到了冬天,又需要将通风口缩小,减少灰尘的堆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提供一种机房通风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成本低。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机房通风装置,包括通风外面板、多个通风固定孔、第一活动内面板、多块第二活动内面板、移动齿条、啮合齿轮、操作手柄、多个连接凸起、多个连接凹槽、多个安装通孔、多个第一通风活动孔及多个第二通风活动孔;所述的通风外面板为矩形平面结构,所述的多个安装通孔分别对称设置在所述的通风外面板的边角处,所述的通风外面板通过螺栓经所述的多个安装通孔固定安装,所述的多个通风固定孔为长条状结构并均匀分布在所述的通风外面板上;所述的第一活动内面板为长条状矩形结构并平行设置在所述的通风外面板的内侧端面上,位于所述的通风外面板的顶部,所述的多个第一通风活动孔分别为长条状结构并均匀分布在所述的第一活动内面板上;所述的移动齿条竖直设置在所述的第一活动内面板的一侧端面上,所述的啮合齿轮与所述的移动齿条啮合连接,所述的操作手柄的一端与所述的啮合齿轮同轴连接,所述的操作手柄的另一端延伸到所述的通风外面板的外侧,所述的操作手柄通过所述的啮合齿轮经所述的移动齿条带动所述的第一活动内面板上下移动,使所述的多个第一通风活动孔分别与所述的多个通风固定孔重合或错开;所述的多个连接凸起及多个连接凹槽分别间隔设置在所述的第一活动内面板的下端边缘处及多块第二活动内面板的上端和下端边缘处,使所述的多块第二活动内面板依次竖直拼接在所述的第一活动内面板的下方,并贴合在所述的通风外面板的内侧端面上;所述的多个第二通风活动孔分别为长条状结构并均匀分布在所述的多块第二活动内面板上,所述的多块第二活动内面板与所述的第一活动内面板上下同步移动,使所述的多个第二通风活动孔分别与所述的多个通风固定孔重合或错开。上述的机房通风装置,其中,所述的通风外面板的顶部一侧设有齿轮罩,所述的齿轮罩罩盖在所述的啮合齿轮上。上述的机房通风装置,其中,所述的移动齿条的两端分别对称设有限位凸起,所述的啮合齿轮与所述的限位凸起接触连接。上述的机房通风装置,其中,所述的通风外面板的内侧端面上设有两根滑动轨道,竖直位于所述的通风外面板的两侧边缘处,所述的第一活动内面板的另一侧端及多块第二活动内面板的两侧端分别设有滑动凸起,所述的滑动凸起分别对应插入在所述的两根滑动轨道内,使所述的第一活动内面板及多块第二活动内面板贴合所述的通风外面板上下滑动。上述的机房通风装置,其中,所述的通风外面板的内侧端面上设有光滑面,所述的第一活动内面板及多块第二活动内面板通过所述的光滑面与所述的通风外面板接触连接。上述的机房通风装置,其中,所述的第一活动内面板及多块第二活动内面板的内侧端面上分别设有阻燃层,所述的阻燃层分别与所述的第一活动内面板及多块第二活动内面板为一体结构。上述的机房通风装置,其中,所述的通风外面板的内侧端面上对称设有多块加强筋,位于所述的通风外面板的边角处。本技术能根据机房内的温度情况手动控制机房通风,能有效的为机房内的电子设备散热。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机房通风装置的内侧视图。图2是本技术机房通风装置的通风外面板的内侧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实施例。请参见附图1及附图2所示,一种机房通风装置,包括通风外面板1、多个通风固定孔2、第一活动内面板3、多块第二活动内面板4、移动齿条5、啮合齿轮6、操作手柄7、多个连接凸起8、多个连接凹槽9、多个安装通孔10、多个第一通风活动孔11及多个第二通风活动孔12;所述的通风外面板1为矩形平面结构,所述的多个安装通孔10分别对称设置在所述的通风外面板1的边角处,所述的通风外面板1通过螺栓经所述的多个安装通孔10固定安装,所述的多个通风固定孔2为长条状结构并均匀分布在所述的通风外面板1上;所述的第一活动内面板3为长条状矩形结构并平行设置在所述的通风外面板1的内侧端面上,位于所述的通风外面板1的顶部,所述的多个第一通风活动孔11分别为长条状结构并均匀分布在所述的第一活动内面板3上;所述的移动齿条5竖直设置在所述的第一活动内面板3的一侧端面上,所述的啮合齿轮6与所述的移动齿条5啮合连接,所述的操作手柄7的一端与所述的啮合齿轮6同轴连接,所述的操作手柄7的另一端延伸到所述的通风外面板1的外侧,所述的操作手柄7通过所述的啮合齿轮6经所述的移动齿条5带动所述的第一活动内面板3上下移动,使所述的多个第一通风活动孔11分别与所述的多个通风固定孔2重合或错开;所述的多个连接凸起8及多个连接凹槽9分别间隔设置在所述的第一活动内面板3的下端边缘处及多块第二活动内面板4的上端和下端边缘处,使所述的多块第二活动内面板4依次竖直拼接在所述的第一活动内面板3的下方,并贴合在所述的通风外面板1的内侧端面上;所述的多个第二通风活动孔12分别为长条状结构并均匀分布在所述的多块第二活动内面板4上,所述的多块第二活动内面板4与所述的第一活动内面板3上下同步移动,使所述的多个第二通风活动孔12分别与所述的多个通风固定孔2重合或错开。所述的通风外面板1的顶部一侧设有齿轮罩13,所述的齿轮罩13罩盖在所述的啮合齿轮6上,可避免啮合齿轮6外露,外形更美观,也不会因啮合齿轮6的转动而磨伤手。所述的移动齿条5的两端分别对称设有限位凸起14,所述的啮合齿轮6与所述的限位凸起14接触连接,可限制移动齿条5的移动范围,避免移动齿条5与啮合齿轮6脱离。所述的通风外面板1的内侧端面上设有两根滑动轨道15,竖直位于所述的通风外面板1的两侧边缘处,所述的第一活动内面板3的另一侧端及多块第二活动内面板4的两侧端分别设有滑动凸起16,所述的滑动凸起16分别对应插入在所述的两根滑动轨道15内,使所述的第一活动内面板3及多块第二活动内面板4贴合所述的通风外面板1上下滑动,确保安装、滑动稳定。所述的通风外面板1的内侧端面上设有光滑面17,所述的第一活动内面板3及多块第二活动内面板4通过所述的光滑面17与所述的通风外面板1接触连接,可减少相对滑动时的噪音和摩擦。所述的第一活动内面板3及多块第二活动内面板4的内侧端面上分别设有阻燃层18,所述的阻燃层18分别与所述的第一活动内面板3及多块第二活动内面板4为一体结构,可在自燃或发生火灾时减慢火灾的蔓延速度。所述的通风外面板1的内侧端面上对称设有多块加强筋19,位于所述的通风外面板1的边角处,可提高通风外面板1的强度,避免安装处损坏变形。安装时,将通风外面板1通过螺栓经多个安装通孔10固定安装,可竖直或水平安装;机房内部温度较高时,可通过操作手柄7转动啮合齿轮6,使移动齿条5带动第一活动内面板3上下移动,使多个第一通风活动孔11与多个通风固定孔2重合面积加大,以加快空气的流通;通过多个连接凸起8、多个连接凹槽9依次拼接在第一活动内面板3下方的多块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机房通风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机房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通风外面板、多个通风固定孔、第一活动内面板、多块第二活动内面板、移动齿条、啮合齿轮、操作手柄、多个连接凸起、多个连接凹槽、多个安装通孔、多个第一通风活动孔及多个第二通风活动孔;所述的通风外面板为矩形平面结构,所述的多个安装通孔分别对称设置在所述的通风外面板的边角处,所述的通风外面板通过螺栓经所述的多个安装通孔固定安装,所述的多个通风固定孔为长条状结构并均匀分布在所述的通风外面板上;所述的第一活动内面板为长条状矩形结构并平行设置在所述的通风外面板的内侧端面上,位于所述的通风外面板的顶部,所述的多个第一通风活动孔分别为长条状结构并均匀分布在所述的第一活动内面板上;所述的移动齿条竖直设置在所述的第一活动内面板的一侧端面上,所述的啮合齿轮与所述的移动齿条啮合连接,所述的操作手柄的一端与所述的啮合齿轮同轴连接,所述的操作手柄的另一端延伸到所述的通风外面板的外侧,所述的操作手柄通过所述的啮合齿轮经所述的移动齿条带动所述的第一活动内面板上下移动,使所述的多个第一通风活动孔分别与所述的多个通风固定孔重合或错开;所述的多个连接凸起及多个连接凹槽分别间隔设置在所述的第一活动内面板的下端边缘处及多块第二活动内面板的上端和下端边缘处,使所述的多块第二活动内面板依次竖直拼接在所述的第一活动内面板的下方,并贴合在所述的通风外面板的内侧端面上;所述的多个第二通风活动孔分别为长条状结构并均匀分布在所述的多块第二活动内面板上,所述的多块第二活动内面板与所述的第一活动内面板上下同步移动,使所述的多个第二通风活动孔分别与所述的多个通风固定孔重合或错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房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通风外面板、多个通风固定孔、第一活动内面板、多块第二活动内面板、移动齿条、啮合齿轮、操作手柄、多个连接凸起、多个连接凹槽、多个安装通孔、多个第一通风活动孔及多个第二通风活动孔;所述的通风外面板为矩形平面结构,所述的多个安装通孔分别对称设置在所述的通风外面板的边角处,所述的通风外面板通过螺栓经所述的多个安装通孔固定安装,所述的多个通风固定孔为长条状结构并均匀分布在所述的通风外面板上;所述的第一活动内面板为长条状矩形结构并平行设置在所述的通风外面板的内侧端面上,位于所述的通风外面板的顶部,所述的多个第一通风活动孔分别为长条状结构并均匀分布在所述的第一活动内面板上;所述的移动齿条竖直设置在所述的第一活动内面板的一侧端面上,所述的啮合齿轮与所述的移动齿条啮合连接,所述的操作手柄的一端与所述的啮合齿轮同轴连接,所述的操作手柄的另一端延伸到所述的通风外面板的外侧,所述的操作手柄通过所述的啮合齿轮经所述的移动齿条带动所述的第一活动内面板上下移动,使所述的多个第一通风活动孔分别与所述的多个通风固定孔重合或错开;所述的多个连接凸起及多个连接凹槽分别间隔设置在所述的第一活动内面板的下端边缘处及多块第二活动内面板的上端和下端边缘处,使所述的多块第二活动内面板依次竖直拼接在所述的第一活动内面板的下方,并贴合在所述的通风外面板的内侧端面上;所述的多个第二通风活动孔分别为长条状结构并均匀分布在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艳平
申请(专利权)人:刘艳平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