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机器人的从动齿轮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750522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08 16: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机器人的从动齿轮,包括从动齿轮部、渐开线螺旋槽部和转轴部。本发明专利技术转动时能利用渐开线螺旋槽将抵接在该槽中的滑杆顶接滑移一定距离,尤其是可以使得滑杆在相互垂直的两个方向上同步移动。

A driven gear for a robot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driven gear for a robot, which includes a driven gear part, a involute spiral groove part and a rotating shaft part. The invention can be rotated abutting the top slide rod in the groove of the sliding distance by involute spiral groove, especially can make the slider mobile synchronization in two directions perpendicular to each oth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机器人的从动齿轮
本专利技术属于机器人
,具体涉及一种一种用于机器人的从动齿轮。
技术介绍
水下机器人多具有摄像机或摄像头,一般用于水文研究、水下监控、水下探查、水下救援、水下打捞、核电站水域监察以及水下石油作业平台清理等领域。现有的一种水下机器人,是在水下摄像机的基础上,增加移动模块,从而完成自主移动或受控移动。专利文献CN201733377U公开了一种水下摄像机,包括密封壳体、摄像机模组,以及控制电机转动的控制板;在所述密封壳体内水平安装有第一齿轮盘、以及带动所述第一齿轮盘转动的第一驱动电机;在所述第一齿轮盘中心设置有一传输电力与信号的导电滑环,所述导电滑环通过螺丝与所述主支架顶部紧固在一起;在所述第一齿轮盘下方设置有一n形主支架,所述主支架的顶部与所述第一齿轮盘固定连接;在所述主支架的侧壁安装有第二齿轮盘、以及带动所述第二齿轮盘转动的第二驱动电机;在所述主支架内安装有一U形负支架,所述负支架的一侧壁与所述第二齿轮盘连接;所述摄像机模组固定安装在所述负支架上。当第一驱动电机带动第一齿轮盘旋转时,主支架将随之一起转动,即可实现摄像机水平方向360°的旋转;当第二驱动电机带动第二齿轮盘旋转时,负支架可随之一起转动,即可实现摄像机±90°的旋转。摄像机在水平和垂直旋转过程中通过导电滑环与外界进行供电和信号传输、交换,导电滑环保证摄像机模组在正常工作过程中不掉电,不丢失信号,连续工作,同时保证支架可以连续360度旋转。该种水下摄像机结构简单,摄像机可以水平方向360度旋转,垂直方向±90度旋转,实现全方位观察,拓宽水下视野。该种水下摄像机存在以下不足之处:需手持或安装在其它物体上使用,当将其直接沉入水底时,透明球罩将被淤泥弄脏,妨碍拍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顶接滑移作用的用于机器人的从动齿轮。实现本专利技术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机器人的从动齿轮,包括从动齿轮部、渐开线螺旋槽部和转轴部。上述方案中,从动齿轮部位于主动齿轮接近伸展驱动电机的一侧,渐开线螺旋槽部位于主动齿轮的另一侧。上述方案中,转轴部包括位于主动齿轮两侧的两个外凸滑轴。上述方案中,从动齿轮部、渐开线螺旋槽部和转轴部一体制成。上述方案中,从动齿轮部的形状是圆周齿轮。本专利技术具有积极的效果:转动时能利用渐开线螺旋槽将抵接在该槽中的滑杆顶接滑移一定距离,尤其是可以使得滑杆在相互垂直的两个方向上同步移动。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从动齿轮的一种正视图;图3为采用图1所示从动齿轮所制机器人处于折叠状态的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所示机器人从另一角度观察时的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3所示机器人的一种爆炸图;图6为图3所示机器人的一种半剖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3所示机器人处于伸展状态的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为:壳体1,半球形观察窗11,水平滑孔12,铅垂套管13,铅垂滑孔131,限位滑套14,限位滑孔141,摄像模块2,云台机构21,摄像头22,折叠支腿3,架板30,复合折叠架31,X形架311,V形联动杆32,传动杆33,安装杆34,水平螺孔341,支撑脚35,腰形滑孔351,滚动销轴352,增强连杆组件36,第一连杆361,第二连杆363,滑柱部364,伸展驱动机构4,伸展驱动电机41,驱动转轴411,驱动输出轴412,传动组件5,主动齿轮51,主动齿轮部511,水平螺柱部512,从动齿轮52,从动齿轮部521,渐开线螺旋槽部522,转轴部523,外凸滑轴524,铅垂滑杆53,连接部531,导向限位部532,水平驱动杆组件54,主驱动杆541,滑接凸柱542,副驱动杆543,中心滑孔544,环形杆部545,复位弹簧55,螺旋桨驱动机构6,螺旋桨叶61,桨叶驱动电机62,桨叶驱动杆63。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本实施例是一种用于机器人的从动齿轮52,见图1至图2所示,包括从动齿轮部521、渐开线螺旋槽部522和转轴部523;从动齿轮部的形状是圆周齿轮。从动齿轮部位于主动齿轮接近伸展驱动电机的一侧,渐开线螺旋槽部位于主动齿轮的另一侧,转轴部包括位于主动齿轮两侧的两个外凸滑轴524;本实施例中,从动齿轮部521、渐开线螺旋槽部522和转轴部523一体制成。(应用例1)本应用例是采用上述实施例1制成的一种机器人,见图3至图7所示,包括本体、支撑机构和螺旋桨驱动机构6;本体包括壳体1和内置于壳体中的摄像模块2;支撑机构包括设置在壳体外侧的两个折叠支腿3和用于驱动两个折叠支腿同步伸展或折叠的伸展驱动机构4。壳体的下部设有透明的半球形观察窗11;摄像模块包括内置于壳体中的具有驱动电机211的云台机构21、设置在云台机构上的摄像头22和设置在云台机构上的照明灯(图上未画出)。摄像头22固定设置在云台机构的底部,摄像头正对半球形观察窗的透明壁体。各折叠支腿3包括由多个X形架311组合形成的复合折叠架31、与复合折叠架中最上面一个X形架311相连的V形联动杆32、与V形联动杆转动中心相连的传动杆33、安装杆34以及设置在复合折叠架下方的支撑脚35;各X形架311是由两个架板30通过各自的中部铰接相连形成,相邻的两个X形架中,上面一个X形架的两个架板的底端和下面一个X形架的两个架板的顶端转动相连;壳体相对两侧的壁体上设有两个水平滑孔12,各安装杆34是滑动设置在相应一个水平滑孔中的水平滑杆,各安装杆的外端露出壳体;各复合折叠架最上面的一个X形架通过一个销钉转动设置在相应一个安装杆上,本应用例中,该销钉设置在相应一个安装杆的外端中心处,该X形架的两个架板绕该销钉转动。这种结构使得各安装杆可在相应一个水平滑孔中沿水平方向往复滑动。V形联动杆是由两个架板30的邻接端转动相连组合形成,也即V形联动杆的两个架板的邻接端形成铰接端;各复合折叠架中最上面一个X形架的两个架板的顶端和V形联动杆中的两个架板的底端转动相连;传动杆沿铅垂线方向设置;传动杆的底端和相应一个V形联动杆的铰接端转动相连,本应用例中,V形联动杆中两个架板和相应一个传动杆的底端是用一个销轴实现的铰接相连。支撑脚上设有水平延伸的腰形滑孔351,各复合折叠架中最下面一个X形架的两个架板,其中一个架板的底端和支撑脚转动相连,另一个架板的底端设有水平向滚动销轴352,该滚动销轴352位于相应一个腰形滑孔中;当该复合折叠架伸展或折叠时,滚动销轴沿腰形滑孔滑动。为了增加两个折叠支腿的强度及稳定性,两个支撑脚之间还设有两个增强连杆组件36。各增强连杆组件包括固定设置在一个支撑脚上的第一连杆361和固定设置在另一个支撑脚上的第二连杆363,第一连杆设有滑孔部,第二连杆设有滑柱部364,第二连杆的滑柱部位于第一连杆的滑孔部中。这种结构使得两折叠支腿彼此远离时,第二连杆的滑柱部仍位于第一连杆的滑孔中,也即使得各增强连杆组件中的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形成可伸缩的连接,以适应两折叠支腿的彼此远离和接近。伸展驱动机构4包括一个伸展驱动电机41和两个传动组件5,伸展驱动电机通过两个传动组件同步带动两个传动杆33沿铅垂线方向往复移动,从而实现折叠或展开两个折叠支腿。伸展驱动电机41是一个双出轴式电机,其驱动转轴411的两端均伸出电机外,从而形成两个驱动输出轴412。各传动组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用于机器人的从动齿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机器人的从动齿轮,其特征在于:包括从动齿轮部、渐开线螺旋槽部和转轴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机器人的从动齿轮,其特征在于:包括从动齿轮部、渐开线螺旋槽部和转轴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机器人的从动齿轮,其特征在于:从动齿轮部位于主动齿轮接近伸展驱动电机的一侧,渐开线螺旋槽部位于主动齿轮的另一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机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园平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元有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