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红外热成像组件抗冲击振动的减震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750434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08 16:1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红外热成像组件抗冲击振动的减震装置,包括热像仪外壳、高阻尼垫块和内筒,以及安装在所述热像仪外壳后端的后盖,所述热像仪外壳上设有圆孔,在所述圆孔内从前到后依次安装有高阻尼垫块和内筒,所述内筒和后盖之间还有减震弹簧,所述热像仪外壳的前端内壁上设有限制所述高阻尼垫块的限位台阶,所述内筒的内壁设有凸起,所述凸起上设有安装所述红外热成像组件的螺纹孔,减震效果好、体积小、重量轻。

An anti shock vibration damping device for infrared thermal imaging components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damping device for infrared thermal imaging assembly impact vibration, including thermal imager shell, high damping pad and the inner cylinder, and the cover is arranged on the back end of the outer shell of the thermal imager, the imager shell is provided with circular holes, high damping pad and the inner cylinder are arranged from front to back in the round hole, between the inner cylinder and the back cover and the front shock absorber spring, the inner wall of the shell is provided with a thermal imager to limit the high damping pad is the limiting step, the inner cylinder wall is provided with a projection, the projection is provided with a thread hole for installing the infrared thermal imaging component. Good damping effect, small volume, light weigh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红外热成像组件抗冲击振动的减震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红外热成像组件抗冲击振动的减震装置。
技术介绍
红外热成像组件在国防安全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大部分应用场合都存在大量级的冲击振动,而红外热成像组件因成像波段和制造工艺的制约,成像单元尺寸较大(10-40μm),较大的成像单元和成像单元桥状结构导致成像单元机械强度不高,在大量级的冲击振动过程中会受到不可逆的损坏。为改善红外热成像设备的抗冲击性能,一般会在红外热像仪与固定底座之间增加减震机构(簧片或者减震弹簧),此类减震机构体积较大,长时间使用容易发生材料老化疲劳等现象,在一些要求光轴稳定的设备上难以保证光轴的稳定性(瞄准具类)。现有技术是对红外热像仪进行整体减震,减震对象为热像仪整机,减震对象的体积和质量都较大,所以减震机构为达到减震效果,体积较大,自重较重,不利于设备的轻量化和小型化,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减震弹簧1、导向杆2,对外底座10、导杆支架9和热像仪外壳7,红外热成像组件5通过热像仪外壳7固定到导杆支架9上,导杆支架9通过导向杆2和四只减震弹簧1与对外底座10连接,通过前后的减震弹簧1来吸收振动,导向杆2保证整体光学系统的稳定性,这种结构存在以下缺点:1)、结构复杂,零部件较多,不利于加工和组装维护;2)、体积较大,重量较重,不利于设备的小型化和轻量化;3)、减震机构裸露在外,对零部件的环境耐受性要求较高;4)、长时间使用后材料疲劳变形会产生上下前后位置移动;5)、为保证结构强度,大部分零件使用钢制,自重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自重小、加工简单、体积小、减震效果好且安装位置不会随材料的疲劳形变而变化的用于红外热成像组件抗冲击振动的减震装置。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用于红外热成像组件抗冲击振动的减震装置,包括热像仪外壳、高阻尼垫块和内筒,以及安装在所述热像仪外壳后端的后盖,所述热像仪外壳上设有圆孔,在所述圆孔内从前到后依次安装有高阻尼垫块和内筒,所述内筒和后盖之间还有减震弹簧,所述热像仪外壳的前端内壁上设有限制所述高阻尼垫块的限位台阶,所述内筒的内壁设有凸起,所述凸起上设有安装所述红外热成像组件的螺纹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整个装置大部分通过圆柱面进行配合组装,圆柱面加工可以通过车削加工来实现,加工简单且精度容易保证;2)、各个零件之间间隙很小,既保证的各个零件的相对位置的稳定,也节约空间,从而减小质量和体积;3)、高阻尼垫块、内筒、红外热成像组件及弹簧均设置在热像仪外壳的内部,可以避免杂物干扰和外力损伤;4)、仅对红外热成像组件进行减震,而不是对红外热像仪整机进行减震所以载荷质量小,高阻尼垫块及减震弹簧不易出现老化疲劳;5)在红外热成像组件的两端安装有高阻尼垫块和减震弹簧,双重减震,减震效果较好。进一步,还包括导向杆,所述导向杆穿过所述热像仪外壳、高阻尼垫块和内筒。采用上述进一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导向杆可以保证各零部件之间不发生周向偏移翻转。进一步,所述热像仪外壳的内壁、高阻尼垫块的外壁及内筒的外壁上均设有安装所述导向杆的缺口。进一步,所述凸起为环形凸起。进一步,所述后盖上还设有压紧凸台,所述压紧凸台用于压紧所述减震弹簧。进一步,所述后盖与所述热像仪外壳通过螺钉固定连接。进一步,所述热像仪外壳、内筒及后盖均采用铝合金材料。采用上述进一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整个装置的自重较轻。附图说明图1为传统的红外热像仪及其减震结构的爆炸示意图;图2为传统的红外热像仪及其减震结构的剖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安装红外热成像组件后的爆炸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安装红外热成像组件后的剖视图;在附图中,各标号所表示的部件名称列表如下:1、减震弹簧,2、导向杆,3、内筒,3-1、环形凸起,3-2、螺纹孔,4、后盖,4-1、压紧凸台,5、红外热成像组件,6、高阻尼垫块,7、热像仪外壳,7-1、限位台阶,8、缺口,9、导杆支架,10、对外底座。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如图3-图4所示,一种用于红外热成像组件抗冲击振动的减震装置,包括热像仪外壳7、高阻尼垫块6和内筒3,以及安装在所述热像仪外壳7后端的后盖4,所述热像仪外壳上设有圆孔,在所述圆孔内从前到后依次安装有高阻尼垫块6和内筒3,所述内筒3和后盖4之间还有减震弹簧1,所述热像仪外壳7的前端内壁上设有限制所述高阻尼垫块6的限位台阶7-1,所述内筒3的内壁设有环形凸起3-1,所述环形凸起3-1上设有安装所述红外热成像组件5的螺纹孔3-2。还包括导向杆2,所述导向杆2穿过所述热像仪外壳7、高阻尼垫块6和内筒3,所述热像仪外壳7的内壁、高阻尼垫块6的外壁及内筒3的外壁上均设有安装所述导向杆2的缺口8。所述后盖4上还设有压紧凸台4-1,所述压紧凸台4-1用于压紧所述减震弹簧1。所述后盖4与所述热像仪外壳7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所述热像仪外壳7、内筒1及后盖4均采用铝合金材料。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用于红外热成像组件抗冲击振动的减震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红外热成像组件抗冲击振动的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热像仪外壳、高阻尼垫块和内筒,以及安装在所述热像仪外壳后端的后盖,所述热像仪外壳上设有圆孔,在所述圆孔内从前到后依次安装有所述高阻尼垫块和内筒,所述内筒和后盖之间还有减震弹簧,所述热像仪外壳的前端内壁上设有限制所述高阻尼垫块的限位台阶,所述内筒的内壁设有凸起,所述凸起上设有安装所述红外热成像组件的螺纹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红外热成像组件抗冲击振动的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热像仪外壳、高阻尼垫块和内筒,以及安装在所述热像仪外壳后端的后盖,所述热像仪外壳上设有圆孔,在所述圆孔内从前到后依次安装有所述高阻尼垫块和内筒,所述内筒和后盖之间还有减震弹簧,所述热像仪外壳的前端内壁上设有限制所述高阻尼垫块的限位台阶,所述内筒的内壁设有凸起,所述凸起上设有安装所述红外热成像组件的螺纹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红外热成像组件抗冲击振动的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向杆,所述导向杆穿过所述热像仪外壳、高阻尼垫块和内筒。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红外热成像组件抗冲击振动的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承阳孙同波
申请(专利权)人:烟台艾睿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