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利急流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748809 阅读:1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08 15: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利急流槽,包括槽体A和槽体B,所述槽体A右端设有注浆空腔A,所述注浆空腔A上端设有注浆口,所述注浆口上端设有盖板,所述注浆空腔A上下两端均设有固定板A。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槽体B内部底端设有淤泥收纳板,便于在进行排泄较大的水流后,便于施工人员进行后期清理淤泥,由于在槽体A右端设有注浆空腔A,槽体B左端外部设有注浆空腔B,便于在安装好槽体后,进行灌注防水材料,有效的保证了槽体接口的溢水情况,由于在槽体B底部安装有弹簧,有效的避免的在进行安装槽体后,由于在地下的沉降导致,槽体的部分断裂,较为实用,适合广泛推广与使用。

A water jet trough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water conservancy rapid flow trough, which comprises a tank body A and a tank body B. The right end of the tank body A is provided with a grouting cavity A, and the upper end of the grouting cavity A has a grouting port. The upper end of the grouting port is provided with a cover plate, and the upper and the lower ends of the grouting cavity A are equipped with a fixed plate A. In the bottom of the inside of a B tank sludge receiving plate for excretion, large flow, convenient for construction workers to clean up the mud in the tank because of the late A, the right end is provided with a grouting cavity A, B is a grouting tank external cavity B, is in good groove body perfusion after installation, waterproof materials the effective guarantee of the water overflow tank interface, because B in the tank is installed at the bottom of the spring, effectively avoid the installation in the tank, due to underground settlement, part of the fault, the tank is more practical, suitable for wide popularization and us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利急流槽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急流槽,特别涉及一种水利急流槽。
技术介绍
目前,急流槽是水利工程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项设施,它是在地面形成排水渠的形式,用于具有一定坡度的地段上,大多数急流槽主要是采用混凝土浇筑或者以砌块的方式实现,这种方式一般都不能进行重复使用,即使能将其分离,但是运输也非常不便,而且不能更好的进行渗排水,不具有缓冲流动作用,如果不需要,后期拆除也非常复杂,大大提高了工作量,不利于工程进度的提高,且在槽体底部直接与基坑进行接触,容易导致槽体的断裂,现有的槽体采用拼接式,在水流较大的情况下时间久了会出现漏水现象。因此,我们提出一种水利急流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利急流槽,通过在槽体A右端设有防水密封圈B,槽体B左端内部设有防水密封圈A,有效的进行初步进行防止槽体内的水流溢出,通过在槽体B左右两侧设有防水层,有效的避免在槽体长时间在地下埋放时,容易导致槽体溢水,通过在槽体B内部底端设有淤泥收纳板,便于在进行排泄较大的水流后,便于施工人员进行后期清理淤泥,由于在槽体A右端设有注浆空腔A,槽体B左端外部设有注浆空腔B,便于在安装好槽体后,进行灌注防水材料,有效的保证了槽体接口的溢水情况,由于在槽体B底部安装有弹簧,有效的避免的在进行安装槽体后,由于在地下的沉降导致,槽体的部分断裂,较为实用,适合广泛推广与使用,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水利急流槽,包括槽体A和槽体B,所述槽体A右端设有注浆空腔A,所述注浆空腔A上端设有注浆口,所述注浆口上端设有盖板,所述注浆空腔A上下两端均设有固定板A,所述槽体B左端外部设有注浆空腔B,所述注浆空腔B上下两端均设有固定板B,所述固定板B与固定板A通过紧固螺栓固定连接,所述槽体B底部安装有弹簧,所述弹簧的数量为三组,所述槽体B底部通过弹簧与底座连接,所述底座底部设有塑胶板,所述塑胶板底部设有防滑插杆。进一步的,所述槽体A右端设有防水密封圈B。进一步的,所述槽体B左端内部设有防水密封圈A。进一步的,所述槽体B左右两侧设有防水层。进一步的,所述槽体B内部底端设有淤泥收纳板,所述淤泥收纳版通过螺丝与槽体B底部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采用以上技术方案,通过在槽体A右端设有防水密封圈B,槽体B左端内部设有防水密封圈A,有效的进行初步进行防止槽体内的水流溢出,通过在槽体B左右两侧设有防水层,有效的避免在槽体长时间在地下埋放时,容易导致槽体溢水,通过在槽体B内部底端设有淤泥收纳板,便于在进行排泄较大的水流后,便于施工人员进行后期清理淤泥,由于在槽体A右端设有注浆空腔A,槽体B左端外部设有注浆空腔B,便于在安装好槽体后,进行灌注防水材料,有效的保证了槽体接口的溢水情况,由于在槽体B底部安装有弹簧,有效的避免的在进行安装槽体后,由于在地下的沉降导致,槽体的部分断裂,较为实用,适合广泛推广与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水利急流槽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水利急流槽的槽体B结构示意图。图中:1、槽体A;2、注浆空腔A;3、盖板;4、注浆口;5、注浆空腔B;6、槽体B;7、防水密封圈A;8、防水密封圈B;9、防水层;10、弹簧;11、底座;12、塑胶板;13、防滑插杆;14、螺丝;15、淤泥收集板;16、固定板A;17、固定板B;18、紧固螺栓。【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如图1-2所示,一种水利急流槽,包括槽体A1和槽体B6,:所述槽体A1右端设有注浆空腔A2,所述注浆空腔A2上端设有注浆口4,所述注浆口4上端设有盖板3,所述注浆空腔A2上下两端均设有固定板A16,所述槽体B6左端外部设有注浆空腔B5,所述注浆空腔B5上下两端均设有固定板B17,所述固定板B17与固定板A16通过紧固螺栓18固定连接,所述槽体B6底部安装有弹簧10,所述弹簧10的数量为三组,所述槽体B6底部通过弹簧10与底座11连接,所述底座11底部设有塑胶板12,所述塑胶板12底部设有防滑插杆13。其中,所述槽体A1右端设有防水密封圈B8。其中,所述槽体B6左端内部设有防水密封圈A7。其中,所述槽体B6左右两侧设有防水层9。其中,所述槽体B6内部底端设有淤泥收纳板15,所述淤泥收纳版15通过螺丝14与槽体B6底部连接。工作原理:使用时,将槽体A1与槽体B6通过固定板A16和固定板B17的连接,旋转紧固螺栓18,将槽体A1与槽体B6进行固定连接,将防水材料通过注浆口4灌注到注浆空腔A2和注浆空腔B5内部,将槽体A1和槽体B6放置在基坑时,防滑插杆13插接在基坑底部,当需要清理淤泥时,将螺丝14进行逆时针旋转,将淤泥收集板15拿出,操做简单,使用效果较为理想。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专利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专利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专利技术范围内。本专利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水利急流槽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水利急流槽,包括槽体A(1)和槽体B(6),其特征在于:所述槽体A(1)右端设有注浆空腔A(2),所述注浆空腔A(2)上端设有注浆口(4),所述注浆口(4)上端设有盖板(3),所述注浆空腔A(2)上下两端均设有固定板A(16),所述槽体B(6)左端外部设有注浆空腔B(5),所述注浆空腔B(5)上下两端均设有固定板B(17),所述固定板B(17)与固定板A(16)通过紧固螺栓(18)固定连接,所述槽体B(6)底部安装有弹簧(10),所述弹簧(10)的数量为三组,所述槽体B(6)底部通过弹簧(10)与底座(11)连接,所述底座(11)底部设有塑胶板(12),所述塑胶板(12)底部设有防滑插杆(13)。

【技术特征摘要】
2017.07.14 CN 20172085568611.一种水利急流槽,包括槽体A(1)和槽体B(6),其特征在于:所述槽体A(1)右端设有注浆空腔A(2),所述注浆空腔A(2)上端设有注浆口(4),所述注浆口(4)上端设有盖板(3),所述注浆空腔A(2)上下两端均设有固定板A(16),所述槽体B(6)左端外部设有注浆空腔B(5),所述注浆空腔B(5)上下两端均设有固定板B(17),所述固定板B(17)与固定板A(16)通过紧固螺栓(18)固定连接,所述槽体B(6)底部安装有弹簧(10),所述弹簧(10)的数量为三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运辉顾明东姚其林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耀世同辉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