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郑永堂专利>正文

多用花生刨收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747 阅读:2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农机具技术领域,是一种多用花生刨收机。其主要特点是:该机采用杆件式结构,是由手扶把、刨收刀、支撑横梁、支架、牵引架、拨秧构件、定位调节支杆、地轮组成,其中,定位调节支杆以对称的方式安装在地轮轴的两侧,其间插装有支撑横梁,支撑横梁的一端为钩体状,钩体上铰接有刨收刀和扶手把,另一端与拨秧构件连接,拨秧构件的上部连接牵引架和支架,支架的另一端与支撑横梁连接。该机能够适应于各种地况的花生刨收,每天能刨收花生10亩左右。另外,利用该刨收机还可进行除草或浅除麦茬等田间作业,达到了一机多用的使用效果。具有结构简单、实用性强、省时、省工、省力、劳动强度低、刨收效率高等优点。(*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用花生刨收机
:本技术属于农机具
,是一种多用花生刨收机。
技术介绍
:秋收时节,人们在田间刨收花生时,大多数是靠人工拔秧完成,由于花生果埋在地面下,当天旱地干时,常出现花生秧被拔掉,花生果仍留在地面下的状况,因此,需要人力再次刨地将花生挖出,不仅费工、费时,劳动强度大,而且工作效率低。若遇阴雨天,田间地湿时,因花生的刨收不及时,而造成花生果的连接须根受潮,出现烂须并断离花生秧的现象,导致未刨出的埋地花生发芽,因此,严重影响了花生的收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方便实用、既能减轻劳动强度,又能提高刨收效率的多用花生刨收机。实现本技术的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该机采用杆件式结构,是由手扶把、刨收刀、支撑横梁、支架、牵引架、拨秧构件、定位调节支杆、地轮组成,其中,定位调节支杆以对称的方式安装在地-->轮轴的两侧,其间插装有螺栓固定的支撑横梁,支撑横梁的一端为钩体状,钩体上铰接有刨收刀和扶手把,另一端与拨秧构件连接,拨秧构件的上部连接牵引架和支架,支架的另一端与支撑横梁连接。按照上述方案制成的多用花生刨收机,能够适应于各种地况的花生刨收,每天能刨收花生10亩左右。另外,利用该刨收机还可进行除草或浅除麦茬等田间作业,达到了一机多用的使用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该刨收机具有结构简单、实用性强、省时、省工、省力、劳动强度低、刨收效率高等优点。下面利用附图进一步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刨收刀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看图1、图2,本技术的多用花生刨收机,采用杆件式结构,是由手扶把1、刨收刀2、支撑横梁3、支架4、牵引架5、拨秧构件6、定位调节支杆7、地轮8组成,其中,定位调节支杆7上设有排列的调节孔,并以对称的方式安装在地轮8轴的两侧,其间插装有螺栓固定的支撑横梁3,支撑横梁3的一端为钩体状,钩体上铰接有刨收刀2和扶手把1,刨收刀2是由斜刃立刀2b和斜刃横刀2a组合而成,两刀互为90°置放,横刀2a滞后于立刀2b并刚性连接。支撑横梁3的-->另一端与拨秧构件6连接,拨秧构件6的作用是将前面交混在一起的花生秧拨开分离,形成通道,便于后部刀具的顺利刨收。拨秧构件6的上部连接牵引架5和支架4,支架4的另一端与支撑横梁3连接。牵引架5作为施力构件,在使用中,可以用牛拉、也可以直接连接在手扶拖拉机上。后部由人握住手扶把,掌握刨收刀的方向,即可进行田间花生的刨收工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用花生刨收机,其特征在于:该机采用杆件式结构,是由手扶把[1]、刨收刀[2]、支撑横梁[3]、支架[4]、牵引架[5]、拨秧构件[6]、定位调节支杆[7]、地轮[8]组成,其中,定位调节支杆[7]以对称的方式安装在地轮[8]轴的两侧,其间插装有螺栓固定的支撑横梁[3],支撑横梁[3]的一端为钩体状,钩体上铰接有刨收刀[2]和扶手把[1],另一端与拨秧构件[6]连接,拨秧构件[6]的上部连接牵引架[5]和支架[4],支架[4]的另一端与支撑横梁[3]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用花生刨收机,其特征在于:该机采用杆件式结构,是由手扶把[1]、刨收刀[2]、支撑横梁[3]、支架[4]、牵引架[5]、拨秧构件[6]、定位调节支杆[7]、地轮[8]组成,其中,定位调节支杆[7]以对称的方式安装在地轮[8]轴的两侧,其间插装有螺栓固定的支撑横梁[3],支撑横梁[3]的一端为钩体状,钩体上铰接有刨收刀[2]和扶手把[1],另一端与拨秧构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永堂
申请(专利权)人:郑永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1[中国|河南]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