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直升机尾桨的免拆更换皮带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743237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08 14: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直升机尾桨的免拆更换皮带结构,包括安装座、尾桨主轴、尾桨毂和同步带轮;所述安装座包括安装支座和安装底板,所述安装支座和安装底板可拆卸地围成一个框体结构;所述安装座上开设有主轴安装孔;所述尾桨主轴的一部分贯穿所述主轴安装孔,所述尾桨毂和同步带轮均套设在所述尾桨主轴上,所述尾桨毂设置在所述尾桨主轴的顶端,所述同步带轮能够与所述尾桨主轴同步转动,所述同步带轮设置在所述安装座的内部。所述免拆更换皮带结构在更换传动皮带时,无需将整个装置拆解,只需要拆除支撑底板即可完成皮带的更换,方便快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直升机尾桨的免拆更换皮带结构
本技术属于机械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直升机尾桨的免拆更换皮带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无人直升机的尾桨结构,根据不同的厂家设计的,形式各式各样,尾桨毂通常包括桨毂、尾桨主轴和轴套组件以及其他机械操纵装置等。无人直升机的尾桨是用于平衡主旋翼反作用扭矩和稳定与操纵航向的部件。至于尾桨的动力传动方式,除了一部分是通过一根连接主旋翼的传动轴传动的之外,另一部分是通过传动皮带进行传动的。而现有的传动方式,存在以下缺点:1、传动轴的结构复杂,加工工艺要求高,成本高;2、传动皮带需要频繁更换,但现有的尾桨结构的结构复杂,难以拆卸,造成更换的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直升机尾桨的免拆更换皮带结构。所述免拆更换皮带结构在更换传动皮带时,无需将整个装置拆解,只需要拆除支撑底板即可完成皮带的更换,方便快捷。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直升机尾桨的免拆更换皮带结构,包括安装座、尾桨主轴、尾桨毂和同步带轮;所述安装座包括安装支座和安装底板,所述安装支座和安装底板可拆卸地围成一个框体结构;所述安装座上开设有主轴安装孔;所述尾桨主轴的一部分贯穿所述主轴安装孔,所述尾桨毂和同步带轮均套设在所述尾桨主轴上,所述尾桨毂设置在所述尾桨主轴的顶端,所述同步带轮能够与所述尾桨主轴同步转动,所述同步带轮设置在所述安装座的内部。在需要更换传动皮带时,只需要拆卸下所述安装底板,即可将所述同步带轮完全暴露,而不需要对整个机构进行拆解,方便快捷,极大地减少了操作人员的工作强度。为保证所述尾桨主轴的稳定性,优选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安装底板水平设置在所述安装支座的下部,所述主轴安装孔包括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开设在所述安装底板上,所述第二安装孔开设在所述安装支座上;所述尾桨主轴竖直贯穿所述安装座。使用两个主轴安装孔,保证了所述尾桨主轴始终保持在竖直状态,保证了尾桨主轴乃至整个直升机尾桨的运行稳定性。进一步地,为减小所述尾桨主轴转动时的摩擦力,优选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第一安装孔内设有第一轴承,所述第二安装孔内设有第二轴承;所述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均套设在所述尾桨主轴上。为防止所述尾桨主轴在轴向的滑动,优选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第一安装孔的内壁底部固设有第一支撑圈,所述第一轴承为台阶轴承,所述第一轴承的外形与所述第一安装孔的形状相配合。使用第一轴承和第一支撑圈配合,第一支撑圈为所述尾桨主轴提供支撑,以保证所述尾桨主轴保持轴向上的稳定性。作为另一种支撑方式,所述尾桨主轴的中部向外延伸出轴肩,所述轴肩设置在所述第二轴承的上方。此时,由第二轴承与所述轴肩相抵,为所述尾桨主轴提供支撑,以保证所述尾桨主轴保持轴向上的稳定性。当然,上述两种对尾桨主轴的支撑方式可以同时存在,以取得更好的支撑效果,在此就不再赘述。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安装支座和安装底板通过螺钉可拆卸连接。所述螺钉为内六角螺钉。作为一种尾桨主轴和同步带轮的紧固(固定连接)方式,所述免拆更换皮带结构还包括紧固螺钉,所述同步带轮上开设有紧固孔,所述尾桨主轴对应所述紧固孔的位置开设有固定槽,所述紧固螺钉同时贯穿所述紧固孔和固定槽。进一步地,所述紧固孔的数目为两个,两个所述紧固孔关于所述尾桨主轴的轴线对称设置。对称设置能够保证受力的均匀性,进而保证所述同步带轮的长时间运行。当然,也可以选择另一种紧固尾桨主轴和同步带轮的方式:所述尾桨主轴与所述同步带轮通过键连接,达到同步运转的效果。为方便设置传送皮带,优选的技术方案是,安装支座的侧壁上开设有供传动皮带穿过的方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直升机尾桨的免拆更换皮带结构。所述免拆更换皮带结构在更换传动皮带时,无需将整个装置拆解,只需要拆卸下所述安装底板,即可将所述同步带轮完全暴露,而不需要对整个机构进行拆解,方便快捷,极大地减少了操作人员的工作强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中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实施例的剖视图;图3是图2中A的局部放大图;图4是安装支座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安装支座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安装座;11、安装底板;111、第一安装孔;112、第一轴承;113、第一支撑圈;12、安装支座;121、第二安装孔;122、第二轴承;123、方孔;2、尾桨主轴;21、轴肩;22、固定槽;3、尾桨毂;4、同步带轮;41、紧固孔;5、螺钉。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更具体地说明本技术的内容。应当理解,本技术的实施并不局限于下面的实施例,对本技术所做的任何形式上的变通和/或改变都将落入本技术保护范围。在本技术中,若非特指,所有的份、百分比均为重量单位,所有的设备和原料等均可从市场购得或是本行业常用的。下述实施例中的方法,如无特别说明,均为本领域的常规方法。实施例1如图1-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直升机尾桨的免拆更换皮带结构,包括安装座1、尾桨主轴2、尾桨毂3和同步带轮4;所述安装座1包括安装支座12和安装底板11,所述安装支座12和安装底板11通过内六角螺钉5可拆卸地围成一个框体结构;所述安装底板11水平设置在所述安装支座12的下部,所述安装座1上开设有主轴安装孔,安装支座12的侧壁上开设有供传动皮带穿过的方孔123;所述主轴安装孔包括第一安装孔111和第二安装孔121,所述第一安装孔111开设在所述安装底板11上,所述第二安装孔121开设在所述安装支座12上;所述尾桨主轴2的一部分竖直贯穿所述第一安装孔111和第二安装孔121,所述第一安装孔111内设有第一轴承112,所述第二安装孔121内设有第二轴承122;所述第一轴承112和第二轴承122均套设在所述尾桨主轴2上;所述尾桨毂3和同步带轮4均套设在所述尾桨主轴2上,所述尾桨毂3设置在所述尾桨主轴2的顶端,所述同步带轮4能够与所述尾桨主轴2同步转动,所述同步带轮4设置在所述安装座1的内部。所述第一安装孔111的内壁底部固设有第一支撑圈113,所述第一轴承112为台阶轴承,所述第一轴承112的外形与所述第一安装孔111的形状相配合。使用第一轴承112和第一支撑圈113配合,第一支撑圈113为所述尾桨主轴2提供支撑,以保证所述尾桨主轴2保持轴向上的稳定性。所述尾桨主轴2的中部向外延伸出轴肩21,所述轴肩21设置在所述第二轴承122的上方。此时,由第二轴承122与所述轴肩21相抵,为所述尾桨主轴2提供支撑,以保证所述尾桨主轴2保持轴向上的稳定性。所述免拆更换皮带结构还包括紧固螺钉,所述同步带轮4上开设有紧固孔41,所述紧固孔41的数目为两个,两个所述紧固孔41关于所述尾桨主轴2的轴线对称设置;所述尾桨主轴2对应所述紧固孔41的位置开设有固定槽22,所述紧固螺钉同时贯穿所述紧固孔41和固定槽22。对称设置的紧固孔41能够保证所述同步带轮4受力的均匀性,进而保证所述同步带轮4的长时间运行。在需要更换传动皮带时,只需要拆卸下所述安装底板11,即可将所述同步带轮4完全暴露,而不需要对整个机构进行拆解,方便快捷,极大地减少了操作人员的工作强度。实施例2如图1-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直升机尾桨的免拆更换皮带结构,包括安装座1、尾桨主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用于直升机尾桨的免拆更换皮带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直升机尾桨的免拆更换皮带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座(1)、尾桨主轴(2)、尾桨毂(3)和同步带轮(4);所述安装座(1)包括安装支座(12)和安装底板(11),所述安装支座(12)和安装底板(11)可拆卸地围成一个框体结构;所述安装座(1)上开设有主轴安装孔;所述尾桨主轴(2)的一部分贯穿所述主轴安装孔,所述尾桨毂(3)和同步带轮(4)均套设在所述尾桨主轴(2)上,所述尾桨毂(3)设置在所述尾桨主轴(2)的顶端,所述同步带轮(4)能够与所述尾桨主轴(2)同步转动,所述同步带轮(4)设置在所述安装座(1)的内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直升机尾桨的免拆更换皮带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座(1)、尾桨主轴(2)、尾桨毂(3)和同步带轮(4);所述安装座(1)包括安装支座(12)和安装底板(11),所述安装支座(12)和安装底板(11)可拆卸地围成一个框体结构;所述安装座(1)上开设有主轴安装孔;所述尾桨主轴(2)的一部分贯穿所述主轴安装孔,所述尾桨毂(3)和同步带轮(4)均套设在所述尾桨主轴(2)上,所述尾桨毂(3)设置在所述尾桨主轴(2)的顶端,所述同步带轮(4)能够与所述尾桨主轴(2)同步转动,所述同步带轮(4)设置在所述安装座(1)的内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免拆更换皮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底板(11)水平设置在所述安装支座(12)的下部,所述主轴安装孔包括第一安装孔(111)和第二安装孔(121),所述第一安装孔(111)开设在所述安装底板(11)上,所述第二安装孔(121)开设在所述安装支座(12)上;所述尾桨主轴(2)竖直贯穿所述安装座(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免拆更换皮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孔(111)内设有第一轴承(112),所述第二安装孔(121)内设有第二轴承(122);所述第一轴承(112)和第二轴承(122)均套设在所述尾桨主轴(2)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松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星环航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