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ABS液压控制单元本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742544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08 14: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ABS液压控制单元本体,包括用于安装ABS装置的长方体结构的本体,所述本体具有电磁阀安装面、蓄能器安装面、电机安装面、进出油孔面以及两个柱塞泵安装面:在电磁阀安装面设有2个增压阀孔和2个减压阀孔;在蓄能器安装面设有2个蓄能器孔;在电机安装面设有一电机轴承工作孔和电机插线孔,在进出油孔面设有2个进油孔和2个出油孔;在柱塞泵安装面Ⅰ设有柱塞泵孔Ⅰ,柱塞泵安装面Ⅱ设有柱塞泵孔Ⅱ;在本体内设有若干连接油道;所述柱塞泵孔Ⅰ和柱塞泵孔Ⅱ同时与电机轴承工作孔相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加工方便,能够有效降低整个ABS单元本体的体积,从而使安装使用更加方便,并且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摩托车上ABS的使用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ABS液压控制单元本体
本技术涉及车辆液压控制系统,尤其涉及一种摩托车用的ABS液压控制单元本体。
技术介绍
ABS即制动防抱死系统,主要由电子控制单元(ECU)和液压控制单元(HCU)组成。液压控制单元包括本体、电机、电磁阀、柱塞泵、蓄能器等组成。本体是液压压控制单元的重要零件之一,它包括了所有零部件的安装位置,及其连接油道。现有的ABS液压调节器一般都是四通道控制,其包含四个增压阀和四个减压阀,有四条控制油路;并且现有ABS单元本体结构较为复杂,加工非常麻烦;其体积也大,导致其材料成本高且影响其总成的安装使用空间,尤其不适用于摩托车实用。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ABS液压控制单元本体,结构简单,加工方便,能够有效降低整个ABS单元本体的体积,从而使安装使用更加方便,并且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摩托车上ABS的使用率。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ABS液压控制单元本体,包括用于安装ABS装置的长方体结构的本体,所述本体具有电磁阀安装面、蓄能器安装面、电机安装面、进出油孔面以及两个柱塞泵安装面:柱塞泵安装面Ⅰ和柱塞泵安装面Ⅱ,其中,电磁阀安装面与电机安装面相对,蓄能器安装面与进出油孔面相对,两柱塞泵安装面相对;其特征在于:在电磁阀安装面设有2个增压阀孔和2个减压阀孔:增压阀孔Ⅰ和减压阀孔Ⅰ、增压阀孔Ⅱ和减压阀孔Ⅱ;在蓄能器安装面设有2个蓄能器孔:蓄能器孔Ⅰ和蓄能器孔Ⅱ;在电机安装面设有一电机轴承工作孔和电机插线孔,该电机插线孔贯穿本体的相对两侧;在进出油孔面设有2个进油孔和2个出油孔:进油孔Ⅰ和进油孔Ⅱ,出油孔Ⅰ和出油孔Ⅱ;在柱塞泵安装面Ⅰ设有柱塞泵孔Ⅰ,柱塞泵安装面Ⅱ设有柱塞泵孔Ⅱ;在本体内设有若干连接油道,其中:进油孔Ⅰ通过连接油道同时与增压阀孔Ⅰ和柱塞泵孔Ⅰ相连通,出油孔Ⅰ通过连接油道同时与增压阀孔Ⅰ和减压阀孔Ⅰ相连通,蓄能器孔Ⅰ通过连接油道同时与减压阀孔Ⅰ和柱塞泵孔Ⅰ相连通;进油孔Ⅱ通过连接油道同时与增压阀孔Ⅱ和柱塞泵孔Ⅱ相连通,出油孔Ⅱ通过连接油道同时与增压阀孔Ⅱ和减压阀孔Ⅱ相连通,蓄能器孔Ⅱ通过连接油道同时与减压阀孔Ⅱ和柱塞泵孔Ⅱ相连通;所述柱塞泵孔Ⅰ和柱塞泵孔Ⅱ同时与电机轴承工作孔相连通。进一步地,在电机轴承工作孔和电机插线孔的外侧设有一密封圈槽,在密封圈槽的相对两侧分别设有一电机固定螺孔;从而方便电机的安装和定位。进一步地,在在柱塞泵安装面Ⅰ靠近进出油孔面的一端设有连接油道加工孔Ⅰ,在柱塞泵安装面Ⅱ靠近进出油孔面的一端设有连接油道加工孔Ⅱ;在进出油孔面的两端设有连接油道加工孔Ⅲ和连接油道加工孔Ⅳ;其中,连接油道加工孔Ⅰ与进油孔Ⅰ和增压阀孔Ⅰ相连通,连接油道加工孔Ⅲ与柱塞泵孔Ⅰ相连通,同时,连接油道加工孔Ⅰ与连接油道加工孔Ⅲ相连通,形成柱塞泵孔Ⅰ与进油孔Ⅰ和增压阀孔Ⅰ相连的连接油道;连接油道加工孔Ⅱ与进油孔Ⅱ和增压阀孔Ⅱ相连通,连接油道加工孔Ⅳ与柱塞泵孔Ⅱ相连通,同时,连接油道加工孔Ⅱ与连接油道加工孔Ⅳ相连通,形成柱塞泵孔Ⅱ与进油孔Ⅱ和增压阀孔Ⅱ相连的连接油道。这样,连接油道的加工更加方便、快捷,并且可靠性更高。进一步地,在电磁阀安装面还设有3个ECU安装螺孔,其中,两个ECU安装螺孔靠近电磁阀安装面的一侧,并靠近该侧两端,另一个ECU安装螺孔靠近电磁阀安装面另一侧的中部,使3个ECU安装螺孔呈等腰三角形分布;从而便于ECU与本体相连。进一步地,在两柱塞泵安装面和蓄能器安装面的中部分别设有一个ABS支架安装孔;这样,在装配使用过程中,更便于本体的安装固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1、结构简单,设计更为合理,体积更小,并且装配更加方便,能够有效提高生产效率,并降低生产成本。2、通过在本体上集成多个进出油孔、连接油道及安装孔,方便管路及其他元件连接,简化了管路的设计,方便管路的布局,便于各部件的连接,使管路维护拆装更加方便。3、通过分设在本体六个面上各个进出油口和用于装配电磁阀、柱塞泵、蓄能器等部件的安装孔的合理布置,使相应管道连通,从而实现了双通道ABS防抱死制动功能。4、整体的结构不仅更加紧凑,而且安全性、可靠性更高,重量更轻;能够广泛用于摩托车,并提升摩托车的制动性能,具有较高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从下往上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主视图。图4为本技术的俯视图。图5为图3沿A—A向的剖视图。图6为图3沿B—B向的剖视图。图7为图4沿C—C向的剖视图。图8为本技术使用时的液压原理图。图中:11—增压阀孔Ⅰ,12—增压阀孔Ⅱ,21—减压阀孔Ⅰ,22—减压阀孔Ⅱ,31—蓄能器孔Ⅰ,32—蓄能器孔Ⅱ,4—电机轴承工作孔,5—电机插线孔,61—进油孔Ⅰ,62—进油孔Ⅱ,71—出油孔Ⅰ,72—出油孔Ⅱ,81—柱塞泵孔Ⅰ,82—柱塞泵孔Ⅱ,9—密封圈槽,101—连接油道加工孔Ⅰ,102—连接油道加工孔Ⅱ,103—连接油道加工孔Ⅲ,104—连接油道加工孔Ⅳ。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参见图1至图8,一种ABS液压控制单元本体,包括用于安装ABS装置的长方体结构的本体,所述本体具有电磁阀安装面、蓄能器安装面、电机安装面、进出油孔面以及两个柱塞泵安装面:柱塞泵安装面Ⅰ和柱塞泵安装面Ⅱ,其中,电磁阀安装面与电机安装面相对,蓄能器安装面与进出油孔面相对,两柱塞泵安装面相对。在电磁阀安装面设有2个增压阀孔和2个减压阀孔:增压阀孔Ⅰ11和减压阀孔Ⅰ21、增压阀孔Ⅱ12和减压阀孔Ⅱ22;在电磁阀安装面还设有3个ECU安装螺孔,其中,两个ECU安装螺孔靠近电磁阀安装面的一侧,并靠近该侧两端,另一个ECU安装螺孔靠近电磁阀安装面另一侧的中部,使3个ECU安装螺孔呈等腰三角形分布;从而便于ECU与本体相连。在蓄能器安装面设有2个蓄能器孔:蓄能器孔Ⅰ31和蓄能器孔Ⅱ32。在电机安装面设有一电机轴承工作孔4和电机插线孔5,该电机插线孔5贯穿本体的相对两侧,以便于ECU部分向电机供电;具体实施时,在电机轴承工作孔4和电机插线孔5的外侧设有一密封圈槽9,从而方便、快速地进行密封圈的安装,以将电机和电机插线孔5密封;在密封圈槽9的相对两侧分别设有一电机固定螺孔;从而方便电机的安装和定位。在进出油孔面设有2个进油孔和2个出油孔:进油孔Ⅰ61和进油孔Ⅱ62,出油孔Ⅰ71和出油孔Ⅱ72;在柱塞泵安装面Ⅰ设有柱塞泵孔Ⅰ81,柱塞泵安装面Ⅱ设有柱塞泵孔Ⅱ82。在两柱塞泵安装面和蓄能器安装面的中部分别设有一个ABS支架安装孔;这样,在装配使用过程中,更便于本体的安装固定。在本体内设有若干连接油道,其中:进油孔Ⅰ61通过连接油道同时与增压阀孔Ⅰ11和柱塞泵孔Ⅰ81相连通,出油孔Ⅰ71通过连接油道同时与增压阀孔Ⅰ11和减压阀孔Ⅰ21相连通,蓄能器孔Ⅰ31通过连接油道同时与减压阀孔Ⅰ21和柱塞泵孔Ⅰ81相连通;进油孔Ⅱ62通过连接油道同时与增压阀孔Ⅱ12和柱塞泵孔Ⅱ82相连通,出油孔Ⅱ72通过连接油道同时与增压阀孔Ⅱ12和减压阀孔Ⅱ22相连通,蓄能器孔Ⅱ32通过连接油道同时与减压阀孔Ⅱ22和柱塞泵孔Ⅱ82相连通;所述柱塞泵孔Ⅰ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ABS液压控制单元本体

【技术保护点】
一种ABS液压控制单元本体,包括用于安装ABS装置的长方体结构的本体,所述本体具有电磁阀安装面、蓄能器安装面、电机安装面、进出油孔面以及两个柱塞泵安装面:柱塞泵安装面Ⅰ和柱塞泵安装面Ⅱ,其中,电磁阀安装面与电机安装面相对,蓄能器安装面与进出油孔面相对,两柱塞泵安装面相对;其特征在于:在电磁阀安装面设有2个增压阀孔和2个减压阀孔:增压阀孔Ⅰ和减压阀孔Ⅰ、增压阀孔Ⅱ和减压阀孔Ⅱ;在蓄能器安装面设有2个蓄能器孔:蓄能器孔Ⅰ和蓄能器孔Ⅱ;在电机安装面设有一电机轴承工作孔和电机插线孔,该电机插线孔贯穿本体的相对两侧;在进出油孔面设有2个进油孔和2个出油孔:进油孔Ⅰ和进油孔Ⅱ,出油孔Ⅰ和出油孔Ⅱ;在柱塞泵安装面Ⅰ设有柱塞泵孔Ⅰ,柱塞泵安装面Ⅱ设有柱塞泵孔Ⅱ;在本体内设有若干连接油道,其中:进油孔Ⅰ通过连接油道同时与增压阀孔Ⅰ和柱塞泵孔Ⅰ相连通,出油孔Ⅰ通过连接油道同时与增压阀孔Ⅰ和减压阀孔Ⅰ相连通,蓄能器孔Ⅰ通过连接油道同时与减压阀孔Ⅰ和柱塞泵孔Ⅰ相连通;进油孔Ⅱ通过连接油道同时与增压阀孔Ⅱ和柱塞泵孔Ⅱ相连通,出油孔Ⅱ通过连接油道同时与增压阀孔Ⅱ和减压阀孔Ⅱ相连通,蓄能器孔Ⅱ通过连接油道同时与减压阀孔Ⅱ和柱塞泵孔Ⅱ相连通;所述柱塞泵孔Ⅰ和柱塞泵孔Ⅱ同时与电机轴承工作孔相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ABS液压控制单元本体,包括用于安装ABS装置的长方体结构的本体,所述本体具有电磁阀安装面、蓄能器安装面、电机安装面、进出油孔面以及两个柱塞泵安装面:柱塞泵安装面Ⅰ和柱塞泵安装面Ⅱ,其中,电磁阀安装面与电机安装面相对,蓄能器安装面与进出油孔面相对,两柱塞泵安装面相对;其特征在于:在电磁阀安装面设有2个增压阀孔和2个减压阀孔:增压阀孔Ⅰ和减压阀孔Ⅰ、增压阀孔Ⅱ和减压阀孔Ⅱ;在蓄能器安装面设有2个蓄能器孔:蓄能器孔Ⅰ和蓄能器孔Ⅱ;在电机安装面设有一电机轴承工作孔和电机插线孔,该电机插线孔贯穿本体的相对两侧;在进出油孔面设有2个进油孔和2个出油孔:进油孔Ⅰ和进油孔Ⅱ,出油孔Ⅰ和出油孔Ⅱ;在柱塞泵安装面Ⅰ设有柱塞泵孔Ⅰ,柱塞泵安装面Ⅱ设有柱塞泵孔Ⅱ;在本体内设有若干连接油道,其中:进油孔Ⅰ通过连接油道同时与增压阀孔Ⅰ和柱塞泵孔Ⅰ相连通,出油孔Ⅰ通过连接油道同时与增压阀孔Ⅰ和减压阀孔Ⅰ相连通,蓄能器孔Ⅰ通过连接油道同时与减压阀孔Ⅰ和柱塞泵孔Ⅰ相连通;进油孔Ⅱ通过连接油道同时与增压阀孔Ⅱ和柱塞泵孔Ⅱ相连通,出油孔Ⅱ通过连接油道同时与增压阀孔Ⅱ和减压阀孔Ⅱ相连通,蓄能器孔Ⅱ通过连接油道同时与减压阀孔Ⅱ和柱塞泵孔Ⅱ相连通;所述柱塞泵孔Ⅰ和柱塞泵孔Ⅱ同时与电机轴承工作孔相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ABS...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海军王光明周继福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华渝电气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