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真空注射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74095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08 14: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真空注射模具,包括带有模芯的动模和带有膜腔的定模,所述定模相对动模的表面设置有同心的环形气体通道和密封圈,所述定模内还设置有一抽气通道,该抽气通道的一端与环形气体通道连通,另一端穿通于定模侧壁并形成一抽气接口,所述环形气体通道与膜腔之间还设置有若干呈放射状的气缝,当所述定模和动模合模时,所述气缝朝向膜腔一端的第一端口小于朝向环形气体通道一端的第二端口,注塑出来的产品边缘光滑,不会形成毛边,且由于真空注射,型腔内不会出现气泡,避免产品烧焦,注塑之后的产品质量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真空注射模具
本技术涉及注射模具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适用真空注射的模具。
技术介绍
金属制品相比,塑胶产品的生产效率高,重量轻,防腐性好,应用比较广泛。注塑产品主要通过在模具内注射熔化的塑料进行冷却塑造成形,对模具的结构要求高。注塑模具通常为上模板和下模板组成,上模板和下模板中的模芯相配合而得到产品的形腔,熔化的塑料从浇口射入形腔进行填充。在模具闭合后,上模板和下模板中的模芯形成密闭的形腔,只通过浇口与外界相通,形腔内保留有空气,熔化的塑料从浇口射入时,浇口被塑料塞满,形腔内的空气无法逸出,对形腔的填充效果产生一定的影响,特别是在注塑薄壁深腔类产品的时候,容易出现残缺,降低了产品合格率。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真空注射、防止型腔空气滞留而烧焦产品的模具。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真空注射模具,包括带有模芯的动模和带有膜腔的定模,所述定模相对动模的表面设置有同心的环形气体通道和密封圈,所述定模内还设置有一抽气通道,该抽气通道的一端与环形气体通道连通,另一端穿通于定模侧壁并形成一抽气接口,所述环形气体通道与膜腔之间还设置有若干呈放射状的气缝,当所述定模和动模合模时,所述气缝朝向膜腔一端的第一端口小于朝向环形气体通道一端的第二端口。进一步优化为:于每一气缝的第一端口处均设置有启闭结构,所述启闭结构包括可封住第一端口的启闭块,该启闭块的一端铰接于第一端口的口边,另一端铰接有一抵挡块,所述抵挡块与启闭块呈一角度且抵挡块相对启闭块的另一端抵靠在气缝的缝壁上;所述启闭块与气缝的缝壁之间设置有一驱使启闭块向膜腔转动的第一弹性件,所述抵挡块与启闭块之间设置有驱使抵挡块向启闭块转动的第二弹性件,且于抵挡块和气缝之间设置有限位块,当抵挡块限位于限位块时,所述抵挡块限制启闭块向膜腔转动且使得启闭块刚好封闭所述第一端口。进一步优化为:所述启闭结构的启闭块于第一端口处设置有对称的两块,两块所述的启闭块相离的一端与气缝的缝壁铰接,两块所述启闭块相对的一端均铰接有一抵挡块,所述抵挡块与启闭块呈一角度且抵挡块相对启闭块的另一端抵靠在气缝的缝壁上;所述启闭块与气缝的缝壁之间设置有一驱使启闭块向膜腔转动的第一弹性件,所述抵挡块与启闭块之间设置有驱使抵挡块向启闭块转动的第二弹性件,且于抵挡块和气缝之间设置有限位块,当抵挡块限位于限位块时,所述抵挡块限制启闭块向膜腔转动且使得两块所述启闭块刚好封闭所述第一端口。进一步优化为:所述启闭块与抵挡块之间的角度为30-45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在进行抽真空的时候,负压从抽气通道作用于环形气体通道,然后直接作用到抵挡块上,抵挡块抵靠在气缝缝壁上的一端被负压拉动,使得抵挡块与启闭块之间的角度变大,从而第二弹性件拉着启闭块做远离型腔的转动运动,同时第一弹性件被压缩,此时,启闭块将气缝的第一端口打开,处于型腔内的空气将被吸出形成真空,而一旦当型腔形成真空之后,气缝与型腔之间的压强达到平衡,第一弹性件将驱动启闭块做向型腔转的运动,同时抵挡块也在第二弹性件的作用下做向启闭块转动的运动,直到,抵挡块限位于限位块上时,启闭块刚好将第一端口封住;当注胶时,塑料注满这个产品型腔之后,熔融的塑料将会对气缝的第一端口进行作用,由于第一端口设置的口径小,根据F=P*S,塑胶作用在第一端口处的力非常小,而且由于设置的启闭结构,当塑胶作用在启闭块上时,启闭块上的力将传递给抵挡块,由于抵挡块的另一端抵靠在气缝的缝壁上,且抵挡块与启闭块之间的额夹角为30-45°,从而抵挡块与缝壁之间的夹角将呈45-60°的锐角,当抵挡块接受到来自启闭件的力时,抵挡块将以与缝壁呈45-60°的力作用到缝壁上,形成一个锁死角,避免启闭块被型腔内的塑胶反向推动,从而使得注塑出来的产品边缘光滑,不会形成毛边,且由于真空注射,型腔内不会出现气泡,避免产品烧焦,注塑之后的产品质量高。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施例中的模具合模状态下的剖视图;图2为本实施例中的定模启闭结构闭合时的状态图;图3为图2的A部放大图;图4为本实施例中的定模启闭结构开启时的状态图;图5为图4的B部放大图。图中,1、动模;11、模芯;12、注胶口;2、定模;21、热流道;22、抽气通道;23、膜腔;3、密封圈;4、环形气体通道;5、气缝;61、启闭块;62、抵挡块;7、限位块;81、第一弹性件;82、第二弹性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技术作进一步详述,以下实施例只是描述性的,不是限定性的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实施例一参见附图1,真空注射模具在合模时,设置在最外圈的密封圈3将在定模2和动模1的压力下使得模芯11和膜腔23配合形成的产品型腔形成一个密封的空间,接着抽气设备通过抽气接口、抽气通道22作用于环形气体通道4,使得环形气体通道4产生负压作用于气缝5,多条气氛将直接作用于型腔,将型腔中的空气抽出。可以看到气缝5在设置的时候,截面设置成直角梯形,且靠近环形气体通道4的第二端口大于靠近型腔的第一端口,这种设置方式,当环形气体通道4的负压吸力一样时,第一端口产生的负压会比第二端口更大。参见附图3-4,为抽真空状态时,设置在气缝5第一端口处的启闭结构状态图,在此时,从环形气体通道4处过来的负压直接作用在气缝5的抵挡块62上,抵挡块62的自由端,也即,抵挡块62抵接在气缝5缝壁的那一端将被负压拉动,使得抵挡块62与启闭块61之间的角度变大,从而第二弹性件82拉着启闭块61做远离型腔的转动运动,同时第一弹性件81被压缩,此时,设置在第一端口的两个启闭块61将气缝5的第一端口打开,处于型腔内的空气将被吸出形成真空,而一旦当型腔形成真空之后,气缝5与型腔之间的压强达到平衡,第一弹性件81将驱动启闭块61做向型腔转的运动,同时抵挡块62也在第二弹性件82的作用下做向启闭块61转动的运动,直到,抵挡块62限位于限位块7上时,启闭块61刚好将第一端口封住。然后参见附图2-3,此时为注胶状态时的状态图,当型腔被抽成真空之后,设置在定模2部位的热流道21内的熔融塑胶流经注胶口12注入到型腔中,由于注塑前型腔内的空气已经被抽成真空状态,注塑过程不可能将空气困在产品内,产品能够正常成型,避免产品烧焦。当型腔被充形满之后,为了保证产品的结构力学性能,需要继续对型腔加压并保压,此时型腔将对气缝5的第一端口施加压力,设置在第一端口处的启闭块61将直接受力,由于气缝5的第一端口设置的小,根据F=P*S,塑胶作用在第一端口处的力非常小,也即,每块启闭块61收到的压力也非常小,并且当塑胶作用在启闭块61上时,启闭块61上的力将传递给抵挡块62,由于抵挡块62的另一端抵靠在气缝5的缝壁上,且抵挡块62与启闭块61之间的额夹角为30-45°,从而抵挡块62与缝壁之间的夹角将呈45-60°的锐角,当抵挡块62接受到来自启闭件的力时,抵挡块62将以与缝壁呈45-60°的力作用到缝壁上,只要满足抵挡块62与缝壁之间的摩擦力大于抵挡块62在缝壁上的水平分力,就能实现一个锁死角,即满足,F*tanα*μ>F*cosα,这里的α为45-60°,所以tanα>cosα,且μ众所周知是小于1的系数,从上述条件来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真空注射模具

【技术保护点】
一种真空注射模具,包括带有模芯(11)的动模(1)和带有膜腔(23)的定模(2),所述定模(2)相对动模(1)的表面设置有同心的环形气体通道(4)和密封圈(3),所述定模(2)内还设置有一抽气通道(22),该抽气通道(22)的一端与环形气体通道(4)连通,另一端穿通于定模(2)侧壁并形成一抽气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气体通道(4)与膜腔(23)之间还设置有若干呈放射状的气缝(5),当所述定模(2)和动模(1)合模时,所述气缝(5)朝向膜腔(23)一端的第一端口小于朝向环形气体通道(4)一端的第二端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真空注射模具,包括带有模芯(11)的动模(1)和带有膜腔(23)的定模(2),所述定模(2)相对动模(1)的表面设置有同心的环形气体通道(4)和密封圈(3),所述定模(2)内还设置有一抽气通道(22),该抽气通道(22)的一端与环形气体通道(4)连通,另一端穿通于定模(2)侧壁并形成一抽气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气体通道(4)与膜腔(23)之间还设置有若干呈放射状的气缝(5),当所述定模(2)和动模(1)合模时,所述气缝(5)朝向膜腔(23)一端的第一端口小于朝向环形气体通道(4)一端的第二端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注射模具,其特征在于,于每一气缝(5)的第一端口处均设置有启闭结构,所述启闭结构包括可封住第一端口的启闭块(61),该启闭块(61)的一端铰接于第一端口的口边,另一端铰接有一抵挡块(62),所述抵挡块(62)与启闭块(61)呈一角度且抵挡块(62)相对启闭块(61)的另一端抵靠在气缝(5)的缝壁上;所述启闭块(61)与气缝(5)的缝壁之间设置有一驱使启闭块(61)向膜腔(23)转动的第一弹性件(81),所述抵挡块(62)与启闭块(61)之间设置有驱使抵挡块(62)向启闭块(61)转动的第二弹性件(8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万渝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三顺机械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