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放电铣削绝缘材料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740578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08 14: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放电铣削绝缘材料的装置,包括:导电流体箱,带电极,第一带筒,第二带筒,导电块。使用时,首先将覆盖有辅助电极层的待加工工件装夹,再将带电极贴近工件的待加工区域,启动本装置使带电极运动,带电极穿过导电流体箱后自身会带有导电流体,当其通过待加工区域时会将导电流体涂覆到该区域的表面,使导电流体通过辅助电极层与电源的一极导通,形成放电条件,从而实现放电加工绝缘工件材料的目的。该过程中虽然待加工区域的导电流体会不断被蚀除,但不断有带有新的导电流体的带电极经过为该区域补充导电流体,从而使该区域始终能建立放电条件,且该过程不需要煤油等易燃物的参与,故消除了安全隐患,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难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放电铣削绝缘材料的装置
本技术涉及电加工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放电铣削绝缘材料的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加工领域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绝缘材料需要进行铣削加工。现以在工程中涉及较多的绝缘陶瓷材料为例,该类产品因硬度高、强度大、耐磨损等优势而被广泛应用,然而就铣削加工而言,此类材料因本身脆性的特质,而难以满足常规的加工工序,这无疑极大限制了该材料的应用范围。就现有技术而言,不受材料的硬度和脆性等影响的加工方法为电火花加工法,其中针对绝缘材料来讲,最优的电火花加工法是辅助电极法,然而该方法仍存在一定的不足。一方面,该加工环节中所采用的介质为煤油,这在实际操作中存在一定的火灾隐患;另一方面,由于受到碳膜形成质量的影响,该加工过程存在不稳定的现象。因此,如何在保证铣削绝缘材料加工过程稳定的同时,降低安全隐患,是现阶段该领域亟待解决的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放电铣削绝缘材料的装置,该装置能够在保证绝缘材料加工过程稳定的同时,降低安全隐患,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难题。一种放电铣削绝缘材料的装置,用于铣削加工,包括:导电流体箱,从所述导电流体箱的内部穿过的带电极,与所述带电极的一端相连的第一带筒,与所述带电极的另一端相连的第二带筒,与电源的一极相连、且与所述带电极相接触的导电块;待加工工件的待加工区域与所述带电极相贴近,所述导电流体箱内装有导电流体。优选的,所述放电铣削绝缘材料的装置,还包括:用于对所述带电极起引导作用的第一导向轮。优选的,所述放电铣削绝缘材料的装置,还包括:用于对所述带电极起引导作用的第二导向轮。优选的,所述放电铣削绝缘材料的装置,所述导电流体为导电油墨。优选的,所述放电铣削绝缘材料的装置,所述第一带筒为用于放出所述带电极的吐带筒,所述第二带筒为用于收卷所述带电极的收带筒,待加工工件的待加工区域、与所述导电流体箱和第二带筒之间的所述带电极相贴近。优选的,所述放电铣削绝缘材料的装置,所述待加工工件表面的辅助电极层和所述导电块分别与电源的正极和负极相连接。本技术提供的放电铣削绝缘材料的装置,包括:导电流体箱,从所述导电流体箱的内部穿过的带电极,与所述带电极的一端相连的第一带筒,与所述带电极的另一端相连的第二带筒,与电源的一极相连、且与所述带电极相接触的导电块;待加工工件的待加工区域与所述带电极相贴近,所述导电流体箱内装有导电流体。使用时,首先将覆盖有辅助电极层的待加工工件装夹固定,再将带电极贴近其待加工区域,启动本装置,而后带电极开始运动,在其穿过导电流体箱后自身会带有导电流体,当带有导电流体的带电极触碰到工件的待加工区域时,导电流体将会涂覆到待加工区域表面,涂覆在工件待加工区域表面的导电流体通过辅助电极层与电源的一极导通,从而与带电极之间形成放电条件,产生火花放电,由于火花放电的热效应及爆炸效应,火花放电效应不仅会蚀除导电流体,同时也会去除被导电流体覆盖的待加工区域的工件材料从而达到放电加工绝缘工件材料的目的。该过程中虽然待加工区域的导电流体会不断被火花放电效应蚀除,然而随着带电极的运动,又不断有带有新的导电流体的带电极经过待加工区域为该区域不断地补充导电流体,从而使该区域始终能建立放电条件;且以上的环节完全不需要煤油等易燃物的参与,故而从根本上消除了安全隐患;还可以通过控制带电极的运动速度来控制导电流体的施加量和施加速度,使得待加工区域能快速且稳定地建立放电条件。因此,该装置能够在保证绝缘材料铣削加工过程稳定的同时,消除了安全隐患,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难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放电铣削绝缘材料的装置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放电铣削绝缘材料的装置的导电流体箱局部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放电铣削绝缘材料的装置的加工区域放电加工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放电铣削绝缘材料的装置电蚀示意图。图1-图4中:导电流体箱—1、带电极—2、第一带筒—3、第二带筒—4、导电块—5、第一导向轮—6、第二导向轮—7、第三导向轮—8、第四导向轮—9、第五导向轮—10、电源—11、待加工工件—12、辅助电极层—13、导电流体—14、电蚀坑—15。具体实施方式本具体实施方式的核心在于提供一种放电铣削绝缘材料的装置,该装置能够在保证绝缘材料铣削加工过程稳定的同时,降低安全隐患,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难题。以下,参照附图对实施例进行说明。此外,下面所示的实施例不对权利要求所记载的
技术实现思路
起任何限定作用。另外,下面实施例所表示的构成的全部内容不限于作为权利要求所记载的技术的解决方案所必需的。本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放电铣削绝缘材料的装置,可以用于铣削加工,包括:导电流体箱1,带电极2,第一带筒3,第二带筒4,导电块5。其中,导电流体箱1内部装有导电流体14;带电极2从导电流体箱1的内部穿过,第一带筒3与带电极2的一端相连,第二带筒4与带电极2的另一端相连;导电块5与带电极2相接触、且与电源11的一极相连,且导电块5为固定的,不随带电极2的运动而运动;待加工工件12的表面覆盖有辅助电极层13,该辅助电极层13与电源11的一极相连;待加工工件12的待加工区域与带电极2相贴近。本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放电铣削绝缘材料的装置使用时,首先将覆盖有辅助电极层13的待加工工件12装夹固定,再将带电极2贴近其待加工区域,启动本装置,而后带电极2开始运动,在其穿过导电流体箱1后自身会带有导电流体14,当带有导电流体14的带电极2触碰到工件12的待加工区域时,导电流体14将会涂覆到待加工区域表面,涂覆在待加工区域表面的导电流体14通过辅助电极层13与电源11的一极导通,从而与带电极2之间形成放电条件,产生火花放电,由于火花放电的热效应及爆炸效应,火花放电效应不仅会蚀除导电流体14,同时也会去除被导电流体14覆盖的待加工区域的工件材料,形成电蚀坑15,从而达到放电加工绝缘工件材料的目的。该过程中虽然待加工区域的导电流体14会不断被火花放电效应蚀除,然而随着带电极2的运动,又不断有带有新的导电流体14的带电极2经过待加工区域为该区域不断地补充导电流体14,从而使该区域始终能建立放电条件,且以上的环节完全不需要煤油等易燃物的参与,故而从根本上消除了安全隐患;还可以通过控制带电极2的运动速度来控制导电流体14的施加量和施加速度,使得待加工区域能快速且稳定地建立放电条件。因此,该装置能够在保证绝缘材料铣削加工过程稳定的同时,消除了安全隐患,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难题。具体请详见图1-图4。本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放电铣削绝缘材料的装置,为了使本装置适应具体的待加工工件12的尺寸、角度、位置等条件,可以设有第一导向轮6、第二导向轮7、第三导向轮8、第四导向轮9、第五导向轮10用于引导带电极2的运行轨迹。具体请详见图1-图4。本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放电铣削绝缘材料的装置,所采用的导电流体14可以为导电油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放电铣削绝缘材料的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放电铣削绝缘材料的装置,用于铣削加工,其特征在于,包括:导电流体箱(1),从所述导电流体箱(1)的内部穿过的带电极(2),与所述带电极(2)的一端相连的第一带筒(3),与所述带电极(2)的另一端相连的第二带筒(4),与电源(11)的一极相连、且与所述带电极(2)相接触的导电块(5);待加工工件(12)的待加工区域与所述带电极(2)相贴近,所述导电流体箱(1)内装有导电流体(1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放电铣削绝缘材料的装置,用于铣削加工,其特征在于,包括:导电流体箱(1),从所述导电流体箱(1)的内部穿过的带电极(2),与所述带电极(2)的一端相连的第一带筒(3),与所述带电极(2)的另一端相连的第二带筒(4),与电源(11)的一极相连、且与所述带电极(2)相接触的导电块(5);待加工工件(12)的待加工区域与所述带电极(2)相贴近,所述导电流体箱(1)内装有导电流体(1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放电铣削绝缘材料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对所述带电极(2)起引导作用的第一导向轮(6)。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放电铣削绝缘材料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江文程杰于兆勤郭钟宁陈少国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工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