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药药材压滤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737254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08 14: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中药药材压滤罐,包括:上下均开口的圆柱状上罐和与上罐相配接的下罐,上罐底部设有一环形结构的支撑板,支撑板正中设有一用于取出药渣的落渣口且支撑板上还环形阵列排布有用于排液的滤孔,支撑板上远离下罐的一侧设有一环绕落渣口的环形凸台且凸台上固接有弹性过滤网罩,过滤网罩上端设有一封板且封板上设有用于置入中药药渣的入渣口,入渣口处配接有一封盖且封板上端还固接有一按压架;下罐上端开口且其下端设有一排液口,下罐内壁上设有一倒U型支架且支架靠近上罐的一端设有一支撑柱,支撑柱上端设有一用于与落渣口相配接且带滤孔的封堵板;当上罐与下罐配接紧密时,封堵板恰好与落渣口配接紧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药药材压滤罐
本专利技术属于制药机械设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中药药材压滤罐。
技术介绍
在中药材的加工过程中,中药材需要经过多道加工工序,在经过蒸煮过的中药材,为了能充分提取中药材中的有效成分,需要进行挤压过滤出药材中的药汁,传统的挤压装置存在结构复杂,操作难度大等缺点。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专利ZL201520393197.X公开有一种中药材压滤罐,包括罐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的内部设有支座,所述支座上设有弹性过滤网罩,所述弹性过滤网罩的上端设有连接板,所述罐体的顶部设有左、右两气缸,且左、右两气缸的活塞杆向下伸缩入罐体内,所述活塞杆的下端与连接板固定连接。本专利技术挤压效果好,药材中的残余药液能彻底挤出。虽然上述技术方案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上述技术问题,但是,其自身仍然存在一些技术问题亟待解决,如: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操作者很容易将中药药材置入弹性过滤网罩内,却很难将过滤完成的中药药渣自弹性过滤网罩内取出,从而为接下来的使用过程带来不小的困扰,亟待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相较于现有技术而言,既能够将药材中的残余药液能彻底挤出,而且还能够很便捷地将将过滤完成的中药药渣自弹性过滤网罩内取出的中药药材压滤罐。本专利技术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中药药材压滤罐,包括:上下均开口的圆柱状上罐和与所述上罐相配接的下罐,所述上罐底部设有一环形结构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正中设有一用于取出药渣的落渣口且所述支撑板上还环形阵列排布有用于排液的滤孔,所述支撑板上远离所述下罐的一侧设有一环绕所述落渣口的环形凸台且所述凸台上固接有弹性过滤网罩,所述过滤网罩上端设有一封板且所述封板上设有用于置入中药药渣的入渣口,所述入渣口处配接有一封盖且所述封板上端还固接有一按压架;所述下罐上端开口且其下端设有一排液口,所述下罐内壁上设有一倒U型支架且所述支架靠近上罐的一端设有一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上端设有一用于与所述落渣口相配接且带滤孔的封堵板;当上罐与下罐配接紧密时,所述封堵板恰好与所述落渣口配接紧密。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有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改进之处在于:将整体式结构的压滤罐改进为上下结构,即:上下均开口的圆柱状上罐和与所述上罐相配接的下罐,基于此设计,上罐和下罐之间可以处于相互分离和相互配接两种状态。当上罐与下罐配接紧密时,所述封堵板恰好与所述落渣口配接紧密,此时,操作者可自入渣口内置入中药药渣,然后,挤压按压架即可实现对过滤网罩内的中药药渣进行有效压滤;当上罐与下罐相互分离时,封堵板与落渣口相互分离,此时,中药药渣会自落渣口内掉落。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在操作者压滤步骤时,可在下罐排液口下放置一药液收集器;当压滤完成之后,即将该药液收集器取走,然后,在下罐排液口下放置一药渣收集器;然后,操作者将上罐与下罐分离,一般是将上罐抬高,此时,封堵板与落渣口相互分离,过滤网罩内的药渣会自过滤网罩内脱落,落至下罐内,进而掉落至所述药渣收集器内。需要说明的是:药液收集器和药渣收集器并非本专利技术的相关组件,其形状,结构,尺寸大小根据操作者的需求选择即可。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上罐底部设有一环形结构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正中设有一用于取出药渣的落渣口且所述支撑板上还环形阵列排布有用于排液的滤孔,所述支撑板上远离所述下罐的一侧设有一环绕所述落渣口的环形凸台且所述凸台上固接有弹性过滤网罩,所述过滤网罩上端设有一封板且所述封板上设有用于置入中药药渣的入渣口,所述入渣口处配接有一封盖且所述封板上端还固接有一按压架。其中:支撑板,安装在所述上罐底部,起基本的承载作用,其为环形结构且其正中设有落渣口,用于方便压滤完成的中药药渣自该落渣口脱落,为方便压滤出的药液滴落至下罐,所述支撑板上还设有滤孔;为了方便安装过滤网罩的底端,所述支撑板上还设有一环形凸台。过滤网罩,是本专利技术的关键部件,用于盛放中药药渣,其远离支撑板的一端设有封板;为了便于将中药药渣置入该过滤网罩内,所述封板上设有一入渣口;为了防止置入过滤网罩内的中药药渣脱落,本专利技术设计有一能够封闭所述入渣口的封盖;按压架,能够方便操作者的具体操作,其安装在所述封板上。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下罐上端开口且其下端设有一排液口,所述下罐内壁上设有一倒U型支架且所述支架靠近上罐的一端设有一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上端设有一用于与所述落渣口相配接且带滤孔的封堵板;当上罐与下罐配接紧密时,所述封堵板恰好与所述落渣口配接紧密。其中:下罐上端开口,用于与上罐下端相承接,其下端设有一排液口,用于将滴落其上的药液排出至放置在排液口下的药液收集器内。支架,起基本的承接作用,方便在其上安装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上端设有一能够与所述落渣口相配接的封堵板。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操作者可先将下罐固定,然后,在其排液口的正下方放置一药液收集器,然后,将上罐吊装至所述下罐上,并将二者之间紧密配接,当上罐与下罐配接紧密时,所述封堵板恰好与所述落渣口配接紧密。之后,操作者可将上罐内的按压架提升至方便操作的位置即可,然后,打开入渣口的封盖,将中药药渣置入,扣合封盖,之后,挤压按压架,在按压架向下移动的过程中,逐步地对过滤网罩内的药渣进行压滤,压滤产生的药液会自支撑板或封堵板上的滤孔滴落至下罐内,然后,自下罐的排液口滴落至药液收集器内。当压滤完成后,操作者将药液收集器移走,然后,将药渣收集器放置在下罐的排液口正下方,之后可将上罐吊起,此时,封堵板与落渣口相互分离,过滤网罩内的药渣会自过滤网罩内脱落,落至下罐内,进而掉落至所述药渣收集器内。在上述设计中,当压滤完成后,过滤网罩最终是处于压缩状态,此时,即使通过移走上罐来暴露落渣口,也很难将过滤网罩内的中药药渣全部清除,故本专利技术还可以采用如下技术措施:所述上罐上端设有一环形防尘盖且其正中设有一方便按压架通过的通孔,所述按压架上对称地设有两容置槽且两所述容置槽内分别配接有一限位栓,当两限位栓分别进入其对应侧的容置槽内时,按压架即能沿着通孔上下移动;当按压架的上端暴露在所述通孔外且两限位栓分别暴露在其对应侧的容置槽外时,按压架能稳定地暴露在防尘盖外。基于此设计,按压架存在两种状态,其一是:两限位栓分别进入其对应侧的容置槽内,此时,按压架能够沿着通孔上下移动,方便操作者自入渣口置入中药药渣,同时,方便操作者挤压按压架完成压滤;其二是:当按压架暴露在通孔外时,操作者通过将两限位栓分别自其对应侧的容置槽内取出,此时,按压架的位置能够稳定地暴露在防尘盖外,同时,将所述过滤网罩拉伸至最大状态,以方便其内的中药药渣自落渣口脱落。为了防止两限位栓全部进入其对应侧的容置槽内,进而造成操作程序上的麻烦,本专利技术还可以采用如下技术措施:两所述限位栓远离其对应侧的容置槽的一端均设有止入把手。操作者通过拉动止入把手,可将两限位栓分别自其对应侧的容置槽拉出。考虑到本专利技术不只用于压滤单一药材,为防止在先压滤的药材会对在后压滤的药材产生影响,本专利技术还可以采用如下技术措施:还包括一能够与上罐相配接的清洁罐,所述清洁罐上端开口且其下端正中通过轴承配接有一传动轴,所述传动轴上端固接有一能够伸入所述过滤网罩内的清洁杆且所述清洁杆上设有若干橡胶材质的清洁头。基于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中药药材压滤罐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中药药材压滤罐,其特征在于:包括:上下均开口的圆柱状上罐(1)和与所述上罐(1)相配接的下罐(2),所述上罐(1)底部设有一环形结构的支撑板(3),所述支撑板(3)正中设有一用于取出药渣的落渣口(4)且所述支撑板(3)上还环形阵列排布有用于排液的滤孔(5),所述支撑板(3)上远离所述下罐(2)的一侧设有一环绕所述落渣口(4)的环形凸台(6)且所述凸台(6)上固接有弹性过滤网罩(7),所述过滤网罩(7)上端设有一封板(8)且所述封板(8)上设有用于置入中药药渣的入渣口(9),所述入渣口(9)处配接有一封盖(10)且所述封板(8)上端还固接有一按压架(11);所述下罐(2)上端开口且其下端设有一排液口(12),所述下罐(2)内壁上设有一倒U型支架(13)且所述支架(13)靠近上罐(1)的一端设有一支撑柱(14),所述支撑柱(14)上端设有一用于与所述落渣口(4)相配接且带滤孔(5)的封堵板(15);当上罐(1)与下罐(2)配接紧密时,所述封堵板(15)恰好与所述落渣口(4)配接紧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药药材压滤罐,其特征在于:包括:上下均开口的圆柱状上罐(1)和与所述上罐(1)相配接的下罐(2),所述上罐(1)底部设有一环形结构的支撑板(3),所述支撑板(3)正中设有一用于取出药渣的落渣口(4)且所述支撑板(3)上还环形阵列排布有用于排液的滤孔(5),所述支撑板(3)上远离所述下罐(2)的一侧设有一环绕所述落渣口(4)的环形凸台(6)且所述凸台(6)上固接有弹性过滤网罩(7),所述过滤网罩(7)上端设有一封板(8)且所述封板(8)上设有用于置入中药药渣的入渣口(9),所述入渣口(9)处配接有一封盖(10)且所述封板(8)上端还固接有一按压架(11);所述下罐(2)上端开口且其下端设有一排液口(12),所述下罐(2)内壁上设有一倒U型支架(13)且所述支架(13)靠近上罐(1)的一端设有一支撑柱(14),所述支撑柱(14)上端设有一用于与所述落渣口(4)相配接且带滤孔(5)的封堵板(15);当上罐(1)与下罐(2)配接紧密时,所述封堵板(15)恰好与所述落渣口(4)配接紧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药药材压滤罐,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罐(1)上端设有一环形防尘盖(16)且其正中设有一方便按压架(11)通过的通孔(17),所述按压架(11)上对称地设有两容置槽(18)且两所述容置槽(18)内分别配接有一限位栓(19),当两限位栓(19)分别进入其对应侧的容置槽(18)内时,按压架(11)即能沿着通孔(17)上下移动;当按压架(11)的上端暴露在所述通孔(17)外且两限位栓(19)分别暴露在其对应侧的容置槽(18)外时,按压架(11)能稳定地暴露在防尘盖(16)外。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中药药材压滤罐,其特征在于:两所述限位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国民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国民制药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