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中药药材压滤罐,包括:圆柱状上罐,独立设置的过滤装置和与上罐相配接的下罐,上罐上端设有一环形顶板且顶板正中设有一通孔,顶板下端对称地设有一对连接板且两连接板底端共同固接有一连接环;过滤装置包括:一圈底环和固接在底环上的过滤网罩,过滤网罩上端设有一封板且封板上设有用于置入中药药渣的入渣口,入渣口处配接有一封盖且封板上端还固接有一能沿通孔上下移动的按压架;下罐上端开口且其下端设有一排液口,下罐内壁上设有一倒U型支架且支架靠近上罐的一端设有一支撑柱,支撑柱上端设有一支撑板且支撑板上分布有若干滤孔,支撑板上还设有两圈凹槽,由外至内依次为:与连接环相配接的外凹槽和与底环相配接的内凹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药药材压滤罐
本专利技术属于制药机械设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中药药材压滤罐。
技术介绍
在中药材的加工过程中,中药材需要经过多道加工工序,在经过蒸煮过的中药材,为了能充分提取中药材中的有效成分,需要进行挤压过滤出药材中的药汁,传统的挤压装置存在结构复杂,操作难度大等缺点。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专利ZL201520393197.X公开有一种中药材压滤罐,包括罐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的内部设有支座,所述支座上设有弹性过滤网罩,所述弹性过滤网罩的上端设有连接板,所述罐体的顶部设有左、右两气缸,且左、右两气缸的活塞杆向下伸缩入罐体内,所述活塞杆的下端与连接板固定连接。本专利技术挤压效果好,药材中的残余药液能彻底挤出。虽然上述技术方案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上述技术问题,但是,其自身仍然存在一些技术问题亟待解决,如: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操作者很容易将中药药材置入弹性过滤网罩内,却很难将过滤完成的中药药渣自弹性过滤网罩内取出,从而为接下来的使用过程带来不小的困扰,亟待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相较于现有技术而言,既能够将药材中的残余药液能彻底挤出,而且还能够很便捷地将将过滤完成的中药药渣自弹性过滤网罩内取出的中药药材压滤罐。本专利技术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中药药材压滤罐,包括:圆柱状上罐,独立设置的过滤装置和与所述上罐相配接的下罐,所述上罐上端设有一环形顶板且所述顶板正中设有一通孔,所述顶板下端对称地设有一对连接板且两所述连接板底端共同固接有一连接环;所述过滤装置包括:一圈底环和固接在所述底环上的过滤网罩,所述过滤网罩上端设有一封板且所述封板上设有用于置入中药药渣的入渣口,所述入渣口处配接有一封盖且所述封板上端还固接有一能沿通孔上下移动的按压架;所述下罐上端开口且其下端设有一排液口,所述下罐内壁上设有一倒U型支架且所述支架靠近上罐的一端设有一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上端设有一支撑板且所述支撑板上分布有若干滤孔,所述支撑板上还设有两圈凹槽,由外至内依次为:能够与所述连接环相配接的外凹槽和能够与所述底环相配接的内凹槽。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有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改进之处在于:将整体式结构的压滤罐改进为上下结构,即:包括:圆柱状上罐,独立设置的过滤装置和与所述上罐相配接的下罐,基于此设计,上罐,过滤装置和下罐之间可以处于相互分离和相互配接不同的状态。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上罐上端设有一环形顶板且所述顶板正中设有一通孔,所述顶板下端对称地设有一对连接板且两所述连接板底端共同固接有一连接环。其中:顶板,安装在所述上罐顶部,起基本的承载作用,其为环形结构且其正中设有通孔,用于方便按压架沿其通过。连接板,是上罐中的连接部件,用于将连接环与上罐的顶板连接起来。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过滤装置包括:一圈底环和固接在所述底环上的过滤网罩,所述过滤网罩上端设有一封板且所述封板上设有用于置入中药药渣的入渣口,所述入渣口处配接有一封盖且所述封板上端还固接有一能沿通孔上下移动的按压架。其中:底环,起基本的承接作用,方便安装过滤网罩,所述过滤网罩上端设有一封板且所述封板上设有用于置入中药药渣的入渣口,所述入渣口处配接有一封盖且所述封板上端还固接有一能沿通孔上下移动的按压架。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下罐上端开口且其下端设有一排液口,所述下罐内壁上设有一倒U型支架且所述支架靠近上罐的一端设有一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上端设有一支撑板且所述支撑板上分布有若干滤孔,所述支撑板上还设有两圈凹槽,由外至内依次为:能够与所述连接环相配接的外凹槽和能够与所述底环相配接的内凹槽。其中:下罐,其上端开口且用于与上罐下端相承接,其下端设有一排液口,用于将滴落其上的药液排出至放置在排液口下的药液收集器内。倒U型支架,起基本的连接作用,其上用于安装支撑柱以及支撑板。支撑板,是下罐的关键部件,其上设有若干便于药液通过的滤孔;此外,其上还设有两圈凹槽,由外至内依次为:能够与所述连接环相配接的外凹槽和能够与所述底环相配接的内凹槽。在实际使用中,操作者需要先将下罐的位置设定好,将过滤装置的底环配接入下罐承接板上的内凹槽中,之后,再将上罐的连接环配接入下罐承接板上的外凹槽中,此三者之间即配接完毕。接下来,操作者可自入渣口内置入中药药渣,扣合封盖,然后,挤压按压架即可实现对过滤网罩内的中药药渣进行有效压滤。当需要将中药药渣自过滤网罩内取出时,操作者需要先将上罐与下罐分离,之后,将过滤网罩与下罐分离,即可将中药药渣取出,有效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在操作者压滤步骤时,可在下罐排液口下放置一药液收集器,需要说明的是:药液收集器并非本专利技术的相关组件,其形状,结构,尺寸大小根据操作者的需求选择即可。在上述设计中,当压滤完成后,过滤网罩最终是处于压缩状态,此时,即使通过移走上罐来暴露落渣口,也很难将过滤网罩内的中药药渣全部清除,故本专利技术还可以采用如下技术措施:所述按压架上对称地设有两容置槽且两所述容置槽内分别配接有一限位栓,当两限位栓分别进入其对应侧的容置槽内时,按压架即能沿着通孔上下移动;当按压架的上端暴露在所述通孔外且两限位栓分别暴露在其对应侧的容置槽外时,按压架能稳定地暴露在顶板外。基于此设计,按压架存在两种状态,其一是:两限位栓分别进入其对应侧的容置槽内,此时,按压架能够沿着通孔上下移动,方便操作者自入渣口置入中药药渣,同时,方便操作者挤压按压架完成压滤;其二是:当按压架暴露在通孔外时,操作者通过将两限位栓分别自其对应侧的容置槽内取出,此时,按压架的位置能够稳定地暴露在防尘盖外,同时,将所述过滤网罩拉伸至最大状态,以方便其内的中药药渣自落渣口脱落。为了防止两限位栓全部进入其对应侧的容置槽内,进而造成操作程序上的麻烦,本专利技术还可以采用如下技术措施:两所述限位栓远离其对应侧的容置槽的一端均设有止入把手。考虑到本专利技术不只用于压滤单一药材,为防止在先压滤的药材会对在后压滤的药材产生影响,本专利技术还可以采用如下技术措施:还包括一与所述上罐相配接的清洁罐,所述清洁罐上端开口且其内壁上还设有一倒U型支架且所述支架上端设有一环状承接板,所述承接板上还设有两圈凹槽,由外至内依次为:能够与所述连接环相配接的外凹槽和能与底环相配接的内凹槽;所述清洁罐下端正中通过轴承配接有一贯穿承接板的传动轴,所述传动轴上端固接有一能够伸入所述过滤网罩内的清洁杆且所述清洁杆上设有若干橡胶材质的清洁头。基于此清洁罐的设计,操作者可在压滤完成后,确认药渣已经掉落完全,然后,将过滤装置整体移至清洁罐上,具体配接方式为:将过滤装置的底环配接入清洁罐内支撑板的内凹槽中,然后,将清洁罐内的清洁杆伸入上罐的过滤网罩内,再将上罐和清洁罐配接紧密,二者之间的具体配接方式为:将上罐的连接环配接入清洁罐内支撑板的外凹槽内。之后,接通动力源,即可驱动传动轴,带动清洁杆旋转,以将过滤网罩内壁清洁干净。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保证清洁杆能够完全伸入过滤网罩内,操作者需要通过拉伸按压架以使得过滤网罩完全处于拉伸状态,或者,基于按压架上端限位栓的设计,将按压架的位置能够稳定地暴露在防尘盖外,以上两种方式,均可以实现将所述过滤网罩拉伸至最大状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中药药材压滤罐,其特征在于:包括:圆柱状上罐(1),独立设置的过滤装置和与所述上罐(1)相配接的下罐(2),所述上罐(1)上端设有一环形顶板(3)且所述顶板(3)正中设有一通孔(4),所述顶板(3)下端对称地设有一对连接板(5)且两所述连接板(5)底端共同固接有一连接环(6);所述过滤装置包括:一圈底环(7)和固接在所述底环(7)上的过滤网罩(8),所述过滤网罩(8)上端设有一封板(9)且所述封板(9)上设有用于置入中药药渣的入渣口(10),所述入渣口(10)处配接有一封盖(11)且所述封板(9)上端还固接有一能沿通孔(4)上下移动的按压架(12);所述下罐(2)上端开口且其下端设有一排液口(13),所述下罐(2)内壁上设有一倒U型支架(14)且所述支架(14)靠近上罐(1)的一端设有一支撑柱(15),所述支撑柱(15)上端设有一支撑板(16)且所述支撑板(16)上分布有若干滤孔(17),所述支撑板(16)上还设有两圈凹槽,由外至内依次为:能够与所述连接环(6)相配接的外凹槽(18)和能够与所述底环(7)相配接的内凹槽(19)。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药药材压滤罐,其特征在于:包括:圆柱状上罐(1),独立设置的过滤装置和与所述上罐(1)相配接的下罐(2),所述上罐(1)上端设有一环形顶板(3)且所述顶板(3)正中设有一通孔(4),所述顶板(3)下端对称地设有一对连接板(5)且两所述连接板(5)底端共同固接有一连接环(6);所述过滤装置包括:一圈底环(7)和固接在所述底环(7)上的过滤网罩(8),所述过滤网罩(8)上端设有一封板(9)且所述封板(9)上设有用于置入中药药渣的入渣口(10),所述入渣口(10)处配接有一封盖(11)且所述封板(9)上端还固接有一能沿通孔(4)上下移动的按压架(12);所述下罐(2)上端开口且其下端设有一排液口(13),所述下罐(2)内壁上设有一倒U型支架(14)且所述支架(14)靠近上罐(1)的一端设有一支撑柱(15),所述支撑柱(15)上端设有一支撑板(16)且所述支撑板(16)上分布有若干滤孔(17),所述支撑板(16)上还设有两圈凹槽,由外至内依次为:能够与所述连接环(6)相配接的外凹槽(18)和能够与所述底环(7)相配接的内凹槽(1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药药材压滤罐,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架(12)上对称地设有两容置槽(20)且两所述容置槽(20)内分别配接有一限位栓(21),当两限位栓(21)分别进入其对应侧的容置槽(20)内时,按压架(12)即能沿着通孔(4)上下移动;当按压架(12)的上端暴露在所述通孔(4)外且两限位栓(21)分别暴露在其对应侧的容置槽(20)外时,按压架(12)能稳定地暴露在顶板(3)外。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中药药材压滤罐,其特征在于:两所述限位栓(21)远离其对应侧的容置槽(20)的一端均设有止入把手(22)。4.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国民,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国民制药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