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周沛灵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清除皮肤表面脂肪颗粒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736765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08 14:41
本发明专利技术申请公开了一种用于清除皮肤表面脂肪颗粒的装置,其包括一个三层套筒结构的针筒,在装置可抽拉的内筒端面中心安装一根带有倒刺的针。工作时将外筒的口对准脂肪颗粒,向外抽拉中筒,利用负压使脂肪颗粒鼓起,再推动内筒使细针扎破脂肪颗粒,再次向外拉动装置中筒,将脂肪颗粒吸出皮肤表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清除皮肤表面脂肪颗粒的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美容院和家庭日常美容领域,特别是涉及清除皮肤表面脂肪颗粒的装置。
技术介绍
脂肪颗粒或者脂肪粒,是美容上的一个俗称。从医学角度讲,脂肪粒应该分为粟丘疹和汗管瘤两种,大家通常说的脂肪粒实际上是指粟丘疹。脂肪粒是一种长在皮肤上的白色小疙瘩,约针头般大小,看起来像是一个小白芝麻,一般在脸上,特别是女性的眼周。目前较为直接快速的清除脂肪颗粒的方法,为用粉刺针或其他种类的针挑开皮肤,挤出脂肪颗粒。而由于脂肪颗粒的位置较为靠近眼部,且皮肤较为柔软,用针挑时不好把握力度,操作较为困难,并且还容易引起感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操作方便的小型装置,用于清除脂肪颗粒。本专利技术为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新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该专利技术主要由一个三层套筒即外筒、中筒5、内筒9与一根细长的带有微小倒刺的针构成。在形状、构造及结合上,细针的近端固定在内筒远端面的中心部位即插针固定孔8处,抽拉内筒9可使细针经过中筒5的密封垫3上的密封圈4穿过外筒的吸气口1,到达皮肤。为保证抽拉结构的密封,中筒端面采用橡胶类弹性材料,该端面密封结构类似医用注射器。中筒内壁上设计了限位环6。在内筒的远端面和近端分别设置有排气孔7、10。该小型装置与单纯针挑的方式相比有以下优点:通过抽拉本装置的中筒5可以在皮肤表面形成负压,使脂肪颗粒鼓起,再推动本装置上带有消毒细针的内筒9,可以准确快速扎破脂肪表面的皮肤,避免了针挑过程中施力不便的问题;限位环6可精准控制针头2进入颗粒的深度,避免用力不当刺伤皮肤。通过抽拉本装置的中筒5,无需挤压脂肪颗粒即可将其从皮肤内吸出,准确定位和施力,同时更加容易保证操作过程的卫生。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清除皮肤表面脂肪颗粒的装置一较佳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请参阅图1,1为外筒吸气口,2为针头,3为中筒密封圈,4为针头密封圈,5为中筒,6为限位环,7为排气孔,8为插针固定孔,9为内筒,10为排气孔。本专利技术实施使用时,将针筒口部对准脂肪颗粒,使之成为密闭体系。缓慢向外抽动针筒中层5,使体系内压强减小,脂肪颗粒被吸至鼓起。推动内筒长针,戳破脂肪颗粒的皮肤表面。再次向外抽拉中筒5,将脂肪颗粒吸出。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专利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专利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用于清除皮肤表面脂肪颗粒的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脂肪颗粒清除装置,其特征在于由三层套筒与针构成,三层套筒由外到内,分别为外筒、中筒和内筒。其中中筒和内筒可抽拉,所述针的近端密封插接固定于内筒远端面中心并且所述针穿过位于中筒远端面中心的密封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脂肪颗粒清除装置,其特征在于由三层套筒与针构成,三层套筒由外到内,分别为外筒、中筒和内筒。其中中筒和内筒可抽拉,所述针的近端密封插接固定于内筒远端面中心并且所述针穿过位于中筒远端面中心的密封圈。2.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沛灵
申请(专利权)人:周沛灵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