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远明专利>正文

一种病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735508 阅读:1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08 14:40
一种病床,包括床体,配合安装在床体下侧的调节装置以及置于床体下方的移动底盘,所述调节装置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床体的下侧部位上,所述调节装置的另一端配合连接在移动底盘的底部上,所述床体包括床体框架、主床板、背靠床板、第一移动部件、第二移动部件,主床板固定连接在床体框架内的一侧方位上,背靠床板配合连接在床体框架内的另一侧方位上,第一移动部件和第二移动部件固定安装在床体框架底部的边框上。本发明专利技术调节高度时,移动底盘的液压缸推动调节装置的下固定架移动,调节装置顶起床体,使床体调整到略高于固定床位的位置,病人较省力的从病床挪动到别的固定床位上,病床不用时调节装置会折叠在一起,节省占用的空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病床
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疗
,具体涉及一种病床。
技术介绍
移动病床是关键时刻用来转移病人的,当移动病床从手术台挪动下病人后,移动病床载着病人移动到病房里,然后从移动病床挪动到固定床位上,在挪动时需要多人小心的拉扯住衣角平放到床位上,由于移动病床的脚架固定不能调节,所以会存在与床位不在一个水平面上,这会存在挪动过程中病人身体磕碰到床位边框,导致病人的伤口再度疼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解决上述问题的病床。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一种病床,包括床体,配合安装在床体下侧的调节装置以及置于床体下方的移动底盘,所述调节装置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床体的下侧部位上,所述调节装置的另一端配合连接在移动底盘的底部上,所述床体包括床体框架、主床板、背靠床板、第一移动部件、第二移动部件,床体框架为长方形框架结构,主床板固定连接在床体框架内的一侧方位上,背靠床板配合连接在床体框架内的另一侧方位上,背靠床板与床体框架的连接点为铰链连接,第一移动部件和第二移动部件固定安装在床体框架底部的边框上,第一移动部件的一侧边框铰链连接在背靠床板的底端上,第二移动部件的一侧边框铰链连接在主床板的底端上。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床体框架的两个短边框侧面上固定连接有防护板,防护板为两个实板状结构,防护板的顶端上开设有把手,床体框架的两个长边框侧面上分别配合安装有防护栏和挂板,防护栏上形成有多条栏杆和连接板,栏杆呈等间距的平行分布在防护栏上,栏杆的另一端与连接板铰接在一起,栏杆与连接板的连接点内安装有按钮,防护栏的底部上安装有U形扶手,U形扶手的两个边框通过偏心连动杆铰接在防护栏的底部上,偏心连动杆固定安装在床体框架的底部,偏心连动杆的尾部插入到调节装置的顶部内且固定连接在一起,床体框架的底部四个角落上安装有活动把手,床体框架内侧边框角落上固结有插口,插口为两个,两个插口置于靠床头的防护板的床体框架内侧边框上。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偏心连动杆为内部形成有空腔的薄壁状方形柱体结构,偏心连动杆的两个对应侧面上开有圆形通孔,偏心连动杆的空腔内放置有顶起板,顶起板的一侧上开有小圆孔,顶起板通过小圆孔与U形扶手的尾部插杆插接在一起,U形扶手的尾部插杆穿过圆形通孔与偏心连动杆连接为一体。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主床板包括主床板边框、主横板、滑动杆、支撑杆,主床板边框为长方形框架结构,主床板边框安放在床体框架的内侧边框上,主床板边框的长边框分为两节;节点处为铰链连接,主横板横向固定在主床板边框上,主横板为若干个,每一主横板与其相邻的为等间距的平行分布,滑动杆横向安装在主横板的底部,滑动杆的头部插入在第二移动部件的尾部内且呈滑动连接,滑动杆的延伸端与主床板边框的外侧边框连接在一起,支撑杆置于滑动杆的底部,支撑杆的两端固结在主床板边框的两个对应长边框上。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背靠床板包括背靠床板边框和背靠横板,背靠床板边框为方形框架结构,背靠床板边框的一侧铰链连接在床体框架的内侧边框上,背靠床板边框的底端中间部位上形成有连接块,背靠横板横向固定在背靠床板边框,背靠横板为若干个,每一背靠横板与其相邻的为等间距的平行分布,背靠床板可在床体框架上做0°到60°的翻转。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移动部件包括第一副气缸、第一直推杆、第一弯曲连接杆,第一副气缸固定安装在床体框架底部的边框上,每一副气缸的伸出端固定连接着第一直推杆,第一直推杆的另一端开设有圆孔,第一弯曲连接杆的两端以及中间部位分别开设有对应圆孔,第一弯曲连接杆的一端对应圆孔与第一直推杆的圆孔铰接在一起;另一端的对应圆孔与背靠床板边框的连接块铰接在一起,第一弯曲连接杆中间部位的对应圆孔与调节装置的顶部铰接在一起。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移动部件包括第二副气缸、第二直推杆、连接转动杆、连接凸台、第二弯曲连接杆,第二副气缸固定安装在床体框架底部的边框上,第二副气缸的伸出端固定连接着第二直推杆,第二直推杆的另一端开设有圆孔,连接转动杆上形成有三个铰接点,连接转动杆的一个铰接点与第二直推杆的圆孔铰接在一起;另外两个铰接点分别与连接凸台、第二弯曲连接杆铰接在一起,连接凸台固结在主床板边框的节点处边缘底部,连接凸台置于靠向背靠床板的主床板边框的一节上,第二弯曲连接杆的尾部与滑动杆的头部插接在一起。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调节装置包括上固定架、升降杆、下固定架,上固定架为两个,每一上固定架依次固结在床体框架底部边框的两侧后呈平行结构,每一上固定架的底部形成有直杆,其中一个上固定架的顶部与第一弯曲连接杆中间部位的对应圆孔铰接在一起,且同一上固定架的顶部上形成有三角形支撑结构,三角形支撑结构置于第一弯曲连接杆的一侧,下固定架配合安装在移动底盘的底端边框上,升降杆为四个,每一升降杆为一侧是直杆状;另一侧是圆弧弯曲状结构,每一升降杆的直杆部分与每一上固定架的直杆铰链连接在一起,四个升降杆的圆弧弯曲部分依次铰链连接在下固定架的四个连接点上,每一升降杆的圆弧弯曲部分内侧面上形成有固定卡点,固定卡点插入在移动底盘的边框内且呈间隙配合连接。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三角形支撑结构的一根杆两端依次与另外两根杆铰链连接在一起,另外两根杆的其中一根杆上安装有滑轨和滑轮,滑轨固定安装在另外两根杆的其中一根杆的顶端平面上,滑轮塞入到滑轨内呈滚动连接,滑轮的轴心与另外两根杆的其中另一根杆铰接在一起。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移动底盘包括底盘框架、脚踏板、液压缸、万向轮、控制箱、折叠手柄,底盘框架为长方形框架结构,底盘框架的边框上开设有四个定位盲孔,四个升降杆的固定卡点依次插接在四个底盘框架的定位盲孔内,,底盘框架的四个边缘上形成有圆柱通孔,万向轮为四个,每一万向轮插接在底盘框架的圆柱通孔内,液压缸固定连接在底盘框架的底部一侧上,液压缸的伸出端铰接在下固定架的中间横梁上,脚踏板安装在液压缸的一侧,折叠手柄为U形杆状结构;且把持端可180°翻转,折叠手柄的两侧杆插接在底盘框架的底部另一侧上,控制箱套接在折叠手柄的两侧杆上。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病床的床体需要调节高度时,只需向下踩动移动底盘的脚踏板,移动底盘的液压缸推动调节装置的下固定架向外移动,调节装置的升降杆会顶起床体的床体框架,使床体调整到合适的位置,此时床体的高度略高于固定床位,这是为了方便人员较省力的从病床挪动到别的固定床位上,在挪动中减少病人的疼痛感,病床不用时调节装置会折叠在一起,床体与移动底盘收缩到一起,节省了病床占用的空间。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图。图2为图1的一部分结构图。图3为图1的另一部分结构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床体的分解结构图。图5为图4的另一视角结构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调节装置上的三角形支撑结构的结构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床体框架上的偏心连动杆的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参阅图1-7,一种病床,包括床体1,配合安装在床体1下侧的调节装置2以及置于床体1下方的移动底盘3,所述调节装置2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床体1的下侧部位上,调节装置2的另一端配合连接在移动底盘3的底部上。床体1包括床体框架11、主床板12、背靠床板13、第一移动部件14、第二移动部件15,床体框架11为长方形框架结构,主床板12固定连接在床体框架11内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病床

【技术保护点】
一种病床,包括床体(1),配合安装在床体(1)下侧的调节装置(2)以及置于床体(1)下方的移动底盘(3),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装置(2)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床体(1)的下侧部位上,所述调节装置(2)的另一端配合连接在移动底盘(3)的底部上,所述床体(1)包括床体框架(11)、主床板(12)、背靠床板(13)、第一移动部件(14)、第二移动部件(15),床体框架(11)为长方形框架结构,主床板(12)固定连接在床体框架(11)内的一侧方位上,背靠床板(13)配合连接在床体框架(11)内的另一侧方位上,背靠床板(13)与床体框架(11)的连接点为铰链连接,第一移动部件(14)和第二移动部件(15)固定安装在床体框架(11)底部的边框上,第一移动部件(14)的一侧边框铰链连接在背靠床板(13)的底端上,第二移动部件(15)的一侧边框铰链连接在主床板(12)的底端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病床,包括床体(1),配合安装在床体(1)下侧的调节装置(2)以及置于床体(1)下方的移动底盘(3),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装置(2)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床体(1)的下侧部位上,所述调节装置(2)的另一端配合连接在移动底盘(3)的底部上,所述床体(1)包括床体框架(11)、主床板(12)、背靠床板(13)、第一移动部件(14)、第二移动部件(15),床体框架(11)为长方形框架结构,主床板(12)固定连接在床体框架(11)内的一侧方位上,背靠床板(13)配合连接在床体框架(11)内的另一侧方位上,背靠床板(13)与床体框架(11)的连接点为铰链连接,第一移动部件(14)和第二移动部件(15)固定安装在床体框架(11)底部的边框上,第一移动部件(14)的一侧边框铰链连接在背靠床板(13)的底端上,第二移动部件(15)的一侧边框铰链连接在主床板(12)的底端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病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床体框架(11)的两个短边框侧面上固定连接有防护板(111),防护板(111)为两个实板状结构,防护板(111)的顶端上开设有把手,床体框架(11)的两个长边框侧面上分别配合安装有防护栏(112),防护栏(112)上形成有多条栏杆和连接板,栏杆呈等间距的平行分布在防护栏(112)上,栏杆的另一端与连接板铰接在一起,栏杆与连接板的连接点内安装有按钮(1122),防护栏(112)的底部上安装有U形扶手(1121),U形扶手(1121)的两个边框通过偏心连动杆(113)铰接在防护栏(112)的底部上,偏心连动杆(113)固定安装在床体框架(11)的底部,偏心连动杆(113)的尾部插入到调节装置(2)的顶部内且固定连接在一起,床体框架(11)的底部四个角落上安装有活动把手(114),床体框架(11)内侧边框角落上固结有插口(115),插口(115)为两个,两个插口(115)置于靠床头的防护板(111)的床体框架(11)内侧边框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病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偏心连动杆(113)为内部形成有空腔的薄壁状方形柱体结构,偏心连动杆(113)的两个对应侧面上开有圆形通孔(1131),偏心连动杆(113)的空腔内放置有顶起板(1132),顶起板(1132)的一侧上开有小圆孔,顶起板(1132)通过小圆孔与U形扶手(1121)的尾部插杆插接在一起,U形扶手(1121)的尾部插杆穿过圆形通孔(1131)与偏心连动杆(113)连接为一体。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病床,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床板(12)包括主床板边框(121)、主横板(122)、滑动杆(123)、支撑杆(124),主床板边框(121)为长方形框架结构,主床板边框(121)安放在床体框架(11)的内侧边框上,主床板边框(121)的长边框分为两节;节点处为铰链连接,主横板(122)横向固定在主床板边框(121)上,主横板(122)为若干个,每一主横板(122)与其相邻的为等间距的平行分布,滑动杆(123)横向安装在主横板(122)的底部,滑动杆(123)的头部插入在第二移动部件(15)的尾部内且呈滑动连接,滑动杆(123)的延伸端与主床板边框(121)的外侧边框连接在一起,支撑杆(124)置于滑动杆(123)的底部,支撑杆(124)的两端固结在主床板边框(121)的两个对应长边框上。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病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背靠床板(13)包括背靠床板边框(131)和背靠横板(132),背靠床板边框(131)为方形框架结构,背靠床板边框(131)的一侧铰链连接在床体框架(11)的内侧边框上,背靠床板边框(131)的底端中间部位上形成有连接块,背靠横板(132)横向固定在背靠床板边框(131),背靠横板(132)为若干个,每一背靠横板(132)与其相邻的为等间距的平行分布,背靠床板(13)可在床体框架(11)上做0°到60°的翻转。6.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杨远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