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分部加热装置的沥青储存容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73460 阅读:1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分部加热装置的沥青储存容器,它包括沥青储存容器本身,在储存容器内自下而上设置有1~4层加热排管,每层加热排管上在其加热介质进出口的端部设有控制阀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根据生产需要控制沥青的加热量,满足任何情况下发油,达到最大限度地降低能耗。(*该技术在200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属沥青的储存与加热
目前沥青储存容器加热方式有两种,一是底部整体加热,二是罐中罐局部加热。以上两种形式都有一定缺点及局限性,底部整体加热不管发油量多少,每次都必须加热整罐沥青。当日发油量小于储罐容量时,一部分沥青就被多余的反复加热,造成能源、时间浪费,被反复加热的沥青易形成其老化,影响沥青质量。罐中罐局部加热针对上述缺点加以改进,避免了能源浪费,但加热速度和产量受到结构的限制,在沥青库日发油量较大时无法满足持续快速发油的需要,造成库区压车情况并使沥青周转下降。致使运输成本加大、沥青不能及时供应生产,给使用单位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分部加热装置的沥青储存容器,使其克服上述目前沥青库储存器的两种加热形式的不足,能实现局部加热,加热迅速,适合任何情况下发油量,热效率高,最大限度的节约能源。本目的是以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它包括沥青储存容器本身,在沥青储存容器内自下而上设置有1~4层加热排管,每层排管在加热时流有加热介质,在其进出口的端部设置有控制阀门。本技术由于沥青储存容器内采用了自下而上的设置有分层加热装置,所以能根据生产需要控制沥青的加热量,满足任何情况下发油并易实现自流发油,达到最大限度地降低能耗;加热速度快,在极短的时间内加热整个容器内的沥青,保证大批量发油;避免反复加热沥青而产生的老化问题,保证沥青质量;热利用率高,采取自上而下的加热方式,热利用率高达96%以上;比罐中罐加热形式施工方便,安全系数高,易维修,管道更换方便。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有一个具体的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它具有一个装满沥青的储存罐1,储存罐内由下向上分部有三层加热排管2,在每层加热排管的加热介质入口端接有分流管并在其上安装有加热介质进入控制阀门3,在每层加热排管的加热介质出口端亦接有支流管并在其上装有循环回流阀门4。整个加热排管可分别焊接在储存罐内,也可以搭接在原储存罐内壁设置的承架上。使用时,打开沥青库内的加热介质即热油总阀门,再打开阀门3、4,使热油由引流管5分布在每支分流管并进入加热排管2,然后由支流管回到回流管6,最后回到热油(加热介质)发送室。这是需要发油量大时的动作,若需发少量油时,只需打开最上层加热排管的控制阀即可,总之根据生产需要即发油量多少而确定开放加热层的多少。权利要求1.一种具有分部加热装置的沥青储存容器,它包括沥青储存容器本身,其特征是在沥青储存容器内自下面上设置有1~4层加热排管,每层加热排管上在其加热介质进出口的端部设置有控制阀门。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具有分部加热装置的沥青储存容器,它包括沥青储存容器本身,在储存容器内自下而上设置有1~4层加热排管,每层加热排管上在其加热介质进出口的端部设有控制阀门。本技术可根据生产需要控制沥青的加热量,满足任何情况下发油,达到最大限度地降低能耗。文档编号C10C3/00GK2299061SQ9723966公开日1998年12月2日 申请日期1997年6月5日 优先权日1997年6月5日专利技术者韩定海, 辛元源, 汤键 申请人:陕西省公路局物资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分部加热装置的沥青储存容器,它包括沥青储存容器本身,其特征是在沥青储存容器内自下而上设置有1~4层加热排管,每层加热排管上在其加热介质进出口的端部设置有控制阀门。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定海辛元源汤键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省公路局物资处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7[中国|西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