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3D眼镜及存放该3D眼镜的3D眼镜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734387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08 14:3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3D眼镜,属于观看3D影像用附属设备制造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用于存放所述3D眼镜的、能对3D眼镜进行清洁的3D眼镜盒。提供一种能长期保证眼镜清洁度的3D眼镜。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能既能存放所述的3D眼镜,又能对存放在其中的3D眼镜进行有效清洁的3D眼镜盒。所述3D眼镜包括由镜架和3D镜片构成的3D眼镜本体,在3D眼镜本体的外表面上覆盖有一层可见光透过率大于60%的杀菌层。所述3D眼镜盒包括含有可容纳所述3D眼镜的容纳腔的3D眼镜盒本体,在3D眼镜盒本体的盒壁上安装有可以向容纳腔内发射紫外光的紫外线发射回路,紫外线发射回路发射的紫外光照射在容纳腔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3D眼镜及存放该3D眼镜的3D眼镜盒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3D眼镜,属于观看3D影像用附属设备制造
本专利技术还涉及到一种用于存放所述3D眼镜的、能对3D眼镜进行清洁的3D眼镜盒。
技术介绍
3D影像设备分为眼镜式和裸眼式,目前市场上普遍推广眼镜式的3D影像设备。用眼镜式3D影像设备观看3D电影、电视或其他3D影像时都必须戴上专用的3D眼镜。3D电视机正在推广,市场上的3D眼镜主要有快门式和偏振式。由于3D眼镜成本高,特别是快门式3D眼镜,每台电视机配备的3D眼镜数量有限,3D眼镜交互使用严重,尤其在人口较多的家庭,由于多人戴过和摸过,使得眼镜上感染和滋生很多病菌,这种带菌的眼镜会成为一些疾病的传染源,成为3D眼镜的一大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长期保证眼镜清洁度的3D眼镜。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能既能存放所述的3D眼镜,又能对存放在其中的3D眼镜进行有效清洁的3D眼镜盒。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3D眼镜,包括由镜架和3D镜片构成的3D眼镜本体,在3D眼镜本体的外表面上覆盖有一层可见光透过率大于60%的杀菌层。进一步的是,杀菌层为喷涂在3D眼镜本体外表面上的含钠米杀菌材料的喷涂层,或为真空蒸镀到3D眼镜本体外表面上的含钠米杀菌材料的蒸镀层,或为磁控溅射镀到3D眼镜本体外表面上的含钠米杀菌材料的溅射镀层。进一步的是,纳米杀菌材料为纳米银颗粒,或者为纳米二氧化钛,或者为纳米氧化锌,或者为前述三种材料中的两种或三种材料的混合物。进一步的是,覆盖在3D眼镜本体外表面上的纳米杀菌层的厚度不大于550μm,当纳米杀菌层为含有纳米银颗粒的混合物时,纳米银颗粒的厚度不大于50μm。进一步的是,在3D眼镜本体的所有外表面上均覆有杀菌层。用于存放所述3D眼镜的3D眼镜盒,包括含有可容纳所述3D眼镜的容纳腔的3D眼镜盒本体,在3D眼镜盒本体的盒壁上安装有可以向容纳腔内发射紫外光的紫外线发射回路,紫外线发射回路发射的紫外光照射在容纳腔内。进一步的是,3D眼镜盒本体由盒体和盒盖通过铰链铰接而成的长条形结构,紫外线发射回路包括紫外线发射管、电池和开关,紫外线发射管安装在长条形3D眼镜盒本体两端的侧壁上,电池安装在铰链一侧的侧壁上,开关安装在与铰链相对的侧壁上。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由3D镜片和镜架构成的3D眼镜本体的外表面上设置一层可见光透过率大于60%的具有杀菌功能的杀菌层,构成一种新型的3D眼镜,这样的3D眼镜既保证了使用者观看电视节目需要的透光率,又能随时将3D眼镜上感染和滋生的病菌杀灭,从而长期保证3D眼镜的清洁。所述的杀菌层,可以是自身单独具有杀菌功能的纳米银颗粒,也可以是通过吸收自然光中的,或紫外灯管的紫外线进行杀菌的纳米二氧化钛、纳米氧化锌,还可以是所述三种材料的混合物。不管采用哪种杀菌层,均可以随时随地快速的将附着到3D眼镜上的病菌杀灭,使3D眼镜保持清洁,避免了疾病的传播。当采用纳米银颗粒制作成杀菌层覆盖到3D眼镜本体的表面上时,由于纳米银自身具有单独杀菌的功能,所以对3D眼镜表面附着的病菌的杀灭效果极好,但是,当采用单独的纳米二氧化钛,或单独的纳米氧化锌,或者两者的混合物制作成杀菌层覆盖到3D眼镜本体的表面上时,如果自然光中的紫外线较弱,而且又没有紫外灯管产生紫外线时,杀菌层对3D眼镜表面的杀菌效果便较差。为了提高采用单独的纳米二氧化钛,或单独的纳米氧化锌,或者两者的混合物制作的杀菌层对3D眼镜表面附着病菌的杀灭效果,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用于存放所述3D眼镜的3D眼镜盒,在所述3D眼镜盒本体容纳腔的盒壁上设置有产生紫外线的紫外线发射回路,当把所述的3D眼镜存放到3D眼镜盒中,关上盒盖后,紫外线发射回路便可以产生紫外线光,这种紫外线光既可以直接杀灭附着在3D眼镜表面的病菌,又可以给杀菌层提供紫外光,由杀菌层吸收紫外光后杀灭附着在3D眼镜表面上的病菌,从而使3D眼镜盒不仅起到存放、保护3D眼镜的目的,同时在存放的过程中也可以对3D眼镜进行有效的清洁,最大限度的避免了病菌通过3D眼镜的传播,进而也使消费者购买较少的3D眼镜成为了可能,为消费者节约了开支。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3D眼镜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3D眼镜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3D眼镜盒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为:3D眼镜本体1、杀菌层2、容纳腔3、3D眼镜盒本体4、铰链41、紫外线发射管5、电池6、开关7。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如图1、图2所示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能长期保证眼镜清洁度的3D眼镜。所述3D眼镜包括由镜架和3D镜片构成的3D眼镜本体1,在3D眼镜本体的外表面上覆盖有一层可见光透过率大于60%的杀菌层2。采用所述结构的3D眼镜既保证了使用者观看电视节目需要的透光率,又能随时将3D眼镜上感染和滋生的病菌杀灭,从而长期保证3D眼镜的清洁。上述实施方式中,为了使杀菌层2可以牢固的附着到3D眼镜本体1的外表上,而且在使用过程中也不会轻易脱落,所述杀菌层2可以是喷涂在眼镜本体1外表面上的含钠米杀菌材料的喷涂层,也可以是真空蒸镀到眼镜本体1外表面上的含钠米杀菌材料的蒸镀层,还可以是磁控溅射镀到眼镜本体1外表面上的含钠米杀菌材料的溅射镀层。上述实施方式中,为了既便于纳米杀菌材料附着到3D眼镜本体1上,又能尽可能好的起到杀菌作用,同时还要能最大限度的降低纳米杀菌材料的成本,进而降低3D眼镜的制作成本,构成杀菌层2的纳米杀菌材料可以是自身单独具有杀菌功能的纳米银颗粒,也可以是通过吸收自然光中的,或紫外灯管的紫外线进行杀菌的纳米二氧化钛、纳米氧化锌,还可以是所述三种材料的混合物。不管采用哪种杀菌层,均可以随时随地快速的将附着到3D眼镜上的病菌杀灭,使3D眼镜保持清洁,避免了疾病的传播,同时,还可以方便的采用所述喷涂、真空蒸镀或磁控溅射镀的方法牢固定的附着到3D眼镜本体1上,简化了制作工艺,进而起到了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上述实施方式中,不管采用哪种制作方法,将哪种杀菌层2附着到3D眼镜本体1表面上制成本专利技术的3D眼镜后,均可以随时随地快速的将附着到3D眼镜上的病菌杀灭,使3D眼镜保持清洁,避免了疾病的传播。当采用纳米银颗粒制作成杀菌层2覆盖到3D眼镜本体1的表面上时,由于纳米银自身具有单独杀菌的功能,所以对3D眼镜表面附着的病菌的杀灭效果极好,但是,当采用单独的纳米二氧化钛,或单独的纳米氧化锌,或者两者的混合物制作成杀菌层2覆盖到3D眼镜本体1的表面上时,由于所述的两种材料自身不具有单独的杀菌功能,必需要吸收自然光中或紫外灯管中的的紫外线才具有杀菌功能,此时,如果自然光中的紫外线较弱,而且又没有紫外灯管产生紫外线时,杀菌层2对3D眼镜表面的杀菌效果便较差。为了提高采用单独的纳米二氧化钛,或单独的纳米氧化锌,或者两者的混合物制作的杀菌层2对3D眼镜表面附着病菌的杀灭效果,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用于存放所述3D眼镜的3D眼镜盒,接合3D眼镜盒本体4由盒体和盒盖通过铰链41铰接而成,并且含有可容纳所述3D眼镜的容纳腔3的结构特点,在所述3D眼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3D眼镜及存放该3D眼镜的3D眼镜盒

【技术保护点】
一种3D眼镜,包括由镜架和3D镜片构成的3D眼镜本体(1),其特征在于:在3D眼镜本体的外表面上覆盖有一层可见光透过率大于60%的杀菌层(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3D眼镜,包括由镜架和3D镜片构成的3D眼镜本体(1),其特征在于:在3D眼镜本体的外表面上覆盖有一层可见光透过率大于60%的杀菌层(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3D眼镜,其特征在于:杀菌层(2)为喷涂在眼镜本体(1)外表面上的含钠米杀菌材料的喷涂层,或为真空蒸镀到眼镜本体(1)外表面上的含钠米杀菌材料的蒸镀层,或为磁控溅射镀到眼镜本体(1)外表面上的含钠米杀菌材料的溅射镀层。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3D眼镜,其特征在于:纳米杀菌材料为纳米银颗粒,或者为纳米二氧化钛,或者为纳米氧化锌,或者为前述三种材料中的两种或三种材料的混合物。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3D眼镜,其特征在于:覆盖在眼镜本体(1)外表面上的纳米杀菌层的厚度不大于550μm,当纳米杀菌层为含有纳米银颗粒的混合物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向璐
申请(专利权)人:长沙远达华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