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麻蜜环菌培育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732774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08 14:37
本发明专利技术申请属于菌种栽培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天麻蜜环菌培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准备材料;(2)准备培养基底;(3)准备培养料;(4)准备培养装置;(5)接种:将培养基底放置在培养层的底部,再将经步骤(1)处理的木棒交错的放置在培养基底的表面,然后在木棒和培养基底的表面铺设一层培养料,最后再将蜜环菌接种在培养料上;(6)培育。采用本方法培育蜜环菌,能为蜜环菌提供充足的水源、氧气,使蜜环菌能够快速繁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天麻蜜环菌培育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菌种栽培
,尤其涉及一种天麻蜜环菌培育方法。
技术介绍
天麻(学名:GastrodiaelataBl.),又名赤箭、独摇芝、离母、合离草、神草、鬼督邮、木浦、明天麻、定风草、白龙皮等,天麻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其根状茎肥厚,无绿叶,蒴果倒卵状椭圆形,常以块茎或种子繁殖。其根茎入药用以治疗头晕目眩、肢体麻木、小儿惊风等症,是名贵中药,与琼珍灵芝合用治疗头痛失眠。天麻怕热不怕冷,在冬天气温低至-30℃,只要天麻生长层气温不低于-5℃,天麻仍可安全过冬,但夏季气温不高于28℃,气温超过30℃时,会影响天麻的正常生产。天麻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其块茎常年潜居在土壤中,由于本身没有直接吸收土壤养分和制造营养的器官,天麻主要依靠蜜环菌供给营养,才能正常生长发育及繁殖,故培养蜜环菌是繁育天麻的首要工作。蜜环菌与天麻为共生营养关系,天麻只能依靠蜜环菌吸收土壤中的营养物质,蜜环菌也会将天麻块茎或表皮组织作为营养。蜜环菌以菌丝或者跟状菌索的状态腐生或者寄生在腐木和活根上,其菌索的幼嫩部分逐渐延伸扩展到天麻块茎上,与块茎表皮接触,并侵入块茎数层表皮细胞为天麻供给营养。蜜环菌菌种在生产中有液体培养菌种和固体培养菌种等形式,天麻栽培主要使用固体培养菌种;固体蜜环菌菌种主要使用瓶装或者袋装生产,是在杂木屑、枝条、麦麸、玉米粉等配制的固体培养料上接种培养,待菌丝和菌索长满培养基即成生产天麻用蜜环菌菌种。由于蜜环菌喜水性,采用固体培养菌种的形式时,需保证培养料的含水量在55%-65%之间;另外蜜环菌还具有好气性,若在蜜环菌培养过程中,蜜环菌吸收的氧气较少也会导致蜜环菌生长缓慢。目前培养蜜环菌时,需人为频繁地为蜜环菌补充水分,而当往培养料中添加水分后,培养料有一定的水分后其粘性增加,反而影响了培养料的通气效果,也会导致蜜环菌生长不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提供一种天麻蜜环菌培育方法,为蜜环菌提供充足的水源、氧气,使蜜环菌能够快速繁殖。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基础方案为:天麻蜜环菌培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准备材料:选择直径为6-8cm的新鲜树杆,截成55-60cm长的木棒,在木棒2-3面每隔3-4cm砍鱼鳞口;把木棒浸泡在0.2-0.26%的硝酸铵溶液里,10-15分钟后捞出,干燥至含水量为20-25%;在木棒的表面喷洒葡萄糖溶液,使木棒的含水量为60-75%;(2)准备培养基底:准备粗砂和秸秆,将秸秆粉碎,然后将粗砂和秸秆按照质量分数比为1:3-5混合,制成培养基底;(3)准备培养料:培养料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成分:青冈木屑40-65份、麦麸15-24份、玉米粉8-15份、蚕蛹粉10-18份、硫酸镁0.1-0.2份;将培养料混合均匀,使培养料的含水分保持在50-70%;(4)准备培养装置:培养装置包括培养单元、动力单元和用于支撑培养单元的支架,培养单元包括箱体和下端开口的分离罩,箱体内设有将箱体左右两侧分隔为培养层和补水层两部分的隔板,培养层的上端开口,补水层的下端开口;分离罩的上部位于培养层内,下部穿过培养层并固定在培养层的底部;分离罩的上部内固定有波纹管,波纹管上设有单向进气阀;波纹管的上部连接有穿过分离罩并伸入培养层下部的排气管,排气管上设有单向排气阀;补水层内滑动连接有活塞,补水层的上部连接有进水管和伸入培养层的排水管,进水管上设有单向进水阀,排水管上设有单向排水阀;动力单元包括转动环、螺纹连接在转动环上的螺纹柱和用于驱动转动环转动的电机,电机位于箱体的下方;螺纹柱上固定有“凵”形的推杆;推杆的一侧固定在活塞上,另一侧固定在波纹管的下部;螺纹柱上开有沿长度方向分布的凹槽,支架上固定有与凹槽卡合的定杆;(5)接种:将培养基底放置在培养层的底部,再将经步骤(1)处理的木棒交错的放置在培养基底的表面,然后在木棒和培养基底的表面铺设一层培养料,最后再将蜜环菌接种在培养料上;(6)将培养层的温度控制在10-25度,需要补充培养箱内的水分和增加通气量时,启动电机。本基础方案的工作原理在于:将粗砂和秸秆混合,秸秆能在粗砂中缓慢的发酵,秸秆在发酵过程中氮、磷、钾等利于蜜环菌生长的营养元素,还会产生大量的有机酸,这些有机酸不仅能够抑制其他杂菌的生长,更为重要的是有机酸能调节土壤的PH值,使土壤PH值下降,利于蜜环菌的生长。接种蜜环菌后,蜜环菌首先会利用培养料中的养分快速生长。随着时间的推移,培养料中的养分逐渐减少,此时蜜环菌可利用木棒中的营养继续生长,避免因为养分不足而生长缓慢。当需要为蜜环菌补充水分和增加通气量时,启动电机,电机驱动转动环发生转动,电机通过转动环驱动螺纹柱向上运动,螺纹柱带动推杆一同向上。在推杆的作用下,活塞沿着补水层向上运动,活塞挤压补水层中的水,单向排水阀打开,水通过排水管进入营养层的上部,为蜜环菌的生长补充水分。与此同时,推杆挤压波纹管,波纹管内的压强增大,单向排气阀打开,气体通过排气管排出。当推杆上行到一定高度后,改变电机的转向,使电机驱动推杆向下运动,推杆带动活塞向下运动的同时驱使波纹管逐渐恢复原状。活塞下行时,补水层中的压强减小,单向进水阀打开,外部的水通过进水管补充到补水层中。而波纹管在恢复原状的过程中,波纹管内的压强减小,单向进气阀打开,外界的气体补充到波纹管。本基础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1、设置培养基底,培养基底除了为蜜环菌的生长提供营养,还使蜜环菌的生活环境呈微酸性,适于蜜环菌的生长;而培养料和木棒的设置,为蜜环菌的生长提供了充足的营养,保证蜜环菌的正常生长。2、启动电机驱使推杆向上运动,可以自动为蜜环菌补充生长所需的水分;与此同时,气体从排出管中排出,排出的气体吹在培养基底、培养料中,除了能为蜜环菌的生长提供氧气外,还能使培养基底、培养料变得松散,增大透气性,避免因为水分的补充而导致培养基底、培养料粘连在一起而影响通气效果。3、推杆下行时,补水层中的水自动得到补充,不需人为的往补水层加入水,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进一步,排水管远离单向排水阀的一侧内设有海绵,海绵上设有多个凸起,排水管上开有多个供凸起穿过的通孔。单向排水阀打开时,补水层中的水流进排水管中,海绵吸收水分,水分通过凸起补充到营养层内,补充的水分是从上向下慢慢渗透,避免一次补充的水分过多,影响蜜环菌的正常生长。进一步,排气管上连接有多个交错分布的排气支管,排气支管的排气口处设有气囊,气囊上设有压力阀。挤压波纹管时,单向排气阀打开,气体依次通过排气管、排气支管,最终汇集在气囊中。当气囊中的压强达到预设值后,压力阀打开,气体从气囊转移到培养层内。在这个过程中气囊逐渐膨胀,膨胀的气囊对培养基底、培养料有疏松的作用,增大其透气性。进一步,排气管设有多根,多根排气管均匀的分布在波纹管的四周。设置多根排气管,可同时对培养基底、培养料的各处进行疏松,增大透气性。进一步,培养层的底部倾斜设置,培养层底部的倾斜下侧开有多个排水孔。当培养层内的水分过多时,水能沿着培养层的底部流动,最终从排水孔排出,避免水分过多而影响蜜环菌的正常生长。进一步,排水孔上设有筛网。设置筛网能有效避免培养基底随水一起流出。进一步,排水孔的下方设有集水槽。集水槽的设置能够有效收集从排水孔排出的水,收集的水可重新利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培养装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天麻蜜环菌培育方法

【技术保护点】
天麻蜜环菌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准备材料:选择直径为6‑8cm的新鲜树杆,截成55‑60cm长的木棒,在木棒2‑3面每隔3‑4cm砍鱼鳞口;把木棒浸泡在0.2-0.26%的硝酸铵溶液里,10-15分钟后捞出,干燥至含水量为20‑25%;在木棒的表面喷洒葡萄糖溶液,使木棒的含水量为60‑75%;(2)准备培养基底:准备粗砂和秸秆,将秸秆粉碎,然后将粗砂和秸秆按照质量分数比为1:3‑5混合,制成培养基底;(3)准备培养料:培养料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成分:青冈木屑40‑65份、麦麸15‑24份、玉米粉8‑15份、蚕蛹粉10‑18份、硫酸镁0.1‑0.2份;将培养料混合均匀,使培养料的含水分保持在50‑70%;(4)准备培养装置:培养装置包括培养单元、动力单元和用于支撑培养单元的支架,培养单元包括箱体和下端开口的分离罩,箱体内设有将箱体左右两侧分隔为培养层和补水层两部分的隔板,培养层的上端开口,补水层的下端开口;分离罩的上部位于培养层内,下部穿过培养层并固定在培养层的底部;分离罩的上部内固定有波纹管,波纹管上设有单向进气阀;波纹管的上部连接有穿过分离罩并伸入培养层下部的排气管,排气管上设有单向排气阀;补水层内滑动连接有活塞,补水层的上部连接有进水管和伸入培养层的排水管,进水管上设有单向进水阀,排水管上设有单向排水阀;动力单元包括转动环、螺纹连接在转动环上的螺纹柱和用于驱动转动环转动的电机,电机位于箱体的下方;螺纹柱上固定有“凵”形的推杆;推杆的一侧固定在活塞上,另一侧固定在波纹管的下部;螺纹柱上开有沿长度方向分布的凹槽,支架上固定有与凹槽卡合的定杆;(5)接种:将培养基底放置在培养层的底部,再将经步骤(1)处理的木棒交错的放置在培养基底的表面,然后在木棒和培养基底的表面铺设一层培养料,最后再将蜜环菌接种在培养料上;(6)培育:将培养层的温度控制在10‑25度,需要补充培养箱内的水分和增加通气量时,启动电机。...

【技术特征摘要】
1.天麻蜜环菌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准备材料:选择直径为6-8cm的新鲜树杆,截成55-60cm长的木棒,在木棒2-3面每隔3-4cm砍鱼鳞口;把木棒浸泡在0.2-0.26%的硝酸铵溶液里,10-15分钟后捞出,干燥至含水量为20-25%;在木棒的表面喷洒葡萄糖溶液,使木棒的含水量为60-75%;(2)准备培养基底:准备粗砂和秸秆,将秸秆粉碎,然后将粗砂和秸秆按照质量分数比为1:3-5混合,制成培养基底;(3)准备培养料:培养料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成分:青冈木屑40-65份、麦麸15-24份、玉米粉8-15份、蚕蛹粉10-18份、硫酸镁0.1-0.2份;将培养料混合均匀,使培养料的含水分保持在50-70%;(4)准备培养装置:培养装置包括培养单元、动力单元和用于支撑培养单元的支架,培养单元包括箱体和下端开口的分离罩,箱体内设有将箱体左右两侧分隔为培养层和补水层两部分的隔板,培养层的上端开口,补水层的下端开口;分离罩的上部位于培养层内,下部穿过培养层并固定在培养层的底部;分离罩的上部内固定有波纹管,波纹管上设有单向进气阀;波纹管的上部连接有穿过分离罩并伸入培养层下部的排气管,排气管上设有单向排气阀;补水层内滑动连接有活塞,补水层的上部连接有进水管和伸入培养层的排水管,进水管上设有单向进水阀,排水管上设有单向排水阀;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文志黄世财
申请(专利权)人: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联合中药材种植科技服务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