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监测生命体征的医疗专用传输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730105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06 04: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监测生命体征的医疗专用传输线,其包括:多条线缆集束在一起形成的线缆束,以及将线缆束包裹起来的绝缘壳体;其中,线缆束的一侧的各线缆均电性连接一金属端子,线缆束的另一侧的各线缆分别连接有连接接头;绝缘壳体的两端分别套设有第一磁环和第二磁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现有技术的多种线缆通过绝缘壳体集成为一体,方便医疗时候的使用,同时,其各线缆连接至同一个金属端子,也就是说各线缆共用一个接入端,使用时将该金属端子连接至监测生命体征的医疗设备即可,无需接入多个接入端;另外,还在绝缘壳体的两端上设置两个磁环,实践证明,不仅对降低电磁干扰具有帮助,而且还可加快传输速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监测生命体征的医疗专用传输线
本技术涉及医疗设备
,具体是适用于监测生命体征的医学设备用的医疗专用传输线。
技术介绍
生命体征是用来判断病人的病情轻重和危急程度的指征,主要有心率、脉搏、血压、呼吸、体温、瞳孔和角膜反射的改变等等。生命体征是维持机体正常活动的支柱,缺一不可,不论哪项异常也会导致严重或致命的疾病,同时某些疾病也可导致这四大体征的变化或恶化。监测生命体征具有重要意义:生命体征是标志生命活动存在与质量的重要征象,是评估身体的重要项目之一。正常人在安静状态下,脉搏为60-100次/分(一般为70-80次/分)。当心功能不全、休克、高热、严重的贫血和疼痛、甲状腺危象、心肌炎,或者阿托品等药物中毒时,心率和脉搏显著加快;当颅内压增高、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时,脉搏减慢。在一般情况下心率与脉搏是一致的,但在心房颤动、频发性早搏等心律失常时,脉搏会少于心率,称为短绌脉。由此,生命体征是医生用来判断的重要依据。目前,现有的医疗设备用的传输线是普通的通讯常用的线缆,而监测生命体征用的仪器通常需要连接到多个传感器或者多个终端设备来采集数据,因此目前的医疗设备在使用时,需要用到用于连接到不同设备单元的多个线缆,使用时的用户体验感不强。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针对上述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监测生命体征的医疗专用传输线,将多个线缆集成到一起,且对集成后的线缆的结构进行优化,解决集成后的电磁干扰问题,并通过增设磁环来加快传输速度,从而为监测生命体征的临床医疗提供较佳的体验感,以解决现有技术之不足。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监测生命体征的医疗专用传输线,包括多条线缆集束在一起形成的线缆束,以及将线缆束包裹起来的绝缘壳体,线缆束的一侧的各线缆与一金属端子电性连接,该金属端子用以连接至监测生命体征的医疗设备,线缆束的另一侧的各线缆分别连接有连接接头,各连接接头可以多样化,例如水晶接头、USB接口、电源接口、音频接头、视频接头、接地端子等等,用于连接至各传感器或者其他扩展设备以实现通讯连接。其中,为了降低电磁干扰,加快传输速度,绝缘壳体的两端分别套设有第一磁环和第二磁环。为了防止磁环掉落和移动,第一磁环外套设有第一紧固带,第一紧固带的轴向长度小于第一磁环的轴向长度;第二磁环外套设有第二紧固带,第二紧固带的轴向长度小于第二磁环的轴向长度。绝缘壳体可由LLDPE材料制作而成。实际使用中多个设备连在一起会相互有干扰,为了降低电磁干扰,绝缘壳体的内表面贴附有一屏蔽层,该屏蔽层优选采用斜拉网格状结构,其可由金属丝编织实现。实践中,整个传输线的绝缘壳体靠近连接接头的端头部分容易磨损而导致损坏,因此为了增加整个传输线的韧性和抗压强度,作为一个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绝缘壳体的外层包裹有一尼龙保护层,该尼龙保护层由尼龙线编织而成,其具有很好的韧性,防止长期使用后端头部分磨损现象的发生。为了进一步增强整个传输线的韧性和抗压强度,作为一个更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绝缘壳体的纵截面为椭圆形。为了方便收纳伸出绝缘壳体外的各线缆端头,作为一个进一步的方案,该医疗专用传输线还包括一接头收纳盒,用于收纳收集于各线缆的连接接头。本技术将现有技术的多种线缆通过绝缘壳体集成为一体,方便医疗时候的使用,同时,其各线缆连接至同一个金属端子,也就是说各线缆共用一个接入端,使用时将该金属端子连接至监测生命体征的医疗设备即可,无需接入多个接入端;另外,还在绝缘壳体的两端上设置两个磁环,实践证明,不仅对降低电磁干扰具有帮助,而且还可加快传输速率。综上,本技术的方案将各种所需的线缆集成到一起,不仅可实现整齐有序,而且使用方便,具有很好的实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医疗专用传输线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的A-A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作为一个具体的实例,参见图1,本技术的一种监测生命体征的医疗专用传输线,包括多条线缆11集束在一起形成的线缆束1,以及将线缆束1包裹起来的绝缘壳体2,位于线缆束1的一侧的各线缆11与一金属端子3电性连接,该金属端子3用以连接至监测生命体征的各种传感器,例如血压袖带、血氧饱和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生化传感器、植入式或半植入式传感器等等。位于线缆束1的另一侧的各线缆11分别连接有连接接头4,各连接接头4可以多样化,例如水晶接头、USB接口、电源接口、音频接头、视频接头等等,用于连接至各传感器或者其他扩展设备以实现通讯连接,其中,本实施例中,至少有一连接接头为接地端子41。本新型通过绝缘壳体将所需要使用的各种线缆集成为一体,方便医疗时候的使用,同时,其各线缆连接至同一个金属端子,也就是说各线缆共用一个接入端,使用时将该金属端子连接至监测生命体征的医疗设备即可,无需接入多个接入端,不仅方便使用,还可节约成本,节省开发程序。其中,为了降低电磁干扰,加快传输速度,绝缘壳体2的两端分别套设有第一磁环5和第二磁环6。为了防止磁环掉落,第一磁环5外套设有第一紧固带7,第一紧固带7的轴向长度d1小于第一磁环5的轴向长度d2;第二磁环6外套设有第二紧固带8,第二紧固带8的轴向长度d3小于第二磁环6的轴向长度d4。绝缘壳体2可由LLDPE材料制作而成。另外,参见图2,为了进一步增强整个传输线的韧性和抗压强度,绝缘壳体2的纵截面为椭圆形。实际使用中多个设备连在一起会相互有干扰,为了降低电磁干扰,绝缘壳体2的内表面贴附有一屏蔽层21,该屏蔽层21优选采用斜拉网格状结构,其可由金属丝编织实现。实践中,整个传输线的绝缘壳体2靠近连接接头的端头部分容易磨损而导致损坏,因此为了增加整个传输线的韧性和抗压强度,作为一个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绝缘壳体2的外层包裹有一尼龙保护层22,该尼龙保护层22由尼龙线编织而成,其具有很好的韧性,防止长期使用后端头部分磨损现象的发生。为了方便收纳伸出绝缘壳体2外的各线缆11的接线端头,该医疗专用传输线还包括一接头收纳盒,用于收纳收集于各线缆的连接接头。尽管结合优选实施方案具体展示和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监测生命体征的医疗专用传输线

【技术保护点】
一种监测生命体征的医疗专用传输线,其特征在于,包括:多条线缆集束在一起形成的线缆束,以及将线缆束包裹起来的绝缘壳体;其中,线缆束的一侧的各线缆均电性连接一金属端子,线缆束的另一侧的各线缆分别连接有连接接头;绝缘壳体的两端分别套设有第一磁环和第二磁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监测生命体征的医疗专用传输线,其特征在于,包括:多条线缆集束在一起形成的线缆束,以及将线缆束包裹起来的绝缘壳体;其中,线缆束的一侧的各线缆均电性连接一金属端子,线缆束的另一侧的各线缆分别连接有连接接头;绝缘壳体的两端分别套设有第一磁环和第二磁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疗专用传输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环外套设有第一紧固带,第一紧固带的轴向长度小于第一磁环的轴向长度。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医疗专用传输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磁环外套设有第二紧固带,第二紧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胭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企恒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