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肋增强外波纹型塑料缠绕结构壁管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726493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06 00: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内肋增强外波纹型塑料缠绕结构壁管材,解决现有技术波纹设计不合理,材料用量大,管材重量增加不利于运输和铺设的缺陷,包括管体及螺旋状布置于管体外表的凸部,凸部内设置有随凸部螺旋形布置的立筋,立筋将凸部分隔成两个独立的空腔,凸部外壁内表面的中间位置由立筋支撑并在立筋两侧形成弧形弯曲;立筋的厚度与管体内径之比为0.0119‑0.0183,管材轴向截面上立筋所在部位的高度与管体内径之比为0.0828‑0.0993。凸部外壁在立筋两侧形成弧形弯曲,优化凸部外壁对立筋上端的作用,同时对立筋的厚度和和管材立筋所在部位的高度进行限定,立筋的材料用量更加合理,管材的总量处于最低,方便运输和铺设。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内肋增强外波纹型塑料缠绕结构壁管材
本技术涉及一种管材,尤其是一种内肋增强外波纹型塑料缠绕结构壁管材。
技术介绍
具有中空加强筋的外波纹型塑料缠绕结构壁管材由于具有良好的管土共同作用和环刚度而被广泛用于市政排污管道建设中。现有的管材设计员认为中空腔内带加强筋的螺旋缠绕管具有加强筋以后就能满足管材的环刚度要求,但是这种加强筋多是直立结构,空腔的外壁与管体外壁之间相倾斜,倾斜以后使得空腔的外壁对环刚度的提高作用较小,管材环刚度多由直立的加强筋来提高,这就造成空腔外壁的材料浪费和管材的成本升高。然而,中空腔内带加强筋的螺旋缠绕管没有标准可以参照,管材环刚度的要求使得厂家在生产中空腔内带加强筋的螺旋缠绕管时,按照中空壁管的参数来对照,造成中空腔内带加强筋的螺旋缠绕管的实际中空腔的结构出现偏大的尺寸,使得材料的用量大大增加,而且用料增加后,造成重量增加,给运输和管道铺设带来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内肋增强外波纹型塑料缠绕结构壁管材,合理设计中空的波纹部结构,对立筋的尺寸进行合理设计,从而在获得好的环刚度前提下,使得用料最佳。本技术提供一种内肋增强外波纹型塑料缠绕结构壁管材,合理设计中空的波纹部结构,合理设计波纹部与管体外表的连接部位相对管体的位置,使得波纹部同样能对管材环刚度其提高作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内肋增强外波纹型塑料缠绕结构壁管材,包括管体及螺旋状布置于管体外表的凸部,凸部内设置有随凸部螺旋形布置的立筋,立筋将凸部分隔成两个独立的空腔,凸部外壁内表面的中间位置由立筋支撑并在立筋两侧形成弧形弯曲;立筋的厚度与管体内径之比为0.0119-0.0183,管材轴向截面上立筋所在部位的高度与管体内径之比为0.0828-0.0993。立筋支撑凸部外壁,凸部外壁在立筋两侧形成弧形弯曲,优化凸部外壁对立筋上端的作用,不会对立筋完成倾斜的拉力,也就避免立筋倾斜,从而使立筋的作用完全体现,同时对立筋的厚度和管体内径之间的关系进行限定,立筋所在部位的高度与管体内径之间的关系进行限定,这样使得相同管体内径在需要的环刚度要求下,使得立筋的材料用量更加合理,使得管材的总量处于最低,方便运输和铺设。作为优选,弧形弯曲与立筋上端之间的夹角小于等于90°。作为优选,凸部与管体外表连接的外壁为直壁,直壁与管体的轴线之间的夹角为85°-95°。直壁与管体之间要保持必要的角度,这样直壁能对管体的提升带来作用,而且反馈到立筋,使得管体的受力更加合理。作为优选,立筋的厚度至少为凸部外壁厚度的2倍。作为优选,凸部的外壁的壁厚小于等于管体的壁厚。作为优选,相邻两凸部相对的外壁之间的距离为14.5-54.5mm。作为优选,凸部内由立筋分隔的两个独立的空腔相对立筋呈对称结构。作为优选,凸部外壁的外表对应立筋端部的位置形成拱面。作为优选,管体对应凸部位置的壁厚小于管体两凸部之间的壁厚。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立筋支撑凸部外壁,凸部外壁在立筋两侧形成弧形弯曲,优化凸部外壁对立筋上端的作用,不会对立筋完成倾斜的拉力,也就避免立筋倾斜,从而是立筋的作用完全体现,同时对立筋的厚度和管体内径之间的关系进行限定,立筋所在部位的高度与管体内径之间的关系进行限定,使得相同管体内径在需要的环刚度要求下,使得立筋的材料用量更加合理,使得管材的总量处于最低,方便运输和铺设。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内肋增强外波纹型塑料缠绕结构壁管材的截面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内肋增强外波纹型塑料缠绕结构壁管材的带材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技术的目的、特征和效果。实施例,一种内肋增强外波纹型塑料缠绕结构壁管材,参照图1,包括管体1及螺旋状布置于管体外表的凸部2,凸部内设置有随凸部螺旋形布置的立筋4,立筋将凸部2分隔成两个独立的空腔3,两个空腔3相对立筋呈对称结构,凸部2外壁内表面的中间位置由立筋支撑并在立筋两侧形成弧形弯曲5。凸部与管体外表连接的外壁为直壁6,直壁6与管体1的轴线相垂直。弧形弯曲5与立筋上端之间的夹角为90°,立筋4的厚度大于凸部2外壁的厚度,凸部2的外壁的壁厚小于管体1的壁厚。管体1对应凸部2位置的壁厚小于管体1两凸部2之间的壁厚。管材是有带材螺旋缠绕并在带材侧边位置添加热融胶粘结而成,带材结构参照图2,带材的最大高度D为管材轴向截面上立筋4所在部位的高度,带材中间空部宽度W即为管材相邻两凸部2相对的外壁之间的距离。管材的规格比较多,而且环刚度要求也会有不同,下表列出了环刚度为8的不同内径管体的立筋4及凸部2尺寸(mm)。管体内径R立筋厚度TT/R带材高度DD/R带材中间空部宽度W3004.90.016325.70.0857204005.90.014834.70.086827.85007.50.015044.60.089232.96008.50.014250.70.084537.48009.50.011967.60.084542.6100012.50.012584.20.084246.8120014.50.012199.30.082854.2采用本技术的内肋增强外波纹型塑料缠绕结构壁管材,具备较高的强度和环刚度,优越于其它结构的带材制造出来的同类产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内肋增强外波纹型塑料缠绕结构壁管材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内肋增强外波纹型塑料缠绕结构壁管材,其特征在于,包括管体(1)及螺旋状布置于管体外表的凸部(2),凸部(2)内设置有随凸部(2)螺旋形布置的立筋(4),立筋(4)将凸部(2)分隔成两个独立的空腔(3),凸部(2)外壁内表面的中间位置由立筋(4)支撑并在立筋两侧形成弧形弯曲(5);立筋(4)的厚度T与管体(1)内径R之比为0.0119‑0.0183,管材轴向截面上立筋(4)所在部位的高度D与管体(1)内径R之比为0.0828‑0.099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肋增强外波纹型塑料缠绕结构壁管材,其特征在于,包括管体(1)及螺旋状布置于管体外表的凸部(2),凸部(2)内设置有随凸部(2)螺旋形布置的立筋(4),立筋(4)将凸部(2)分隔成两个独立的空腔(3),凸部(2)外壁内表面的中间位置由立筋(4)支撑并在立筋两侧形成弧形弯曲(5);立筋(4)的厚度T与管体(1)内径R之比为0.0119-0.0183,管材轴向截面上立筋(4)所在部位的高度D与管体(1)内径R之比为0.0828-0.0993。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肋增强外波纹型塑料缠绕结构壁管材,其特征在于,弧形弯曲(5)与立筋(4)上端之间的夹角小于等于90°。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肋增强外波纹型塑料缠绕结构壁管材,其特征在于,凸部(2)与管体(1)外表连接的外壁为直壁(6),直壁(6)与管体(1)的轴线之间的夹角为85°-95°。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肋增强外波纹型塑料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能健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瑞皇管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