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野车油底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725725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05 23: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越野车油底壳,包括壳体,壳体内具有储油腔,在储油腔底部设置呈“V”形,在储油腔的侧壁设有环形且纵向排列凹槽,在所述储油腔的开口设有环形设置的连接凸缘,该连接凸缘与壳体的外壁之间通过加强筋连接,在壳体底部设有沿宽度方向设置的若干条加强肋,若干条加强肋按一定的间隔排列在壳体底部的左右两侧,所述加强肋的一端延伸至壳体的侧壁上。这样便实现了结构牢固以及承受力强的技术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越野车油底壳
本技术涉及一种汽车发动机配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越野车油底壳。
技术介绍
油底壳位于发动机下部,其作用是将曲轴箱密封作为储油槽的外壳,防止杂质进入,收集和储存柴油发动机各摩擦表面流回的润滑油,散去部分热量,防止润滑油氧化。现有油底壳多为一个上方开口的储油结构,润滑油位于储油腔内,尤其是越野车上所使用的油底壳,由于越野车在使用过程中经常翻越障碍物,使得底盘处的油底壳经常受到威胁,现有的油底壳一般为刚才冲压形成,使得表面较为光滑,在越野使用过程中,承重力较弱,容易受压变形,不能满足用户的使用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牢固以及承受力强的越野车油底壳。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越野车油底壳,包括壳体,所述的壳体内具有储油腔,在所述的储油腔底部设置呈“V”形,在所述的储油腔的侧壁设有环形且纵向排列凹槽,在所述储油腔的开口设有环形设置的连接凸缘,该连接凸缘与壳体的外壁之间通过加强筋连接,在所述的壳体底部设有沿宽度方向设置的若干条加强肋,若干条所述的加强肋按一定的间隔排列在壳体底部的左右两侧,所述加强肋的一端延伸至所述的壳体的侧壁上。所述加强肋的边角呈圆弧设置。在所述壳体底部的一侧设有限位板,所述的限位板和所述的连接凸缘之间设有若干个连接筋,在所述的限位板上设有卡位槽,所述的卡位槽与两连接筋之间的间隙相对应。通过本技术的这种结构,使得壳体的整个结构牢固可有效抵制越野过程中的碰撞,并且通过加强肋有效增加承受力强,极大提高了油底壳的整体性能。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下视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上视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所示,这一种越野车油底壳,包括壳体1,壳体1内具有储油腔2,在储油腔2底部设置呈“V”形,在储油腔2的侧壁设有环形且纵向排列凹槽21,在储油腔2的开口设有环形设置的连接凸缘22,该连接凸缘22与壳体1的外壁之间通过加强筋3连接,在壳体1底部设有沿宽度方向设置的若干条加强肋4,若干条加强肋4按一定的间隔排列在壳体1底部的左右两侧,加强肋4的一端延伸至壳体1的侧壁上。加强肋4的边角呈圆弧设置。在壳体1底部的一侧设有限位板5,限位板5和连接凸缘22之间设有若干个连接筋6,在限位板5上设有卡位槽51,卡位槽51与两连接筋6之间的间隙相对应。通过连接筋6辅助卡位槽51卡位,在装配时通过卡位槽51实现对整个壳体1的定位,可进一步增强壳体1的牢固程度。通过本技术的这种结构,使得壳体1的整个结构牢固可有效抵制越野过程中的碰撞,并且通过加强肋4有效增加承受力强,极大提高了油底壳的整体性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越野车油底壳

【技术保护点】
一种越野车油底壳,包括壳体,所述的壳体内具有储油腔,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储油腔底部设置呈“V”形,在所述的储油腔的侧壁设有环形且纵向排列凹槽,在所述储油腔的开口设有环形设置的连接凸缘,该连接凸缘与壳体的外壁之间通过加强筋连接,在所述的壳体底部设有沿宽度方向设置的若干条加强肋,若干条所述的加强肋按一定的间隔排列在壳体底部的左右两侧,所述加强肋的一端延伸至所述的壳体的侧壁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越野车油底壳,包括壳体,所述的壳体内具有储油腔,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储油腔底部设置呈“V”形,在所述的储油腔的侧壁设有环形且纵向排列凹槽,在所述储油腔的开口设有环形设置的连接凸缘,该连接凸缘与壳体的外壁之间通过加强筋连接,在所述的壳体底部设有沿宽度方向设置的若干条加强肋,若干条所述的加强肋按一定的间隔排列在壳体底部的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志总
申请(专利权)人:瑞安市东信达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