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质能炭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72323 阅读:2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的是一种生物质能炭气油综合转换设备中的炭化装置,其特征是由裂解床、烘干床和燃烧室构成输料系统和加热系统,在裂解床和烘干床的胆内均设有螺旋输翻搅器,胆外有由保温层构成的火道,裂解床火道的首部与燃烧室连通,尾部与烘干床火道的首部连通,在烘干床火道上开有排烟口和排气口,烘干床上设有进料口,裂解床上设有出料口,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合理,能量转换率高,原料适应度大,裂解产出物品位高,并具有节能特点,具有实用价值。(*该技术在200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的是一种生物质能炭气油综合转换设备中的炭化装置。生物质能是植物通过光合作用转化太阳能而产生的,是世界上重要的能源之一。传统的利用生物质能方法比较落后,如直接燃烧,或使用旧式炉灶,热转换效率仅有10-15%,浪费严重,同时造成森林资源大量砍伐,水土流失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把生物质制备成各种燃料再燃烧是提高生物质能热效率的有效方法。目前国内外是采用单一碳化或气化装置,具体为固定床、流化床,热能转换率低。本技术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生物质能炭气油综合转换设备中的炭化装置,其结构设计合理,具有炭化时间短、转换率高、适应性强的特点。本技术的解决方案是由裂解床、烘干床和燃烧室构成输料系统和加热系统,其中在裂解床和烘干床内均设置有由传动装置驱动的螺旋传输翻搅器,在烘干床上设置有加料口,其出料口连接到裂解床的进料端,在裂解床上开有出料口,在裂解床和烘干床的胆外通过保温层构成有火道和燃烧室,裂解床外火道的首部与燃烧室连通,尾部与烘干床的火道的首部连通,在烘干床的火道上开有排烟口和排气口,其详细内容参见附图描述如下首先对附图进行说明附图说明图1表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表示图1的侧视图。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燃料在燃烧室(6)燃烧,由鼓风机将热风鼓入裂解床(4)胆外火道(12)的首端,从火道(12)首端到达火道(12)尾端后进入烘干炉(2)胆外火道(13),又从火道(13)首端到火道(13)达尾端后从排烟口(15)将烟排出,气体则从排气口(14)排出,原料从进料口(1)进入烘干床(2),经螺旋传输翻搅器(16)边输送,边翻搅,烘干后进入裂解床(4)内,并由裂解床(4)内的螺旋传输翻搅器(16)边输送、边翻搅,将裂解剩余物-木炭从出料口(7)输出床外,木质气则通过出气口(3)进入回收设备进行回收。本技术的烘干床(2)和裂解床(4)呈卧式上下相叠,即烘干床(2)位于裂解床(4)的正上方,这样不仅结构紧凑,而且利用热气向上,以裂解床(4)余热作烘干床(2)的能源,烘干效果好,节约能源。本技术的裂解床(4)和烘干床(2)的胆外火道(12)、(13)均为螺旋火道,可延长热风在床内的滞留时间,并使床体受热均匀。裂解床(4)为全封闭型,即烘干床(2)的出料口通过星式出料器(11)与裂解床(4)连接,裂解床(4)的出料口(7)上装有星式出料器(5),出气口(3)接到回收设备,这样在裂解床(4)的整个工作过程中均处于全封闭状态,保证裂解床的真空度,避免发生氧化反应。本技术在烘干床(2)和裂解床(4)胆外火道(12)、(13)上开有清灰道,两端设有出灰门,出灰门不仅用来将清灰道内的灰除去,而且可以用来调节温度。本技术提供的生物质能炭化装置结构设计合理,突出的优点是能量转换率高,不仅能产生木炭,而且还可产生木质气,采用真空裂解,产出物特别是木质气的品位高,同时适应性强,原料适应度大,干湿度要求不严,用电量少,且有节能效果,操作简单,具有很好的实用价值。按照附图1、2所示的实施方案,裂解床(4)与烘干床(2)卧式水平设置并相叠,里面分别装有由螺杆和耙子构成的螺旋传输翻搅器(16),并由电机(9)和传动机构(10)带动,位于上方的烘干床(2)出料口通过星式出料器(11)与裂解床(4)的进料口连通,烘干床(2)的顶部开有进料口(1),裂解床(4)的木炭出口(7)装有星式出料器(5),可进一步与木炭成型机连接,木质气出口(3)接到回收设备,使裂解床(4)内部为全封闭真空。在裂解床(4)和烘干床(2)的胆外通过保温材料构成有螺旋形火道(12)、(13)和燃烧室(6),其中裂解床(4)火道(12)的首部与燃烧室连接,尾部连接到烘干床(2)火道(13)的首部,在烘干床(2)火道的尾部开有排烟口(15)和排气口(14),燃烧室(6)上开有风门,可采用二次进风调节温度,并装有鼓风机,在裂解床(4)和烘干床(2)胆外的火道(12)、(13)上开有清灰通道,两端装有灰门,上述装置装在机架(8)上即可。权利要求1.一种生物质能炭化装置,本技术的特征是由裂解床(4)、烘干床(2)和燃烧室(6)构成输料系统和加热系统,其中在裂解床(4)和烘干床(2)胆内均设置有由传动装置驱动的螺旋传输翻搅器(16),在烘干床(2)上设置有加料口(1),其出料口连接到裂解床的进料端,在裂解床上开有出料口(3)、(7),在裂解床(4)和烘干床(2)的胆外通过保温层构成有火道(12)、(13),和燃烧室(6),裂解床(4)外的火道的首部与燃烧室(6)连通,尾部与烘干床(2)的火道(13)的首部连通,火道(13)的尾部开有排烟口(15)和排气口(1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质能炭化装置,其特征是裂解床(4)与烘干床(2)呈卧式上下相叠,即烘干床(2)位于裂解床(4)的正上方。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生物质能炭化装置,其特征是裂解床(4)与烘干床(2)胆外的火道(12)、(13)均为螺旋火道。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质能炭化装置,其特征是裂解床(4)为全封闭型,即烘干床(2)的出料口通过星式出料器(11)与裂解床(4)连接,裂解床(4)上的出料口(7)上装有星式出料器(5),出气口(3)连接到回收设备。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质能炭化装置,其特征是烘干床(2)和裂解床(4)胆外火道上开有清灰道,其两端设有出灰门。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的是一种生物质能炭气油综合转换设备中的炭化装置,其特征是由裂解床、烘干床和燃烧室构成输料系统和加热系统,在裂解床和烘干床的胆内均设有螺旋输翻搅器,胆外有由保温层构成的火道,裂解床火道的首部与燃烧室连通,尾部与烘干床火道的首部连通,在烘干床火道上开有排烟口和排气口,烘干床上设有进料口,裂解床上设有出料口,使本技术具有结构合理,能量转换率高,原料适应度大,裂解产出物品位高,并具有节能特点,具有实用价值。文档编号C10B55/00GK2172769SQ9323453公开日1994年7月27日 申请日期1993年8月19日 优先权日1993年8月19日专利技术者张光辉, 赵翰章, 吴政亮, 邱浩然, 于洪溪, 张纪云 申请人:湖南省生物能技术中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生物质能炭化装置,本实用新型的特征是由裂解床(4)、烘干床(2)和燃烧室(6)构成输料系统和加热系统,其中在裂解床(4)和烘干床(2)胆内均设置有由传动装置驱动的螺旋传输翻搅器(16),在烘干床(2)上设置有加料口(1),其出料口连接到裂解床的进料端,在裂解床上开有出料口(3)、(7),在裂解床(4)和烘干床(2)的胆外通过保温层构成有火道(12)、(13),和燃烧室(6),裂解床(4)外的火道的首部与燃烧室(6)连通,尾部与烘干床(2)的火道(13)的首部连通,火道(13)的尾部开有排烟口(15)和排气口(14)。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光辉赵翰章吴政亮邱浩然于洪溪张纪云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省生物能技术中心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3[中国|湖南]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