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友好型多功能土壤改良剂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70341 阅读:2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环境友好型多功能土壤改良剂,利用枯枝落叶、中药渣和椰糠等植物类有机废弃物堆沤制成的堆肥产品与天然矿物材料(麦饭石、膨润土、沸石等)、复硝铵、有机调理剂(酸析木质素、味精渣和糠醛渣等)和微生物菌种混合发酵加工而制成。其可明显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状,促进土壤团聚体的形成;中和土壤酸碱性,提高土壤阳离子交换量;对作物生长发育、提高肥料利用率等方面具有显著效果;使用再生性原料,且具有废物资源化利用,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著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所属领域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土壤改良剂,特别是。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外使用的土壤改良剂多为土壤保湿剂,松土剂,固沙剂,增肥剂,消毒剂和降酸碱剂,功能单一。最广泛的土壤改良剂为腐殖酸类土壤改良剂,其原料资源为泥炭、褐煤和风化煤,它们作为一种不可再生自然资源,存在着原料来源受到一定的限制等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环境友好型多功能土壤改良剂产品。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环境友好型多功能土壤改良剂产品的制造方法。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土壤改良剂功能单一的不足,提出一种环境友好型多功能土壤改良剂产品;其主要成份含量特征为以绝干重量计,有机质含量在35~85%范围,腐殖质含量在18~30%范围,全氮含量在0.8~2.5%范围,全磷(五氧化二磷计)含量在0.3~1.5%范围,全钾(氧化钾计)含量在1.0~3.0%范围。而且其中微量元素含量较高,pH处于3.5~8.5范围。本专利技术的环境友好型多功能土壤改良剂产品。其优选的主要成份含量特征为以绝干重量计,有机质含量在76~85%范围,腐殖质含量在71~75%范围,全氮含量在0.8~2.5%范围,全磷(五氧化二磷计)含量在0.3~1.5%范围,全钾(氧化钾计)含量在1.0~3.0%范围。本专利技术的环境友好型多功能土壤改良剂产品,可采用现有技术的各种方法制备而获得。但以采用本专利技术的以植物类有机废弃物为原料,采用生化技术来制备,是可使之达到最佳经济技术指标的生产方法。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土壤改良剂的制造,所使用原料是不可再生的不足,提出一种利用枯枝落叶、中药渣和椰糠等植物类有机废弃物为原料,经发酵沤制成的堆肥产品后与天然矿物材料(麦饭石、膨润土、沸石等)、复硝铵、有机调理剂(酸析木质素、味精渣和糠醛渣等)和微生物菌种(EM菌)混合再发酵、加工生产环境友好型多功能土壤改良剂产品的制造方法。其制备步骤如下A、环境友好型多功能土壤改良剂的原料堆肥产品的制备以枯枝落叶、中药渣和椰糠等植物类有机废弃物为原料,采用化学—生物联用快速腐熟技术,进行好氧高温发酵堆沤后获得的堆肥产物,再分级筛选,获得粒径小于0.50cm部分为多功能环境友好型土壤改良剂的原料—堆肥产品。B、堆肥产品和天然矿物材料、复硝铵、有机调理剂及微生物菌种的混配加工,在堆肥产品中,以重量百分比计,加入天然矿物材料用量为2.0~8.0%范围,复硝铵用量为0.01~0.10%范围,有机调理剂用量为0.20~4.0%范围,微生物菌种用量为0.20~1.0%范围,进行搅拌混合,使之均匀分布,充分接触反应。根据堆肥产品含水量不同加入适量水,使混合物的含水量达35~45%,这样有利于堆肥产品与各种原材料充分反应,但加水量不宜过高,以免后续干燥工序能耗增加。在充分搅拌混合后,再经3~7天的后熟阶段,使各种原材料之间的反应充分进行。后熟阶段完成后,进行干燥粉碎,即可入袋出厂。干燥可采用自然风干(包括太阳能),或热风低温(低于70℃)方法。本专利技术的目的环境友好型多功能土壤改良剂产品的制造方法,所述堆肥产品使用植物类原料为枯枝落叶、中药渣、椰糠的之一或其混合物,所述天然矿物材料为麦饭石、膨润土、沸石的之一或其混合物,所述有机调理剂为造纸废液或浓缩物,酸析木质素,味精生产的废液或浓缩物,味精生产的废渣,糠醛生产的废渣的之一或其混合物,所述有机调理剂,可为液体或浆状或粉状的。所述糠醛渣为玉米穗轴或稻壳或蔗渣等提取糠醛后的废渣。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和效果1、有机质、腐殖质含量高。2、pH处于3.5~8.5,可中和土壤酸碱性。3、可提高土壤阳离子交换量,而且可以促进植物根系生长,提高肥料利用率。4、具有较好的保水性、通气性。5、促进土壤团聚体的形成,可明显改善土壤理化性状。6、含有有益微生物,可较好防治土传病害。其可明显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状,促进土壤团聚体的形成;中和土壤酸碱性,提高土壤阳离子交换量;对作物生长发育、提高肥料利用率等方面具有显著效果。使用再生性原料,且具有废物资源化利用,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等优点。具体的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一步详细描述,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实施例1,以枯枝落叶为原料,采用化学—生物联用快速腐熟技术,进行好氧发酵堆沤制得堆肥产品。然后以重量计,在500KG的枯枝落叶堆肥产品中加入5.0%的膨润土、0.02%的复硝铵、2.0%的味精渣和0.5%的微生物菌种,把混合物水分调节至35-40%左右,用双抽螺旋搅拌器或圆盘搅拌器进行搅拌混合,时间约5分钟,然后出料堆置熟化3~7天,每天翻动1~2次。熟化后的改良剂经自然风吹日晒干燥或用热风干燥筒在50℃以下干燥,完成后用环链式粉碎机粉碎、产品装袋。实施例2,以椰糠为原料,采用化学—生物联用快速腐熟技术,进行好氧发酵堆沤制得堆肥产品。然后以重量计,在500KG的椰糠堆肥产品中加入8.0%的麦饭石、0.05%的复硝铵、2.0%的酸析木质素和0.4%的微生物菌种,把混合物水分调节至35-40%左右,用双抽螺旋搅拌器或圆盘搅拌器进行搅拌混合,时间约5分钟,然后出料堆置熟化3~7天,每天翻动1~2次。熟化后的改良剂经自然风吹日晒干燥或用热风干燥筒在50℃以下干燥,完成后用环链式粉碎机粉碎产品、装袋。实施例3,以中药渣为原料,采用化学—生物联用快速腐熟技术,进行好氧发酵堆沤制得堆肥产品。然后以重量计,在500KG的中药渣堆肥产品中加入6.0%的沸石、0.08%的复硝铵、3.5%的糠醛渣和0.3%的微生物菌种,把混合物水分调节至35-40%左右,用双抽螺旋搅拌器或圆盘搅拌器进行搅拌混合,时间约5分钟,然后出料堆置熟化3~7天,每天翻动1~2次。熟化后的改良剂经自然风吹日晒干燥或用热风干燥筒在50℃以下干燥,完成后用环链式粉碎机粉碎、产品装袋。实施例4,把枯枝落叶和椰糠按体积比1∶1的比例混合,进行好氧发酵堆沤制得堆肥产品,然后以重量计,在500KG的堆肥产品中加入6.0%的麦饭石、0.03%的复硝铵、3.0%的酸析木质素和0.4%的微生物菌种,把混合物水分调节至35-40%左右,用双抽螺旋搅拌器或圆盘搅拌器进行搅拌混合,时间约5分钟,然后出料堆置熟化3~7天,每天翻动1~2次。熟化后的改良剂经自然风吹日晒干燥或用热风干燥筒在50℃以下干燥,完成后用环链式粉碎机粉碎产品、装袋。实施例5,把枯枝落叶和中药渣按体积比2∶1的比例混合进行好氧发酵堆沤制得堆肥产品,然后以重量计,在其500KG的堆肥产品中加入6.0%的沸石、0.05%的复硝铵、4.0%的糠醛渣和0.4%的微生物菌种,把混合物水分调节至35-40%左右,用双抽螺旋搅拌器或圆盘搅拌器进行搅拌混合,时间约5分钟,然后出料堆置熟化3~7天,每天翻动1~2次。熟化后的改良剂经自然风吹日晒干燥或用热风干燥筒在50℃以下干燥,完成后用环链式粉碎机粉碎产品、装袋。实施例6,以重量计,在500KG的枯枝落叶堆肥产品中加入6.0%的膨润土和沸石混合物(比例1∶1)、0.03%的复硝铵、2.0%的味精渣和0.5%的微生物菌种,把混合物水分调节至35-40%左右,用双抽螺旋搅拌器或圆盘搅拌器进行搅拌混合,时间约5分钟,然后出料堆置熟化3~7天,每天翻动1~2次。熟化后的改良剂经自然风吹日晒干燥或用热风干燥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环境友好型多功能土壤改良剂,其特征在:其主要成份含量特征为,以绝干重量计,有机质含量在35~85%范围,腐殖质含量在18~30%范围,全氮含量在0.8~2.5%范围,全磷含量以五氧化二磷计,在0.3~1.5%范围,全钾含量以氧化钾计,在1.0~3.0%范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克君江定钦林鸿辉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园科绿化有限公司园林基质厂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1[中国|广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