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699951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02 12:03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用以减少液晶显示装置对人眼的伤害,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背光模组,包括:包含多个蓝光发光二极管的白光光源系统,所述白光光源系统还包括设于所述蓝光发光二极管的光路上的蓝光量子点膜,所述蓝光量子点膜中的蓝光量子点材料能够在所述蓝光发光二极管发出的第一蓝光激发下,发出波长大于所述第一蓝光的波长的第二蓝光。

A backlight modul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backlight module and a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is used to reduce the damage to the human eye, a backlight module is provided including a light source system for a plurality of blue light emitting diodes, blue light quantum dots film of the white light system also includes a light path is arranged in the blue light can Blu ray diode, quantum dot materials of the blue light quantum point in the film the first Blu ray in the blue light emitted from the light emitting diode excitation, a wavelength greater than the first wavelength of the blue light blue seco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
本申请涉及显示
,特别是涉及一种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液晶显示装置(LiquidCrystalDisplay,LCD)由于其轻便、低辐射、画面清晰等特点,成为目前应用非常普遍的显示设备。LCD是一种被动的发光器件,其本身并不发光,需要背光模组来提供光源给液晶显示面板使其显示图像。目前,LCD主要采用的背光模组技术为发光二极管(LightEmittingDiodes,LED)。由于LED背光模组具有亮度高、色纯度高、寿命长、可靠性好、无汞污染等多种优点,在背光模组占有的比重逐渐增大。根据光学结构划分,LED背光模组分为直下式和侧入式两种。但无论是哪种结构的LED背光模组,其都会发出白光,该白光一般由多个蓝光发光二极管加互补光荧光粉而发出,其中,互补光荧光粉可以为黄光荧光粉、红绿光荧光粉等。LED背光模组的发光原理为:蓝光发光二极管发出主波长在447.5~452.5nm之间的某一波长的短波蓝光,一部分短波蓝光激发互补光荧光粉发出互补光,另一部分短波蓝光与所激发的互补光混合成白光。该白光光谱与自然光的连续光谱不同,其光谱中含有比较多的短波蓝光,而研究表明,短波蓝光因为具有较大光能量,长时间接触对人眼具有明显的伤害,例如容易导致近视、白内障、黄斑病变等。基于此,如何减少液晶显示装置对人眼的伤害,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用以减少液晶显示装置对人眼的伤害。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背光模组,包括:包含多个蓝光发光二极管的白光光源系统,所述白光光源系统还包括设于所述蓝光发光二极管的光路上的蓝光量子点膜,所述蓝光量子点膜中的蓝光量子点材料能够在所述蓝光发光二极管发出的第一蓝光激发下,发出波长大于所述第一蓝光的波长的第二蓝光。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包括:包含多个蓝光发光二极管的白光光源系统,所述白光光源系统还包括设于所述蓝光发光二极管的光路上的蓝光量子点膜,所述蓝光量子点膜中的蓝光量子点材料能够在所述蓝光发光二极管发出的第一蓝光激发下,发出波长大于所述第一蓝光的波长的第二蓝光,通过在蓝光发光二极管的光路上设置蓝光量子点膜,将短波蓝光向长波蓝光迁移,减少短波蓝光占比,将该背光模组应用于液晶显示装置,可以减少液晶显示装置对人眼的伤害(或者说可以对人眼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较佳地,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导光板;所述多个蓝光发光二极管排列成一排,该排蓝光发光二极管与所述导光板的入光面相对设置。较佳地,所述蓝光量子点膜设置在所述蓝光发光二极管与所述导光板的入光面之间。较佳地,所述蓝光量子点膜设置在所述导光板的出光面上。较佳地,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背板,位于所述背板上的扩散板;所述多个蓝光发光二极管呈阵列分布,且位于所述背板与所述扩散板之间。较佳地,所述蓝光量子点膜设置在所述蓝光发光二极管与所述扩散板之间。较佳地,所述蓝光量子点膜设置在所述扩散板背向所述蓝光发光二极管的一侧。较佳地,所述白光光源系统还包括:设于所述蓝光发光二极管的光路上的互补光层。较佳地,所述互补光层设置在所述蓝光发光二极管与所述蓝光量子点膜之间的光路上,且在所述第一蓝光的激发下发出互补光。由于互补光层在第一蓝光的激发下激发效率比较高,这样设置可以提高背光模组的发光效率。较佳地,所述互补光层设置在所述蓝光量子点膜出光侧的光路上,且在所述第二蓝光的激发下发出互补光。较佳地,所述互补光层为黄光荧光粉层或红绿光荧光粉层或红绿光量子点膜。较佳地,所述第一蓝光的波长为447.5~452.5nm,所述第二蓝光的波长为460~480nm。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包括本申请任意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液晶显示装置包括上述的背光模组,而上述的背光模组包括:包含多个蓝光发光二极管的白光光源系统,所述白光光源系统还包括设于所述蓝光发光二极管的光路上的蓝光量子点膜,所述蓝光量子点膜中的蓝光量子点材料能够在所述蓝光发光二极管发出的第一蓝光激发下,发出波长大于所述第一蓝光的波长的第二蓝光,通过在蓝光发光二极管的光路上设置蓝光量子点膜,将短波蓝光向长波蓝光迁移,减少短波蓝光占比,将该背光模组应用于液晶显示装置,可以减少液晶显示装置对人眼的伤害。附图说明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的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三提供的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四提供的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五提供的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六提供的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七提供的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八提供的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具有护眼功能的液晶显示装置与普通液晶显示装置的模拟光谱对比图。具体实施方式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用以减少液晶显示装置对人眼的伤害。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附图中各层的厚度和形状不反映真实比例,目的只是示意说明本申请内容。实施例一:参见图1,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背光模组,该背光模组是侧入式的,该背光模组包括:白光光源系统1和导光板2(LightGuidePlates,LGP);其中,白光光源系统1包括:多个蓝光发光二极管11,设于蓝光发光二极管11的光路上的互补光层12和蓝光量子点膜13(QuantumDotEnhancementFilm,QDEF);该多个蓝光发光二极管11排列成一排,该蓝光发光二极管11与导光板2的入光面21相对设置;蓝光量子点膜13设置在导光板2的出光面22上,蓝光量子点膜13中的蓝光量子点材料能够在蓝光发光二极管11发出的第一蓝光激发下,发出波长大于第一蓝光的波长的第二蓝光;互补光层12设置在蓝光发光二极管11与蓝光量子点膜13之间的光路上,且在第一蓝光的激发下发出互补光。其中,互补光层12例如可以为黄光荧光粉层、红绿光荧光粉层、红绿光量子点膜等。黄光荧光粉层中的黄光荧光粉在第一蓝光的激发下发出黄光,红绿光荧光粉层中的红绿光荧光粉在第一蓝光的激发下发出红绿光,红绿光量子点膜中的红绿光量子点材料在第一蓝光的激发下发出红绿光。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一中互补光层12设置在蓝光发光二极管11与蓝光量子点膜13之间的光路上,可以是互补光层12设置在蓝光发光二极管11与导光板2的入光面21之间,如图1所示;也可以是互补光层12设置在导光板2的出光面22与蓝光量子点膜13之间,本申请实施例对此并不进行限定。上述背光模组通过在蓝光发光二极管11的光路上设置蓝光量子点膜13,将短波蓝光向长波蓝光迁移,减少短波蓝光占比,将该背光模组应用于液晶显示装置,可以减少液晶显示装置对人眼的伤害。一般来说,如图1所示,在导光板2的底面23下还设有反射膜层(图1中并未标出),用于改变入射光线的方向。在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包含多个蓝光发光二极管的白光光源系统,所述白光光源系统还包括设于所述蓝光发光二极管的光路上的蓝光量子点膜,所述蓝光量子点膜中的蓝光量子点材料能够在所述蓝光发光二极管发出的第一蓝光激发下,发出波长大于所述第一蓝光的波长的第二蓝光。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包含多个蓝光发光二极管的白光光源系统,所述白光光源系统还包括设于所述蓝光发光二极管的光路上的蓝光量子点膜,所述蓝光量子点膜中的蓝光量子点材料能够在所述蓝光发光二极管发出的第一蓝光激发下,发出波长大于所述第一蓝光的波长的第二蓝光。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导光板;所述多个蓝光发光二极管排列成一排,该排蓝光发光二极管与所述导光板的入光面相对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蓝光量子点膜设置在所述蓝光发光二极管与所述导光板的入光面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蓝光量子点膜设置在所述导光板的出光面上。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背板,位于所述背板上的扩散板;所述多个蓝光发光二极管呈阵列分布,且位于所述背板与所述扩散板之间。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蓝光量子点膜设置在所述蓝光发光二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一鸿冯远明
申请(专利权)人: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都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