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射瞄准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692832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02 07: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雷射瞄准器,包括壳体、雷射模块以及校准机构,壳体包括有容置空间以及至少一贯穿孔,雷射模块设置于壳体的容置空间内,并与贯穿孔相对应,用以产生光源;校准机构包括两相对应的调整螺丝、第一磁石以及第二磁石,其中,第一磁石设置于容置空间中所预设的凹槽内,第二磁石设置于雷射模块下方的固定槽内与第一磁石的磁性相斥且相互对应并磁浮悬吊着,通过壳体上所预设的两相对应的螺孔且分别经由两调整螺丝各别针对容置空间内的雷射模块上相对应所预设的第一倾斜面以及第二倾斜面进行微调,达到修正激光束投射路径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雷射瞄准器
本技术涉及瞄准器
,特别是指一种雷射瞄准器。
技术介绍
一般习知的雷射瞄准器大多运用于各式枪枝之瞄准载具,通常组装于枪套筒上方所预设的导轨处,传统上是以三轴对应的螺丝方式调整雷射模块以修正雷射投射的路径,达到精准指引标的物进而将射出子弹完美击中目标的目的;但是,于调整激光束时所产生的摩擦力太大容易造成雷射模块旋转位移而不会呈一线性移动,故导致雷射模块于投射修正时产生很多的不便。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新的雷射瞄准器,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雷射瞄准器,进行调整雷射模块的同时达到修正激光束投射路径的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雷射瞄准器,包括壳体、雷射模块和校准机构,所述壳体设有容置空间以及至少一贯穿孔;所述容置空间预设有凹槽,雷射模块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容置空间内,并与所述贯穿孔相对应,用于产生光源;所述校准机构设有两相对应的调整螺丝、第一磁石以及第二磁石,所述第一磁石与第二磁石之间具有间隙;其中,所述第一磁石设置于容置空间中所预设的凹槽内,所述第二磁石设置于雷射模块的一固定槽上并与第一磁石的磁性相斥且相互对应并磁浮悬吊着,通过壳体上所预设的两相对应的螺孔,雷射模块通过两调整螺丝在容置空间内进行微调,雷射模块设有至少两个雷射二极管,两个雷射二极管分别对应于两贯穿孔,雷射二极管设有多个引脚,其中一个引脚的顶部设有结合部,结合部的两侧各突设一个延伸片,结合部用于结合光二极管芯片及雷射二极管芯片,二极管芯片及雷射二极管芯片与其他引脚连接,多个引脚的上端套设有壳体,延伸片外漏于壳体外。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贯穿孔分别为两组贯穿孔。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雷射二极管依照波长来区分,包括有:红外线雷射、红光雷射、蓝光雷射与绿光雷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壳体上所预设的两相对应的螺孔且分别经由两调整螺丝各别针对容置空间内的雷射模块上相对应默认的第一倾斜面以及第二倾斜面进行微调。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磁石的N极对应于第二磁石的N极,或者第一磁石的S极对应于第二磁石的S极。本技术雷射瞄准器,通过将雷射模块与校准机构加以结合运用,其中,校准机构设有第一磁石以及第二磁石,两磁石通过磁性相斥造成磁浮的原理以取代习用三轴螺丝调整其中之一轴,以此消除更多调整时所产生的摩擦力并且进一步达到令雷射模块调整时可呈线性移动,实现进行调整雷射模块的同时达到修正激光束投射路径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雷射瞄准器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雷射瞄准器的正视图;图3为本技术雷射瞄准器的A-A剖面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雷射瞄准器之的右侧视图;图5为本技术雷射瞄准器的B-B剖面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雷射瞄准器的雷射二极管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至图5所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雷射瞄准器,包括有:壳体11、雷射模块12、以及校准机构13。壳体11包括有容置空间111、以及至少一贯穿孔112。雷射模块12设置于壳体11的容置空间111内,并与贯穿孔112相对应,用以产生光源。在本实施例中,设置于壳体11上的贯穿孔112分别为两组贯穿孔112a、112b,且雷射模块12包括至少两个雷射二极管121、121’,其分别对应于两贯穿孔112a、112b,两雷射二极管121、121’其中之一为可见光,另一个则为不可见光。其中,雷射二极管121、121’的结构以雷射二极管121为例进行说明如下。如图6所示,雷射二极管121设有多个引脚1210,其中一个引脚1210的顶部设有结合部1211,结合部1211的两侧各突设一个延伸片1212,结合部1211用于结合光二极管芯片1213及雷射二极管芯片1214。光二极管芯片1213及雷射二极管芯片1214与其他引脚通过导线1215连接,多个引脚的上端套设有壳体1216,延伸片1212外漏于壳体1216外。雷射二极管121、121’依照波长来区分包括有:红外线雷射、红光雷射、蓝光雷射与绿光雷射。常见的红外线雷射大多是由砷化镓(GaAs)所组成,而常见的红光雷射则由砷化铝镓(AlGaAs)或磷化铝镓铟(InGaAlP)所组成,此外,常见的蓝光雷射与绿光雷射则是由氮化铟镓(InGaN)所组成。校准机构13包括两个相对应的调整螺丝131、132、第一磁石133、以及第二磁石134。其中,第一磁石133设置于容置空间111中所预设的凹槽1111内,而第二磁石134则设置于雷射模块12下方的固定槽122上与凹槽1111中的第一磁石133的磁性相斥且相互对应并磁浮悬吊着,通过壳体11上所预设的两相对应的螺孔113、114且分别经由两个调整螺丝131、132各别针对容置空间111内的雷射模块12上相对应所预设的第一倾斜面123以及第二倾斜面124进行微调。即由设置于壳体11上的凹槽1111内的第一磁石133将设置于雷射模块12下方的固定槽122中的第二磁石134通过磁极相斥的原理进一步将雷射模块12予以磁浮悬吊于容置空间111中;第一磁石133的N极对应于第二磁石134的N极;或是第一磁石133的S极对应于第二磁石134的S极,并且,第一磁石与第二磁石之间具有一间隙;即以磁性相斥的原理进一步将雷射模块12磁浮悬吊于壳体11的容置空间111中。因此,通过旋动位于壳体11两侧相对应的两螺孔113、114中各别的调整螺丝131、132分别螺旋抵靠并加以推动雷射模块12上所默认的第一倾斜面123、以及第二倾斜面124,达到校正雷射模块12所投射的激光束,不仅可减少校准机构13于校准时所产生的摩擦力,更可使雷射模块12于容置空间111内于校准时可呈一线性方向移动,进一步调整修正所投射的激光束。综上所述,本技术雷射瞄准器1主要包括:壳体11、雷射模块12、以及校准机构13。壳体11包括有容置空间111、以及至少一贯穿孔112。雷射模块12设置于壳体11的容置空间111内,并与贯穿孔112相对应,用以产生光源。校准机构13包括两相对应的调整螺丝131、132、第一磁石133、以及第二磁石134。其中,第一磁石133设置于容置空间111中所预设的凹槽1111内,而第二磁石134设置于雷射模块12下方的固定槽122内与第一磁石133的磁性相斥且相互对应并磁浮悬吊着,通过壳体11上所预设的两相对应的螺孔113、114且分别经由两调整螺丝131、132各别针对容置空间111内的该雷射模块12上相对应所预设的第一倾斜面123以及第二倾斜面124进行微调,达到修正激光束投射路径的目的。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雷射瞄准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雷射瞄准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雷射模块和校准机构,所述壳体设有容置空间以及至少一贯穿孔;所述容置空间预设有凹槽,雷射模块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容置空间内,并与所述贯穿孔相对应,用于产生光源;所述校准机构设有两相对应的调整螺丝、第一磁石以及第二磁石,所述第一磁石与第二磁石之间具有间隙;其中,所述第一磁石设置于容置空间中所预设的凹槽内,所述第二磁石设置于雷射模块的一固定槽上并与第一磁石的磁性相斥且相互对应并磁浮悬吊着,通过壳体上所预设的两相对应的螺孔,雷射模块通过两调整螺丝在容置空间内进行微调,雷射模块设有至少两个雷射二极管,两个雷射二极管分别对应于两贯穿孔,雷射二极管设有多个引脚,其中一个引脚的顶部设有结合部,结合部的两侧各突设一个延伸片,结合部用于结合光二极管芯片及雷射二极管芯片,二极管芯片及雷射二极管芯片与其他引脚连接,多个引脚的上端套设有壳体,延伸片外漏于壳体外。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雷射瞄准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雷射模块和校准机构,所述壳体设有容置空间以及至少一贯穿孔;所述容置空间预设有凹槽,雷射模块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容置空间内,并与所述贯穿孔相对应,用于产生光源;所述校准机构设有两相对应的调整螺丝、第一磁石以及第二磁石,所述第一磁石与第二磁石之间具有间隙;其中,所述第一磁石设置于容置空间中所预设的凹槽内,所述第二磁石设置于雷射模块的一固定槽上并与第一磁石的磁性相斥且相互对应并磁浮悬吊着,通过壳体上所预设的两相对应的螺孔,雷射模块通过两调整螺丝在容置空间内进行微调,雷射模块设有至少两个雷射二极管,两个雷射二极管分别对应于两贯穿孔,雷射二极管设有多个引脚,其中一个引脚的顶部设有结合部,结合部的两侧各突设一个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建军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普西森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