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震住宅楼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688202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02 04: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到一种抗震住宅楼,包括楼体,楼体包括多个三角框架和钢筋支撑杆,直角框架内部中空且与外界连通形成第一空腔,钢筋支撑杆将相邻钢筋支撑杆连接,相邻三角框架之间设置有预先涂制好的混凝土墙,混凝土墙位于钢筋支撑杆内侧,相邻三角框架之间设置有乳胶层;将已经制作好的混凝土墙的两端嵌在相邻三角框架中的第一空腔中,在混凝土墙外设置有钢筋支撑杆,钢筋支撑杆起到固定三角框架位置的作用,还将混凝土墙紧夹在钢筋支撑杆之间,稳固结构;在混凝土墙外涂覆乳胶层,乳胶层将混凝土墙和钢筋支撑杆覆盖,由于乳胶层具有一定的弹性,所以在受到外力冲击时可减缓一部分的冲击力,起到抗震的效果。

Aseismatic residential building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n earthquake of residential buildings, including building, building body comprises a plurality of triangular frame and reinforced support rods, rectangular frame hollow and communicated with the outside to form a first cavity, reinforced support rod adjacent reinforced support rod, a good pre coated concrete wall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adjacent triangular frame, concrete the wall is located on the reinforced support rod inside the triangle frame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adjacent latex layer; both ends have produced the first concrete wall block cavity in the adjacent triangle in the frame, in the concrete wall is provided with a reinforced supporting rod, reinforced support rod to fix the position of the triangular frame, will clamp the concrete wall in between, the supporting rod reinforced concrete wall in solid structure; coated latex, latex layer and reinforced concrete wall supporting rod cover, because the latex layer has a certain The elasticity, so in the impact of external force can slow down a part of the impact, as a seismic effe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抗震住宅楼
本技术涉及建筑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抗震住宅楼。
技术介绍
楼房,是指两层或两层以上的房子,这样的房子由于高度较高,所以重心较高,在受到地震等自然灾害的侵蚀时,结构会受到损坏,发生倒塌。如申请号为“CN102409886A”的中国专利所公开的一种抗地震楼房,通过将楼房改造成钢骨框架后并用PP板包装后建造而成,由于这种楼房无需使用砖、沙、石子、水泥和混凝土,所以极大程度上减轻了整体楼房的重量,提升了抗震等级;但是这种楼房是利用钢筋制成的框架而后包裹PP板,每建造一栋这样的楼房需要耗费大量的钢材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成本较低的抗震住宅楼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抗震住宅楼,包括楼体,所述楼体包括多个三角框架和钢筋支撑杆,所述直角框架内部中空且与外界连通形成第一空腔,所述钢筋支撑杆将相邻钢筋支撑杆连接,所述相邻三角框架之间设置有预先涂制好的混凝土墙,所述混凝土墙位于钢筋支撑杆内侧,所述相邻三角框架之间还设置有乳胶层,所述墙体由内之外依次包括混凝土墙、钢筋支撑杆和乳胶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三角框架放置在同一平面内,将已经制作好的混凝土墙的两端嵌在相邻三角框架中的第一空腔中,在混凝土墙外设置有钢筋支撑杆,钢筋支撑杆不仅起到固定三角框架位置的作用,同时还可将混凝土墙紧夹在钢筋支撑杆之间,稳固结构;其次在混凝土墙外涂覆乳胶层,乳胶层将混凝土墙和钢筋支撑杆覆盖,由于乳胶层具有一定的弹性,所以在受到外力冲击时可以减缓一部分的冲击力,起到保护建筑的作用;仅在拐角处使用结构稳定的三角框架,可以极大程度上的减少钢筋的使用率,节约成本,利用乳胶层的弹性可使房屋对外界产生的冲击力缠身缓冲,起到抗震的效果。作为优选,所述混凝土墙中错位设置有多个纤维层,所述纤维层是尼龙绳经纬编织而成。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先利用尼龙绳经纬编织成纤维层,在浇注混凝土墙的过程中,将纤维层铺设在在其中;当混凝土墙受到外力时候,设置在其中的纤维层可起到增强混凝土墙韧性的作用,增强混凝土墙接受外力的能力。作为优选,所述乳胶层上设置有多个第一通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乳胶层是设置在混凝土墙外缘的,由于混凝土的比热容较小,所以在天气炎热会受到曝晒时候,混凝土墙会发生膨胀的现象;而在乳胶层上开设第一通孔,可避免混凝土膨胀将入乳胶层损坏。作为优选,抗震住宅楼表面为斜面,所述楼面与地面成锐角。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抗震住宅楼的侧面修葺成斜面,对房屋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可将楼面、地面和楼面向外延伸的斜面近似看做是三角形,由于三角形的结构最为稳定,所以可增强这种住宅楼的抗震性。作为优选,所述楼体上设置有内部设置有疏水管道,所述楼体表面斜向设置有将外界与疏水管道连通的第二通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楼体内设置有疏水管道,用于排出住宅楼内污水,污水流入疏水管道之后,再从第二通孔中流至外界环境中;另外,当刮大风时,风可从第二通孔中进入疏水管道,而后在从另一侧的第二通孔中穿过,可减轻风对楼体的冲击力。作为优选,所述楼体外设置有隔离保护层,所述隔离保护层包括紧贴在乳胶层上的PP板和涂覆在PP板上的乳胶漆。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首先在楼层外边贴附一层PP板,PP板是聚丙烯板的简称,PP板具有易加工、易焊接等优点,且具有优越的耐热性和耐冲击性、无毒无味,是目前最符合环保要求的工程塑胶之一;将PP板贴附在楼体外面不光可以对房屋起到保温的作用,还可以缓冲掉一部分外界对楼体的冲击力;当在天降酸雨或雨雪天气时候时,涂覆在PP板上的乳胶漆可对PP板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避免酸雨等将PP板腐蚀。作为优选,所述楼体顶部设置有排水系统。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南方一些多雨的城市中,若降雨量较多时,雨水可能会堆积在楼顶上;由于水的密度较大,所以楼顶上每一平方米都会产生较大的压强,为了避免水将楼顶压垮,所以在楼体顶部上设置有排水系统,排水系统将雨水等迅速排出。作为优选,所述排水系统包括设置在楼体侧边的多个水管,所述水管向上延伸设置有铲斗,所述楼体顶部中心位置处拢起。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楼体的顶部是向中心处拢起的,所以水分会从楼顶的中心位置流向两端,而后聚集在楼顶的边缘位置处,水管贯穿整栋楼的高度设置,且在位于楼顶的水管顶部延伸有铲斗,雨水灌入至铲斗中而后顺着水管流走。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将三角框架放置在同一平面内,将已经制作好的混凝土墙的两端嵌在相邻三角框架中的第一空腔中,在混凝土墙外设置有钢筋支撑杆,钢筋支撑杆不仅起到固定三角框架位置的作用,同时还可将混凝土墙紧夹在钢筋支撑杆之间,稳固结构;其次在混凝土墙外涂覆乳胶层,乳胶层将混凝土墙和钢筋支撑杆覆盖,由于乳胶层具有一定的弹性,所以在受到外力冲击时可以减缓一部分的冲击力,起到保护建筑的作用;仅在拐角处使用结构稳定的三角框架,可以极大程度上的减少钢筋的使用率,节约成本,利用乳胶层的弹性可使房屋对外界产生的冲击力缠身缓冲,起到抗震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中楼体结构爆炸图,用于体现构成楼体的各个结构;图2是实施例中三角框架结构示意图;图3是实施例中混凝土墙的爆炸图,用于体现设置在混凝土墙之间的纤维层;图4是实施例中楼体结构部分剖视图,用于体现设置在楼体内的排水系统和疏水管道。图中,1、楼体;11、三角框架;12、钢筋支撑杆;21、第一空腔;22、混凝土墙;23、乳胶层,231、PP板;232、乳胶漆层;24、纤维层;25、第一通孔;31、疏水管道;32、第二通孔;4、隔离保护层;51、水管;52、铲斗。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实施例:如图1所示,一种抗震住宅楼,包括楼体1,其中楼体是有多个三角框架11、钢筋支撑杆12、混凝土墙22组建成的,且楼体1的墙均为下厚上薄型,与地面成锐角;三角框架11的形状如图2所示;如图3所示,混凝土墙22是由混凝土墙涂覆后干燥成型的,涂覆时采用层涂覆,先涂覆一层混凝土后,在上铺设有纤维层24,再涂覆第二层混凝土,在铺设一层纤维层24,以此反复;如图1所示,将混凝土墙22的两端分别插设在相邻的三角框架11中,而后将钢筋支撑杆12的两端焊接在相邻的三角框架11边壁上,钢筋支撑杆12将混凝土墙22夹设在其中;而后在外面混凝土墙22的外面涂覆有一层乳胶层23,乳胶层23是有天然乳胶涂覆的一层,厚度约为2至4厘米。如图1所示,在乳胶层23的外部设置有隔离保护层4,隔离保护层包括紧贴在乳胶层23上的PP板231和涂覆在PP板上的乳胶漆层232,详见公告号为“CN204715656U”的中国专利所公开的一种外墙涂料层结构。如图1所示,在乳胶层23上设置有多个贯穿其厚度的第一通孔25,由于楼体1处于室外环境中,所以会受到阳光曝晒等情况,混凝土产生的热量可从第一通孔25中散出。如图4所示,在楼体1的顶部设置有排水系统,用于向外排放淤积在楼体1顶部的雨水等;排水系统包括设置在楼体1外部的贯穿楼体1高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抗震住宅楼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抗震住宅楼,包括楼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楼体(1)包括多个三角框架(11)和钢筋支撑杆(12),所述三角框架(11)内部中空且与外界连通形成第一空腔(21),所述钢筋支撑杆(12)将相邻钢筋支撑杆(12)连接,相邻所述三角框架(11)之间设置有预先涂制好的混凝土墙(22),所述混凝土墙(22)位于钢筋支撑杆(12)内侧,所述相邻三角框架(11)之间还设置有乳胶层(23),墙体由内之外依次包括混凝土墙(22)、钢筋支撑杆(12)和乳胶层(2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震住宅楼,包括楼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楼体(1)包括多个三角框架(11)和钢筋支撑杆(12),所述三角框架(11)内部中空且与外界连通形成第一空腔(21),所述钢筋支撑杆(12)将相邻钢筋支撑杆(12)连接,相邻所述三角框架(11)之间设置有预先涂制好的混凝土墙(22),所述混凝土墙(22)位于钢筋支撑杆(12)内侧,所述相邻三角框架(11)之间还设置有乳胶层(23),墙体由内之外依次包括混凝土墙(22)、钢筋支撑杆(12)和乳胶层(2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震住宅楼,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墙(22)中设置有多个纤维层(24),所述纤维层(24)是尼龙绳经纬编织而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抗震住宅楼,其特征在于:所述乳胶层(23)上设置有多个第一通孔(25)。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乐志华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市八都建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