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的河道黑臭水体治理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686155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02 03: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携的河道黑臭水体治理设备,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吊架、风机、第一加药装置、风机支架和网状除臭装置,其中风机通过送风管经过第一加药装置插入至网状除臭装置内,送风管延伸至靠近网状除臭装置底部位置,并且送风管的外壁上位于网状除臭装置的内部分还套有第二加药装置,所述第一加药装置和第二加药装置内放置除臭剂;网状除臭装置包括从上往下依次设置的顶盖、网状壳体和无网孔底部,无网孔底部靠近送风管位置设置,并且风机支架风机将连接在顶盖的上方位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河道黑臭水体治理设备,结构简单、可任意移动去除河床内的黑臭物,而且装置可以使用吊车吊装至任意需要使用的位置,可以循环使用的便携的。

A portable treatment equipment for black and smelly water body of river cours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malodorous black river governance a portable equipment, including the deodorizing device are sequentially arranged from top to bottom of the hanger, fan, first dosing device, a fan bracket and fan mesh, which through the air pipe through the first dosing device is inserted into the deodorizing device within the reticular air pipe extends. Close to the reticular deodorizing device bottom, and send the outer wall of the duct is located in the reticular deodorizing device divides the interior of a dosing device second, placing the first deodorant dosing device and second dosing device; mesh deodorizing device comprises a top cover, a mesh shell from top to bottom set and no mesh bottom, no mesh bottom close to the air supply pipe arranged, and fan bracket fan connected to the position above the roof.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removes the black and odorous substances in the river bed at any time, and the device can be hoisted to any portable location by using the cra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携的河道黑臭水体治理设备
本技术涉及河道黑臭水体治理设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便携的河道黑臭水体治理设备。
技术介绍
城市黑臭水体主要出现在城市建成区内,呈现出令人不舒服的颜色或散发出难闻的气味。近几十年来,黑臭水体的范围和程度不断加剧,成为政府和公众普遍关注的环境问题之一。水体发生黑臭的主要原因是缺氧和富营养化。应用于黑臭水体治理的技术主要有控源截污技术(截污纳管、面源控制)、内源治理技术(垃圾清理、生物残体及漂浮物清理、清淤疏浚)、生态修复技术(岸带修复、生态净化、人工增氧)和其他治理措施(活水循环、清水补给、就地处理、旁路治理)。但这些技术的应用都有一定的限制因素,如工程量大、成本高、需持续运行维护、消耗电能、存在二次污染风险等。水体黑臭主要是水体缺氧造成的,同时也与水体富营养化和底泥沉积有关。国家重大水专项相关研究结果表明,当溶解氧降低到2.0mg/L时,水体将处于缺氧状态。当溶解氧为3mg/L~5mg/L时,水体中有机污染物和氨氮含量一般也会超过地表水Ⅴ类标准,呈现有色有味状态,但有水生生物存在;当溶解氧大于6mg/L时,水体处于有氧状态,有机物降解和氨氧化速率显著增加,水体开始具有自净能力。目前水体污染控制主要采用的技术是混合充氧,通过岸边电力驱动曝气设备,但能量的利用效率低,在水中铺设空气管施工安装难度大、日常维护检修困难,且在电力供应不方便的地区难以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可以任意移动去除河床内的黑臭体,保证河道清洁,而且本技术的装置可以使用吊车吊装至任意需要使用的位置,可以循环使用的便携的河道黑臭水体治理设备。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便携的河道黑臭水体治理设备,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吊架、风机、第一加药装置、风机支架和网状除臭装置,其中风机通过送风管经过第一加药装置插入至网状除臭装置内,送风管延伸至靠近网状除臭装置底部位置,并且送风管的外壁上位于网状除臭装置的内部分还套有第二加药装置,所述第一加药装置和第二加药装置内放置除臭剂;网状除臭装置包括从上往下依次设置的顶盖、网状壳体和无网孔底部,无网孔底部靠近送风管位置设置,并且风机支架将风机连接在顶盖的上方位置。进一步地,无网孔底部朝向送风管的部分设有突起的分风部。进一步地,无网孔底部的底部还设有若干个支脚,这些个支脚与无网孔底部呈锐角地连接。进一步地,网状壳体的内壁和外壁同时或者单独设有滤网。进一步地,送风管靠近网状除臭装置的无网孔底部部分设有一段送风网孔,第二加药装置刚好延伸至送风网孔的顶部位置。进一步地,网状除臭装置的网状壳体整体为球形或者椭球形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水体治理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在使用时只需采用跳车或者其他投放装置吊住其吊架,将其置入河床内即可使用。其工作的具体原理是,通过风机的送风管将第一加药装置内的除臭剂输送至网状除臭装置底部,然后经由网状壳体从下往上悬浮搅拌除臭,进而达到清理河道内黑臭气味以及物体的目的。并且本技术还在送风管的外壁上设置了第二加药装置,进一步提高了其除臭效率。此外,为了使得送至网状壳体底部的风能够得到充分利用,网状除臭装置的底部设置了无网孔底部,对风起到较好的引导作用,加速除臭效率。总体上来说,本技术的结构简单、可以任意移动去除河床内的黑臭体,保证河道清洁,而且本技术的装置可以使用吊车吊装至任意需要使用的位置,可以循环使用,降低了河床治理的成本,具有较好推广应用的价值。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便携的河道黑臭水体治理设备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图;图2为图1的实施例的网状除臭装置的详细视图;其中:1-吊架,2-风机,3-风机支架,4-网状除臭装置,41-顶盖,42-网状壳体,43-无网孔底部,44-突起的分风部;5-送风管,51-送风网孔;6-支脚,7-滤网,8-第二加药装置,9-第一加药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加深对本技术的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构成限定。如图1所示,一种便携的河道黑臭水体治理设备,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吊架1、风机2、第一加药装置9、风机支架3和网状除臭装置4,其中风机2通过送风管5经过第一加药装置9插入至网状除臭装置4内,送风管5延伸至靠近网状除臭装置4底部位置,并且送风管5的外壁上位于网状除臭装置4的内部分还套有第二加药装置8,所述第一加药装置9和第二加药装置8内放置除臭剂;如图2所示,网状除臭装置4包括从上往下依次设置的顶盖41、网状壳体42和无网孔底部43,无网孔底部43靠近送风管5位置设置,并且风机支架3将风机2连接在顶盖41的上方位置。在上述实施例中,无网孔底部43朝向送风管5的部分设有突起的分风部44,进而提高该设备治理黑臭水体的效率,具有较快的搅拌速度。在上述实施例中,无网孔底部43的底部还设有若干个支脚6,这些个支脚6与无网孔底部43呈锐角地连接,保证网状除臭装置可以很好地固定在河床内,同时便于吊出。在上述实施例中,网状壳体42的内壁和外壁同时或者单独设有滤网7,防止黑道内的异物挡住网孔,影响其除臭效率。在上述实施例中,送风管5靠近网状除臭装置4的无网孔底部43部分设有一段送风网孔51,第二加药装置8刚好延伸至送风网孔51的顶部位置,具有更高的除臭效率,并且除臭效果更佳。并且网状除臭装置4的网状壳体42整体为球形或者椭球形结构时,该设备具有更好的除臭效率。总体上来说,本技术的一种便携的河道黑臭水体治理设备,结构简单、可以任意移动去除河床内的黑臭体,保证河道清洁,而且本技术的装置可以使用吊车吊装至任意需要使用的位置,可以循环使用,降低了河床治理的成本,具有较好推广应用的价值。本技术的实施例公布的是较佳的实施例,但并不局限于此,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极易根据上述实施例,领会本技术的精神,并做出不同的引申和变化,但只要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都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便携的河道黑臭水体治理设备

【技术保护点】
一种便携的河道黑臭水体治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吊架(1)、风机(2)、第一加药装置(9)、风机支架(3)和网状除臭装置(4),其中风机(2)通过送风管(5)经过第一加药装置(9)插入至网状除臭装置(4)内,送风管(5)延伸至靠近网状除臭装置(4)底部位置,并且送风管(5)的外壁上位于网状除臭装置(4)的内部分还套有第二加药装置(8),所述第一加药装置(9)和第二加药装置(8)内放置除臭剂;网状除臭装置(4)包括从上往下依次设置的顶盖(41)、网状壳体(42)和无网孔底部(43),无网孔底部(43)靠近送风管(5)位置设置,并且风机支架(3)将风机(2)连接在顶盖(41)的上方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的河道黑臭水体治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吊架(1)、风机(2)、第一加药装置(9)、风机支架(3)和网状除臭装置(4),其中风机(2)通过送风管(5)经过第一加药装置(9)插入至网状除臭装置(4)内,送风管(5)延伸至靠近网状除臭装置(4)底部位置,并且送风管(5)的外壁上位于网状除臭装置(4)的内部分还套有第二加药装置(8),所述第一加药装置(9)和第二加药装置(8)内放置除臭剂;网状除臭装置(4)包括从上往下依次设置的顶盖(41)、网状壳体(42)和无网孔底部(43),无网孔底部(43)靠近送风管(5)位置设置,并且风机支架(3)将风机(2)连接在顶盖(41)的上方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的河道黑臭水体治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无网孔底部(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刘海胡卜元张蕊蕊朱建军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贞一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