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柱伸缩型悬臂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685928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02 02: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立柱伸缩型悬臂吊,包括立柱本体、回转机构、横臂、吊臂环和起升机构,横臂通过回转机构安装在立柱本体上,吊臂环与起升机构安装在横臂上,立柱本体由上到下由两段以上的立柱构成,在任意相邻的两段立柱之间,其中第一段立柱上开有安装槽,且安装槽的内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插块,第二段立柱的底部上开有孔槽,第二段立柱通过插块插设在孔槽内从而固定安装在第一段立柱的安装槽内;安装槽槽壁上还开有第一定位轴通孔,第二段立柱的柱身上开有第二定位轴通孔,第一段立柱通过定位穿轴支撑固定第二段立柱,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通过多段立柱能方便运输,并且有效改善多段立柱之间的扭动,安装不稳等问题。

Vertical column telescopic cantilever cran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telescopic column type cantilever crane, comprising a column body, a rotating mechanism, arm, and arm hanging lifting mechanism, the cross arm is arranged in the column body through a rotating mechanism, lifting and hoisting mechanism mounted on the arm arm, the column body from top to bottom by a column of more than two the composition, between any two adjacent sections of the column, the first section of the upright is provided with a mounting groove, and the inner wall of the mounting groove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inserting block, second section at the bottom of the upright column is provided with a hole groove, second inserting block is inserted into the column through hole groove which is fixed in the mounting groove the first section of the column; installation groove is arranged on the first positioning shaft through hole, second column shaft is provided with second positioning shaft through hole, the first section of the column by a positioning shaft support fixed second section column,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benefit effect is that the utility model can be transported conveniently through a plurality of vertical columns, and effectively improves the torsion and installation of the multi section column, and the installation is unstab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立柱伸缩型悬臂吊
本技术涉及悬臂吊,具体涉及立柱伸缩型悬臂吊。
技术介绍
悬臂吊起重机工作强度为轻型,起重机由立柱,回转臂回转驱动装置及电动葫芦组成,立柱下端通过地脚螺栓固定在混凝土基础上,由摆线针轮减速装置来驱动悬臂回转,电动葫芦在悬臂工字钢上作左右直线运行,并起吊重物。起重机旋臂为空心型钢结构,自重轻,跨度大,起重量大,经济耐用,目前传统悬臂吊在工作时,多根组合的立柱会相互扭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立柱伸缩型悬臂吊,解决传统悬臂吊多段立柱安装所造成的上下立柱衔接不稳定,且多根立柱之间相互扭动,从而造成立柱工作不稳的问题。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立柱伸缩型悬臂吊,包括立柱本体、回转机构、横臂、吊臂环和起升机构,横臂通过回转机构安装在立柱本体上,吊臂环与起升机构安装在横臂上,立柱本体由上到下由两段以上的立柱构成,在任意相邻的两段立柱之间,其中第一段立柱上开有安装槽,且安装槽的内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插块,第二段立柱的底部上开有孔槽,第二段立柱通过插块插设在孔槽内从而固定安装在第一段立柱的安装槽内;安装槽槽壁上还开有第一定位轴通孔,第二段立柱的柱身上开有第二定位轴通孔,所述第一定位轴通孔与第二定位轴通孔在同一水平面相对设置,并形成定位腔,定位腔内设置有定位穿轴,第一段立柱通过定位穿轴支撑固定第二段立柱。在本技术方案中,回转机构使横臂在立柱本体转动,起升机构负责提起重物,组装人员使用吊车从而通过吊臂环将横臂安装在立柱本体上,由于立柱本体由两段以上的立柱构成,故相邻的两段立柱在安装时,当位于上方的立柱底部开有安装槽时,下方的立柱顶端插设在上方立柱底部的安装槽内,并将插块对准孔槽插入,从而防止左右方向的扭动;当位于下方的立柱顶部开有安装槽时,上方的立柱底部插设在下方立柱顶部的安装槽内,并将插块对准孔槽插入,从而防止左右方向的扭动,而通过定位穿轴依次穿过第一定位轴通孔与第二定位轴通孔,从而将第一段立柱和第二段立柱的相对位置固定,并且使第一段立柱和第二段立柱连接在一起。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上述的第一段立柱位于第二段立柱的下方。在本技术方案中,第一段立柱位于第二段立柱的下方,这样在安装立柱时,更加方便。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上述的位于立柱本体最下方的立柱上还设置有加强筋板,加强筋板安装在地面与立柱之间。在本技术方案中,加强筋板能使立柱本体更稳定的支撑在地面上。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上述的立柱本体呈圆柱状,且从立柱本体的底部到顶部,每段立柱的直径逐渐减小。在本技术方案中,由下到上,每段立柱的直径逐渐减小,这样类似圆锥装的结构更加稳定。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上述的每个所述安装槽槽壁上的第一定位轴通孔有两个,且相互对齐设置,第二段立柱柱身上的第二定位轴通孔位于相互对齐设置两个第一定位轴通孔之间,定位穿轴依次穿过第一定位轴通孔、第二定位轴通孔和第一定位轴通孔。在本技术方案中,这样能更稳定的使相邻的两段立柱更稳定的连接。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上述的相互对齐设置两个第一定位轴通孔、定位穿轴和第二定位轴通孔构成一组定位装置,所述定位装置有两个以上,且在竖直平面内由上到下依次设置。在本技术方案中,这样避免多个定位穿轴相互影响,并能根据使用高度来改变定位穿轴的安装位置,从而调节定位高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至少是如下之一:1、本技术能通过多段立柱能方便运输,并且有效改善多段立柱之间的扭动,安装不稳等问题。2、第一段立柱位于第二段立柱的下方,这样在安装立柱时,更加方便。3、加强筋板能使立柱本体更稳定的支撑在地面上。4、由下到上,每段立柱的直径逐渐减小,这样类似圆锥装的结构更加稳定。5、能更稳定的使相邻的两段立柱更稳定的连接。6、定位装置有两个以上,避免多个定位穿轴相互影响,并能根据使用高度来改变定位穿轴的安装位置,从而调节定位高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两段立柱相互配合的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两段立柱上的第一定位轴通孔和第二定位轴通孔相互配合的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两段立柱上的定位穿轴插在第一定位轴通孔和第二定位轴通孔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1如图1、2、3和4所示,包括立柱本体、回转机构1、横臂2、吊臂环3和起升机构4,横臂2通过回转机构1安装在所述立柱本体上,吊臂环3与起升机构4安装在横臂2上,立柱本体由上到下由两段以上的立柱5构成,在任意相邻的两段立柱5之间,其中第一段立柱5上开有安装槽6,且安装槽6的内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插块7,第二段立柱5的底部上开有孔槽8,所述第二段立柱5通过插块7插设在孔槽8内从而固定安装在第一段立柱5的安装槽6内,安装槽6槽壁上还开有第一定位轴通孔9,第二段立柱5的柱身上开有第二定位轴通孔10,第一定位轴通孔9与第二定位轴通孔10在同一水平面相对设置,并形成定位腔11,定位腔11内设置有定位穿轴12,第一段立柱5通过定位穿轴12支撑固定第二段立柱5,在本实施例中,回转机构1使横臂2在立柱本体转动,起升机构4负责提起重物,由于立柱本体由两段以上的立柱5构成,故相邻的两段立柱5在安装时,当位于上方的立柱5底部开有安装槽6时,下方的立柱5顶端插设在上方立柱5底部的安装槽6内,并将插块7对准孔槽8插入,从而防止左右方向的扭动;当位于下方的立柱5顶部开有安装槽6时,上方的立柱5底部插设在下方立柱5顶部的安装槽6内,并将插块7对准孔槽8插入,从而防止左右方向的扭动,而通过定位穿轴12依次穿过第一定位轴通孔9与第二定位轴通孔10,从而将第一段立柱5和第二段立柱5的相对位置固定,并且使第一段立柱5和第二段立柱5连接在一起。实施例2如图2、3和4所示,对比于实施例1,本实施例优化了立柱5,第一段立柱5位于第二段立柱5的下方,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段立柱5位于第二段立柱5的下方,这样在安装立柱5时,更加方便。实施例3如图1所示,对比于实施例1,本实施例优化了立柱本体,位于立柱本体最下方的立柱5上还设置有加强筋板13,加强筋板13安装在地面与立柱5之间,在本实施例中,加强筋板13能使立柱本体更稳定的支撑在地面上。实施例4如图1、2、3和4所示,对比于实施例1,本实施例优化了立柱本体,立柱本体呈圆柱状,且从所述立柱本体的底部到顶部,每段立柱5的直径逐渐减小,在本实施例中,两组以上的第一定位轴通孔9和第二定位轴通孔10,使相邻的两段立柱5更稳定的连接。实施例5如图3和4所示,对比于实施例4,本实施例优化了安装槽6,每个所述安装槽6槽壁上的第一定位轴通孔9有两个,且相互对齐设置,第二段立柱5柱身上的第二定位轴通孔10位于相互对齐设置两个第一定位轴通孔9之间,定位穿轴12依次穿过第一定位轴通孔9、第二定位轴通孔10和第一定位轴通孔9,在本实施例中,能更稳定的使相邻的两段立柱5更稳定的连接。实施例6对比于实施例5,本实施例优化了定位装置,相互对齐设置两个第一定位轴通孔9、定位穿轴12和第二定位轴通孔10构成一组定位装置,定位装置有两个以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立柱伸缩型悬臂吊

【技术保护点】
立柱伸缩型悬臂吊,包括立柱本体、回转机构(1)、横臂(2)、吊臂环(3)和起升机构(4),所述横臂(2)通过回转机构(1)安装在所述立柱本体上,所述吊臂环(3)与起升机构(4)安装在横臂(2)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本体由上到下由两段以上的立柱(5)构成,在任意相邻的两段立柱(5)之间,其中第一段立柱(5)上开有安装槽(6),且安装槽(6)的内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插块(7),第二段立柱(5)的底部上开有孔槽(8),所述第二段立柱(5)通过插块(7)插设在孔槽(8)内从而固定安装在第一段立柱(5)的安装槽(6)内;所述安装槽(6)槽壁上还开有第一定位轴通孔(9),第二段立柱(5)的柱身上开有第二定位轴通孔(10),所述第一定位轴通孔(9)与第二定位轴通孔(10)在同一水平面相对设置,并形成定位腔(11),所述定位腔(11)内设置有定位穿轴(12),第一段立柱(5)通过定位穿轴(12)支撑固定第二段立柱(5)。

【技术特征摘要】
1.立柱伸缩型悬臂吊,包括立柱本体、回转机构(1)、横臂(2)、吊臂环(3)和起升机构(4),所述横臂(2)通过回转机构(1)安装在所述立柱本体上,所述吊臂环(3)与起升机构(4)安装在横臂(2)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本体由上到下由两段以上的立柱(5)构成,在任意相邻的两段立柱(5)之间,其中第一段立柱(5)上开有安装槽(6),且安装槽(6)的内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插块(7),第二段立柱(5)的底部上开有孔槽(8),所述第二段立柱(5)通过插块(7)插设在孔槽(8)内从而固定安装在第一段立柱(5)的安装槽(6)内;所述安装槽(6)槽壁上还开有第一定位轴通孔(9),第二段立柱(5)的柱身上开有第二定位轴通孔(10),所述第一定位轴通孔(9)与第二定位轴通孔(10)在同一水平面相对设置,并形成定位腔(11),所述定位腔(11)内设置有定位穿轴(12),第一段立柱(5)通过定位穿轴(12)支撑固定第二段立柱(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柱伸缩型悬臂吊,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管金昌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诺钦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