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升降式传送带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685161 阅读: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02 02: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升降式传送带结构,包括传送带机构、导向机构、底座和升降用气缸;传送带机构包括支承框、支承板和传输带;支承框的下表面通过导向机构可竖向滑动地支承安装在底座上;其特征是:还包括封挡结构,封挡结构包括覆盖设置在支承框的四个框边与底座的外侧之间的四块覆盖板,且每块覆盖板包括上挡板和下挡板;上挡板为上端固定在对应的支承框的一个边框的外侧面;下挡板固定在底座上,下挡板的上段与上挡板的下段相重叠,且该重叠处的最大高度大于等于升降用气缸的推杆的伸出长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可升降式传送带结构具有结构可靠合理,能够使得升降动作长久可靠的优点。

A kind of lift type conveyer belt structur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lifting belt conveyor structure comprises a conveying belt mechanism and guide mechanism, the base and the lifting cylinder; the conveying belt mechanism comprises a supporting frame, a supporting plate and a transmission belt; the lower surface of the supporting frame through the guide mechanism of vertical sliding bearing is installed on the base; its characteristic is: including block structure, block structure comprises four pieces of cover plate cover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four side edge and the base frame of the supporting frame, and each cover plate comprises an upper baffle and a lower baffle; on the outer side of a baffle is fixed on the upper end of the frame corresponding to the supporting frame of the lower baffle is fixed on the base; on the lower section of upper and lower baffle baffle overlap, and the overlap of the maximum height is greater than or equal to the lifting cylinder push rod length. The lifting conveyor belt structure of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reliable and reasonable structure, and can make the lifting action long and reliab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升降式传送带结构
本技术属于传送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升降式传送带结构。
技术介绍
传送带是一种常用的物料传输的设备。目前,为了适应不同高度的传送带之间的物料传输,现有技术中给出了一些技术方案,例如,公告号为CN203997920U,名为“移动式可升降传送带单元”的专利。上述“移动式可升降传送带单元”(参见本说明书附图1至图3所示)包括一底座1和一传送带单元本体2,所述的传送带单元本体2包括一支撑框21和一个以上传动辊22,所述的传动辊22与所述的支撑框21转动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移动式可升降传送带单元还包括一气压缸3,所述的底座1包括一“工”字形支撑架11、四个滚轮12和四个套管13,所述的四个滚轮12与所述的“工”字形支撑架11的四角相连接,所述的四个套管13竖直设置在所述的“工”字形支撑架11上;所述的支撑框21的底部设置有四根竖直布置的导杆23,所述的四根导杆23分别与所述的四个套管13滑动连接;所述的气压缸3的上下两端分别与所述的传送带单元本体2及所述的底座1相连接。但上述“移动式可升降传送带单元”仍存有以下不足之处:因为,该“移动式可升降传送带单元”中导杆23和套管13始终外露。这样一来,导致导杆23的表面极易粘附灰尘,并在每次升降后导杆23就将该灰尘带到套管13内;久而久之,就会增大导杆23和套管13之间摩擦,减慢传送带单元本体2的升降速度,严重时会使得传送带单元本体2的升降显得卡顿。基于此,申请人考虑设计一种结构可靠合理,能够使得升降动作长久可靠的可升降式传送带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怎样提供一种结构可靠合理,能够使得升降动作长久可靠的可升降式传送带结构。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可升降式传送带结构,包括传送带机构、导向机构、底座和升降用气缸;所述传送带机构包括支承框、支承板和传输带;所述支承框为矩形框架结构;所述支承板整体呈条形结构且为固定安装在所述支承框的相对的两个边框的上表面的两块,且该两块支承板的首尾两端之间可转动地安装有轴向平行的两根辊筒,所述两根辊筒上套装有所述传输带;所述支承框的下表面通过所述导向机构可竖向滑动地支承安装在所述底座上;所述升降用气缸整体竖向固定安装在所述底座上,且所述升降用气缸的推杆朝上且与所述支承框相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封挡结构,所述封挡结构包括覆盖设置在所述支承框的四个框边与所述底座的外侧之间的四块覆盖板,且每块覆盖板包括上挡板和下挡板;所述上挡板为上端固定在对应的所述支承框的一个边框的外侧面;所述下挡板固定在所述底座上,所述下挡板的上段与所述上挡板的下段相重叠,且该重叠处的最大高度大于等于所述升降用气缸的推杆的伸出长度。本技术的可升降式传送带结构在使用时:因为设置有上述封挡结构,上述封挡结构能够覆盖住传送带机构的支承框下方的导向机构和升降用气缸,所以,能够持久地有效防止灰尘进入导向机构和升降用气缸所处空间内,从而有效防止导向机构和升降用气缸的表面粘附灰尘,从而确保导向机构和升降用气缸能够持久的可靠运行而不会出现摩擦卡阻的情形。与此同时,还因为“每块覆盖板包括上述上挡板和下挡板,下挡板的上段与所述上挡板的下段相重叠,且该重叠处的最大高度(即在传送带机构整体处在最低处时)大于等于所述升降用气缸的推杆的伸出长度”,这样一来,即使传送带机构在升降过程中或升至最高位置处,上挡板和下挡板能够始终覆盖住相应的侧方,从而起到更佳的防尘保护作用。进一步,邻近所述传输带的输出端的所述上挡板的上端边缘位于该传输带的输出端的前方;且邻近所述传输带的输出端的所述上挡板的上端边缘向斜上方延伸至邻近该传输带的输出端的位置处并形成导料板。上述导料板的结构,不仅具有结构简单,装配方便的优点;还能够防止经输送带传送的物料掉落至支承框下方,能够通过该导料板的结构来斜向传输卸料,使得物料的传输更为平稳。进一步,所述底座整体呈立方体型框架结构,所述导向机构包括导向套筒和导向柱:所述导向套筒为竖向固定安装所述底座的立方体型框架结构顶部的四个框角处的四个;所述导向柱为竖向固定安装在所述支承框的下表面且位于所述导向套筒的正上方处的四个,所述导向柱滑动配合插接在所述导向套筒内。采用上述底座结构后,不仅能够使得底座的结构更为牢固;还能够使得导向套筒能够通过安装在立方体型框架结构顶部的四个框角处的位置来获得更为牢固的安装效果,从而更好的地确保导向机构具有持久精准的导向的作用。此外,上述的底座、导向套筒和导向柱的结构,还能够有效缩短导向套筒的设置长度,且使得导向套筒的两端均为开口端,从而有效防止灰尘在导向套筒内部堆积,故具有更好的防尘效果。进一步,可升降式传送带结构还包括安装板、推拉受力杆和推拉受力块;所述安装板整体呈条形块状结构,所述安装板的一端为设置有供推杆竖向贯穿的气缸安装端,所述气缸安装端与所述升降用气缸上设置有所述推杆的端面固定相连,所述安装板的另一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所述底座的立方体型框架结构顶部的一个框边上;所述推拉受力杆整体呈条形块状结构,所述推拉受力杆的两端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承框的两个框边的下表面之间,所述推拉受力杆上固定安装有所述推拉受力块,所述推拉受力块与所述升降用气缸的推杆的上端铰接相连。采用上述升降用气缸与传送带机构的支承框相配合的结构后,能够通过上述推拉受力杆和推拉受力块的结构来将升降用气缸的推杆的作用力均匀的分布到述升降用气缸的推杆的正上方的所述支承框的两个框边上,消除局部应力集中的情形,使得推拉力的分布更为均匀合理,从而帮助使得传送带机构整体的升降过程更为平稳可靠。附图说明图1至图3为公告号为CN203997920U,名为“移动式可升降传送带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可升降式传送带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可升降式传送带结构(未设置封挡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至图5中标记为:传送带机构:10支承框,11支承板,12传输带,13推拉受力杆,14推拉受力块;导向机构:20导向套筒,21导向柱;3底座,31安装板;4升降用气缸;封挡结构:50上挡板,51下挡板,501导料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其中,针对描述采用诸如上、下、左、右等说明性术语,目的在于帮助读者理解,而不旨在进行限制。具体实施时:如图4至图5所示,一种可升降式传送带结构,包括传送带机构、导向机构、底座3和升降用气缸4;所述传送带机构包括支承框10、支承板11和传输带12;所述支承框10为矩形框架结构;所述支承板11整体呈条形结构且为固定安装在所述支承框10的相对的两个边框的上表面的两块,且该两块支承板11的首尾两端之间可转动地安装有轴向平行的两根辊筒,所述两根辊筒上套装有所述传输带12;所述支承框10的下表面通过所述导向机构可竖向滑动地支承安装在所述底座3上;所述升降用气缸4整体竖向固定安装在所述底座3上,且所述升降用气缸4的推杆朝上且与所述支承框10相连接;还包括封挡结构,所述封挡结构包括覆盖设置在所述支承框10的四个框边与所述底座3的外侧之间的四块覆盖板,且每块覆盖板包括上挡板50和下挡板51;所述上挡板50为上端固定在对应的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可升降式传送带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升降式传送带结构,包括传送带机构、导向机构、底座和升降用气缸;所述传送带机构包括支承框、支承板和传输带;所述支承框为矩形框架结构;所述支承板整体呈条形结构且为固定安装在所述支承框的相对的两个边框的上表面的两块,且该两块支承板的首尾两端之间可转动地安装有轴向平行的两根辊筒,所述两根辊筒上套装有所述传输带;所述支承框的下表面通过所述导向机构可竖向滑动地支承安装在所述底座上;所述升降用气缸整体竖向固定安装在所述底座上,且所述升降用气缸的推杆朝上且与所述支承框相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封挡结构,所述封挡结构包括覆盖设置在所述支承框的四个框边与所述底座的外侧之间的四块覆盖板,且每块覆盖板包括上挡板和下挡板;所述上挡板为上端固定在对应的所述支承框的一个边框的外侧面;所述下挡板固定在所述底座上,所述下挡板的上段与所述上挡板的下段相重叠,且该重叠处的最大高度大于等于所述升降用气缸的推杆的伸出长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升降式传送带结构,包括传送带机构、导向机构、底座和升降用气缸;所述传送带机构包括支承框、支承板和传输带;所述支承框为矩形框架结构;所述支承板整体呈条形结构且为固定安装在所述支承框的相对的两个边框的上表面的两块,且该两块支承板的首尾两端之间可转动地安装有轴向平行的两根辊筒,所述两根辊筒上套装有所述传输带;所述支承框的下表面通过所述导向机构可竖向滑动地支承安装在所述底座上;所述升降用气缸整体竖向固定安装在所述底座上,且所述升降用气缸的推杆朝上且与所述支承框相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封挡结构,所述封挡结构包括覆盖设置在所述支承框的四个框边与所述底座的外侧之间的四块覆盖板,且每块覆盖板包括上挡板和下挡板;所述上挡板为上端固定在对应的所述支承框的一个边框的外侧面;所述下挡板固定在所述底座上,所述下挡板的上段与所述上挡板的下段相重叠,且该重叠处的最大高度大于等于所述升降用气缸的推杆的伸出长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升降式传送带结构,其特征在于:邻近所述传输带的输出端的所述上挡板的上端边缘位于该传输带的输出端的前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洋辰黎方军欧阳紫滕王涛
申请(专利权)人:长江师范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