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康娟鹃专利>正文

一种应急防护大气污染的鼻塞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682156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02 00: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应急防护大气污染的鼻塞,其结构包括应急鼻塞结构、口罩底布、口罩主框架、第一绳带、固定块、透气纱布、垫片、第二绳带,口罩底布顶部与口罩主框架底部为一体化结构,口罩主框架顶部设有固定块,口罩主框架顶部左侧与第一绳带右端通过固定块固定连接,口罩主框架顶部边缘与透气纱布底部相连接,垫片底部与口罩主框架顶部相缝合,透气纱布与口罩底布底部相互平行,口罩底布底部与应急鼻塞结构相贴合,本发明专利技术一种应急防护大气污染的鼻塞,结构上设有第三过滤层,呼吸时,空气经由三层过滤层才进入人体,有效地防止空气中的有害颗粒进入人体,且结构简单,佩戴方便。

An emergency prevention of air pollution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air pollution emergency protection of congestion, the structure includes emergency nasal structure, mask base cloth, mask main frame, first rope, fixed block, breathable gauze, gasket, second string, top and bottom cloth masks masks the main framework for the integration of the mask structure, top of the main frame is provided with a fixing block, left the main frame and the top of the first mask string through the right end fixed block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top of the main frame and the edge of the mask, breathable gauze connected to the bottom, the bottom and the top of the main frame mask pad are sewed with cloth at the bottom of the bottom permeable gauze mask mask cloth bottom parallel to each other, and emergency nasal jointed structure,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n emergency door the air pollution of congestion, structure is provided with third filter layer, breathe air through three layers of filter layer to enter the body, effectively prevent air The harmful particles enter the human body, and the structure is simple, and it is easy to wea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急防护大气污染的鼻塞
本专利技术是一种应急防护大气污染的鼻塞,属于应急鼻塞领域。
技术介绍
大气颗粒物,特别是PM2.5可吸入颗粒物污染,对人体健康有直接的影响,连同其中吸附的有毒有害污染物质,对人体的危害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现是呼吸道疾病与生理机能障碍,以及眼鼻等粘膜组织受到刺激而患病。而应急鼻塞可以应对雾霾,烟尘等天气及环境。现有技术公开了申请号为:201320077749.7的一种应急鼻塞,包括鼻套,鼻套内设置空腔,空腔与鼻套内壁之间设置弹性片,空腔内设置过滤层一,过滤层二及隔网,过滤层二下部设置盖,盖与空腔通过螺纹相互配合,盖上设置凸起,鼻套的下部设置鼻腔夹。外层纤维过滤膜层可有效阻截PM2.5颗粒物,并根据需要随时更换,以保证呼吸顺畅。活性炭填充过滤层可吸附空气中的有毒有害物质,保证人体呼吸到洁净的空气。但现有技术过滤效果较差,无法隔绝空气中有害颗粒由呼吸道进入人体。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应急防护大气污染的鼻塞,以解决现有技术过滤效果较差,无法隔绝空气中有害颗粒由呼吸道进入人体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应急防护大气污染的鼻塞,其结构包括应急鼻塞结构、口罩底布、口罩主框架、第一绳带、固定块、透气纱布、垫片、第二绳带,所述口罩底布顶部与口罩主框架底部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口罩主框架顶部设有固定块,所述口罩主框架顶部左侧与第一绳带右端通过固定块固定连接,所述口罩主框架顶部边缘与透气纱布底部相连接,所述垫片底部与口罩主框架顶部相缝合,所述透气纱布与口罩底布底部相互平行,所述口罩底布底部与应急鼻塞结构相贴合;所述应急鼻塞结构由鼻塞软夹、固定座、支撑杆、第一过滤层、第二过滤层、第三过滤层、连接套组成,所述鼻塞软夹顶部与固定座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固定座顶部与支撑杆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与固定座相互垂直,所述第一过滤层中端设有连接孔,所述支撑杆与第一过滤层中端相贯通,所述第一过滤层顶部与第二过滤层底部相贴合,所述第二过滤层与第三过滤层通过支撑杆贯通连接,所述第三过滤层与第一过滤层相互平行,所述第二过滤层与支撑杆相互垂直,所述支撑杆顶部与连接套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过滤层顶部与连接套底部相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绳带左端与口罩主框架顶部右侧通过固定块相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垫片与透气纱布相互平行。进一步地,所述口罩底布底部与鼻塞软夹相贴合。进一步地,所述透气纱布内部设有透气孔。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杆以塑料为原材料,不会锈蚀,经久耐用。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套以橡胶为原材料,柔软有弹性。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一种应急防护大气污染的鼻塞,结构上设有第三过滤层,呼吸时,空气经由三层过滤层才进入人体,有效地防止空气中的有害颗粒进入人体,且结构简单,佩戴方便。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应急防护大气污染的鼻塞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口罩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应急鼻塞的爆炸图。图中:应急鼻塞结构-1、口罩底布-2、口罩主框架-3、第一绳带-4、固定块-5、透气纱布-6、垫片-7、第二绳带-8、鼻塞软夹-101、固定座-102、支撑杆-103、第一过滤层-104、第二过滤层-105、第三过滤层-106、连接套-107。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请参阅图1、图2与图3,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应急防护大气污染的鼻塞技术方案:其结构包括应急鼻塞结构1、口罩底布2、口罩主框架3、第一绳带4、固定块5、透气纱布6、垫片7、第二绳带8,所述口罩底布2顶部与口罩主框架3底部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口罩主框架3顶部设有固定块5,所述口罩主框架3顶部左侧与第一绳带4右端通过固定块5固定连接,所述口罩主框架3顶部边缘与透气纱布6底部相连接,所述垫片7底部与口罩主框架3顶部相缝合,所述透气纱布6与口罩底布2底部相互平行,所述口罩底布2底部与应急鼻塞结构1相贴合;所述应急鼻塞结构1由鼻塞软夹101、固定座102、支撑杆103、第一过滤层104、第二过滤层105、第三过滤层106、连接套107组成,所述鼻塞软夹101顶部与固定座102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固定座102顶部与支撑杆103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103与固定座102相互垂直,所述第一过滤层104中端设有连接孔,所述支撑杆103与第一过滤层104中端相贯通,所述第一过滤层104顶部与第二过滤层105底部相贴合,所述第二过滤层105与第三过滤层106通过支撑杆103贯通连接,所述第三过滤层106与第一过滤层104相互平行,所述第二过滤层105与支撑杆103相互垂直,所述支撑杆103顶部与连接套107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过滤层106顶部与连接套107底部相连接,所述第二绳带8左端与口罩主框架3顶部右侧通过固定块5相连接,所述垫片7与透气纱布6相互平行,所述口罩底布2底部与鼻塞软夹101相贴合,所述透气纱布6内部设有透气孔,所述支撑杆103以塑料为原材料,不会锈蚀,经久耐用,所述连接套107以橡胶为原材料,柔软有弹性。本专利所说的连接套107以橡胶为原材料,橡胶是指具有可逆形变的高弹性聚合物材料,在室温下富有弹性,在很小的外力作用下能产生较大形变,除去外力后能恢复原状。在进行使用时,将应急鼻塞结构-1由盒子中取出,手指抵在鼻塞软夹-101上,依据自己的鼻子张开合适角度,连接套-107朝里缓缓放入鼻腔,直至鼻塞软夹-101碰到鼻子,雾霾过大时,可再佩戴上口罩,防尘效果更佳。本专利技术解决现有技术过滤效果较差,无法隔绝空气中有害颗粒由呼吸道进入人体的问题,本专利技术通过上述部件的互相组合,结构上设有第三过滤层,呼吸时,空气经由三层过滤层才进入人体,有效地防止空气中的有害颗粒进入人体,且结构简单,佩戴方便,具体如下所述:所述应急鼻塞结构1由鼻塞软夹101、固定座102、支撑杆103、第一过滤层104、第二过滤层105、第三过滤层106、连接套107组成,所述鼻塞软夹101顶部与固定座102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固定座102顶部与支撑杆103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103与固定座102相互垂直,所述第一过滤层104中端设有连接孔,所述支撑杆103与第一过滤层104中端相贯通,所述第一过滤层104顶部与第二过滤层105底部相贴合,所述第二过滤层105与第三过滤层106通过支撑杆103贯通连接,所述第三过滤层106与第一过滤层104相互平行,所述第二过滤层105与支撑杆103相互垂直,所述支撑杆103顶部与连接套107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过滤层106顶部与连接套107底部相连接。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专利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专利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专利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专利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应急防护大气污染的鼻塞

【技术保护点】
一种应急防护大气污染的鼻塞,其结构包括应急鼻塞结构(1)、口罩底布(2)、口罩主框架(3)、第一绳带(4)、固定块(5)、透气纱布(6)、垫片(7)、第二绳带(8),所述口罩底布(2)顶部与口罩主框架(3)底部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口罩主框架(3)顶部设有固定块(5),其特征在于:所述口罩主框架(3)顶部左侧与第一绳带(4)右端通过固定块(5)固定连接,所述口罩主框架(3)顶部边缘与透气纱布(6)底部相连接,所述垫片(7)底部与口罩主框架(3)顶部相缝合,所述透气纱布(6)与口罩底布(2)底部相互平行,所述口罩底布(2)底部与应急鼻塞结构(1)相贴合;所述应急鼻塞结构(1)由鼻塞软夹(101)、固定座(102)、支撑杆(103)、第一过滤层(104)、第二过滤层(105)、第三过滤层(106)、连接套(107)组成,所述鼻塞软夹(101)顶部与固定座(102)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固定座(102)顶部与支撑杆(103)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103)与固定座(102)相互垂直,所述第一过滤层(104)中端设有连接孔,所述支撑杆(103)与第一过滤层(104)中端相贯通,所述第一过滤层(104)顶部与第二过滤层(105)底部相贴合,所述第二过滤层(105)与第三过滤层(106)通过支撑杆(103)贯通连接,所述第三过滤层(106)与第一过滤层(104)相互平行,所述第二过滤层(105)与支撑杆(103)相互垂直,所述支撑杆(103)顶部与连接套(107)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过滤层(106)顶部与连接套(107)底部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急防护大气污染的鼻塞,其结构包括应急鼻塞结构(1)、口罩底布(2)、口罩主框架(3)、第一绳带(4)、固定块(5)、透气纱布(6)、垫片(7)、第二绳带(8),所述口罩底布(2)顶部与口罩主框架(3)底部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口罩主框架(3)顶部设有固定块(5),其特征在于:所述口罩主框架(3)顶部左侧与第一绳带(4)右端通过固定块(5)固定连接,所述口罩主框架(3)顶部边缘与透气纱布(6)底部相连接,所述垫片(7)底部与口罩主框架(3)顶部相缝合,所述透气纱布(6)与口罩底布(2)底部相互平行,所述口罩底布(2)底部与应急鼻塞结构(1)相贴合;所述应急鼻塞结构(1)由鼻塞软夹(101)、固定座(102)、支撑杆(103)、第一过滤层(104)、第二过滤层(105)、第三过滤层(106)、连接套(107)组成,所述鼻塞软夹(101)顶部与固定座(102)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固定座(102)顶部与支撑杆(103)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103)与固定座(102)相互垂直,所述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康娟鹃
申请(专利权)人:康娟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