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治疗鼻炎的鼻用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16680888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02 00: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鼻用制剂技术领域,是一种用于治疗鼻炎的鼻用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原料按重量份数含有新疆一枝蒿、炒苍耳子、白芷、麻黄、黄芩提取物、甘草浸膏、薄荷素油、吐温‑80、辅料。本发明专利技术用于治疗鼻炎的鼻用制剂根据民族医药理论与中医药理论结合组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用于治疗鼻炎的鼻用制剂的服用剂量仅为现有技术服用剂量的20%至30%,且本发明专利技术用于治疗鼻炎的鼻用制剂较现有技术在抗炎和抗过敏方面效果显著;同时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工艺简便、疗效确切、无毒副作用,药物直接作用于鼻粘膜表面,生物利用度高、起效快、方便且患者依从性好,可根据患者的需求制备不同剂型,可更好的用于治疗急、慢性及过敏性鼻炎。

Nasal preparation for the treatment of rhinitis and its preparation and Application

The present invention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nasal preparation, a preparation method and application in preparation and method for treating rhinitis, nasal; raw materials according to the weight of Artemisia, containing Xinjiang fried Fructus Xanthii, angelica, ephedra, Scutellaria baicalensis extract, peppermint oil, Extractum Glycyrrhizae, Twain, 80 accessories. The invention is used for the treatment of rhinitis nasal preparation according to national medicine theory and theor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ombined, compared with the prior art, the invention is used for the treatment of rhinitis nasal dosage formulations only prior dose of 20% to 30%, and the invention is used for the treatment of rhinitis nasal preparation compared with the existing technology in anti inflammation at the same time significantly and anti allergy; preparation technology of the invention is simple and effective, non-toxic side effects, the direct effect of drugs on the nasal mucosal surface, high bioavailability, quick, convenient and good compliance of patients, according to the patient's needs to prepare different forms, can be better for the treatment of acute and chronic and allergic rhiniti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治疗鼻炎的鼻用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鼻用制剂
,是一种用于治疗鼻炎的鼻用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鼻炎是有过敏原、病毒、细菌及各种理化因子乃至某些全身性疾病引起的鼻腔粘膜的炎症,俗称鼻腔炎性疾病。随着城市生活日趋现代化,汽车尾气、装饰材料和食品添加剂等,这些都是引发鼻炎(包括过敏性鼻炎、慢性鼻炎、慢性鼻窦炎等等)的主要原因。近年来,过敏性鼻炎发病率有全球性增长趋势,被视为“21世纪的流行病”。其全球平均发病率为10%至25%。尽管不会危及生命,但过敏性鼻炎所引起的鼻部症状、眼部症状及相关器官症状(支气管哮喘、中耳炎等)可导致睡眠紊乱、食欲减退、全身乏力、疲劳、情绪失调、注意力减退和学习障碍,严重影响着患者的身心健康与生活质量,已成为一个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新疆地处我国西北地区,气候干燥,降水量少,风沙较多,特殊的地理环境及气候,致使变应性鼻炎成为新疆地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目前国内外治疗方法多采用药物治疗,西医常用的药物有:抗组胺药(西替利嗪、氯雷他定、非索非那定等)、减充血剂(伪麻黄碱、去氧肾上腺素盐酸轻甲哩琳等)、抗胆碱药(异丙托溴铵)和糖皮质激素(布地奈德鼻喷雾剂、曲安奈得鼻剂)但是这些药物均有近期疗效尚快有立杆见影之效,但停药后症状易复发等缺点。中医治疗本病,通过扶正抗邪治病求本,以恢复脏腑功能,调理气血而直达病所,具有提高机体免疫,降低机体过敏状态的功能,在治疗过程中不断提高患者的抗病能力。中医治疗该病从理论到治疗方法,日益丰富,具有安全、可靠、毒副作用小疗效持续、稳定,复发率低等优势。现有技术名称为“鼻炎/过敏性鼻炎用液体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公开号为CN103271993A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中成药鼻炎/过敏性鼻炎用液体制剂,但该制剂存在剂型单一、抗炎和抗过敏方面效果不理想,且服用剂量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治疗鼻炎的鼻用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其能有效解决现有制剂存在剂型单一、抗炎和抗过敏方面效果不理想,且服用剂量大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之一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用于治疗鼻炎的鼻用制剂,原料按重量份数含有新疆一枝蒿70份至150份、炒苍耳子90份至180份、白芷20份至80份、麻黄5份至60份、黄芩提取物10份至60份、甘草浸膏1份至50份、薄荷素油0.1份至10份、吐温-800.1份至5份、辅料5份至60份。下面是对上述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之一的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上述用于治疗鼻炎的鼻用制剂按下述步骤得到:第一步,将所需量的新疆一枝蒿、炒苍耳子、白芷和麻黄粉碎后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料;第二步,混合料用水或乙醇水溶液回流提取1次至4次,回流提取后合并每次得到的提取液,得到混提液;第三步,混提液依次经挥发乙醇和减压浓缩后,得到一次浸膏;第四步,将所需量的黄芩提取物用NaHCO3水溶液溶解后,将一次浸膏加入其中混合均匀,得到第一混液;第五步,将所需量的甘草浸膏用水或NaHCO3水溶液溶解后,然后加入第一混液混合均匀,得到第二混液;第六步,将所需量的薄荷素油用乙醇水溶液或无水乙醇溶解后,加入所需量的吐温-80后混合均匀后得到第三混液,然后将第三混液加入到第二混液中混合均匀,再加入所需量的辅料混合均匀后得到第四混液,第四混液经pH调节和灭菌后,得到用于治疗鼻炎的鼻用制剂;或,第四混液依次用去离子水定容、pH调节和灭菌后,得到用于治疗鼻炎的鼻用制剂。上述第二步中,每次回流提取水或乙醇水溶液的加入量为混合料质量的2倍至20倍,每次回流提取的时间为1h至3h,乙醇水溶液的体积百分比浓度为20%至95%。上述第三步中,混提液挥发乙醇后,在-0.08MPa至-0.06MPa下减压浓缩至在60℃下的相对密度为1.1至1.2,得到一次浸膏。上述第四步和第五步中,NaHCO3水溶液的质量百分比浓度为1%至10%。上述第六步中,乙醇水溶液的体积百分比浓度为95%;或/和,第六步中,第四混液用去离子水定容,去离子水的加入量为新疆一枝蒿质量的5倍至10倍,用枸橼酸或三乙醇胺调节溶液的pH值为5.5至6.5,再经灭菌后,得到用于治疗鼻炎的鼻用制剂。上述黄芩提取物、甘草浸膏和薄荷素油均按照2015年版药典第一部中所述的方法制备得到;或/和,辅料为CMC-Na、卡波姆、苯扎溴铵、尼泊金乙酯、甘油、透皮促进剂、保湿剂、硬脂酸、单硬脂酸甘油酯、蓖麻油和药膜树脂-40中的一种以上。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之二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用于治疗鼻炎的鼻用制剂的制备方法,按下述步骤进行:第一步,将所需量的新疆一枝蒿、炒苍耳子、白芷和麻黄粉碎后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料;第二步,混合料用水或乙醇水溶液回流提取1次至4次,回流提取后合并每次得到的提取液,得到混提液;第三步,混提液依次经挥发乙醇和减压浓缩后,得到一次浸膏;第四步,将所需量的黄芩提取物用NaHCO3水溶液溶解后,将一次浸膏加入其中混合均匀,得到第一混液;第五步,将所需量的甘草浸膏用水或NaHCO3水溶液溶解后,然后加入第一混液混合均匀,得到第二混液;第六步,将所需量的薄荷素油用乙醇水溶液或无水乙醇溶解后,加入所需量的吐温-80后混合均匀后得到第三混液,然后将第三混液加入到第二混液中混合均匀,再加入所需量的辅料混合均匀后得到第四混液,第四混液经pH调节和灭菌后,得到用于治疗鼻炎的鼻用制剂;或,第四混液依次用去离子水定容、pH调节和灭菌后,得到用于治疗鼻炎的鼻用制剂。下面是对上述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之二的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上述第二步中,每次回流提取水或乙醇水溶液的加入量为混合料质量的2倍至20倍,每次回流提取的时间为1h至3h,乙醇水溶液的体积百分比浓度为20%至95%。上述第三步中,混提液挥发乙醇后,在-0.08MPa至-0.06MPa下减压浓缩至在60℃下的相对密度为1.1至1.2,得到一次浸膏。上述第四步和第五步中,NaHCO3水溶液的质量百分比浓度为1%至10%。上述第六步中,乙醇水溶液的体积百分比浓度为95%;或/和,第六步中,第四混液用去离子水定容,去离子水的加入量为新疆一枝蒿质量的5倍至10倍,用枸橼酸或三乙醇胺调节溶液的pH值为5.5至6.5,再经灭菌后,得到用于治疗鼻炎的鼻用制剂。上述黄芩提取物、甘草浸膏和薄荷素油均按照2015年版药典第一部中所述的方法制备得到;或/和,辅料为CMC-Na、卡波姆、苯扎溴铵、尼泊金乙酯、甘油、透皮促进剂、保湿剂、硬脂酸、单硬脂酸甘油酯、蓖麻油和药膜树脂-40中的一种以上。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之三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用于治疗鼻炎的鼻用制剂在制备治疗急性鼻炎或/和慢性鼻炎及过敏性鼻炎药物方面的应用。下面是对上述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之三的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上述该治疗急性鼻炎或/和慢性鼻炎及过敏性鼻炎药物为滴鼻剂或洗鼻剂或喷雾剂或鼻用软膏剂或鼻用凝胶剂。本专利技术用于治疗鼻炎的鼻用制剂根据民族医药理论与中医药理论结合组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用于治疗鼻炎的鼻用制剂的服用剂量仅为现有技术服用剂量的20%至30%,且本专利技术用于治疗鼻炎的鼻用制剂较现有技术在抗炎和抗过敏方面效果显著;同时本专利技术制备工艺简便、疗效确切、无毒副作用,药物直接作用于鼻粘膜表面,生物利用度高、起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治疗鼻炎的鼻用制剂,其特征在于原料按重量份数含有新疆一枝蒿70份至150份、炒苍耳子90份至180份、白芷20份至80份、麻黄5份至60份、黄芩提取物10份至60份、甘草浸膏1份至50份、薄荷素油0.1份至10份、吐温‑80 0.1份至5份、辅料5份至60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治疗鼻炎的鼻用制剂,其特征在于原料按重量份数含有新疆一枝蒿70份至150份、炒苍耳子90份至180份、白芷20份至80份、麻黄5份至60份、黄芩提取物10份至60份、甘草浸膏1份至50份、薄荷素油0.1份至10份、吐温-800.1份至5份、辅料5份至60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治疗鼻炎的鼻用制剂,其特征在于按下述步骤得到:第一步,将所需量的新疆一枝蒿、炒苍耳子、白芷和麻黄粉碎后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料;第二步,混合料用水或乙醇水溶液回流提取1次至4次,回流提取后合并每次得到的提取液,得到混提液;第三步,混提液依次经挥发乙醇和减压浓缩后,得到一次浸膏;第四步,将所需量的黄芩提取物用NaHCO3水溶液溶解后,将一次浸膏加入其中混合均匀,得到第一混液;第五步,将所需量的甘草浸膏用水或NaHCO3水溶液溶解后,然后加入第一混液混合均匀,得到第二混液;第六步,将所需量的薄荷素油用乙醇水溶液或无水乙醇溶解后,加入所需量的吐温-80后混合均匀后得到第三混液,然后将第三混液加入到第二混液中混合均匀,再加入所需量的辅料混合均匀后得到第四混液,第四混液经pH调节和灭菌后,得到用于治疗鼻炎的鼻用制剂;或,第四混液依次用去离子水定容、pH调节和灭菌后,得到用于治疗鼻炎的鼻用制剂。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治疗鼻炎的鼻用制剂,其特征在于第二步中,每次回流提取水或乙醇水溶液的加入量为混合料质量的2倍至20倍,每次回流提取的时间为1h至3h,乙醇水溶液的体积百分比浓度为20%至95%。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用于治疗鼻炎的鼻用制剂,其特征在于第三步中,混提液挥发乙醇后,在-0.08MPa至-0.06MPa下减压浓缩至在60℃下的相对密度为1.1至1.2,得到一次浸膏。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或4所述的用于治疗鼻炎的鼻用制剂,其特征在于第四步和第五步中,NaHCO3水溶液的质量百分比浓度为1%至10%。6.根据权利要求2或3或4或5所述的用于治疗鼻炎的鼻用制剂,其特征在于第六步中,乙醇水溶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政一刘燕毛艳贺金华陈振东肖女
申请(专利权)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药物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新疆,6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